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经》“道法自然”视角下“土壤学与农作学”课程思政教学初探

2022-03-19褚丽丽聂堂哲郑恩楠

关键词:思政教学道德经传统文化

褚丽丽 聂堂哲 郑恩楠

摘   要:将老子《道德经》的德育思想融入“土壤学与农作学”课程教学之中,是主动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内涵的过程。文章通过挖掘“土壤学与农作学”课程与《道德经》德育思想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元素的契合点,将教学实践与德育元素的融合进行深入解析,以达到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丰富高校德育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目的。

关键词:道德;思政教学;传统文化;土壤学与农作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2-0074-0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

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引导和栽培”大学生的最好“肥料”[1]。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拉开了从古自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它以“自然之道”映射人类社会的“人生之道”,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道贵德思想。老子《道德经》的核心观点是万物源于“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人类社会与自然万物皆源于“道”,二者自然有相通之处。挖掘“土壤学与农作学”课程中与人类社会人生之道相通的“自然之道”,在传授土壤专业知识的同时渗透《道德经》的“道德”思想精髓,潜移默化地将中华优秀哲学 思想传授给学生,既增强了专业知识的趣味性,又让学生了解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进性。这种以课程思政教学为核心环节的专业课教学方式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3]。

一、“土壤学与农作学”课程内容中的“道德”元素

“土壤学与农作学”是自然科学,是一门认识土壤形成规律以及土壤中各要素与作物之间关系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土壤的形成组成、土壤的结构特性、土壤水的分类及其运行规律,以及如何通过改变土壤的形成因子将中低产田改良成適宜作物生长的高产田,如何根据作物的生长规律合理灌水。土壤的生成和发展有其自然之“道”,土壤作为万物生存的母体,必然有孕育生命之“道”,而这些“自然之道”与“人生之道”有相通之处,如土壤作为万物之母,她对万物的无私奉献精神、包容万物精神与人类应该具备的美好道德品质相一致,应该深挖土壤中与“人生之道”相通的“自然之道”,将这些美好的道德品质贯穿于课程教学之中,将课程基础理论知识传授与德育教化相融合,以此塑造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大学生的个人修养。“土壤学与农作学”课程中可以提炼出许多与《道德经》中的德育思想相一致的知识点,本文主要列举六点,见表1。

二、“土壤学与农作学”课程与《道德经》部分哲学思想相融合的内容解析

(一)从土壤形成过程参悟人生无私奉献精神

土壤的形成过程经历了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两个阶段,地质大循环是在地球形成之初,地球上的岩石经过上亿年的不断风化、淋溶和沉积最终形成了由岩石碎屑构成的土壤母质。这种母质特性不同于岩石的坚硬牢固,它质地疏松,碎屑之间有许多孔隙,正是由于这种孔隙的存在,容纳了汽相、液相等各种物质,为土壤中的生物和植物的生存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成为孕育万物的母体。但土壤“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2],她无私为万物提供水、气和无机养分等必需物质。生物小循环正是“落叶归根”,土壤中孕育出的各种生物,在死亡之后归于土壤,将自身合成的各种有机养分回馈于生养其身的土壤,使土壤中的有机质越来越丰富,慢慢形成肥沃的土壤有机质,正是土壤的“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在老子《道德经》第七章中论述到“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2]。天地之所以能长存,是因为他们的一切运作变化都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作为,正是因为天地生养万物而独不生自己,反而得以长生,土壤也有类似的品质,因其不自生,使万物归附,反而成就了自己的肥沃。“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2]。《道德经》以自然生长规律映射人类生存之道,人只有凡事都以他人为先,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公,才能像“天”“地”“土壤”一样“长生”,这是一种精神上的“长生”,让自己的灵魂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正如伟大领袖毛泽东,他的思想和灵魂在老百姓心中永远不会消失,正是他的无私奉献,成就了他精神的“长生”。根据这一自然法则揭示人生法则:人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只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前面,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成就一番事业,实现其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

(二)从土壤质地窥探“常善救人”之道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2]。《道德经》中的“善”是顺道而行,世间每一物每一人都有其存在价值,都不应被摒弃被抛弃,如何才能做到“人无弃人,物无弃物”呢?关键就是“善”——顺道而行,即顺应自然法则,客观遵循规律,研究了解每一物每一人的自然本性,然后根据其自然本性把它放在最适合的位置,必然能充分发挥其自身价值,实现其存在的意义。如土壤中的颗粒分为粘粒、沙粒和粉粒三种,粘粒粒径小,其间的孔隙较小利于水肥的保持;沙粒粒径大,其间孔隙较大利于土壤通气透水;而粉粒粒径适中,其间孔隙的水分既可保存又可被植物吸收,利于植物生存。虽然每种土粒都有其自身的价值,但不同土粒的价值在不同土壤质地中体现却不同。对于粘质土而言,由于粘粒比重过大导致土壤粘重,不透水不通气,粘粒保水保肥的有利价值成为土壤劣势;而沙质土因沙粒比重过多漏水漏肥,易造成水肥流失;只有壤质土因各种土粒配比适中,每种土粒都能极大发挥各自的作用,才能使土壤形成一个既利于自身有机质积累,又可以为其中的植物、微生物提供水分、氧气以及各种营养物质,成为一种最佳的土壤结构,做到了“物尽其用”。人类社会由各个层次的人群组成,每个层次的人都能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从其存在的价值方面讲是平等的,因此老子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2]。但要做到“人尽其才”,就要做到“知人者智,自知之明”[2],要“常善救人”,只有真正了解社会中每个人的价值,并把他安放于适合的位置,才能将个人价值最大化,形成最佳的社会结构或社会团体,才能够发挥其最大功能。

(三)从土壤水的品行参悟柔软处下和包容平等之道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2]。在道德经中,老子给予“水”极高的评价,水的品质堪比统治万物运行的“道”,水之所以得到如此高的赞誉,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水“柔弱处下”的德行,土壤中的水从水势高处流向低处,在土壤中植物根系内部的水势最低,因此,土壤水能够源源不断滋养需要它的植物根系;此外,柔软无形的水还无孔不入,进入到无效孔隙中的水形成无效水,利于土壤有机质——腐殖质的积累,进入到毛管孔隙的水可供植物根系吸收,而进入到通气孔隙中的水可以补充地下水。水的这种“柔弱”的品质使其作用价值发挥到极致,可谓“守柔曰强”[2]。土壤中水不但具备“柔弱处下”的德行,而且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土壤水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物质,时时刻刻都进行着离子交换作用和各种生化反应,为根系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作准备,土壤水是植物根系营养来源的仓库,是世间万物生命的源泉。拥有高尚德行的人就应如水一样,滋养万物而无取于万物,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宽广谦逊的品格,超越“自见”“自是”的局限性,摒弃亲疏、利害、贵贱、善恶等这些人类自以为是的“人道”,“君子以厚德载物”才是人生之道。人只有擁有了水的谦逊、坦荡、敦厚和平等地看待自身与万物的品质,才能尊重万物之性,顺应万物共有的规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2],人与人才能和睦相处、社会安定,人与自然才能息息相通、融为一体。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5]”“立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立德树人”是高校的责任与义务。对于理工科而言,传统的专业课教学中很少融入德育思想元素,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似乎是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但《道德经》中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联系在一起,“上善若水”“天长地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等哲学观点,是老子“格物致知”探究自然现象发展规律的结论,老子通过自然规律思考人类的生存之道,总结出天地无私所以久存、水柔而谦下所以为万物所需等思想精华。万物源于“道”,土壤作为万物之一,其生长规律必符合自然之道。因此,深入挖掘“土壤学与农作学”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在教学实践中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知识之中以此提高育人效果,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是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EB/OL].(2019-03-18)[2021-08-08]. http://www.gov.cn/xinwen/2019-03/18/content_5374684.htm.

[2]方圆.老子·庄子全鉴(2015年版)[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7,9,12,13,15,27,28,52,63,79,81,88.

[3]周率,张顺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探析[J].法制博览,2020(8下).

[4]张明炷,黎庆淮,石秀兰.土壤学与农作学[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1,4,9,14,18,45.

[5]张勇.以专业化服务深化产教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18(2).

1371500511222

猜你喜欢

思政教学道德经传统文化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时事政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现状及其对思政教学促进作用分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理论课相融合的探索与研究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