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积累新知,拓展写作素材
2022-03-19
对科技类素材要善于迁移
1.转化表达方式,辅以感情色彩
科技类文章大多采用叙述和说明的表达方式,为的是将某一专业知识介绍清楚。而我们在使用这些知识作为作文素材时,要根据作文的主题思想,将一种科技知识或现象迁移到写作中,将这些内容以议论的方式,辅以适当的感情色彩呈现,这样就能使这类素材发挥出它的最大作用——既能论证观点,又具有新鲜感。
2.注重形象表达,化虚为实
许多科技类文章中常常会附有各种数据,数据虽然有清晰准确的一面,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深刻地理解数据所体现的意义,那么这些数据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模糊而乏味的概念。所以,在这类素材的运用中,我们不妨采用化虚为实法,尽量避免枯燥、单调数据的大量出现,而用生活中那些普通人可以感知的形象化语言来描述,让读者产生共鸣。
典型素材:
法国某园艺所重金悬赏纯白色的金盏花,面对如此悬赏,有一位60岁的老太太也想试一试,但这一举动并没有获得她的儿女们的支持,毕竟老奶奶年纪大了,儿女们都不看好她,瞎折腾什么呢,好好休养不好吗,凑什么热闹呢!老奶奶没有灰心,也没太在意,就当自己养养花也好。她洒下花种,花开时,精心挑选出颜色最浅的花,种子成熟后就把它们收集好,老奶奶就这般,春种秋收,四季循环,一年又一年。苦心人天不负,老奶奶终于培育出了白色的金盏花。
——毕淑敏《白色的金盏花》
素材运用:
当抖音、头条等智能软件不断给人们推送同类的信息,甚至跳过“同气相求”,直接进入到“同声相应”的交流时,人们也在不知不觉中被这些信息塑造。就像我最初因一时的好奇而选择看了一朵白色的金盏花,但智能推送就如同那位年复一年坚持不懈地选种培育的老奶奶一样,为我持续筛选、不断放大这种选择,让一次偶然产生了长久的影响,让我的世界最终变成了“一片雪白”,从此再无姹紫嫣红。
人之复杂,终其一生都在思考拓展和认识自己之间矛盾却统一地来回切换,于是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苇草”。我们本希望大数据成为加深思考和自我认知的工具,却在潜移默化中被大数据困在了“茧房”中。当主动寻觅变成了被动接收,同气“相”求变成了同气“推”求,我们究竟是“更会思考”的苇草,还是“被剥夺思考权利”的苇草呢?
——江苏一考生《被推送的“白色世界”》
解析:
这则科普小故事被一位考生援用到了作文中,但其用意和含意都有了根本的变化。在这篇作文里,“白色金盏花”成了“我”的“偶然选择”的象征,正因为“我”的一次“偶然选择”,“我”的世界从此“一片雪白”。考生借这个故事阐释了自我选择对于我们未来发展的影响,揭示了“同声相求”的弊端:世界丰富多彩,我们也应兼容并包。
典型素材:
宇宙中到底有多少种黑洞?科学家认为,根据不同大小可以分为恒星级黑洞、星系中心超质量黑洞和原始黑洞。大质量恒星在引力坍塌后形成的黑洞就是恒星级黑洞,其质量是太阳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而那些质量是太阳数百万甚至数十亿倍的是星系中心的超质量黑洞;此外,宇宙中还存在很多小型黑洞,它们被认为是在大爆炸时形成的质量很小的原始黑洞。报道指出,目前的理论普遍认为,在大多数星系的中心都存在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还有成千上万的恒星级黑洞。已知距地球最近的黑洞在大约1000光年以外。
——《黑洞是什么?怎么识别?》
素材运用:
在浩渺的宇宙空间,有一种黑洞,由恒星在引力坍塌后形成。当它们还是一颗颗健康的恒星时,光芒万丈,温暖慈祥。可是一旦它们引力“坍塌”,蜕变为黑洞,便会化身为一只只贪婪的怪兽,随口吞没它们曾经的“死忠粉”——那些曾经追随它们、没日没夜围着它们转了数万年的行星、卫星,一起堕入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暗夜。再看社会上,诸如此类的“明星”蜕变为“黑洞”,然后吞没“行星”“卫星”的例子难道还少吗?想一想,这是一件多么可怕又可悲的事情!我们的“追星”一族,要警惕啊!
——广东一考生《当“恒星”蜕变为“黑洞”》
解析:
考生别出心裁,将恒星蜕变为黑洞这一天文学知识借用到了自己的作文中,以此来比喻社会上某些明星在蜕化变质之后对其“粉丝”造成的恶劣影响,进而呼吁“追星”一族须心存警惕。这样写,形象生动,发人深省。
【王淦生/供稿】
对好故事要会分析、会拓展
有内涵的人物小故事能够增强议论文的可读性,内涵宽广的故事类素材不但能够增强议论文的可读性,而且可以像孙悟空七十二变一样,为多个作文题、多个角度的论点提供事例支撑。如果考生想把它运用到高考作文中,关键的一步是要把握好故事与作文题的连接点。
典型素材:
这是发生在英国的一个真实故事。有一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底价八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将它炒到了十万英镑。价钱还在不断攀升。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如果不是健康状况不行,他是不会卖掉这栋陪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的。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眼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很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一万英镑,可是,如果你愿意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让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天天都快快乐乐的。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老人颔首微笑,把住宅以一万英镑的价钱卖给了他。
素材运用:
这是一个暖心的故事,也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它能折射出社会生活中多方面的问题,正适合放在作文中展示考生的思辨能力。
文题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这道作文题的核心立意是:做人应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合作才能双赢。在这个立意框架下,上面的故事刚好可以拿来做例证。故事中年轻人与孤独的老人之所以能达成协议,正是因为他们从各自的需求出发,从对方的需求切入,年轻人需要住所,老年人需要陪伴,两人合作双赢。
文题2: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
根據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这道作文题可以立意为:虚心接受好建议,我的生活我做主。上面小故事中年轻人与老人的故事也可以为这个论点服务:正是因为故事中的老人接受了年轻人的暖心建议,他才将住宅低价出售给年轻人;而且从老人的角度看,这一决定刚好体现了作文题中“我的生活我做主”这一中心论点。
文题3: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这道作文题有两个最佳立意:比较是发现自身价值的一种有效手段;做人既要跳出自我,又要回归自我。显然,故事中的年轻人在“比较”的角度上是动了一番脑筋的。正是通过比较,年轻人意识到自己与其他竞拍者的经济实力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正是通过比较,年轻人才用创新的思维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优势——亲情呵护。就第二个立意“做人”而言,故事中的老人最后选择享受亲情呵护正是“回归自我”的一种认识。所以这个小故事如果出现在作文中,是属于人文性比较高的例证。
【林进东/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