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效果评估与提升策略研究

2022-03-21李敬科

民族文汇 2022年2期
关键词:效果评估提升策略

关键词:浙江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效果评估;提升策略

一、引言

为促进教育行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201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教育。其中对于如何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我国文化和教育等相关领域人士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第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校的总体路径的探索。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学科设置、课程体系和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1]第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师资体系的探索。如落实"官学合作"的师资组建渠道和培训机制、践行"工学结合"的师资发展理念和培养模式、营造"传、帮、带"的校本培训氛围,以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师资素养建设。[2]第三,对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传承实践的研究。如 “顾绣”和“蜀绣”进入高校进行传承和创新的教学实践。[3] [4]第四,对如何有效利用高校资源与设备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索。如高校图书馆参与非遗传承保护的实现途径。毕磊[9]探讨了地方高校依托教学资源、图文信息资源、校园文化建设优势保护与传承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和方法。[5] [6]

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浙江省认真贯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政策,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从机构设置到制度建设,从理论研究到实践保护,从队伍培训到方法创新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在一些具体工作领域形成了独特的模式。2012年6月,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季开幕。浙江高校先后培训、组织并支持了数十支大学生社会实践队伍,在暑假期间进行返乡社会实践,发掘各地区隐蔽的非遗资源,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浙大的“启真实践团”,浙江理工大学的“非遗实践团”,浙江工业大学的“越之风”、“文化之旅”暑期实践团队、浙江传媒学院的青年志愿者采访小组等。浙江工商大学与杭州紫阳街道设立的非遗体验站。为解决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师资问题,各地积极为基地与代表性传承人牵线拾桥,结对签约。将部分高校认定为“浙江省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和“非遗传承教学基地”。

通过对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理论研究分析和浙江实践的初步探讨,我们发现目前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为什么”和“如何做”上,即论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具体路径的探讨,但对于业已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效果则缺乏关注。

二、数据来源与调查概况

(一)数据来源

本课题组于2021 年9月在浙江省高校范围内进行问卷调查,课题组通过专业在线问卷调查平台“问卷星”发放电子问卷2125 份,剔除无效问卷5份,获取有效问卷2120份。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浙江省高校在读大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专业、年龄、性别、生源地等; 第二部分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效果反馈,从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度、高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与教育活动强度、大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调查。

(二)调查基本情况

从年龄来看,被调查对象年龄区间集中在18-36岁之间。其中,18-23岁本专科生占比最高为66.33%,24-36研究生占比33.67%。从性别来看看,男生占比为48.95%,女生占比为51.05%。从生源地来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学生占比仅为20.41%;其他地级以上城市学生占比41.22%;农村学生占比38.37%。从专业来看,文科类学生占比31.6%,理工农医类学生占比68.4%。

在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度方面。浙江省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从2005年到2021年,浙江省先后公布了6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研究对浙江省2005年公布的第一批共6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表演艺术类36项;民间造型艺术类23项; 民俗风情类5项)进行抽样调查。其中了解16项以下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学生人数为1040人,约占49.1%;了解16-32项的学生人数为623人,约占29.3%;了解32-48项的学生人数为406人,约占19.2%;了解48-64项的学生人数为51人,约占2.4%。

在浙江省高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与教育活动强度方面,我们调查了大学生头脑中有印象的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或教育活动的场次。其中对校园非物質文化遗产宣传或教育活动有印象场次为1-3场的学生人数为1243人,约占58.6%;有印象场次为4-6场次的学生人数为601人,约占28.4%;有印象场次为7-9场次的学生人数为248人,约占11.7%;有印象场次为10-12场次学生人数为28人,约占1.3%。

在浙江省大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积极性方面,我们调查了大学生是否对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兴趣和是否愿意成为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统计结果显示,对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很感兴趣的大学生人数为652人,约占30.8%;对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的大学生人数为1236人,约占58.3%;对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感兴趣的大学生人数为232人,约占10.9%。在是否愿意成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方面,非常愿意成为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人数为389人,约占18.6%;愿意成为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人数为672人,约占31.9%;不愿意成为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人数为1059人,约占50.5%。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效果评估

(一)非遗认知水平仍处于低位

浙江省政府重视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也于2007年颁布实施。浙江省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较早的省份之一,保护成果具中国首位。自2005-2021年,浙江省先后发布六批次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009年,浙江省申报的“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中国篆刻”和“中国剪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另外,在我国入选的3个《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浙江、福建两省联合申报的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也榜上有名,使得浙江省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榜数位居全国首位。而上文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浙江省高校大学生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与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明显不匹配,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明显还处于低位。

(二)非遗高校校园推广效果不佳

自2011年以来,浙江省文化部门与教育部门结合,逐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首先,非遗在高校推广的广度不够。在问卷调查中,对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或教育活动有印象场次为1-3场的学生人数为1243人,超过参与问卷多调查学生的一半多。这一方面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开展力度不够,另一方面说明活动开展的覆盖面不足。其次,非遗在高校推广的深度不足。非遗在高校的推广主要表现为临时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如非遺校园展览、非遗校园演出、非遗校园体验等,缺乏持续性和系统化,未能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融为一体。通过问卷调查,所在高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选修课的高校仅占到30.2%,实际选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选修课的大学生仅占15.8%;82.5%的学生认为自己对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参与度有待提高。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投入不足

近年来,浙江省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投入了大量资金。2006年,《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实施,其第五条明确规定:“保护项目补助经费是对列入省级及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或其他重大项目进行挖掘、抢救、保护、保存、研究、传承等方面所发生支出的补助。”这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证。然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资金主要下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主要将资金用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建档,传承场所的建设维护,以及帮助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而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资金就非常有限了。

(二)教育资源不足

首先,非遗师资严重匮乏。浙江省大多数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年龄偏大,年轻人不愿干或者不能干,因而如何打造合格的非遗师资团队将是非遗进校园活动面临的一大难题;其次,缺乏专业的教材。目前高校非遗课程的基础理论仍旧缺位,现有教材对非遗知识的叙述存在偏差和概念混淆的情况,教师上课时一般使用自编PPT文件,学生没有配套的完整性系统性的非遗教材。最后,大部分浙江高校没有配备专门的非物质文化学习与研修场所,只有极少数高校配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

(三)推广形式单一

目前,浙江高校的非遗进校园活动,主要是将一些非遗保护项目以展示、讲座、演出等形式介绍到各类学校中,更多属宣传手段,在校大学生对非遗的体验浅尝辄止,未完成由文化传承到知识普及到技能培训再到学术传播的转变。虽然活动场次频繁,会给在校大学生造成一定的视听冲击,并形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步印象。但这些“非遗进校园”活动大多数以“运动战”形式为主,通常频繁地转战于各大高校,大多很难在高校扎根,形不成常态化、系列化演习与传承。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提升策略

(一)加强非遗进校园政策扶持力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跨界教育,离不开教育、人社、文化、行业、财政等各部门的协调推进,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必须遵循倾斜性、开拓性、创新性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出台政策法规,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相关各方,明确各自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从而调动各方投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新政部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继续从政策方面支持和引导高校依法自主开设非遗相关本科专业,认定非遗传承基地;财政部门应加大自己扶持力度,对于非物质文化进校园可考虑划拨专项资金予以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应主动配合浙江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培养新生力量。

(二)协调各方搭建高校非遗传承平台

搭建浙江省非遗传承平台,通过数据化、互联网化方式推动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平台可以基于非遗大数据,促进“互联网+非遗”的活态传承,解决浙江省非遗领域数据多,收集工作琐碎等问题,快速、广泛收集浙江省非遗数据,在未来5年将逐步把浙江省非遗数据全部纳入大数据平台,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结构化、数据化、互联网化升级,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打好数据基础。可以和京东、腾讯、网易、360等知名互联网企业进行战略合作,推出在线浙江非遗文化体验馆,传播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构建高等院校非遗师资培训体系

大力推进浙江非遗进校园师资队伍建设人才专项项目,项目以浙江省内高校为依托,支持鼓励浙江高校聘请非遗传承人担任高校兼职教师,打造以非遗传承人为引领,高校非遗相关教师队伍为辅助,以丰富多彩的非遗进校园活动为载体的浙江高校非遗师资培训体系。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艺并重;在非遗师资培训过程中,要牢固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对于一些高技能而学历不高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能人,宜坚持师资柔性引进;推动浙江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建设,储备非遗传承师资人才,优化人才优化配置。通过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培养一批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有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的“非遗”传承人才。

(四)加强非遗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

浙江教育行政部门应认真落实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的要求, 支持浙江高校编撰适应大学生认知特点的乡土教材、普及课本等非遗教材,将非遗纳入高校特色教育课程,将部分非遗课程纳入必修课程。推动浙江高校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资源库建设,将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数字化资源,将口传身授的非遗技艺转化为成规范、系统、科学的教学内容。浙江高校在教材开发上应联合教材编写专家、传承人和在校教师共同参与,从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注重教材开发与非遗课程匹配,在编写中注重多维度地、互动式地营造教学情境,增加互动性与趣味性。

参考文献:

[1]程军.论高校参与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路径——基于高校人才培养的视角[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6):20-25.

[2]张卓,纪德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师资素养探究[J].中国教育刊,2020(08):97-101.

[3]李艳梅,吴杨萍,王燕珍,陆春彪.非物质文化遗产顾绣在高校的传承与创新应用[J].纺织服装教育,2020,35(03):201-203.

[4]乔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探析——以蜀绣进高校为例[J].西部皮革,2020,42(19):113-114.

[5]封秋子.高校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实践与探究——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18):160-161.

[6]毕磊.地方高校保护与传承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研究[J].镇江高专报,2020,33(03):79-81.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效果评估与提升策略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SCG295

作者简介:李敬科(1978—),男,河南南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休闲与旅游翻译。

猜你喜欢

效果评估提升策略
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成果评估
人力资源培训效果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短期海外游学项目实施效果调查和建议
企业培训效果评估策略探讨
计算机软件技术特征及其提高其可靠性的合理化建议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浅谈不可移动石质文物表面污染物的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