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文人画的发展看刘二刚人物画风格
2022-03-21黄佳欢
摘要:“新文人画”以文人画的传统笔墨形式为基础,重视诗、书、画、印的结合,强调作品中的艺术价值和内涵。其评价标准也从文人画的审美趣味、人生看法转向艺术语言的解读和现实观念的传达。刘二刚作为“新文人画”的绘画主将之一,绘画作品赢得画界一致好评,其独特的文人趣味更是值得探讨。他善于运用与传统主流文人画温文雅淡之美相悖的方式,选择质朴奇拙之美,以简洁的画面来表达丰富的情感或人生哲理,使观者能够在欣赏中,得到寓教于乐的启示和智慧,使人在观画后不禁思考或沉吟。刘二刚为新文人画的创新发展道路探索出新的道路,对今后的新文人画创新研究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文人画;刘二刚;人物画
一、关于新文人画的定义
中国新文人画是指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当代知识分子参与现实变革中的自我反思,以传统文人画的形式与西方现代观念艺术进行碰撞。传统文人画对现实生活的回避,追随完全自我的抒发已经不再适合当时民众的审美取向,需要更多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叛逆思想的气息灌输到文人画的作品中,这类文人画作称为“新文人画”。
二、中国当代新文人画现状
这是一个充满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和激烈竞争的时代,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中,浮躁不安的一面也随之显现出来。东西方文化的创新、融合使人们能够更快捷地获得大量信息。但对于新时代文人来说,当下与过去大不相同,电力、设备、信息技术和网络基本上已成为新时代文人的强大物质支撑。
由于物质上的满足,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新时代文人只需轻轻点击手指即可从互联网获取想要的内容。随着信息的广泛传播,新时代文人也不得不面对外界各种的诱惑,有的甚至失去了自我。在对泛娱乐性和庸俗性产生审美偏见的时代,新时代文人应该继续保持“只读智者书籍”的朴素和耐心,还是积极拥抱娱乐生活的庸俗?在快节奏的时代,何种步调与才能跟上时代?如何创造出符合人们审美需求的艺术品?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将刘二刚的笔墨实践与新时代语境下文人绘画转型的理论探索相结合。
文人画的现代转型实际上是一项重大的艺术提议,探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刘二刚如何实现艺术的社会价值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换句话说,中国传统艺术的境界由文人绘画充分展现,同时文人画又是当代精神的时代脉搏的表现。
三、新文人画的审美特征
(一)传统文人画特征
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是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尤其和诗书的关系更为密切。中国传统文人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喜用题画诗。“题画诗”具有极强的烘托性,不仅使画面的艺术表现性更为鲜明,而且使得艺术作品的内容更具内涵。题诗,突破了画面的局限,是增强画面表现力的强有力手段,既提升了画面的艺术效果,更使观者可以通过有限的空间,进行无限的思考和遐想。以状物抒情的手法来表达画家的人生感悟,将画家对艺术的见解融入诗书画,活泼又具内涵的作品也就随之诞生。印章的作用不完全是为了留下署名,也许画家是为通过闲章来传达自己此时此刻的心境或是画面的具体内容,当然,印章也是画面构成的主要元素。
(2)文人画不追求形似,而是侧重于主观情意的表达,侧重于画家真情实感的抒发。以山石、花鸟等题材为媒介,即借物言志、借景抒情。
(3)文人画也特别重视笔墨趣味的表现,用墨的浓淡干湿来描绘现实世界。中国画的根本是笔墨,在浓淡墨色的微妙变化中展现色彩的无限与丰富。
(4)文人画极重视“简”,以寥寥数笔,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颇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味。另外,文人画家自身的文化素养对其创作也有很大的影响。
文人画的要素与人品、学问、才情、思想息息相关,四者的完美融合即是完善的文人画。
(二)新文人画的产生以及早期艺术特点
李小山于1985年在《江苏画刊》第7期发表一篇《当代中国西之我见》,认为中国画已到了不可救药的特别时期,加之社会在当时正处于非常不稳定的时期。与之前一样相信传统、墨守成规的做法不同,当时人们改变现状的渴望愈发强烈。就在广大民众内心产生了强烈情绪的特殊时期,“新文人画”出现了,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现实生活的反映。“新文人画”是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传统文人画视为正统,承续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形态是其主要价值选择。刘二刚在《午梦斋题画》讲到,“‘新文人画’在当下的文化格局中要寻求突破和发展,需要将视域拓宽到民间艺术中去寻求某些可资借鉴的元素,来强健‘新文人画’的体格。”[1]文人画在发展的过程中,是紧密和时代结合的。更重要的是,以善、静作为美是其共同特点;文人画画家以洒脱、放荡不羁的态度,在笔墨中寻求理想化的世界。
四、刘二刚人物画的美学风格分析
刘二刚作为新文人画画坛的杰出代表之一。他整合了雅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俗文化,以简洁、粗放、质朴和极致的风格来表现对现实的感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少年时期,刘二刚因家中贫困,无法进入正规美术学院学习,而去了美术公司当学徒,后以美工谋生,他画广告画,涉猎漫画、宣传画、油画、年画、连环画等。这段经历为其后来的艺术生涯奠定了基础。在改革开放后,刘二刚进入美术学院学习,对中国画和传统书法特别感兴趣,他大量阅读古史典籍,学习汉魏碑刻,体会画像石和民间雕刻。他还游览名山大川,于汉唐遗迹中找寻古人留下的浪漫。在新潮美术兴起之后,刘二刚將文人画的超凡脱俗、民间画的天真浪漫,在不断的实践后,逐渐形成了借古之题材的方式来表达对现实的感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且简约、可爱、烂漫自由的艺术风格。刘二刚从生活的土壤里不断地吸取创作营养,他说:“‘新文人画’要继续向前发展,汲取民间艺术的营养作为有益的补充。其实,民间艺术是很广的,只要有益于‘新文人画’创作的发展,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1]“刘二刚的画,强调的不是形,不是建立在新中国成立后美术界主流所倡导的理念之上,而是依据个人心性,遵循传统文人画的写意传统和观念,求神、尚简、求韵。”[1]追求朴拙,喜爱以“简”的方式来表现,采取诗、书、画、印结合的传统方式,立意深远,形象妙取神似。用漫画式的人物和简笔山水相配,再加上诗文来抒发对现实生活万象彻悟后的画外意。
刘二刚特别重视“适合”,“凡是找到了‘适合’的画家,即真学,即自在,即自然,即有生气。虽不一定会成一流国家,但最起码会因自己的风格而独树一帜。凡是找不到‘适合’的画家,即虚假,即做作,即自负,大多拿不定主意,东偷西仿,大言不惭,唯怕不被人家承认而处处讨好卖乖。‘适合’要靠智慧去选择。‘适’者,内心所适也,‘合’者,彼此合拍也。各行有各行的要求,我这辈子画过年、连、宣,拿过榔头,当过编辑,终被文人画吸引了,看来不会再改行了。”[2]刘二刚在干净简洁中流露出一种洒脱超迈的“合适”,有着艺术情趣,让人心羡向往,深觉“合适”的便是画里那悠闲自在、无所羁绊、无忧无怖、憨态可掬的老头儿。刘二刚创作的老头儿,颇有漫画的意味,在运用夸张手法的同时时刻关注“度”。刘二刚曾在《午梦斋题画》中提过“运用漫画的夸张手法,就是对形象进行有效的夸张,进而使这个人的形象更为传神。在文人画创作中借鉴这一漫画手法,不同于报纸杂志中一般意义上的漫画。要注意的是对‘度’的把握,一过分很容易流于油滑与丑陋,漫画创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并不是人人都能玩的。夸张前的立意与取舍是关键。”[1]可见刘二刚画中的老头,也是经过深思熟虑而表现出来的。
《日日功课图》(图1)画中的柱础交代了佛堂的环境。成行成列的老少沙弥,坐在蒲团之上,前面是摊开的经书。沙弥们有的发呆,有的入睡,有的搔背,有的左顾右望,只有一人在捧经阅读。健拙的笔画、夸张的情态、黑白灰的对比,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引起观者的思考。画中以壁画榜书形式题上了几个字“日日功课图”,诙谐地告诉人们“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比比皆是,发人深省。
在《喫茶去》(图2)中,刘二刚将中国儒、道、释的哲学思想重新纳入绘画思路,给人以启迪。心境旷达的刘二刚先生,不正是笔下可爱的老头儿吗?刘二刚笔下的老头儿,更多的是表现一种心态—不妨静下心來,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那生活就会少了一分烦恼,多一分快活。子曰:“随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用在这里,就是不被笔墨所困,画心中所想。当然,这里说的笔墨不是随意涂鸦,而是要在画技的基础上注重学识的吸收与人格的修养。
《盲人摸象》(图3)以简洁的笔墨画出诙谐又发人深思的形象。《雨霁心情放》画面寥寥几笔,趣味横生;构图奇险,于出其不意中让观者感觉本该如此;用色单一,简单的用色却表现了五彩的生活。
五、结语
刘二刚在传统文人画的根基上摸索新文人画,对传统文人画批判地继承,将新文人画与中国传统艺术相联系,这些都是新文人画所倡导的。由于近代历史原因以及西方文化的冲击等诸多因素,本该一环接一环承接传统文脉正常发展的中国画出现了断层。
回溯历史进程,在21世纪初期出现了一股以批判中国画,尤其以批判文人画为代表的浪潮,他们提出取消文人画、改革中国画的论调。对中国画发展的种种摸索,主要是许多先进物质媒介从西方的引入,以及政治层面对艺术意识形态的渗透,这使其偏离了历史的轨迹,没有实现现代中国绘画与19世纪中国艺术语言的较好对接,也导致中国艺术的发展出现了一定偏离。以刘二刚为代表的新文人画则是强调与历史的对接与回归,肯定中国画,接受中国传统的文化,并一直致力于创新。
作者简介
黄佳欢,1999年12月生,女,汉族,福建莆田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国画。
参考文献
[1]刘二刚.午梦斋题画[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14:9,25,27-28.
[2]刘二刚.二刚·独上高楼[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6:26.
16675005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