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风肃纪必须杜绝“精致的形式主义”

2022-03-21唐东海

四川党的建设 2022年5期
关键词:高官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唐东海

迎接上级调研,挖空心思布置现场、设计“精品路线”;应对入户检查,绞尽脑汁彩排情境、训练“演员”……这些用“美颜”进行精心包装,打着“精细管理”“绣花功夫”幌子的“细致作风”,堪称“精致的形式主义”。与那些典型的形式主义表现相比,“精致的形式主义”更为隐蔽,迷惑性更高,不得不令人加倍警惕。

从现实表现来说,“精致的形式主义”无一不是“扎扎实实走程序,认认真真走过场”,仿佛也下足了功夫,可功夫却没下在“啃硬骨头”抓落实上,而是下在了搞形式创新、做表面文章、摆“花架子”工程上。乍看之下“毫无违和”,甚至令观者有“耳目一新”之感,但细细琢磨一番,却发现再精致的形式主義也完全“不经看”,更经不起推敲。

形式主义的问题由来已久。封建帝制时代,地方官吏为了巴结上司、攀援私门,变着花样给在朝廷中枢任职的高官供上“孝敬”。溽暑之际有“冰敬”、寒冬时节有“碳敬”,家中逢有红白喜事更是邀请在职高官以书写辞章为名奉送数额巨大的“润笔”费用……这些装扮不断精致化的官场痼疾令有识之士深恶痛绝。海瑞在升任应天巡抚时,就曾制定过《督抚条约》,严令治下诸吏恪守清廉,严禁官场贪墨陋习,不得鱼肉百姓,还以己为例:“本院凡巡历,所在县驿俱不许铺毡结彩”,“不用鼓乐”“止鸡、肉、鱼、小瓶酒等件,不用鹅及金酒”。这些条例看似零碎,但正是这些细节化的规定在一段时期内减少了其下属地方各级官吏搞“精致的形式主义”的积习。

从古到今,五花八门的形式主义屡见不鲜,令人眼花缭乱。然而,不论其花样如何翻新、形式编排得如何精致,走的依然是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只重过程不重结果、只看表面热闹不看实际效果的老套路,注定只能是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形式主义害死人”,经过粉饰、更趋于表面完美的形式主义隐藏更深,更加难以被识别。“精致的形式主义”悄然为患的时间越久,造成的危害就越大,群众的愤慨情绪也会更重。

无论形式主义呈现何种表现形式,本质上都是个别党员干部淡忘了为官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敌”,要“杜绝装样子、搞花架子、盲目铺摊子”,号召全党“要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的堤坝,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

更应该看到,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一对孪生兄弟,两者互为因果、相互浸染。“精致的形式主义”必然催生“精致的官僚主义”,如果任其扩散蔓延,危害极大!“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明显的差错、“粗糙”的形式主义容易改正,但要想“人皆仰之”,就必须从根子上改起,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好作风,彻底革除形式主义之患。在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新时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及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在监督执纪问责时,要紧盯那些迷惑性强的“精致的形式主义”并及时予以清除,永葆党的肌体健康。(责编/王兆伟)

1265501705272

猜你喜欢

高官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表演完美”也是形式主义——为政不能耍把戏
防范“网上官僚主义”——服务上网不是目的,上手才是
形式主义“闻着臭,吃着香”
“开会”不是形式主义,“会海”才是
挂在“墙上”的形式主义
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
毛泽东:“一定要克服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的“遮羞布”
10《百骏图》:清廷洋高官的中西绘画大融合范本
韩国高官配偶套上了“紧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