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区位及高度条件下性诱剂对烟田斜纹夜蛾和烟青虫的防效研究

2022-03-19笪颖飞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诱剂斜纹烟株

笪颖飞

(云南省烟草公司楚雄州公司,云南楚雄 675000)

武定县是我国重要的烟叶产区。全县地域广阔,烟农种植积极性高,烟叶品质长期受到云南中烟、湖南中烟、江苏中烟等工业企业的好评,在全国烟叶市场具有一定优势。近年来,病虫危害十分严重,影响着武定县优质烟叶品牌的打造。在烟叶田间生长过程中,其主要虫害有烟青虫、斜纹夜蛾、棉铃虫、烟蚜和小地老虎,其中烟青虫、斜纹夜蛾、棉铃虫、小地老虎均属于夜蛾科害虫[1-2]。目前,烟草病虫害防治以喷施农药等化学防治手段为主,该方法见效较快、使用简便,但缺点也相对较为突出,具体表现为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污染、杀伤天敌、引起次要害虫再猖獗、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可使某些害虫产生不同程度抗药性等[3]。在当前全面践行绿色植保的大背景下,绿色防控技术因具有低毒、低残留以及对环境友好等优势在烟草行业的应用日趋广泛[4]。性诱剂作为生物防治技术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手段之一,在烟草病虫害防治中多用来诱杀斜纹夜蛾、烟青虫等[5-8]。但是如何把性诱剂安放在合适区位及高度,使烟田内斜纹夜蛾和烟青虫防治效果达到最佳,成为制约武定县烟区绿色发展的关键因素。本试验通过系统研究不同区位及高度条件下性诱剂对斜纹夜蛾和烟青虫的防治效果,探索符合武定烟区斜纹夜蛾和烟青虫防治效果最佳的区位及高度,以推动武定县烟叶高端、高质、高效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20年6月1日至8月1日在云南省武定县猫街镇、狮山镇烟田进行。

1.2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有斜纹夜蛾专用诱芯、烟青虫专用诱芯以及配套的诱捕器,均由浙江宁波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3 试验设计

1.3.1 性诱剂对斜纹夜蛾和烟青虫的诱杀效果。示范区选择种植烤烟6.67 hm2以上、地势较平坦、害虫发生较重的连片地块,对照区选择距示范区上风口1 000 m以外、常规用药防治的种烟田块。将斜纹夜蛾诱芯和烟青虫诱芯置于试验烟田,每隔25 m安装1套,诱捕器的安装高度稍高于烟株高度约20 cm,以后随着烟株的生长进行高度调整,以保证最佳诱杀效果。安装和更换诱芯前,洗净双手,避免人为气味对性诱剂的干扰。

示范区自移栽至采烤结束不施任何杀虫剂;对照区分别在团棵、旺长、现蕾及采烤期各施用1次杀虫剂防治斜纹夜蛾和烟青虫,其他栽培措施与示范区一致。定期调查斜纹夜蛾、烟青虫的虫孔数和虫口数,采用平行线10点取样方法,共调查10行,每行连续调查10株,调查危害株数,计算被害株率。

1.3.2 性诱剂诱捕器不同区位对斜纹夜蛾的诱杀效果。于试验区烟田中心区域,按棋盘式排列方法,以26 m×26 m(15个/hm2)的规格放置斜纹夜蛾、烟青虫诱捕器,共放置 36 个(6 行×6 个/行),即外、中、内三层。性诱剂(诱捕器)开始悬挂高度离地100 cm,以后随烟株高度增加不断提高,使之保持高于烟株20 cm左右的高度为宜,诱捕器下悬挂接虫袋。安装之后每隔7 d检查诱捕器的诱蛾数量,并重新清理干净。

1.3.3 性诱剂诱捕器不同安放高度对斜纹夜蛾的诱杀效果。根据诱捕器距地面的高度不同分别设50、75、100、150 cm等4个处理,采取随机方式安装,每个处理3次重复。安装后每隔7 d检查诱捕器的诱蛾数量,并重新清理干净。

2 结果与分析

2.1 性诱剂对斜纹夜蛾和烟青虫的诱杀效果

由图1可知,武定县斜纹夜蛾的危害高峰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斜纹夜蛾诱芯每7 d的平均诱捕量为30.54头,最高可以达到52头,累计平均诱蛾量为336头。斜纹夜蛾诱芯表现出较好的诱蛾效果,而烟青虫诱芯几乎没有诱到成蛾。

由表1可知,在调查的4个时期内,对照区烟青虫百株虫孔数分别是示范区的2.0倍、4.9倍、3.5倍和2.8倍,虫口密度也要高于示范区,被害株率比示范区高(最高达到29个百分点)。对照区斜纹夜蛾的百株虫孔数和被害株率也远远高于示范区。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性诱剂诱杀斜纹夜蛾和烟青虫,能够明显减少斜纹夜蛾和烟青虫的虫口密度以及烟株被害株率。

表1 性诱剂对斜纹夜蛾和烟青虫的防效

2.2 性诱剂诱捕器不同区位对斜纹夜蛾的防效

由图2可知,外圈、中圈、内圈性诱剂诱捕器对斜纹夜蛾的诱杀效果表现出类似的趋势,但诱蛾量与诱捕器所处的区位有显著的联系。处于最外圈的诱捕器对斜纹夜蛾的诱杀量最大,累计诱蛾量为637头;其次是中圈的诱捕器,累计诱蛾量336头;内圈诱捕器的诱蛾量只有170头。外圈的日均诱蛾量是内圈诱蛾量的3.75倍,这意味着在使用性诱剂诱捕器诱杀烟田害虫时,将诱捕器安置在烟田四周能够使性诱剂的功效最大化。

2.3 性诱剂诱捕器不同高度对斜纹夜蛾的防效

由图3可知,性诱剂诱捕器的不同安置高度不会影响其诱蛾数量动态变化趋势,在6月中下旬诱捕器诱杀的斜纹夜蛾数量最多。但诱捕器的不同安置高度显著影响性诱捕器的诱蛾量,性诱剂诱捕器的安放高度为75 cm时,累计诱蛾量最高,为901头;其次是安放高度为50 cm,诱蛾量701头;安放高度为100、150 cm的诱蛾量分别为351、165头。诱捕器的不同安装高度之间诱蛾量差异较大,推测可能与飞蛾的飞行能力和飞行高度有关,诱捕器安装高度过高不利于飞蛾接近,而安装高度过低(低于烟株)则会阻碍飞蛾飞向性诱剂诱捕器。因此,在前期烟株较低时,安置高度75 cm的诱捕器具有更好的诱杀效果。本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诱捕器安装高度有利于吸引飞蛾向诱捕器飞行,以稍高于烟株的高度为宜,团棵—旺长期烟株处于动态生长过程中,应根据烟株长势动态调整诱捕器高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性诱剂诱捕器对烟草害虫的诱杀作用。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武定县烟叶种植区性诱剂诱捕器在大田内最佳安放位置为烟田的外圈,安放高度为75 cm时诱蛾效果最佳,能够明显减少斜纹夜蛾和烟青虫的虫口密度与烟株被害株率。

性诱剂是一种无味、低毒、专一性强的有机合成性信息素,从田间试验效果来看,对斜纹夜蛾雄蛾的诱杀效果十分明显。在烟田合理放置斜纹夜蛾诱捕器能够有效抑制雄蛾数量,阻碍斜纹夜蛾的有效繁殖,控制斜纹夜蛾种群数量保持在低水平。通过比较诱捕区和农药防治区的虫株率和虫叶率发现,诱捕区的斜纹夜蛾虫株率和虫叶率明显低于农药防治区,对斜纹夜蛾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这可能是由于烟草部门出台烟草禁用农药使用管理办法,烟农使用的农药成分基本一致,斜纹夜蛾等抗药性较强,影响了化学防治效果,还需进一步研究。本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性诱剂防治斜纹夜蛾和烟青虫能够明显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且对烟田生态系统几乎无破坏性,从而能够避免因天敌被毒杀而产生的斜纹夜蛾数量反弹失控现象,同时性诱剂的使用能够大大降低化学农药残留,提高烟叶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诱剂斜纹烟株
云烟121健康与感黑胫病烟株根系及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差异研究
食诱剂作用方式及其制剂应用研究进展
新衣软又暖
有机态氮与无机态氮配施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研究
生物食诱剂监测稻纵卷叶螟试验研究
基肥施用方式对烤烟钾素累积及产质量的影响
二化螟性诱剂测报与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初探
果蝇诱剂配方筛选及田间引诱试验
移栽期和施氮量对烟株个体发育的影响
清新格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