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古籍策展的新实践
2022-03-19沈娟娟
沈娟娟
全媒体的概念目前并没有在学界被正式提出,它来自传媒界的应用层面。全媒体是媒介信息传播采用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利用不同媒介形态,实现受众不受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终端的限制以获得想要的信息资源。古籍作为特殊的文献,在推动地方文化传承、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媒体对古籍的影响,可以有效解决古籍在策展和保护利用工作中的瓶颈问题,读者充分利用数字化的查阅方式,也有利于古籍的保护与传承。本文以曾经实体的梨洲文献馆为例,试图探讨全媒体时代古籍策展的新实践。
梨洲文献馆的前世今生
梨洲文献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使大量散落的图书、文物得以集中存放,以余姚先贤黄宗羲之别号——“梨洲”命名而成立的地方文献馆。
历史渊源
梨洲文献馆以浙江余姚龙泉山中天阁为馆址。中天阁始建于五代,光绪《余姚县志》列为“古迹”,其名取于唐人方干《题龙泉寺绝顶》诗中“中天气爽星河近,下界时丰雷雨匀”一句。中天阁原为龙泉寺庙道观,因其环境清净,一直被古代文人学士视为读书、讲学的理想场所。明正德年间,余姚学者钱德洪将中天阁开辟为讲堂,大儒王阳明亦多次在中天阁开展讲学活动,王阳明还为学生制订学规《中天阁勉诸生》,并亲自书壁,以此告诫和勉励学生。中天阁讲会在阳明学说的传播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明嘉靖十四年(1535),王阳明弟子、时任浙江提学佥事的徐阶利用中天阁设立新建伯祠,“有司春秋祭,以门人徐爱、钱德洪配享”。明嘉靖十七年,任浙江监察御史的傅凤翔在中天阁上方建阳明祠,在阳明祠的东侧建海日祠,二祠统称“二王祠”,后毁于兵火。明清鼎革之际,中天阁废为尼庵。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余姚知县刘长城以此址创办龙山书院。清同治十一年(1872)龙山书院毁于战火。清光绪五年(1879),知县高桐重建书院。民国以后龙山书院被毁。此后,至1949年余姚解放前,中天阁房屋、设施残破不堪,无人关心。
成立发展
1953年,余姚乡贤杜天糜、邵之炳、仇庆冠、姜枝先等人倡建梨洲文献馆。经过前期募集经费、修葺房屋,修建工程于1954年底完成,并将堆积于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图书、文物搬运至馆内。中天阁楼上设为藏书楼,添置书橱,按经、史、子、集分类列柜藏书,楼下为文物陈列室,将文物分门别类存放。梨洲文獻馆于1955年初正式开放,姜枝先为馆长。1959年,因机构调整,余姚成立博物馆,文献馆职能转化为县博物馆的一个历史部门。三年后,因县博物馆被撤销,梨洲文献馆又归县文化馆管理。1963年,梨洲文献馆仍在继续开展业务活动。1986年,因馆舍年久失修,由省、县政府拨款对馆舍进行了修缮。1989年,梨洲文献馆楼下被辟为王阳明史迹陈列室。1990年,中天阁所藏陶器被全部移藏到余姚文保所的文物库房。1998年11月,文献馆的古籍也被搬入余姚文保所的文物库房。2010年,由于余姚博物馆建成古籍库房,出于安全因素考虑,以及更好地保护古籍,这些文物、古籍被搬入余姚博物馆古籍库房加以保存。至此,梨洲文献馆完成历史使命,淡出了民众的视线。
传统地方文献馆策展途径探析
地方文献馆以多渠道征集地方文献,加以保护和展示,是目前传统地方文献馆策展的主要方式。
征集
梨洲文献馆成立后,从各处征集了大量的古籍资料和地方文献。据资料记载:“至60年代初,梨洲文献馆已有藏书26000多册,明清著名书画家作品300余幅。”资料显示,当时较珍贵的字画有:王阳明画像、唐寅、杨晋和朱耷之画等;较珍贵的古籍、手稿有:黄宗羲著《宋元学案黄璋校补稿》20册(清雍正手抄本)、黄宗炎著《周易象辞》7册(稿本)、黄宗会《缩斋文集》1册(清手抄本)、赵谦著《赵考古先生遗集》1册(清乾隆手抄本)、史钶著《先太史百一稿》1册(清抄本)、厉元吉著《栲栳山房集》1册(清乾隆刻本)、黄宗羲著《耆法六种》3册(清抄本)、朱衍绪著《大椿山房诗钞》1册(清抄本)等。1993版的《余姚市志》对梨洲文献馆的馆藏数量作了更为精确的统计:“馆藏地方文献492种近3000册。其中,古代余姚籍文人学士著述,多为明清刻本,少量手稿本、未刻手抄本。所藏其他古籍按四部分类,经部282种2041册,史部731种4449册,子部890种3751册,集部(包括丛书)899种9887册。善本特藏78种1027册(明刻本48种,清刻本、稿本30种)。最早藏书为明永乐十三年(1415)所刻《理性大全》(70卷24册),最大馆藏古籍为《通志堂经解》(1718卷320册),其他大部古籍有《二十一史》(1556卷276册)、《全唐文》(1003卷228册)、《全唐诗》(912卷120册)等。”可见当时的梨洲文献馆征集的古籍数量之多,有些还是古籍中的上乘佳品,甚为难得。
收藏
梨洲文献馆馆藏文物数以千件,据统计,其中较珍贵的文物有黄宗炎的鳝黄砚1方、陈梓的蝉砚1方,明代万历香墨、汉晋古砖、殉葬陶瓷灶、新石器时代的刀、斧(历山黄清堰出土),其他各地出土的文物有汉、晋、唐、五代、宋、元、明、清时期的铜铁刀剑器具、陶瓷器、上林湖秘色窑制吕、五铢钱等几百件。碑刻四通为立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的余姚祖庙增塑配享四像碑、立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的黄忠端公祠堂碑铭、立于清光绪年间的龙山书院嘉奖碑和立碑年代不详的徐公明德碑。革命文物有旧民主革命时期近代民主革命家徐锡麟、陈伯平、马宗汉从日本回国起义的照片及马宗汉手杖及课本;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照片、陕北公学照片;第一次国内大革命时期《中国青年》《语丝》等进步刊物,及四明山革命根据地出版的《新浙东报》《四明简讯》等刊物。
捐赠
1954年秋,余姚乡贤洪佐尧到访天津收藏家张静榕家时拜读了王阳明的手稿《客座私祝》,对先贤手泽肃然起敬,于是将自己收藏的清代王翚的珍品与之交换,并捐赠给了梨洲文献馆。
整理
梨洲文献馆派员多次对余姚境内几家藏书楼作过调查与整理。1956初,文献馆工作人员对余姚“五桂楼”尚存18000余册图书进行重新编目,后经浙江省文化厅指示,将五桂楼中的方志类藏书及其他善本共计6000余册,交由浙江省图书馆收藏;1954年余姚慈溪调划县界,原慈溪县城的“抹云楼”藏书,经过整理,也被迁移妥藏;洪塘(时余姚辖境)洪氏藏书10000多册无人管理,经整理造册后,奉省图书馆张阆声馆长委托,选取一部分地方志类,送至杭州保存;余姚城区管家弄100号西北隅的黄炳垕留书种阁藏书,版本较为珍贵,经与其玄孙黄长川洽商,将一部分存书移藏梨洲文献馆。
调查
梨洲文献馆又先后对中共浙东党委旧址、上林湖越窑址、历山黄清堰新石器时代遗址、五婆湖古墓等处作了实地调查。当时在余姚丈亭镇发现董孝子(黯)唐刻残碑一块,其为唐朝明州刺史崔殷撰文、明州别驾徐浩书丹、括州缙云令李阳冰篆额,时称之为“三绝”,后送至浙江历史博物馆保存。1965年,余姚城市改造,道路拓建,王阳明“新建伯”牌坊被拆除,姜枝先馆长闻讯后至柴行街小学(今阳明小学),拍照留存。牌坊后毁,仅存“新建伯”石匾额。2006年,此石匾被嵌入新修复的新建伯牌坊内。
利用
鉴于余姚文史资料的积累,梨洲文献馆先后出版了一些刊物,如《龙泉山志略》《1955年为萧姚段铁路通车感慨话当年》《余姚十八局局头黄春生传略》《黄梨洲史略和遗著目录》《黄梨洲〈明夷待访录〉成书三百年记》《艺兰经验谈》《余姚名胜》等。这些刊物印发后,反响较大,其中《龙泉山志略》受到浙江省文化局的赞赏,《艺兰经验谈》引起各地园林管理处的重视。
全媒体对古籍的保护和利用
当昔日的梨洲文献馆退出历史舞台后,那些卷帙繁富的古籍,出于保护原因被束之高阁。古籍中蕴含的文化精华不能为世人所用,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而言无疑是一大损失。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数字图像技术成为策展的另一渠道。
筹备
2012年3月,余姚结合浙江省古籍保护计划,统一部署,全面启动古籍普查工作,这也为重现梨洲文献馆的古籍资源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与条件。为保证普查工作顺利进行,余姚及时组建普查队伍,制定《馆藏古籍普查实施方案》,同时添置专用设备,并安排专人开展此项工作。
申报
余姚结合浙江省文化厅《关于开展首批“浙江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浙江省古籍保护达标单位”和〈浙江省珍贵古籍名录〉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于2012年10月提出申报浙江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目标,为预期的数字化应用提供更为扎实的基础。2015年,浙江省文化厅公布第一批省级古籍修复中心和古籍修复站名单,余姚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名列其中,成为全省文博系统中唯一获批单位。2020年,余姚市文保所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更新
由于准备有序,保障有力,据统计,“至2013年底,余姚已完成8050册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在普查过程中,普查小组采取了信息著录、书影拍摄、标签制作流水操作法,提高工作效率。”同年,又为140平米库房内的31000册古籍定制了樟木保护夹板,制作更换了900多部古籍书签,以期达到快阅查找和防蛀防腐的目的。在古籍数字化加工过程中,余姚将古籍扫描设备改为无紫外线的同步冷光源,使用前先进行色彩校正,以期达到文献色彩还原度更高、更真实的效果。
修复
针对已经出现破损的古籍,余姚根据其破损程度,拟定修复方案,并开辟古籍修复工作间,配备专业古籍修复师进行古籍修复。古籍修复主要采用补书、去污、托裱、水洗等多种方法。
展示
2013年,余姚利用丰富的资源和阶段性普查成果,举办“姚江家谱展”,所展出的家谱,共涉及54姓86种。这些存世的姚江家谱作为古籍的一种,多属珍本、孤本,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此外,余姚积极申报珍贵古籍名录,资料显示:“《黄梨洲先生宋元学案元孙稺圭校补稿》《(乾隆)余姚志》《书瘾楼文稿》等12部古籍入选第一批《浙江省珍贵古籍名录》。2015年10月,余姚提前完成了古籍普查采集和一审工作,向全国古籍普查平台上传数据2496条,普查古籍3120部、34009册。”其中,780条数据通过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的二审,顺利完成古籍普查结题报告并报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
复活
除了对古籍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修复外,更需要活化利用。2016年初,余姚推出了古籍数字化共享工程——梨洲文献馆古籍资源库查阅平台。该平台展示了部分馆藏珍贵古籍善本,后续还在不断更新完善。截至2019年初,该平台上传古籍81部,共计622册,累计访问量达到62618人次。2020年初,余姚又推出了梨洲文献馆古籍文献掌上阅览平台,上传《余姚四明孙氏宗谱》《施氏宗谱》《余姚半霖史氏宗谱》等古籍家谱48部,共计450余册,点击量达上万人次。
出版
古籍的整理出版,是对古籍善本的最好保护,同时也是提高古籍利用率的一种全新尝试。余姚拥有《删后诗存》《删后文存》《陈一斋先生文集》《陈一斋先生诗集》《井心集文钞》等清代余姚乡贤陈梓古籍近十种。余姚利用这些古籍,研究陈梓学术思想,编辑出版了70万余字的《陈梓全集》。该书的出版,對于了解清代雍乾时期余姚乃至两浙地区的理学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古籍文献在利用过程中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于是,古籍数字化成为古籍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全媒体时代建立古籍数字化策展方式,可以方便广大读者查阅、研究古籍,同时也减少了古籍善本实物的触摸和借阅流通的次数,有效解决古籍保护和利用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周炳麟.(光绪)余姚县志卷十四:古迹[M].刻本.1899(清光绪二十五年).
[2]周炳麟.(光绪)余姚县志卷十一:典祀[M].刻本.1899(清光绪二十五年).
[3]余姚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余姚市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4]方其军.“互联网+古籍”:梨洲文献馆的数字化复活[N].宁波日报,2016-10-28.
1740501705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