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走出去”背景下临沂柳编产业国际传播研究

2022-03-19刘红蕾

文化产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临沂工艺产品

刘红蕾

临沂地区的柳编制品以其时尚环保、设计独特、外观大方、无污染、无公害、轻便等优点在国际市场备受青睐。柳编产业在临沂部分地区属于支柱性特色产业,为当地农业、工业及进出口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在国际社会,消费者通过购买柳编,可以直观了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及其承载的中国文化元素,这就使得柳编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强国,需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柳编工艺的发展也是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发展。通过国际传播,临沂柳编产业不仅能够带来经济效益,更能向世界展示优秀的中华文化,因此,对临沂柳编的国际传播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临沂柳编介绍

临沂柳编文化历史悠久。作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编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400年前的隋唐时期,它承载着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印记。如今的临沂柳编工艺,大体上分为插柳、割柳、剥柳、分柳、划柳、编柳、干柳、人工上色、烘干、整形、缝制内里等诸多工序,复杂而精巧。当前临沂柳编制品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临沭县、莒南县、郯城县和河东区,其中临沭县生产规模最大,占临沂市柳编出口总额的2/5。2009年,临沭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柳编之都”的荣誉称号;2010年,临沭县兴建了中国第一个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中国柳编文化艺术馆”;2011年,“临沭柳编”被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2014年,临沭柳编又被列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临沭柳编成功申报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临沂柳编国际传播优势

取材天然

柳编工艺的原材料是天然成长的柳条,在临沂地区,主要为适合编织的杞柳,属于多年生灌木。相较而言,杞柳作为原材料有很多明显优势,如具有非常好的韧性和强度,制作出来的产品古朴自然,无需多加修饰就可让人感受到其材质的天然之美。此外,作为天然植物,杞柳编织出来的产品具有一种舒适的触感,与冰冷的金属等产品不同,杞柳受温度影响较小,宜于人體触摸,源于自然的质感让人爱不释手。这种天然的特性在国际社会中备受青睐,是人们争相购买的对象。

工艺传统环保

临沂柳编工艺虽然已有了上千年的历史,但其制作工艺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与工业流水线不同,柳编工艺的生产方式仍然固守传统,采用最为原始的编制方法,从柳条的种植、收割到制作成品,大都是柳编生产者亲手完成的。此外,柳编产品从材料到加工都没有太多工业介入,甚至在回收过程中也几乎不会对自然界造成负担,在能耗、排放以及污染三方面均有其他材质无可比拟的优势。这种传统工艺兼具环保特质,符合当今国际社会中的低碳设计理念。

作品富有艺术感

柳编工艺是长久以来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以造型优美著称。柳编工艺品在材质触感、外貌形态以及色彩层次等多方面都具有特殊性,具有新颖、奇特、美观的艺术特点。现代的柳编产品有两种:一种为柳编用具,主要是经久流传下来的具有实用性的柳筐、柳篮等。这种产品之所以能够经久流传,除了其自身的实用性之外,还得益于它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另一种为纯艺术作品,主要是一些富有艺术性的摆件、挂件等。这种产品或具体或抽象,更加具备艺术特质。

临沂柳编产业国际传播价值

文化价值

作为一种经久不衰的民间传统工艺,柳编产品不仅代表着一种审美,更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可以从临沂柳编产品中感受到上千年的文化传承和积淀。临沂地区的民间柳编艺术,有着独特的农业文化发展背景,包含了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各个阶段的生活习俗、情感价值和美学特征。一件好的柳编作品,往往能向世人展现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文化习俗,并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设计中,体现出十分鲜明的传统文化底蕴以及地域特色。可以说,柳编工艺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沉淀,更是劳动者手工技艺的智慧结晶。基于此,传统柳编工艺文化非常值得我们尊重以及学习继承。要想使我们的民族更具创造性和竞争力,就必须在立足于传统的同时,对传统的精华部分进行进一步继承与发展,这样我们的世界才能更加多元,更加多彩。

在中国这个有着古老而优秀的文明大国中,柳编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它不仅是一种古老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中华文明的拓展与延伸,柳编文化已然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有着无可比拟的文化价值。作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临沂柳编文化在上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承载了大量中华文化元素。将临沂柳编产业融入国际社会是带领中国文化走出去,让世界人民深入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

经济价值

柳编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依靠集体智慧创造出来的工艺品,其生产的直接目的就是要服务于大众的生活。柳编蕴含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千百年来,人们反复改进种植手段及加工工艺,使作为工具的柳编产品更具实用性,作为摆件的柳编产品更具观赏性。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柳编产品也紧随时代的发展和需求,不断革新,逐步形成了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具体而言,柳编产业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临沂柳编制品已经有上百个系列,上万个品种,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于柳编产品的功能需求,同时还满足了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其精巧的设计,考究的做工,让人爱不释手,使之远销世界各地。大量的订单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并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产业,各种柳编企业层出不穷,年出口创汇金额不断攀升,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出口产业链,服务于临沂地方经济。现在的临沂已经出现了多个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柳编加工企业,形成了“农户+企业、柳编+出口”的优质产业模式。

第二,可以为当地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柳编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生产方式具有特殊性,需要大量当地从业者进行种植、生产以及加工。在柳编种植所在地,农民可以通过种植杞柳获得较粮食作物更高的经济收入;在柳编生产企业,手工业者可以通过自身的辛勤劳动获得收益;在柳编销售企业,从业人员可以将柳编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以赚取外汇,规模不断扩大的柳编产业解决了大量的人口就业问题。作为全国柳编之都,临沂最具代表性的临沭县有63万人左右,其中编织户就有5万多户,柳编产业相关从业人员有10万余人,占全县总劳动力数量的16%。另据临沭县商务局公开信息,柳编从业人员收入比临沂市人均收入要高出10%。

临沂柳编产业国际传播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临沂柳编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在国际贸易方面突显出了其重要的地位。同时,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给柳编文化国际传播也提供了新的空间和实践途径。由于材质的特殊性,柳编产业没有苛刻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临沂柳编产品在国际市场认可度较高。外贸统计数字显示,山东省全年柳编制品出口量占全国的4/5,临沂市的柳编制品出口又占到山东省总量的4/5。临沂柳编制品远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欧、美、亚三洲的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80%以上,年出口创汇4亿多美元。如今,大多数柳编加工厂出口企业是根据国外进口商的订单进行生产,柳编制品主要有200多个系列2万多个品种,临沂柳编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特色产业,临沂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柳编基地。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为柳编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临沂政府通过电子商务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给柳编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很多柳编产品在网上有极高的销售量,扩大了其国际知名度。

临沂柳编产业国际传播存在问题

产品质量一般,样式相对单一

临沂柳编出口占比较高,年出口创汇量呈逐年增长趋势,但是投放到国际市场的产品普遍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即质量和样式都存在自身的缺点。在质量方面,市场调查显示,出口多为中低档产品,整体价值不高;在样式方面,产品相对单一,没有过多的复杂产品设计,不能体现作品的多样性。以上问题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国际市场的开辟,柳编产业出现了个别价廉却并不物美的现象。

缺乏品牌意识

品牌是一种可以区分其他产品种类以及产地的符号,具有吸引消费者、促进产品销售的功能。可以说,品牌是提高产品附加值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于临沂柳编产业经济起步较晚,中小企业缺乏品牌营销经验,虽然有一些柳编出口公司拥有自己的品牌,但是并不能把品牌做大做强,更有甚者,很多柳编出口公司只是做单纯的代加工服务,完全没有自己的品牌,更谈不上对产品附加值的体现。

缺乏国际网络宣传

临沂柳编企业有一部分是国外品牌的代加工企业,采用接单生产的模式,有相对固定的合作单位。虽然政府引领企业进行了一定的网络宣传工作,但是在这个信息时代,只有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才能让一种产品文化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国内的电商发展较为成熟,但是缺乏成熟的国际网络宣传形式和渠道,同国际社会进行有效的信息展示和深入沟通的程度还不够。

临沂柳编产业国际传播发展对策

建立科学研发体系,提升柳编工艺国际产品开发技术

用于出口的柳编产品,更要把好质量关,政府应助力企业,严格管控,可在适当的范围内对企业进行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其建立有实际作用的部门,或依托优质企业与大专院校联合成立柳编工艺品研究所,以研发质量过硬、种类繁多的全新柳编样式为目标,鼓励具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出谋划策,进行产品创新,以提升产品档次,扩大生产规模。此外,还可以把柳编与木艺、草藝、铁艺等各类手工艺术相结合,开发出更具特色的产品。

打造临沂柳编驰名国际品牌

品牌文化在国际社会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临沂柳编企业要向海外开拓市场,最重要的是建立驰名品牌,让品牌成为文化宣传的有力符号。柳编公司的收益会随着产品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产品的品牌形象不会随着产品的更迭而改变,一个做大做强的品牌可以使临沂柳编产业成为一个国际符号,让临沂柳编真正唱响世界。具体而言,可以将柳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设计出能吸引人眼球的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同时增强品牌环保意识,契合国际社会的需求。

扩大临沂柳编国际网络宣传

要想文化走出去,就要做好媒体宣传。“酒香不怕巷子深”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临沂柳编企业不能只做被动的代工生产,更应该让自己在建立知名品牌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网络宣传,积极搭建国际柳编网站,创办网络版“中国柳编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以活动促宣传。同时还要实现国际平台交易多元化,不断加大与各级各类国际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力度,在各种平台上投放高质量广告,使临沂柳编国际产业做大做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临沂柳编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承载着大量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将临沂柳编产业推向国际社会,在“文化走出去”的同时,扩大其全球知名度,可以带来文化和经济的双重效益。在临沂市政府的正确引领下,企业将柳编工艺优点发扬光大,同时采取多方面措施弥补自身不足,这些将会促使承载着中华优秀文化的临沂柳编工艺走向更广阔的国际世界。

参考文献

[1]陈龙.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振兴战略探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3):55-62.

[2]高甲甲,张晓玲,高荣.柳编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景与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08):32-33.

[3]胡方杰,邢云,韩娜.临沭柳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9(05):58-59.

[4]胡方杰,邢云,韩娜.临沭柳编文化的社会价值与传承研究[J].人文天下,2019(01):39-43.

[5]康保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丛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6]李晓林.临沭县柳编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14):31+33.

[7]刘美,顾颜婷,申黎明.浅析柳编工艺及其产品的发展现状与应用[J].设计艺术研究,2019,9(03):16-20.

[8]许赞有.柳编工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课题项目】1.山东省文化和旅游研究课题《文化视阈下临沂柳编产业国际传播研究》(编号:21WL(Z)80);2.山东省艺术教育专项课题《“文化走出去”背景下沂蒙柳编艺术融入高校留学生教育体系研究》(编号:L2021Y10290250)。

2256501705269

猜你喜欢

临沂工艺产品
山东(临沂)糖酒商品交易会定档7月
LNG加气站工艺危害分析
新型废热锅炉的制造工艺
船舶上层建筑建造工艺探讨
赏工艺,看杰作再现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傅有田
傅有田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