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晓琳,周勇
(1 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 201210;2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 200050;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2020年2月10日收稿;2020年4月8日收修改稿)
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NOMA)技术可以显著提高频谱效率,并在5G的系统吞吐量和用户公平性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换句话说,NOMA可以及时为具有不同信道条件的用户提供服务,这为满足超低等待时间和超高连接性的5G要求提供了可能性[1]。最近,许多研究学者和专家提出了各种多址接入技术方案[2],包括功率域非多址接入技术和稀疏代码多址接入技术[3]。Benjebbovu等[1]通过评估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在蜂窝网络中的性能指标,表明不同的用户配对方案对非正交多址接入的网络性能影响。Ding等[4]分析基于距离的用户配对的覆盖率,通过将用户与更独特的信道条件进行配对,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与正交多址接入技术(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OMA)相比,网络的性能增益得到显著提升。此外,针对协同传输[5],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传输网络[6],不饱和流量网络[7]以及上行链路传输网络[8]都分析了NOMA的性能。
毫米波通信网络随着5G的发展,作为一种有前途的利用新的频谱资源技术,成为重要的手段之一[9]。毫米波网络具有2个关键特征,即天线定向性和对阻塞效应的敏感性[9]问题。本文的研究主题无线网络的最新研究热点领域,吸引了大量相关学者的关注。Bai和Heath[10]分析毫米波网络中正交多址接入传输技术用户的覆盖率,其中用天线方向图的近似扇区来分析波束成形方向图,而Yu等[11]认为正弦模型更接近真实扇形天线方向图模型,并作了深入研究。在毫米波网络中应用NOMA可以进一步提高网络性能[12-15]。Sun等[13]分析集群毫米波网络中NOMA的性能,分别采用随机的用户配对策略。Yi等[14]采用基于距离的用户配对策略。但是,这些研究都没有在用户配对策略的设计中考虑天线定向传输特点。因此所有配对的用户可能不会充分利用天线阵列带来的高增益。Zhou等[15]提出一种基于角度的用户配对策略,用以提高配对用户被基站主波束覆盖的可能性。但是,这些研究工作基本都采用了简化的扇形天线方向图模型,另外重要的距离信息并未考虑。
本课题考虑毫米波网络的下行链路传输场景,同时考虑到由均匀线性阵列生成的波束成形模式,以视距球模型来模拟毫米波网络中的链路阻塞以及用户在空间中随机分布。
为了促进毫米波网络中的NOMA传输,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角度和距离的联合用户配对策略。位于最靠近基站的用户与位于距基站一定距离并且具有最小相对空间角度差的另一用户配对。为解决定向波束形成和最小空间角度差的随机性,基站选择性地启用NOMA或OMA方案。本文分析了距离和最小空间角度差的分布,并得出用户的遍历速率。分析结果将通过MATLAB平台仿真进行验证。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案比基于角度的NOMA、基于距离的NOMA以及传统NOMA方案和OMA方案具有更好的性能,并且存在距离阈值的最优值,该最优值使遍历总速率最大化,证实了角度和距离信息对用户配对的重要性。
1 系统模型
如图1所示,考虑一个毫米波网络的下行链路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传输场景。配备N根天线的基站位于圆形网络覆盖区域的中央,具有单根天线用户形成一个均匀的泊松点过程,记为Ф={x1,x2,…},其中xi是用户ui的空间位置,用户密度表示为λ。在毫米波频率波段下进行户外传输时,每个通信链路都极易受到阻塞障碍物的干扰。因此在研究问题建模时,可以分为视距或非视距链路。本文采用视距球模型,长度r为视距的链路的概率为pL=1(r≤RL),其中1(·)表示指示函数,RL表示视距链路的最大长度。这样的建模在很多文献中得到了证明,可以忽略不同链路之间的阻塞效应的相关性,因为链路之间的相关性只会在性能分析的准确性上造成较小的损失误差影响。
图1 系统拓扑模型图
通常在毫米波频率下的室外传输,非视距的链路很可能会因严重的路径损耗而中断,并始终处于中断状态[16]。因此,本文将讨论的重点放在路径损耗和准静态信道衰落的视距链路上。l(r)=CLr-βL表示长度为r的视距链路的路径损耗,其中CL和βL分别表示常数参数和路径损耗指数。由于散射有限,假定每个链路都是独立的Nakagami-m衰落。基站和用户ui之间的信道增益,表示为∣hi2∣,它是归一化的伽马随机变量,即Γ(ML,1/ML),其中ML为正整数。
为了准确表示定向传输,采用了实际天线阵列模型。对应于空间偏离角ϑi的阵列响应向量为
(1)
其中:(·)T表示转置,ϑi=cosφi是基站与用户ui之间信道的空间偏离角,φi是物理偏离角,ρ是天线间距与波长之比,k∈{0,1,…,N-1}是天线序号索引。为避免出现栅瓣,通常将天线密集放置。空间偏离角ϑi可以近似为[-1, 1]上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为降低由于数字信号处理而导致的硬件成本和功耗,本文考虑使用模拟波束成形。模拟波束成形矢量由w=a(θ)给出,其中θ表示基站与目标用户之间信道的空间偏离角,并且均匀分布在[-1, 1]上。因此,用户ui获得的天线阵列增益,即∣aH(ϑi)w∣2,为
(2)
为了符号上的方便,其中ϑi-θ被替换为φi。由于ϑi和θ是均匀分布,那么φi也均匀分布在[-1, 1]上。通过波束跟踪技术,基站可以调整其波束方向以使其自身与目标用户之间的信道向量对齐。
2 新型的非正交多址接入传输策略
2.1 匹配用户的选择准则
为了准确表示本文考虑两个用户NOMA传输的场景。为增强网络性能,选择离基站最近的用户并将其表示为us。为解决毫米波网络中的定向传输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角度和距离联合的用户配对策略
(3)
选择配对的用户表示为up,其中xp表示用户up的位置,RT是距离阈值。Φ(RT)={xi∣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