APP下载

“教学评一致”情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实践研究

2022-03-21程纪伟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课堂实践小学数学

程纪伟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教学评一致”,不仅需要构建积极的环境、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需要为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搭建平台,需要引导其合作学习,并实施多元的评价体系。本文从这四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旨在与有关方面共勉,共同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小学数学,课堂实践

在小学时期,各科教育均属于启蒙阶段,此阶段的教学质量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即期学习兴趣、能力水平,更关系到其在以后阶段,甚至终生学习兴趣与能力。相比于此阶段的其他学科,学生普遍感觉学习数学力不从心。一方面,这固然与学生思维不够健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数学学习自身的内在规律有关。在此情况下,为保证核心素养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确立科学的知识体系目标,更要引导学生提升学习效率,确立数学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多方面研究表明,“教学评一致”可在很大程度上確保小学教学质量。1本文研究者根据日常教科研理论学习与个人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探究,总结了以下方式。

一、构建启发环境

“好学者不如善学者,善学者不如乐学者”。这其实便是所谓的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无论什么学科及教育层次,均有一些学生在某些特定课程水平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学生。通常来说,此类学生之所以能在该课程名列前茅,与其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关系。反过来说,当今小学生普遍数学成绩不够理想,与其缺乏持久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关系。在“教学评一致”的情景下,需要通过课堂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并使之转化为持久动力。2为此,无论是课程导入,还是讲授新课,又或者复习有关知识要点,均需要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构建具有启发性的环境。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三角形三边关系》时,为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其思想,教师充分地利用了地方文化,以许昌“曹丞相府”为话题引入“三国鼎力”,然后分别以三国为点,连点成线,呈现出“三国鼎立”之势,形象地说明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同时,以“鼎”的几何形体为示范,讲解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搭建自学平台

在“教学评一致”情景下实施小学课堂教学在于通过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实现教学目标,也在于提升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持续探究问题的能力。3所谓“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以渔”便是这个道理。这样,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升的基础上,其综合能力也会相应得到提高,这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但是,因为小学生认知水平、生活经历等有关方面的不足,小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不能“无师自通”,而且尤其需要相应的平台。更主要的是,随着“教学评一致”的常态实施,学生会不断地增加对三方面的内在关系的认识。所以,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适时根据“教学评”的应用,为学生搭建与当堂教学内容相对应的自学平台,以使其自主学习,从而不但可以高质量完成作业,而且可基于学习进行实践,并在此过程牢固缔结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例如 同样在“三角形”学习时,教师为学生布置了实践作业,“从学校至家有几条路可以选择,最近的一条路是哪条。请大家第二天上课进行演示”。结果,还未等放学,有学生便利用课间休息画图、演示,忙个不亦乐乎。而等到放学后,又分别进行了实践。

三、鼓励合作学习

相比于其他年龄层次的学习者,小学生在开展合作学习方面更具有优势,因为人均具有与他人交往、互动的社会属性。而这种属性在小学生身上表现得又更为明显。“教学评一致”的实施进一步刺激了了小学生彼此互动,交流、合作的行为,所以,教师对此应充分地利用,鼓励学生为完成共同任务开展分工明确的互助学习。4

但需要明确的是,这种合作学习应以确保每个学生均可全面掌握有关知识、提升技能为前提。所以,鼓励合作学习时,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范围、合作目标及合作方法。否则,学生的合作将流于形式或者在盲目中进行,不能实现合作学习的目标。其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尊重学生个体意愿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分组,以确保合作能顺利实施,且能实现共同进步。例如,同样在上述有关教学内容实施时,为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师在组织学生选择最近上学路线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以绘图的形式体会“高”的概念,理解“底和高的对应关系”。在结对合作时,有几个数学能力较弱的学生自行组到了一起。对此,教师在分别征得其理解的情况下,引导其重新结对。结果,这不但保证了合作的顺利实施,更实现了合作学习的目的。

四、实施多元评价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评价较为单一。即使在全面素质教育及核心素养培养持续深入实施的条件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也通常以判断性、终结性评价为主,评价的载体也往往通过考试实施。在教学评一致的情景下,此方面理应得到更大改善,需要建立多元的评估机制,把形成性评价、判断性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考试、考核、正式评价、非正式评价融为一体。5

一方面,要从根本上改变以教师为评价主体、学生为评价客体的模式。为此,需要从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对学生活动辅导、参与学生活动等方面对教师进行评价。评价的主体不仅涉及到教师本人、本事,而且要包括一定比例的学生、家长。而对学生评价,,则应分别从其对课堂教学、课后实践、自主合作学习所持态度、情感、认知等方面由学生本人、其他学生、教师及家长共同评价。另一方面,更应发挥课堂非正式评价的作用,如教师通过语言表述、肢体动作等对学生给予鼓励、认可等。这样,教学评才能真正做到一致,确保教学效果。

小结

“教学评一致”应用于基础教育,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学并没有太久。但从实践效用来看,其却可从不同方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此过程中,不但可推动教师积极学习相关理论,探索教学实践,而且更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相应的提升数学学习能力与水平。但因为研究有限,有关策略并不限于以上所述。所以,“教学评一致”情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实践研究还需要有关方面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1]周达满.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评助一致性的开展探究[J].好日子, 2021(11):105.

[2]陈春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课堂实践研究[J].新智慧,2020, 000(019):99,101.

[3]周存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学业评价一致性研究[J].天津教育, 2020(28):165-166.

[4]张国栋.数学课堂如何体现教学评一致性[J].传奇故事:百家讲堂, 2021(7):60.

[5]吴限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即时评价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 2014(5):39.

课题项目名称:2021年度许昌市教育科学课题

课题立项题目: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的学本课堂实践研究

课题立项编号:YL2021G060

猜你喜欢

课堂实践小学数学
在《物流专业英语》课程中实施双语教学的体会
基于课堂实践的会计教学趣味化探讨
大学英语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学、导、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情景模拟在大学英语课堂实践中的应用
课堂实践与赣南采茶戏的传承与发展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