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文化认同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校路径研究

2022-03-21刘河燕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

刘河燕

摘   要: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的关键纽带,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实施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尤为重要。必须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引领下,实施中文化认同教育。学校教育应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校园文化建设、校外实践活动等方面融入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中华文化;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共同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05-0101-0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的根,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与根。中化文化代表了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特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中华文化已深深融入到每个华夏儿女的血脉之中,浸润到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精神世界、滋养着中华民族精神。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对个人来说是情感归依,是群体归属感的源泉,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讲是形成民族共同体的关键和情感纽带,事关民族情感、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新时代,中华文化承担着新的使命,需要不断加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

2014年5月28日至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1]。此后,他在多个场合提到了中华文化,强调中华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强调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和生产生活”[2]。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3]这一科学论断阐释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关系,用“主干”与“枝叶”来形象生动说明了二者的关系,并指出了根深干壮,枝叶才能繁茂。

从上述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或党中央所下发的文件中可以看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华文化的重视,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的重要性的强调,以及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强调。增加中华文化认同需要实施相应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不断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文化自信,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概念

(一)中华文化的概念

对于中华文化的概念,表述方式较多,普遍认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民族文化的总和[4]。中华文化以时间为坐标,有着五千年的历史,表现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特点。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文明是唯一一个没有中断或湮灭的。所有的古文明中,也只有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的。中华文化在历史的演进中表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魅力无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这是目前对中华文化的定义中最为科学、最为精准的表述。定义中指出“各民族”,表达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文化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体现了各族民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各民族共同拥有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集大成”,体现了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是文化中的精华和精髓,同时也体现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

(二)中华文化认同的内涵

中华文化认同是个体与中华文化接触中,通过文化判断和文化选择,确定自我文化身份的过程。具体而言,中华民族各民族的文化,在于其民族文化的特点、特色和鲜明的特征,然而,各民族文化的鲜明特点、特征和特色,其本身就是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这漫长历史发展长河中,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在长期的交流、交住、交融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灿烂优秀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经了五千年岁月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积淀形成的。其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形成了极具民族特性与历史积淀的特点。中华文化是“混合的文化”[5],不是由哪一个或是某几个民族创造出来的,而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出来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6]从归属上看,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在相互交流、交往、交融的过程中共同创造的文化,是共同创造的、共同拥有的。“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7]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各族人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就会使中国人民需要的精神文化更丰富、更精彩、更有价值,形成共同的精神文化需求,就会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定义

文化需要传承、发展和创新,这离不开教育,通过教育对文化进行传承,在教育過程中对文化进行内化、创新发展。关于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界定,目前在学界还没有确切的定义。对中华文化认同教育进行阐释,可暂时套用教育的定义,即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是教育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的,根据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简言之,通过一定教育方式与手段,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政治保障

文化认同教育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为政治服务,新时代的中华文化要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服务。为确保中华文化发展的方向不偏,必须要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这是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政治保障。

(一)坚持党在文化认同教育中的领导地位

党政军学民,东南西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是我们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所以,党对文化事业的领导是文化事业得以顺利发展,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8]。因此,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而且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方向才不会偏,才会取得成功。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思想引领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根基是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一直秉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文化是以人为本的、进步的、科学的文化,并且是以世界视角看待民族文化。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即为人化,人化的自然。人们在生产劳动、生活中创造了文化,同时文化也为人服务。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文化是进步的文化,事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落后向进步发展,这代表着文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文化是科学的文化,只有科学的文化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代表着文化对真理的追求、对科学规律的探索,代表着文化的科学性。同时,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文化是世界视野下的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性和多样性。任何一种民族文化既属于民族的,更是属于世界的。世界各民族文化是丰富的、多彩的,自然体现出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世界性。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中华文化的思想引领,在传承、发展、建设、创新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引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人民群众,提高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将先进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注入到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中。“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创新,把尊重、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传承、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1]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引领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不断增强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学校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中华文化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但需要不断创新与发展,要让“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9]。这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建设提出了目标要求,促进中华文化建设,离不开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实施。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实践路径有不同的方面,如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下面就中华文化认同学校教育的主要路径进行初步探索。

(一)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中进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

学校教育中,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内容。在课程设置中要增加中华文化认同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内容。在具体课程的实施中要充分把中华文化认同的内容植入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这样就基本能实现学校教育中中华文化认同的覆盖。

第一,思政课程。通常情况下,把关于“中华文化”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作为通识基础课程内容的比较普遍。但这类课程在开发时的视角更多的是站在文化的角度,或是文明的角度,或是历史文学的角度,所编制的教材也是按这种思路进行,授课的时候也是一脉相承下来,主要是中华文化的传授、传承方面的内容。并没有站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角度,从中华文化认同的角度出发,进行思政课程的开发和课程的具体实施。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开发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相关课程,需要编制相关教材、培养相关师资,以便在学校教育中开展中华文化认同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二,课程思政。除了在上述专门的思政课程中实施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外,还应充分利用课程思政。在课程思政的实施中植入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0]。在各类课程中思考课程思政的元素的时候,恰当巧妙地把中华文化认同的基因融入。这样,在学校教育的课程教学中就有机地融入了中华文化认同教育。

(二)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华文化认同教育

实施中华文化认同教育,鑄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需要显性课程,还需要隐性课程。要利用环境育人,润物无声。在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到中华文化认同的因素。将中华文化认同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将中华文化作为其中的重要元素渗透到里面去。具体可以利用网站、展板、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定期与不定期结合,组织中华文化专题讲座、中华文化讨论、中华音乐表演、民族知识竞赛、民族舞蹈表演比赛、中华古诗词颂读比赛等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用中华文化不断滋养学生、陶冶情操,夯实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校外实践活动中融入中华文化认同教育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校外实践活动是课堂理论学习的有益补充。理论学习通过实践体验、感知会得到有力强化,对理论知识会理解得更透彻、更深刻。在校外实践活动中,如研学旅行活动、文化体验活动、博物馆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实践活动等,可恰当地融入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在设计这些校外实践活动方案时就要有恰当融入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意识,将中华文化认同与校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以此不断加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N].光明日报,2014-12-23.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EB/OL].中国政府网(2019-10-23)[2021-10-2]http://www.gov.cn/xinwen/2019-10/23/content_5444047.htm.

[3]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EB/OL].新华网(2021-8-28)[2021-9-18]http://www.news.cn/politics/leaders/2021-08/28/c_1127804776.htm.

[4]   梦溪.中华文化是个大包容概念[N].人民日报,2015-06-16.

[5]   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N].益世报·边疆周刊,1939-02-13.

[6]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255-257.

[7]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京举行[EB/OL].新华网(2014-9-29)[2021-9-1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9/29/c_1112683008.htm.

[8]   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OL].人民网(2018-09-11)[2021-11-15]http://edu.people.com.cn/n1/2018/0911/c1053-30286253.html.

[9]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新華网(2017-10-27)[2021-9-18]http://www.xinhuanet.com/2017-10/27/c_1121867529.htm.

[10]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6-12-9)[2021-11-15]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责任编辑   柯   黎]

3000501908292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赖声川、黄磊获称中华文化人物
泰国侨领罗宗正:让文化成为民心相通的桥樑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疯狂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