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导入研究

2022-03-21冉金波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创建课堂导入问题情境

冉金波

摘要:目前,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比较常见的还有学生上课精神不集中、数学学习有很多问题、学生文化的底子单薄等。要想进一步提升数学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与生活进行融合,以增强老师讲课的效果。并与学校老师进行交流和互动,建立和睦的师生关系,以充分激起学生对数学的自主性,并切实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业水平。合理的课上导入情境的设计,可以指引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并营造轻松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感受愉悦的学习体验,从而达到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和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效果。本章重点根据课堂实际,介绍了在创设高中数学课堂生活化情境时的一些常见策略与创建要求。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导入;问题情境;创建;

引言

教学环节中的情境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问题思维,形成依据问题进行学习的任务,从而展开站到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活动,而且还能带给学生更加丰富的感情体会,在熟悉的现实事件中,学生更容易将自己的感情投入到一些对象中,从而在自己的观念和态度等方面得到发展。在高中的教学环节中,一些学生在作题时出现的错误或思考时遇到的问题等,很多是由于知识的了解不充分,概念出现模糊等原因。因此在教学环节中,更应注重创建相应的情境,激起学生的乐趣。

一、教学情境创建的误区

很多老师也都意识到了在自己的教授过程中,恰当的学习情境的创建是教学的有效带入,它的地位之重,是每一位老师讲好一节课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可在现实的教授活动中,老师往往走形式地去对待一些生活化的情境的创建。情境创建的质量和效果太低,无法很好地激起学生的乐趣并让学生思维的碰撞上学会更多的知识。

二、创建有趣的情境,引发学生自发学习的乐趣

在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过程中,老师处于主导的位置,发挥着主要的作用。在教学环节中老师的目标是为学生创建学习的情境,合理地组织和指引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能够自然自发地学会课上老师教授的知识,并促进学生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等比数列”的时候,可创建如下有趣的情境带入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阿基里斯是神话中的擅长跑步的人物,有一天他和乌龟比跑步,乌龟在前面,阿基里斯的速度是乌龟的五倍。当他追到一公里处时,乌龟前进了十分之一的距离;当他追到十分之一的距离时,乌龟前进了一百分之一的距离;当他追到一百分之一时,乌龟又前进了一千分之一的距离。①分别写出相同的一段时间里他们两个各自所行的距离;②阿基里斯能不能追上乌龟。让学生探索这两个式子的特点导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学生的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的状态。

三、数学教学中创建“问题情境”策略

在数学的教学环节中,问题设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知识的程度、水平的提升,创新思维的培育及自身的发展。

例如,利用一些现实中的问题来引出要学习的知识。数学当中的概念学习往往都是重要的,而且这部分内容的概念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把这些概念所表现出来的形式变得更加直观,就会更容易的让学生了解,并强化学生的空间联想能力以及立体的思维能力。例如,教学“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之前,先给几个现实的问题:①班级里直直的墙面和地面的位置是什么样子的?②太阳下杆子与它在地面上的影子所成的角度是多少?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的位置会一直在移动,而杆子与影子所成的角度是否发生改变呢?杆子与地面上任意一条随意线段的位置又是什么关系?所成的角为多少?

四、利用故事或数学典故创建

设计教授环节的导入时,利用适当有趣的小故事或一些典故来导入课题,既簇新,学生又觉得很快乐。例如,在学习“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时候,可以用历史故事的方法引入到学习中:

某日,一个名叫杰克的有钱人,结识了一个名叫马利的好朋友,而马利同时也是一个生意人,并想和杰克订立一项合同,他说:"假如我在下个月三十一日中每日支付十万元给你,而你将在当天付给我一分钱,第二天支付给我二分钱,而之后每日支付给我的钱为前一天的二倍。平日里非常大意的杰克听了后十分愉快,并很快地就与马利缔结了契约。杰克觉得自己会赚到很多,兴高采烈,而马利却也很开心。请同学们想一想,动手算一个,那么究竟谁能够笑到最后呢?

故事导入后,学生的探索热情上涨,每个学生都想尝试,杰克每个月的收入非常明显:三百一十万元,与此同时,他要支付马利多少钱给呢?学生通过思考、探索很容易得出杰克总共要付出(1+2+22+23+···+230)元。怎样计算呢?学生将继续探索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最后利用公式和计算器可以算得杰克需要付给马利2143456647分钱,即是两千多万元!粗心的杰克亏了!马利笑到了最后。现实社会,经常大意又不懂知识,不会算计的人还真的是很容易被骗哦。这样有趣的情境创建让学生产生想要学习的欲望,使整节课充满欢乐的气氛,有些学生觉得“真好玩!”,这堂课的教授效果可想而知。

五、数学教学中联系实际策略

在高中的数学新课本中许多问题都是与生活有着一定的联系的,比如打车时候的费用计算、买东西、水电费、保护环境、借款等这些都是。因此,在创建与生活有关的教学环境时,老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现实生活的经验出发,找到所要学习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融合部分,对教材中这些内容进行合理的编辑。这样,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就更近了,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创建实际的环境,使学生了解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数学存在的价值,这样也更容易引发学生对知識产生好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某研究气象的机构观察一次暴风从发生到结束的整个过程,开始时风的速度平均每小时增加两千米/时,四个小时后,暴风经过一片贫瘠的地方,风速为平均每小时增加四千米/时,一段时间,风的速度还是不变。当暴风遇到一片树林时,风的速度平均每小时减少一千米/时,最终停止。结合风的速度与时间的变化,思考下列问题:求出当x为二十五时风的速度y千米/时与时间x小时之间的关系。老师的教学是一个细巧的过程,强化学生的水平是最重要的目的,而创建一些与生活有关的情境只是一个手段。

六、创建生活情境教学,培育学生对于数学的乐趣

相关的研究表明,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一些生活的内容,会极大地提升学生对学习的趣味。数学的教授环节也是一样,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数学的踪迹。在教学的过程结束之后,再指引学生使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课上提出的问题,既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节所学的知识,并利用好本节课的知识,又能够让学生体验到讲问题解决的快乐,让学生都能够自发的加入到学习中。比如,在学习“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与二面角”的时候,单纯地依靠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很难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更深的理解。老师可以引领学生找到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二面角的案例,如打开的本子、楼梯,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真实地认识到二面角是什么样的。再比如,在学习“函数”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函数的涵义,可以以日常买东西为例,让学生感受购买某样东西时,购买的价格和购买量及最终付出金额之间的变化,让学生认识到函数的意义。创建生活的情境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乐趣。

结语:当前的教育以高效的教学为教学的思想,创建生活化的情境自然成为了教授的新手段,把情境的创建利用得当可以让老师的教学一举多得。但是,创建情境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能为了创建情境而创建。正如一个著名学者指出,情境创建的一个标准是:“不仅仅起到代入的作用,还应该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引导老师的讲课方向。”所以,创建数学的生活化情境不管形式如何变化,都必须做到科学、得当、有效。

参考文献:

[1]刘玉俊.创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策略[J].启迪与智慧(中),2020(08):44.

[2]蔡学勇.探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建的策略[J].求知导刊,2020(35):31-32.

[3]杨寒光.试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创建教学情境[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2):145+147.

猜你喜欢

创建课堂导入问题情境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