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问题探析
2022-03-21孙凤兰
[摘 要]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脚点,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是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教育保障。当前,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面临多元文化盛行的冲击、大众文化迅速崛起的挑战、新兴媒体舆论监管缺失和高校工作协同性不够等方面的困境,阻碍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的发挥。因此,高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教师队伍,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校园文化氛围,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协同性。
[关键词] 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2020SJB0143)
[作者简介] 孙凤兰(1979—),女,山东日照人,博士,南京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5-0185-04 [收稿日期] 2021-08-11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总体保持向上向好态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思想文化建设也取得了重大进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意识形态领域面对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严峻,意识形态斗争有时还十分尖锐,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任务依然艰巨。高校担负着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的神圣使命,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完成这一使命的前提。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
意识形态是在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由经济基础决定,从法律思想、政治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领域,以不同侧面反映现实的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关系,构成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作为由系统化的人类思维所构建的社会文化运行机制的意识形态,它是现代社会和现代国家的集中意志体现,是观念的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它作为上层建筑绝不是某种纯粹的“虚假意识”,而是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基础的必要机制,是一种软实力的国家机器,以此来保障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思想权力。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观念的上层建筑
马克思为意識形态赋予了现代科学内涵,即意识形态是观念的上层建筑。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上层建筑的基础”[1](P583),将意识形态视为现实社会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一定的社会生产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关系综合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2]如此,马克思将意识形态作为现实的生产关系的反映、作为法律和政治的软性国家机器的表现来认识,明确了意识形态的现实性和阶级性。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革命阶级对意识的维护
意识形态之所以是阶级社会对意识的维护,一方面是由于意识形态来自特定统治阶级的阶级实践,并在社会实践中内化为其成员的共同信念;另一方面是因为意识形态可以成为统治阶级扩展、实现其阶级实践的指导思想,并成为阶级实践的合法辩护者。特定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1](P552)。也就是说,因在利益分化意识形态内包含阶级的利益诉求,从而可能不会如实反映甚至有意掩盖社会关系,但阶级性不能等同于虚假性,因为意识形态既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识,也包括了革命阶级的意识。新的革命阶级也会“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3]。尽管都是以思想形式维护自身利益,但革命阶级代表着新的生产方式,比统治阶级更能代表社会发展的趋势,更加具有前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了人民的利益,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意识形态不仅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也是现代社会的主流文化。意识形态不仅具有阶级性,也具有文化性。人类自从进入阶级社会后,文化的发展就是以意识形态的演进为载体。马克思区分了“意识形态生产”和“自由的精神生产”,认为意识形态生产是统治阶级的精神生产,一定社会形态下的自由的精神生产是被统治阶级的精神生产。在阶级社会中,所有的精神生产都是在意识形态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的,都是以意识形态作为载体而呈现出来的,人类的精神生产不可避免地具备意识形态属性。
从唯物史观的立场出发,我们一方面要坚持物质实践、社会存在决定了意识形态的演进,另一方面要看到意识形态作为阶级社会的文化载体,为物质实践、社会存在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情境。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是一切社会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种种事实表明,没有这些特殊的社会形态,没有意识形态的种种表象体系,人类社会就不能生存下去”[4]。意识形态是人类存在的重要载体,它既是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关系的观念表达,又是精神领域的主导。在阶级社会,意识形态必然具有阶级性和虚假性,要驱除这种阶级性和虚假性,就必须以共产主义改变社会物质实践的私有性,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内涵丰富。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它既是对物质生产关系的客观反映,也是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作为革命阶级对利益的维护,它既是革命阶级利益的诉求,也是维护革命阶级利益的武器;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它既是物质生产方关系的观念表达,又是精神领域的主导。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于我国而言,既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又是维护人民利益的需要,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研究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关系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要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一)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脚点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1](P58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丰富和发展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切实发挥意识形态整体布局、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
(二)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高校建设的根本方向,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当前,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和大众流行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多样性,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受到冲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使意识形态意识被淡化。因此,高校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為,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有效应对现代化发展提出的新问题。
(三)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教育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对理想信念问题做出了深刻阐释,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照亮前途的灯塔,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前进的力量之源。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更要筑牢精神支柱。青年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能够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自觉性。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脚点,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是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教育保障,切实加强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三、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多元文化盛行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同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大量西方社会思潮竞相涌入,多元文化催生了青年学生价值观念的多样性,使得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普世价值论”、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精心设计,具有极大的迷惑性,误导青年学生,逐渐淡化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近年来,西方敌对势力越来越意识到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方式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攻击,有针对性地向我国青年学生宣扬西方社会思潮,传播反马克思主义言论,混淆视听。以击破其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而青年学生社会阅历浅,价值观尚未定型,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待提升,又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极易被西方各种别有用心的不良思想蒙蔽。
(二)大众文化迅速崛起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消解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迅速崛起,并凭借全球化的现代传媒手段和商业运作,对文化进行大批量地生产和消费,从而引导大众大规模地参与当代社会文化空间。大众文化正在以其特有的商业性、流行性、娱乐性和普及性挑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同时,对与大众文化的生产和消费相关的价值误区,如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正在消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下的主流文化。这严重地阻碍了青年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三)新兴媒体舆论监管缺失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带来了挑战
新兴媒体实现了传播者和接受者在媒体中的对等,使得无数交流者可以克服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同时在线进行个性化的交流。它促成了媒体传播的扩展,推动了社会舆论的多元化,不仅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还是社会舆论表达的重要渠道。但新兴媒体对社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其负面影响十分巨大,为保证其健康发展而加强监管是十分必要的。
(四)高校工作协同性不够导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弱化
为适应现代化工业生产,劳动分工更加精细化,知识系统更加专业化,同时,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行政分工也区分明确。一方面,高校中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他专业课程只专注于进行本领域知识性的教授,“课程思政”的开展不够深入。另一方面,高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门和宣传部门等负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其余部门更多地将精力放在专业课程上。这就导致无法在高校内部形成协同性,进而弱化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导功能。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困境突出地体现为多元文化盛行、大众文化迅速崛起、新兴媒体舆论监管缺失和高校工作协同性不够等,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的发挥设置了障碍。
四、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
(一)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教师队伍
教师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者和研究者,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成效。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高校教师既要成为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入侵的主要力量,还要以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引导青年学生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标准打造一支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道德修养和较强工作能力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教师队伍。
(二)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彰显校园精神的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学习风气和学生精神状态的综合体现,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特色,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教育,帮助青年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校园文化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抵制多元文化的冲击,主动克制大众文化的消費,自发展开对新兴媒体的舆论监督,帮助青年学生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增强鉴别是非和抵御各种诱惑的能力,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三)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协同性
明确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协同性。首先,要加强和巩固党委的领导地位,将意识形态工作贯穿立德树人的全过程,要提高认识,强化理论引导,完善考核制度,统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大局。其次,要强化教学管理,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有效融入教书育人,大力促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融入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全面落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督导作用。最后,要加强教材管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升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和系统性,杜绝错误的思潮进入课堂教学。
综上所述,高校要想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就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教师队伍,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校园文化氛围,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协同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412.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A/OL].(2015-01-19)[2021-07-15].http://www.gov.cn/xinwen/2015-01/19/content_2806397.htm.
[4]教育部.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94.
215150078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