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夏目漱石作品中的日本明治时代知识分子形象
2022-03-21付左鹏
关键词:夏目漱石;《心》;中国译介;明治时代知识分子
一、夏目漱石作品创作背景简介
夏目漱石是日本明治时代的国民作家,生于江户时代末年1867年,即明治时代开端(公元1868年),逝世于大正五年(公元1916年),漱石的一生见证了整个明治时代的兴与衰。
漱石早年间赴英(伦敦)留学以及归国后在东京学校任教。海外留学使得漱石亲眼目睹资本主义社会的日益腐朽,而归国后更是对日本当时的社会环境痛心疾首。由于漱石一生生活在明治时代,作为明治时代发展与衰败的“见证人”,漱石的作品更多的是对整个明治社会进行批判:对当时社会不合理现象提出批评、揭露万恶资本家的丑陋嘴脸、批判当时的日本同英国一样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腐朽,以此来表达自己心中由来已久的不满。
而漱石之所以会成为日本文学里程碑式的巅峰人物,不仅因为其敏锐的触觉和犀利的文笔,更因为漱石的思考:思考自身如何能够通过其浪漫诙谐的写作手法使得日本民众靠近自己的心中理想;思考日本当时如何能够通过阴暗残酷的现实使得日本民众能够痛定思痛、追寻真实的自我;思考明治时代的知识分子如何在经历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社会中,在西方“个人主义”的思想口号的冲击下依然保留东方固有的“尊重传统,重视伦理”文化价值取向。
在西方的冲击与东方的坚持、浪漫诙谐的理想倾向与腐朽残败的阴冷现实中,漱石的作品大部分都反映出该阶段知识分子的那种焦躁、不安、惶恐的状态。
因此,在中国文学界,我们常把漱石比作“日本的鲁迅”不是没有道理的!鲁迅“弃医从文”,选择“救人先救心”;漱石的作品作为日本近代文明先驱,在刚刚经历文明开化的日本文坛,“则天去私”、“个人主义”的观点更是深深影响了日本!
二、夏目漱石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以《心》为例
于1918年,鲁迅的弟弟(即周作人)在《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表》中首次公开提及作家夏目漱石,并评价其作品归属为余裕派、高踏派,其作品具有“低徊趣味”,漱石由此公开且隆重地进入了中国广大日本文学研究者、爱好者、以及中国民众的视野中。漱石的作品人物形象丰满且象征意义极强,写作手法细腻。其后期创作的集大成之作《心》更是在中国广泛流传。
下面把漱石的作品《心》在中国的译介用表格的形式整理出来:
以上资料也可能尚不完全,但是足以看出《心》是当之无愧的漱石的巅峰之作、集大成之作!
三、以《心》为例分析漱石作品中近代知识分子的形象
《心》这部作品中主要围绕“我”、“先生”和“K”这三个明治知识分子展开叙述。
其中,“先生”和“K”出身于历史文化悠久的日本新泻县,而二者长大后都到东京求学与故乡再见,在此處的人物线索正是代表着在《心》这部作品中东方传统与西方文明的激烈碰撞,这是存在文化转型时期即日本的明治时代的知识分子中最典型而深刻的问题:我们到底要活在浪漫和理想主义中还是要直面人生追求自我。
通读全篇,“我”的情节和人物设定十分具有典型性,在第一次成为利己主义的受害者时,此时的“我”代表了日本明治时代的“旧知识分子”的形象;而经历到利己主义的加害者时这一阶段,“我”到底是作为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得以存在呢?在这一阶段“我”的心理已经有了很大转变;“我”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又变成了利己主义的受害者这一心路历程,在这一阶段,“我”已经完成了一个“全新的我”的一种蜕变,“我”在这里代表作者对于“新时代”知识分子的一种期待:通过真正了解“明治精神”从而真正意义上找到近代知识分子心灵和精神上痛苦不安的来源---虚伪的自由、独立和自我推崇。
无论是“我”、“先生”还是“K”,漱石在这三位主要人物的情节设定以及内心活动的描写上,不仅细腻,而且正面直接。漱石一生对明治时代都持有批判态度,因此小说中也无处不透露出作者对明治社会的失望。“先生”的悲观厌世正是漱石晚年状态的真实写照,作者晚年病入膏肓,厌世态度更导致病情恶化,因此作者将自己晚年的真实态度写进作品中,既使得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也是作者借自己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明治时代知识分子的悲剧实情。
《心》这部作品,把它归结于心理小说也不为过。由于漱石高瞻远瞩的毒辣眼光、鞭辟入里的心理描写、简洁流畅的行文风格,使得《心》这部作品即使现代我们再去重新探讨,其内容依旧值得仔细揣摩,作者所传达的思想依旧给予现代人深深地警示和启迪!
参考文献:
[1]叶琳.对明治末期知识分子心灵的探索——试析夏目漱石的小说《心》[J].外语研究,2003.
[2]李光贞. 夏目漱石小说研究[D].山东大学,2006.
[3]吕兴师,王正东.论日本近现代文学巨匠夏目漱石——夏目漱石的生活与思想形成[J].丹东师专学报,2001.
[4]夏佳来.“明治精神”下的日本近代知识分子——从夏目漱石的《心》中看到[J].法制与社会,2007.
[5]徐竞.浅析夏目漱石《心》中人物形象的对立[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
[6]陈曦.夏目漱石《心》的知识分子形象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0.
[7]张卿.夏目漱石小说在近代中国的译介研究[J].芒种,2017.
[8]付宇轩.浅析夏目漱石《心》中“我”的人物形象[J].汉字文化,2019.
[9]夏目漱石.心[M].林少华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付左鹏(1996.2.13——),男,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哈尔滨市南岗区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日语笔译专业202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MTI(日语笔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