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乡村生态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2022-03-19刘坤
刘坤
[关键词]乡村生态振兴;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制度优势;实践进路
[作者简介]刘 坤,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江苏无锡 214122)
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中具有重要特殊性地位,事关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矛盾和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立足国情,实事求是,为中国实现乡村生态振兴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所需,也符合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长远战略。
一、理论内涵: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生态文明超越了传统的工业文明,是在新时代条件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形态。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乡村振兴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宏观生态优化的重要指导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一)秉持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价值统一的生态价值观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休戚与共,生态文明要求人们建立一个新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们从自然中索取资源的速度和数量都在自然界自己补充和恢复资源的速度和数量之下,并且遵循自然界生存发展规律,是可持续的和谐社会。近年来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正在迅速退化、恶化,有关生态环境的问题也愈发引人关注。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马克思强调,“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1]”,工人的劳动只有以自然界为基础才能实现,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同时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依赖自然界这一外部世界,工人才能够得以生产和创造。
科技革命带来的工业化时代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给人类社会带来严峻的威胁,工业文明中所有事情的出发点都以人为主体,所有的事情都关注人本身的需要,而人的需要对于社会或者自然有什么好的坏的影响却完全不在人们的考虑范围之内。生态文明则是要求人们跳出这种将人作为唯一关注点的思考方式,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样值得被重视起来。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2]”,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彼此依存的命运共同体。
乡村生态文明是新时代彰显乡村振兴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人类在自然界中起到重要作用,有着能够将“自在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的优势,人类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和责任。马克思认为在乡村农业生产过程应当遵从自然的内在发展规律,避免肆意毁林、对土地的掠夺性使用,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农业发展在土壤改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乡村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方面恰当地运用科学技术尤为关键,充分合理发挥其优势对促进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有重要作用。
人源于自然,人的一切活动都源于“自然力”。人类的解放与自然的解放是一个同步的过程,以自然的毁灭为代价追逐人类暂时的经济效益是无法使人类得到真正解放的,因此人类必须要尊重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在其承受范围内进行生产生活实践。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自然观、实践观以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批判性考察中包含有丰富的生態思想,它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对当前世界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对物质利益的价值崇拜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
生态文明是对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历史性跨越,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成果。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工业蓬勃发展时期,尽管生态危机并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问题,但他们已经非常敏锐地看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环境带来的破坏也是巨大的,认识到资本主义危机的重要体现不仅是在经济方面,而且转移到了生态方面。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不断提高工人生产技术水平,购置技术更先进的生产机器,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此来赚取更多的利润。随之资本家会不遗余力地推销商品,通过各式各样的行为方式和宣传手段,营造一种使无产阶级乐于消费、享受消费的社会氛围,无产阶级和资本家终会被消费所控制。当全社会都热衷于消费的同时自然也会带动生产的增长,长此以往,就形成了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的无限扩大,但是生产和消费都需要通过消耗自然界的资源才得以进行,当生产和消费规模不断扩大的时候,总会超越自然界自我修复的能力界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便不可避免地发生。
自然的发展不是单纯的自然界的本身发展,同时也是人与自然双向互动的发展,是人的实践、人本身的发展,重视生态环境的就是对自然视域下人的活动的关注。马克思认为,世界上并没有纯粹的自然,有的只是在人的实践作用下的人化自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前提下,将社会主义相关思想与西方的绿色运动进行整合,积极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危机之间的关系,以生态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的尺度,得出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的扩张逻辑,并非单纯人与自然的矛盾问题。
资本主义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长此以往致使资源枯竭、人类生存环境被破坏等诸多问题,是不可持续的。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不仅不反思自身行为对生态环境的恶劣影响,反而利用自身在实力和国际关系上的优势地位,将这些恶劣影响转嫁到发展中国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致使生态危机的原因所在,只有变革落后的社会制度,实现生态社会主义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
作为伴随人类科技和工业发展的副产品,源自于人类实践活动的生态危机问题,只有回归到人类自身才能从根本上得到答案。马克思和恩格斯注重在人类文明进步宏观背景下探讨和解决包括生态问题在内的一切与人类联系的诸多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源自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如何平衡人类活动和自然界关系的剖析,从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以破坏自然环境来谋取利益的本质出发,进而指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都蕴含着人类社会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中包含三个方面,即人对社会的自由、人对人自身的自由以及人对自然的自由。对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人的自由是在平等基础之上的自由,消灭阶级剥削和私有制、消除异化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自由;对人自身而言,是摆脱对物的单一崇拜,追求更高质量的人生价值和自我超越,从而达到物质和精神高度和谐的自我实现;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是人类突破与自然的对立,科学认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以及利用和改造自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此来实现人类社会生产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由宏观层面来看,中国在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方方面面的诸多挑战。长期以来,乡村环境污染、乡村社区公共治理的滞后以及农业结构与生产方式的单一化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国的乡村社会发展,推动乡村优化生态系统和加快生态恢复,推进新时代乡村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刻不容缓。生态文明倡导的新型乡村建设是坚持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指引来推动乡村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二、制度优势: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人民首创精神的良性互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坚持乡村振兴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人民利益和时代特征的根本性、长远性、全局性工作,确立了重要的法律原则和具体制度,为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指导
良好的社会实践以完备的理论体系为支撑,中国共产党在推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实践中,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为指导,坚持同中国生态文明实践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形成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中国化的一系列成果并用以指导中国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和治理,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新中国成立之初亟待解决经济恢复和发展、严重的自然灾害等诸多问题,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在工业化发展和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过程中,也考虑到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走西方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毛泽东指出,“人类同时是自然界和社会的奴隶,又是它们的主人[3]”,提出中国要坚持人口规模与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的发展方式,领导人民在发展农业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不断认识和再实践,从而提出兼顾工农业发展、开展植树造林、注重保持水土等思想主张,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邓小平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与工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我国的经济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讲求经济效益和总的社会效益”的指导思想,同时积极推动粗放式发展模式向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支持农业发展等。江泽民在讨论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时,提出“可持续发展观”战略思想,提倡在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环境和资源永续利用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胡锦涛则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生态思想,有效地指导了中国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确立了与现代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开拓了生态文明建设新思路,并充分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明确指出,“必须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全方位加强生态系统治理,推崇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以促进乡村生态振兴,营造出生态系统稳定强大、人居环境整洁有序、产业欣欣向荣的生态宜居型美丽乡村[4]”,是当代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将“三农”问题摆在全党工作的突出位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08—2022年)》提出,到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到2035年,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基本实现;到2050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5]此外党和国家还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农村人居环境,事关最广大人民的福祉,对鄉村发展的绿色变革、促进乡村社会文明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精准脱贫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为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奠定了坚实基础,乡村生态振兴要更加注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切实关照农民的利益,以增进农民的福祉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6]”,体现了深切的为民情怀。
由于长期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中国在能源资源的保护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还需再加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会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会直接影响到人民美好生活愿望的实现进程和实现程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7]。”倘若自然界毁灭,那么人类文明也将无法延续,从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成果的角度来说,更应提高对自然界的保护意识并付诸行动。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历史告诉我们,自然界的承载力是有限的,自然资源更是有限的,无限制的消耗最终只会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加剧环境问题从而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而环境美好是人民美好生活意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当前中国在脱贫攻坚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亟待研究解决的发展不足的问题,乡村生态振兴任重而道远。
中国人口众多,其中农民占据大部分比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以解决最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推动行动的落实,符合了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是人民群众衷心支持的政治制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新时代的乡村实践过程中,更要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理念,凝聚各方力量,依托农民群众的智慧才智,共同致力于新时代乡村的建设之中。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指引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解决环境问题矢志不渝坚持的基本思想价值观,其思想核心是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在结合中国国情下,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注入新生活力,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观念。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天人合一”“万物平等”等思想倡导人和自然界的相互依存、和谐共生极具哲理。乡村是集自然、社会、经济等为一体的综合体,兼具多重功能,过去往往只注重经济发展的效率,而忽视了与经济并重的环境问题,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对环境的肆意破坏。新时代乡村“生态宜居”代替了简单的“村容整洁”,是对建设美丽乡村的美好愿望,也是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与传统文明生活方式相融合的有益探索,顺应了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丽和谐的生态环境的需要。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8]”。唯有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结合起来,互生动力,贯彻新发展理念,守护原始的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维持整个社会系统间的平衡协同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顺应时代要求所形成的思想理论体系,立足当下又着眼未来,是中国今后应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行动指南,于当前乃至今后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路上都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注重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就是保护其生产力,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三、实践进路:坚持继承优秀乡风文化与创新发展方式相融合
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应该不断创新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方式方法,提升治理能力。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对巩固脱贫攻坚伟大成果,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9],对站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解决乡村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培育良好社会风尚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引领社会的发展实践。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新时代乡村振兴不仅要注重经济建设,更要切实发展好文化建设,尤其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激发农民自觉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实现农民精神层面的思想转变,对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培育乡村良好文明风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是前提。道德建设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具有特殊性地位,乡村道德建设通过对个体的道德文化塑造,使乡村居民能够形成绿色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精神和价值观层面融入新时代,让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大家内在自觉要求。通过道德建设能够有效建立农民的生态意识、文明健康意识,奠定乡村治理的思想基础,从而稳步推进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产生活的有序发展,培育和谐、文明的乡村文明新风尚。
其次,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核心。一方面要牢固树立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和行动指南。加快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选择产业融合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注重发展的整体性,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乡村生态振兴。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好村民的实践主体作用。加大生态振兴宣传力度,激起乡村人民主动发展的积极性,积极引导全民参与,共同自觉维护乡村文明,才能真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全面振兴。
再次,强化生态文明理念是“乡风文明”实现的保证。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自古以来就以农业为本,形成了优良的农村传统文化。自然界為人类存在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文生态环境则是精神支撑,要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于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摒弃腐朽落后的不良风气,形成和谐互助绿色生态的精神风貌,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发展格局,实现乡村振兴的叠加效应。
(二)增强长效机制建设,构建和谐稳定乡村
新发展阶段,乡村生态振兴不仅仅是生态的振兴,更在于运用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乡村地区发展的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持久的生态攻坚战,要从根本上解除困境,就要有相应的长效机制作为保障,完善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一是要建立健全乡村环境保护的运营管理机制。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乡村生态建设周期较长,在2020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保持战略定力,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等治理和修复”。在管理体制方面,要结合时下治理乡村环境的具体状况制定适宜的环保规章制度,加强政府的政策性引导,同时发挥各部门处理生态环境和共享协作的能力,加强政策性引导机制,更好发挥各部门对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的处置能力,切实提高治理成效。
二是要建立健全可持续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估机制。“绿色”发展理念体现的是生产力发展与生态理论内在关系的统一和升华,既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提供了理论指导,又为乡村生态振兴的推进提供了实践准则。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必须树牢并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和“两山”理念,正确处理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以农业相关补贴制度为保障,打造良好的农村产业体系、生产体系,促进从“量”到更加注重“质”的方向转变,积极探索推动乡村生产生活发展的新路径,为乡村真正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切实可靠保证。
三是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生态优化监管机制。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建立完备的生态文明监督机制体系,以创新可持续生态文明建设机制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10]”。制度的优越性更体现在贯彻执行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引导作用,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同时把人民群众纳入问责主体之内,强化群众的法治意识,使人们在享有环境制度带来的生态便利时承担起相应的生态责任。以环境保护监管的惩治力度,着力解决因违法成本过低导致的对生态环境保护不重视的行为,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三)创新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纵观中国在乡村环境治理阶段的推进历程与经验教训,在引起我们充分重视的同时,也为我们在下一阶段乡村振兴进程的方式方法转变提供启示。当前中国乡村生态环境有大幅度改善,但还面临诸多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生态振兴并非是单方面治理生态环境的问题,而是意味着乡村经济发展战略思路的重大调整,推动乡村生态环境改善与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进步。
第一,顶层设计和特色定位是关键。乡村生态振兴要深入挖掘本地区的特色资源优势,发扬民间智慧,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化、绿色生态型的发展模式,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善于运用科学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的分析整合效用,在辨识度方面彰显有灵魂的个性名片。随着生态旅游热的兴起,也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積极开发当地红色资源,将自然风光与红色文化相结合,建立生态旅游示范基地,探索一条具有独特模式的精品旅游线路,做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以此增强乡村振兴的活力,促使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第二,坚持现代乡村“三产”融合发展。产业兴旺是新时代乡村生态振兴的基础,产业融合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区域差异明显,农村内部情况更是迥乎各异,因而范式化、模板化的城市化模式并不适用也不应应用在广大农村推进产业融合进程的具体实践中。例如文化、旅游、体验相融合的发展体系,发展本地区特色产业品牌建设,建立核心种植区进行优种栽培等方式,在具体实践中尝试推行自主探索为主、政府指导支持为辅的产业化进程,为真正实现乡村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第三,以科技创新赋能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结果,也是国家逐步发展的关键支撑,在乡村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要持续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化升级,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在政务公开和环境监管方面,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实现基层治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提供完善的信息化保障,同时也要用现代化要素武装农民,普及农业技术知识,着力培养一支新型人才队伍,为乡村生态振兴源源不断注入新动能。
乡村振兴战略是现实需要也是长远战略,是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新文明乡村建设的必由之路,事关中国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乡村发展的重要位置,助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的目标全面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朱斌斌,冯彦明.乡村生态振兴的长效机制探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9,(1).
[5]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8]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9]大国攻坚:决胜202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10]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李佳佳]
350750058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