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做的大观园
2022-03-21
《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贾宝玉的名言:“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那么《红楼梦》第十七回至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建好的大观园是什么做的呢?按说中国古代建筑一般是泥、瓦、木材做的,但是,从另一个层面看,大观园其实是水做的。
古代园林建筑中是少不了水的,没有水就不成“山水”,没有灵魂。大观园在现实中的原型是哪一处园林向来有多种说法,比如“恭王府”“苏州拙政园”“江宁织造署”“自怡园”“圆明园”等,这些园林都有引水建造。若是建筑中实在没办法引来活水,有的园林会人工开凿水塘,靠着天降雨雪成池;有的则打深井。总之,不可无水。
贾政带着一众清客相公,叫来宝玉,专门预先游览一遍园子。这时候的园子刚建,贵妃还没有赐名“大观园”,但是从游览目的上看,贾政谦称自己自幼在“花鸟山水题咏”上就“平平”,仰仗诸位给景致题咏,令“花柳山水”生色;贾政在大门外看园子,发现了水磨砖砌成的“水磨群墙”,众人过了“曲径通幽处”的一带翠嶂,就是石洞中的水源:
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
这段文字中“树杪”是树梢的意思。我们能看到葱茏的绿色和珍奇的花朵中间,有一条清溪流出,溪流路径曲曲折折,从石头与石头的缝隙之间倾泻而出,水到北边之后越来越宽,逐渐开阔。这条溪流的两边有高高的建筑,建筑中屋脊和栏杆在山与树中间若隐若现。水边是用白色石头砌成的栏杆,有石桥,桥共有三个涵洞,水从兽面状的口中流出来,桥上还有一个亭子。这样一处景致,清客相公们给出的题名有“翼然”,这两个字源自欧阳修《醉翁亭记》的“有亭翼然”,只是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所以改用“泻出于两峰之间”中的“泻”字,清客接着称“泻玉”二字。宝玉却称贵妃的省亲别墅应该用文雅高贵的字眼,“泻”字不妥,应该用“沁芳”二字,并有一联: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这一联没有一个“水”字,也没有一个字的偏旁是三点水,却处处说水。“堤坝”是水边建筑,“绕”是水在绕,“篙”是撑船用的东西,船是为了水上航行所造;“隔”是因水相隔的,“岸”是水边才有的。更妙的是,这对联点出了“沁芳”的谜底,哪里来得芬芳?花朵依着水。为何源源不断沁出?因为水,无水就无花。巧的是贾宝玉的前世神瑛侍者,就是给花草浇水的,所以才有绛珠仙草化为林黛玉的“还泪”之说。
可以说,整个大观园的景致,所有的花草几乎都是依靠这“沁芳”来欣欣向荣的,况且这样一处圣地,从对联来看,是隔着水,需要乘船而去的,岂不是有点像太虚幻境等与人间相隔的神仙地界?景致像是神仙洞府,要不也不会在日后看呆了刘姥姥。这里也颇有点太虚幻境的花草仙子们纷纷下凡,化为园中日后各处众人(金陵十二钗及其副册、又副册)的意味,而诸位仙子住所中的花木,则与其关系匪浅,是相互象征的。水陆草木之花和女子,本就是自古以来不乏诗文典故的,很多都已经意象化了。古代女子也有送花神、拜花神庙等习俗,足见女子与花的互喻关系。
从这个层面上看,大观园的各处馆所,景致上虽都有不同,甚至与人物性格设定紧相连属,但无一处可离水。黛玉日后所住的潇湘馆(元春赐名)还有自己的小水源:
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这处水源是一个小泉,“仅尺许”,这跟黛玉纤纤弱质很相配,不是大开大合的“趵突泉”。泉跟从江河湖泊中引来的水源不同,是从地下喷涌而出的,所以说林黛玉的住所,对水的使用可以“自产自销”。这种设定跟“还泪”之说很契合,既然是偿还眼泪,那就从泉眼中奔涌而出。否则,引来其他水源浇灌花木,岂不是又欠了其他人的情?从宝玉和黛玉前缘的逻辑看,很有可能“黛玉”要生生世世对不同的人还个不停。还有,黛玉住所的景致,跟黛玉的人物个性和其人物关系大有牵连:
于是出亭过池,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着意观览。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
潇湘馆怎么到?出亭过池之后,有个粉垣。既然出亭过池了一段时间,可见并不挨着“沁芳”,这仿佛有意让黛玉住处的水源“自产自销”。
潇湘馆因何命名?因为竹子。传说娥皇、女英寻舜帝不得,眼泪落在竹子上,形成一种“斑竹”,也叫“湘妃竹”,两位女子泪尽而逝,投了湘水。竹子跟眼泪本就相关,这种说法还在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大观园起诗社的时候被探春拿来给林黛玉起了一个“潇湘妃子”的诗号。探春称,让黛玉思念林姐夫的时候也用眼泪将竹子变成“斑竹”,有意味的是,一向嘴巴不饶人的林黛玉竟然“低了头方不言语”——默认了,可见其深以为然。
娥皇、女英投湘水之后成为湘水之神,“潇湘”在《山海经·中次十二經》中有“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后指“湘东、湘西、湘南”三地,又泛指湖南全省。也有“潇”指湖南的“潇水河”,“湘”指湖南的“湘江”。可以说,湖南地域的风土人情是因两条河流繁衍而成,就像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带来的古希腊文明,长江、黄河带来的中华文明。可见,不单景致,传统文明的起源和地域发展都离不开水。宝玉给这处景致也做了对额题咏,是“有凤来仪”以及: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这题咏表面看来跟竹子一点关系都没有,看不到一个“竹”字,连“竹字头”偏旁的字都没有,但仔细看来,大有趣味。《尚书·益稷》中有“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的说法,箫这种乐器是离不开竹子的,况且古代文化中“凤凰食竹”是祥瑞,凤凰是一种灵鸟,象征“后妃”。既然元妃要来省亲,那这“凤”字用得极好,“来仪”更是恰切。加上黛玉是绛珠仙草下凡之身,古代有“神仙妃子”的说法,也就是能做妃子的人,在民间被看作神仙一样的人物,那么黛玉以“谪仙”身份住潇湘馆,也是很合适的。在对联中,“宝鼎茶闲”是带有时间寓意的词语,香在宝鼎中燃了一段时间,茶也喝了一阵儿,“闲处光阴易过”,可是香的烟气和茶的热气为什么还是绿色的?是因为有“竹子”。窗子为什么是“幽”的?因为有竹影。在竹影里下棋本就很合古人意境,而下完棋了,指头为何是凉的?因为“竹荫生凉”。表面句句无“竹”,内里句句有“竹”。
潇湘馆的景致最妙的是泉水在竹林中盘旋着流出去,这里的水沾染了竹子孤高不凡的品质,再流向其他地方。而黛玉走出潇湘馆,给众人的感觉也是如此,她将自己的孤高气质带向园中。如此人景合一的妙处,实在令人感叹。
除了黛玉的潇湘馆,还有一处也是有水源的,那就是接下来的景致“稻香村”:
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傍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稻香村是日后李纨的住所,这里的水源是“土井”。宝玉之所以取“稻香村”的名字是因古诗“柴门临水稻花香”,有水;他题“杏帘在望”是因古诗“红杏梢头挂酒旗”,“酒”是水字旁;而对联“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里面的“涨”“添”“浣”都是水字旁,并且“新涨”是新涨上来的春水,“浣葛”有《诗经·周南·葛覃》“浣我葛衣”的典故,指的是新嫁过来的妇人,要勤劳地浣完葛衣才能回家,是妇德的体现。李纨青春守寡,一举一动都是贾府中姐妹的表率,所以她住在此处,寓意“守妇德”是合适的。“采芹”中也有一个关于水的典故,《诗经·鲁颂·泮水》中有“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泮水就是泮宫之水,古人把考中秀才入学称“入泮”或者“采芹”,“采芹人”就是读书人,而在泮水采摘水芹竟然还跟读书相关,足见古人重视水到了何种程度。而李纨一心要将贾兰培养成才,将来科举夺魁,作为一个母亲,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也是其妇德的表现;并且贾兰作为贾宝玉的子侄辈,这一代人的姓名都是从“草”的,所以草字头文字——“芹”这个典故用得极好。
大观园里还有很多景致,都跟水关系紧密,留待下回分解。有意思的是,天下景致恐怕都是与水相关的,因为需要“游”览,无水怎可“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