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从未停止追求光明的脚步

2022-03-21司马毓珊

关键词:夜归人火光晚归

司马毓珊

“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这句话里,有热爱,有怀念,吴伯箫凭借内心深处对光明的向往,写下了这篇《灯笼》。

“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读到这里,“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图景不禁在我的脑海里隐隐浮现。只是与吴伯箫不同,刘长卿的诗里没有灯笼,他的黑夜,风雪迷茫。如果这时,刘长卿看见那家人的屋前挂了一盏红彤彤的灯笼,他的心境,还会悲凉至此吗?(古今对比,本不相干的两个情景,却因“灯笼”而拼接在一起,奇妙又惹人深思。)

灯笼不只是灯笼,在吴伯箫的心里,它是光明的化身,它寓意着幸福、喜庆和吉祥。孩童爱光是天性,飞蛾为光焚尽其身,有人在轻声叩问:光明于世间,当真有那么重要吗?(看似提出疑问,实则给予肯定回答。)

读书晚归的乡村娃儿手里提着小小的纱灯;漂泊在外的游子回到家乡,白日里见的是炊烟,夜里远望,是家乡的灯火在黑暗里一跳一跳地闪;将士远征边疆,将灯笼高高地挂在帐上,饱含着远在天边的人对亲人的牵挂。夜深星阑,将军挑灯看剑时,面对那一丛跳跃的火光,他会想些什么?是正在进行的战争,还是临行前母亲对他的句句叮咛?

有些地方的光很微弱,但人们从未停止过对光的追求。吴伯箫在写下《灯笼》时,正是日军侵华之时,他内心痛苦而又焦虑,但他始终没有丧失对中华民族的信心,于是在这篇散文里,他写出了心中那簇火光的模样。(回扣吴伯箫的《灯笼》一文,由此及彼,引出下文。)

热爱光明的人是強大的,不是吗?生活中有诸多不易,哪怕我们身陷重围,却依然会有一束光透过重重阻碍,照亮我们心中那枚希望的种子,并促使它生根、发芽,直到它的枝叶足够为我们将风雨遮挡。

我愿怀揣美丽的梦想,去追寻属于我的灿烂曙光。

总评 小作者在读完吴伯箫的《灯笼》后,生发了自己对于灯笼、对于这束光的思考,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个人的思维深度与广度。文章情节环环相扣,内容引人深思。愿这束光能够在每个读者的心中熠熠生辉!

(讲评教师   曹  预)

2475501186376

猜你喜欢

夜归人火光晚归
人的大地
其实我也是一只鸟
追寻
侧面
岁末帖
山村晚归
守望中的妈妈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