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作文导写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认同
2022-03-19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典籍里的中国》以主持人穿越千古时空,和先贤对话的新颖方式,拉近观众和传统经典的距离,使观众产生了心灵共鸣;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端午奇妙游》《七夕奇妙游》《中秋奇妙游》等一路“开挂”,惊艳观众,其中刺绣、剪纸、皮影等“非遗”元素亮点纷呈;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品开发风生水起,朝服布包、彩绘陶人俑晴雨伞、故宫建筑微雕等很多“爆款”潮品早已名声在外……中国故事融入当代元素,中国风搭配时尚感的“潮”式表现,在年轻人中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也成为年轻人借以表达自我的方式。
学校校刊举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认同”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这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社会各种表现的材料,第1句陈述具有代表性的三种传统文化的当下表现:以节目主持人与先贤对话的方式介绍中国典籍、包含“非遗”元素的“中国节日”系列电视节目、故宫的文创产品开发;第2句强调中国风、中国故事得到了年轻人的认同,也成为年轻人表达自我的方式。第二部分是任务和情境。文题设置的任务是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认同”主题征文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指定了对象,“当下”界定了时限,“认同”确定了立场和态度。文题安排的情境是参加校刊组织的活动,写一篇应征文稿表达青年学生群体或个体的“认识与思考”,“认识与思考”必须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社会的各种表现以及由此生发的相关理解与分析。第三部分是具体“要求”。其中,“选好角度”提醒考生不必强求面面俱到,可选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认同”中的某个方面来谋篇布局,完成应征文。
参考立意:要搭建各种桥梁,让当下青年走近并走进中国传统文化,加强文化认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既要“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不能流于浅表(形),而应深入骨髓(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不能仅限于娱乐与消费,而应真正地将之作为文化来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要取得更加深广的认同,既要坚守其内涵品质,又要创新其传播形式……
例文展示
悠悠文化韵,千载华夏风
◎邹 墨
扎西拉姆·多多曾说:“欢喜承受大自然的每一落笔,笔笔都是天意……”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今社会中最闪亮的一笔,是最让人认同的天意。而我们当代青年,作为最具活力的青春力量,更要弘扬中华文化之美韵,传承华夏文明之神。
现如今,多个弘扬传统文化的节目惊艳世界,“国潮”逐渐风靡全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中华文化,尤其是当代青年对于传统文化表现出认可和热爱。那么,我们该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其更为独特的魅力呢?
杜甫曰:“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我们应坚守匠心,锻造精品。制作毛笔的数十道工序、糖画的细致精巧都传递着匠人们的苦心孤诣,刺绣、剪纸、皮影等也都是匠心锻造出来的。这些文化遗产件件彰显文化魅力,可谓“艺艺在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应坚持创新发展,永不停息。李子柒在桃花盛开之时,采下桃花酿桃花酒;在桂花盛开之时,采下桂花做桂花糕……她把古人诗意的生活用现代的方式录制、展现出来,让人们无不为之震撼。当下火热的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更是以创新的对话方式,向观众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这些创新的传播方法助力中华文化一路腾飞。
“回眸一瞬满襟湿,举目已是山河绿;莫等白首空悲切,且随东风冲九霄。”文化起,国家兴。面对当下大好形势,吾辈青年应当领悟文化精髓,践行创新之道,听从国家召唤,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青春力量,书写壮丽诗篇。时代楷模陈俊武在演讲中说:“我們的责任就是站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寒门学子钟芳蓉深知国家考古方面的需要,报考了考古专业,还有无数人投入到敦煌飞天、唐人衣襟和宋人霓裳之中,潜心研究中华文化。我们相信,矢志传承中华文化的年轻人定能不负众望,到达理想彼岸。
中华文化腾飞起,青年尤需立潮头。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认同中华文化,扛起青春责任,心中有丘壑,立马震山河。
【江苏阜宁中学高三(14)班,指导老师:郭靖】
点评
这篇作文从认同之“心”写到传承之“行”,收放自如,青春力量涌动全篇。作文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形式结构全篇,三个部分均有亮点:“领悟文化精髓”厘清了“是什么”,可谓悟得透;“践行创新之道”回答了“怎么办”,可谓抓得准;“听从国家召唤”指明了“向哪走”,可谓站得高。
例文展示二
深耕文化沃土,肩负民族大任
◎孙 奕
文化认同,国之魂也。行走于荆棘丛生的道路上,唯有文化认同,方能开辟康庄大道;唯有文化认同,方能一路高歌,风雨无阻。我们必须深耕文化沃土,培育和增强文化认同,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任。
增强文化认同,需要以“坚守”铸其“魂”。在时代的洪流中,文化认同以其独特方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千年前的杜子美穷困潦倒,独善其身尚且不易,却依然想着“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后来他那些力透纸背的呼喊,穿越纷飞战火,越过万间广厦,激励着天下寒士的心。前段时间,电视剧《觉醒年代》引发人们热议,我们被先辈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感动着,被他们前赴后继的民族大义深深感动着。坚守文化传承,坚守爱国主义,坚守民族大义,正是因为中华儿女内心深处深藏的文化认同。无数中国人义无反顾,坚守中华文化,即便在中国陷入困顿之际,依然坚守传承。须知,以坚守增强文化认同,方能行稳致远。
增强文化认同,需要以“热爱”炽其“心”。君不见,风靡国内外的李子柒,用小小的镜头展示出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她日复一日、不知疲倦地拍摄、剪辑,是为热爱。君不见,农村女孩钟芳蓉以高分考入北大,却毅然选择考古这一冷门专业,是为热爱。君不见,“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的樊锦诗,黄沙扬起,但她依旧奋袂先行,是为热爱。须知,唯有热爱,方抵岁月漫长。
增强文化认同,也要以“创新”彰其“力”。揆诸当下,我们可以看到,《典籍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朗读者》等经典文化传承节目层出不穷。这些都是在创新,也只有创新,才能让传统文化获得新生。传统文化的创新是文化的一种涅槃,它所迸发出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最终将矗立起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的不老青山,激励我们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须知,以创新增强文化认同,方能破局开局。
当“躺平”文化、“佛系”文化盛行,吾辈当如何?我们要深耕文化沃土,增强文化认同,肩负民族大任,为中华文化添砖加瓦。我们要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乘风破浪,胜利抵达光辉的彼岸。
【江苏建湖高级中学高三(17)班,指导老师:王飞】
点评
这篇作文开篇直入主旨,主体部分逐层推进,迸发出强劲的纵向穿透力。考生围绕着“如何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这一核心议题,展开了三层论述:“坚守”,聚焦认同之“魂”;“热爱”,聚焦认同之“心”;“创新”,聚焦认同之“力”。论述如响鼓重锤,锤锤敲在鼓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深耕”的重要意义。
1498501705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