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避逻辑错误 严密论证过程

2022-03-19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旨趣不器先哲

知识与逻辑错误

爱默生曾说:“所谓幸福的家庭不是在物质上的丰富,乃是充满爱、了解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的家庭。”不是吗?看看我们的城市,楼宇建得越来越高,抬头看看蓝天都成了奢望;马路修得越来越宽,低头看看泥土都成了梦想。高铁飞驰,带不走污水横溢;园林如画,掩不住禽鸟悲鸣。充裕的物质享受就像一副沉重的枷锁,严重地桎梏着人们,让他们深受其害,喘不过气来。事实证明,一个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的人,必定是一个胸无大志的人,终究一事无成。

黑格尔说:“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这里的“精神旨趣”就是指精神的享受,当然包含了美好生态环境给人带来的愉悦。人类在向大自然疯狂索取、贪婪享受的同时,能够在蓝天白云中、绿水青山畔“诗意地栖居”,才是一种至上的境界。

我想起了那个高歌“归去来兮”的诗人,肩扛锄头,披星戴月,沐浴着春风,兴高采烈地走在回家的路上,那是一种怎样的愉悦与惬意!物质是束缚人的樊笼,自然才是最好的归处。只有在和谐的大自然中我们才能够舒展筋骨,放松身心。陶渊明是一个视金钱如粪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铮铮硬汉,是不同流合污的隐士,田园是他梦寐以求的归宿,无愧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美称。

——《既要温饱,更要环保》

上文在论证时,存在明显的知识性错误以及逻辑错误:

1.引用爱默生的名言警句与所论述的内容不相吻合,论点与论证脱节。

2.言辞偏激,全盘否定物质享受。

3.“疯狂索取、贪婪享受”的同时“诗意地栖居”,存在着不可掩饰的思维漏洞,论证不严密。

4.在对陶渊明一例进行分析论证时,明显违背了历史的真实性,有编造之嫌,论证难以使人信服。

爱因斯坦曾一针见血地说:“现在,大家都为了电冰箱、汽车、房子而奔波、追逐、竞争。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了。”不是吗?看看我们的城市,楼宇建得越来越高,抬头看看蓝天都成了奢望;马路修得越来越宽,低头看看泥土都成了梦想。高铁飞驰,带不走污水横溢;园林如画,掩不住禽鸟悲鸣。充裕的物质享受并没有让我们的内心更为充盈,因为我们需要的是美好的自然,我们需要一个天蓝、水绿、花艳的家园,需要一个心灵的栖息地,和谐而安详。

那么,怎样做到“物质与生态齐飞”?黑格尔说:“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这里的“精神旨趣”就是指精神的享受,当然包含了美好生态环境给人带来的愉悦。人类能够在蓝天白云、绿水青山间“诗意地栖居”,才是一种至上的境界。

我想起了那个高歌“归去来兮”的诗人,肩扛锄头,披星戴月,沐浴着春风,兴高采烈地走在回家的路上,那是一种怎样的愉悦与惬意!物质是束缚人的樊笼,自然才是最好的归处,只有在和谐的大自然中我们才能够舒展筋骨,放松身心。由此我想问问现代文明社会中的人们,陶渊明尚有园田可归,而我们呢?我们应该到哪里去感受鸟语花香?

概念不清晰,例证不严密

孔子认为,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拘泥于某种特定形态功能,只求一技以安身;而应当追求“道”,不断“致良知”,探求人间真理。而当今,信息时代洪流滚滚,人们忙碌如蚁,转而崇尚起“小确幸”“佛系”的生活态度,向往随遇而安的生活,追求起偏安一隅的快乐。这虽然无可厚非,然而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这样的生活,是否与先哲的教诲渐行渐远?我们是否活得越来越简单,以致把自己活成了单调的“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博览群书,为探求人世真理孜孜不倦,终于成为“百科全书式学者”,自成丰富的哲学体系,为后世所景仰;我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少年时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雄心壮志,三十载踏遍华夏大地,一部《徐霞客游记》写尽九州风流。这些人类星空中耀眼的明星,可谓“君子不器”,明白一个处于社会之中的人所要坚持的信念和所要追逐的目标。他们虽身处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但都心怀天下,愿意为人类的发展前进,不断追求真理,披荆斩棘。他们跳出了“器”的局限,正是孔子所言的“君子”。

而当代的我们——新时代的青年,面对波涛汹涌的改革浪潮,在先哲的引领下,更应该胸中有大志,敢于跳出舒适区,不甘为“器”,放远目光,为时代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君子,不为器!

——《君子不器》

1.文中应对孔子“君子不器”的主张加以阐述,明确其要义。对当今社会中的人们追求“像器具那样”的现象的陈述和分析也应力求具体而明晰,令人一目了然。最后的论证过程也比较含糊,没有明确“新时代的青年”应当做什么、怎么做。

2.语段中的举例论证,阐述了“不器”者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文中举徐霞客为例欠妥当,因为徐霞客的事迹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求道”之举还是有一些距离的,中国历史上的孟子应当是更为合适的人选。

孔子认为,君子不应当像一件“器具”,拘泥于某种特定形态和功能,但求一技之长以安身立命;而必须致力于对“道”的追求,不断“致良知”,探求人间真理,从而担当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重任。然而当今社会,红尘滚滚,人们忙碌如蚁,很多人崇尚起“小确幸”“佛系”的生活状态,向往着随遇而安的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这虽然无可厚非,但倘若如此生活状态成了一种人人向往的潮流就不能不引起我们警觉:这样的生活,是否已离先哲的教诲越来越远?庸庸碌碌的我们,是否已经活得越来越“形而下”,以致把自己活成了古代仁人志士所不屑的“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博览群书,为探求人间真理孜孜不倦,终成“百科全书式学者”,创立了丰富的哲学体系,为后世所景仰;我国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孟子,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探求世间真理,本着“以民为本”的理念,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极力倡导“仁政”,其影响力,穿越茫茫时空,辐射当今社会。这些人类星空中耀眼的明星,可谓“君子不器”,明白一个人在社会潮流中所要坚守的信念和追求的目标。他们身处不同时代,但都心懷天下,愿意为人类的发展前进披荆斩棘。他们跳出了“器”的局限,正是孔子所言的“君子”。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面对波涛汹涌的改革浪潮,更应当发扬先哲“君子不器”的思想,胸怀大志,勇于跳出舒适区,不甘为“器”,不是仅仅盯着个人的安乐窝和温柔乡,而能放远目光,多考虑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君子,不应为“器”!

猜你喜欢

旨趣不器先哲
论近代中国的两种法家诠释路径及其旨趣
“高处”与“低处”
春日偕诗友登文华阁
“单向度的人”与“君子不器”——比较视域下马尔库塞与孔子的技术理性批判
漫画家许先哲:梦想不远,“镖人”为证
“君子不器”新探——基于先秦儒家“文”“质”关系的一种可能性解读
《古今名剧合选》编选旨趣探微
法律论证的修辞旨趣
杨联陞的学术转向及论学旨趣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