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克百年理论创新的精神品格

2022-03-19李潘林伯海

邓小平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建党百年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

李潘 林伯海

〔摘要〕坚持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得出的宝贵历史经验。百年来,党为什么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奥秘之一就在于其具有鲜明的理论创新的精神品格。这些精神品格主要体现为使命精神、科学精神、批判精神、开放精神和实践精神。其中,使命精神是内生动力,激发了理论创新的高度自觉;科学精神是基本前提,保证了理论创新的正确方向;批判精神是重要武器,捍卫了理论创新的思想阵地;开放精神是必要条件,扩展了理论创新的思想来源;实践精神是根本依归,筑牢了理论创新的现实根基。这五大精神品格之间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精神品格的赓续和弘扬,又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依归和遵循。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理论创新;精神品格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22)01-0022-11

〔基金项目〕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建设的历程与经验研究”(21XKS002)

〔作者〕李潘,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1756

林伯海,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成都611756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①其中重要的历史经验之一,就是坚持理论创新。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理论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发展奇迹的重要密码。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理论创新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创新有其内在的精神品格,从不同维度准确把握这些精神品格,对科学解读党的理论创新,系统总结党的理论创新经验,以及对在新征程上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使命精神: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内生动力

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崇高的使命精神,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中国共产党站在初心和使命的高度认识理论创新的内生动力,保持着理论创新的高度自觉性,对为何进行理论创新、如何进行理论创新有着清醒认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走向新的高度。

(一)推动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内在要求

与历史上其他阶级和政党不同,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把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作为自己的崇高历史使命。《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不分民族的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①,深刻揭示了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政党属性。《共产党宣言》还指明了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②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共产党奋斗的目标。崇高使命的实现,离不开理论的力量。正如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③理论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不可少,实现无产阶级政党的初心使命亦离不开创新理论的指导。可见,初心使命赋予了理论创新以内生动力。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勇于探索,敢于牺牲,勤于创造,始终秉持使命精神,为完成救国、兴国、富国、强国事业自觉坚持理论创新、理论创造,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接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没有使命精神,便没有百年大党理论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二)秉持使命精神激发理论创新的高度自觉

秉持使命精神,为完成救国大业自觉推进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國家战乱、社会动荡、人民疾苦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自成立起就明确自己“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①,自觉肩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指导革命运动取得胜利,必须进行理论创新。正如毛泽东强调:“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②正是因为有着强烈的使命精神,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理论创新自觉性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秉持使命精神,为完成兴国大业自觉推进理论创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依然面临异常艰难和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内外交困,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继续坚守初心使命,不断总结国内外经验,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大步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虽然期间党在理论和实践上出现了挫折,但改革开放前这一历史时期的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其理论成果和实践成就既不容随意忽视,更不容一概否定。

秉持使命精神,为完成富国大业自觉推进理论创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邓小平明确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对中国来说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新的事业需要新的理论来指导。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把思想理论工作放在正确轨道和重要地位上”③,高度重视理论工作,大胆进行理论创新,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秉持使命精神,为完成强国大业自觉推进理论创新。“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精神,深感使命在肩,明确指出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⑤。我们党在新时代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创新,为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进行了不懈地理论探索,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二、科学精神: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基本前提

中国共产党秉持科学精神,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了正确的方向指引。

(一)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绝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①。恩格斯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要对其进行具体的、历史的把握。1886年,恩格斯在给弗里德里希·阿道夫·左尔格的信中指出,德国人“大部分连自己也不懂得这种理论,而用学理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态度去对待它,认为只要把它背得烂熟,就足以满足一切需要。对他们来说,这是教条,而不是行动的指南”②。在这里恩格斯批判了把马克思主义学理化、教条化的态度,指出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应在实践中践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他再次强调对待马克思主义“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③。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不是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而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在。

以何种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以何种方法应用马克思主义直接关系着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革命战争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无视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照搬苏联革命经验,将共产国际的指示夸大化、绝对化,打击毛泽东等党内部分同志的正确思想,给中国革命事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由于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原则性构想的教条化理解,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偏离正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挫折。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将马克思主义当做科学,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之,就能指导党的事业顺利发展;什么时候我们将马克思主义当做教条,以生搬硬套的态度对待之,党的事业就必然会遭受挫折。

(二)秉持科学精神保证理论创新的正确方向

秉持科学精神,用马列主义之“矢”射中国革命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不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书本上的某些个别字句看作现成的灵丹圣药,似乎只要得了它,就可以不费气力地包医百病”①。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是“有的放矢”,对待马列主义应保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即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并按照中国的特点去运用它。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秉持理论创新的科学精神,坚持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对革命过程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秉持科学精神,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实际出发,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形成了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过渡理论。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言,都面临着一个方向性的问题。关键时刻,毛泽东明确提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号召全党以苏为鉴,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第二次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秉持科学精神,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强调进行理论创新既要学习“老祖宗”,又要学会“讲新话”。马克思主义不是静止的教条,它“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②,要运用创新的思想去继承和丰富马克思主义,要根据现在的情况去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因此,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进行拨乱反正,科学评价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義中国化新的飞跃。

秉持科学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继续发扬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强调要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原创性贡献,凸显了理论创新的科学精神。习近平指出:“对待科学的理论必须有科学的态度。”④科学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社会主义没有亘古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⑤,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基于此,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对待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新的飞跃。

三、批判精神: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武器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批判精神是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秉持批判精神,勇于同党内外的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扫除思想障碍,捍卫思想阵地,深化理论认识,推进理论创新。

(一)马克思主义在批判斗争中形成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各种错误思潮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起点是黑格尔哲学,当黑格尔哲学与德国现实状况发生冲突时,他们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观主义,进而摆脱了黑格尔哲学的困扰。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成为“费尔巴哈派”,但他们逐渐认识到费尔巴哈思想的局限性,批判了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建立起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各种非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潮进行集中批判,并与其划清界限,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扫清了思想障碍。马克思主义形成以后,马克思、恩格斯在现实的工人运动中对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等影响工人运动健康发展的错误思潮进行了批判,为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批判精神贯穿马克思主义发展始终,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力和生命力。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对伯恩斯坦修正主义、俄国民粹主义以及各种错误思潮进行了批判,捍卫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宣传和传播,传播之初马克思主义就经历了与无政府主义、改良主义、实证主义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激烈论战,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思想,继而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创新,始终坚持批判精神和阵地意识,批判错误思想,扫除理论障碍,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二)秉持批判精神捍卫理论创新的思想阵地

秉持批判精神,在“积极的思想斗争”中推进理论创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①毛泽东更是善于运用这一武器,与党内不同时期的错误思想进行了坚决斗争。如针对党内长期存在的主观主义思想,他指出主观主义者“看事物的方法是主观的、片面的和表面的”②,主观主义不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而是从主观愿望出发,对其要坚决反对。为清算以王明等人为代表的教条主义,纠正党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毛泽东在延安整风中分别从学风、党风、文风三方面批判了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等错误思想。在积极的思想斗争中,中国共产党正确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对中国革命规律的诸多重要认识。

秉持批判精神,在纠正“消极因素”中推进理论创新。新中国成立后,旧社会余毒仍严重阻碍着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同时由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地位的变化,党内滋生出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等不良思想倾向和工作作风,部分党员干部脱离群众,思想腐化。为此,中国共产党坚持肃清封建顽疾,改变社会风貌,并开展系列整党整风运动,整顿党内不良思想和作风。虽然运动后期出现了偏差,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但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自我反思中得到了纠正,体现了党自我批判、自我革命的勇氣和品质。在与各种“消极因素”的斗争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注重理论总结,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初步认识。

秉持批判精神,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中推进理论创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敏锐察觉到“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①,即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对此,我们党强调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抵制诸多反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主张,尤其是要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创新过程中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批判各种错误观点,在巩固壮大主流意识形态的过程中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抵制西方和平演变。党在与各种错误思想特别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斗争中坚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巩固并发展了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和理论原则,取得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

秉持批判精神,在强化“防范意识形态风险”中推进理论创新。随着中国和平崛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鼓吹“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错误言论,各种西方错误思潮的渗透也不断翻新。中国共产党清楚认识到,“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易帜、改名换姓”②,其目的在于挑战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攻击我国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益尖锐复杂,风险加大,“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③,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安全。面对西方的抹黑言论和错误思潮,中国共产党敢于发声、亮剑,在批判错误思潮、防范意识形态风险的过程中进一步推进理论创新,致力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思想理论和话语体系。

四、开放精神: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必要条件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传统,秉持开放精神,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坚持吸收借鉴一切合理的思想成分,尤其是以开放、辩证的态度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对他国优秀文明成果的借鉴,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诸多思想材料。

(一)马克思主义从人类思想文化宝库中汲取智慧

马克思主义不是一座封闭的孤岛,而是不断地从人类思想文化宝库中汲取智慧。正如列宁所言:“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①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巨人肩膀上创立的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的理论体系。他们始终秉持开放性思维,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广泛学习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外交、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系统研究其他学派的理论学说,尤其是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有益养分,用以丰富自己的理论。

要解决各民族国家的具体问题,需要坚持开放精神,坚持纵向开放与横向开放相结合。纵向开放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向各民族传统文化开放,与各民族特点相结合;横向开放是坚持理论创新的世界眼光,向同时代其他民族和国家开放,吸收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民族文化是民族性的集中体现,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鲜明的民族性特征,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土壤基础。同样,吸收全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世界性特征,是发展和繁荣中华文化,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秉持开放精神扩展理论创新的思想来源

秉持开放精神,在向古人学习、向外国人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就强调不能割断历史,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②,从而坚持辩证对待传统文化,重视继承和学习历史遗留给我们的财富。同时,中国共产党强调外来文化也有先进之处,“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③,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积极的、科学的和有用的东西,但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一切照搬照抄。鉴于“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④,中国共产党以开放精神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将其中有益成分融入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党的思想理论资源库。

秉持开放精神,在弘扬民族精神、借鉴异国长处的过程中进行理论创新。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改变新中国一穷二白的困境,将其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就必须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中国共产党秉持开放精神,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学习外国长处的过程中,为理论创新提供新材料,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提供比较与借鉴。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分为二地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既重视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有益成分,抵制落后有害的糟粕,又强调中国要发展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①,以开阔视野和博大胸怀对待外来文化,决不走闭关自守之路。在理论创新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充分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外来文化的精华,彰显了理论创新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就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又借鉴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合理成分。

秉持开放精神,在“双创”“双互”的过程中进行理论创新。“双创”即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双互”即不同文明之间的开放互动、交流互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开放态度。中国共产党高度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同时认为各种文明各有所长,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②。因此,在理论创新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理论自信和理论包容性,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借鉴吸收世界各国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滋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例如,“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大同”,融入了世界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生态文明”既是对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弘扬,又借鉴了人类文明中生态和谐的因子。

五、实践精神: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根本依归

中国共产党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秉持实践精神,始终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在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为理论创新奠定了牢固的现实根基。

(一)马克思主义着眼于改变现存社会关系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是立足于現实和实践的科学理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③马克思主义不是以某种思想原则为依据,而是以当下客观事实为依据的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实践经验的探索总结,对社会现实的正确认识。与旧唯物主义脱离现实和实践、着眼于“解释世界”不同,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实践的理论,致力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归宿,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理论创新必须立足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以检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贯穿百年理论创新全过程。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要求,充分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深入了解中国实际,分析中国特点,不断深化认识、总结经验、创新理论,然后用新的理论成果指导、解决新的实践问题,充分实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最终用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强大力量。

(二)秉持实践精神奠定理论创新的现实根基

秉持实践精神,在伟大革命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过程中深刻把握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毛泽东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①中国共产党围绕“什么是中国革命,怎样进行中国革命”这一时代课题,在革命战争实践中认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走上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基本纲领等系列理论成果。在其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革命道路,经过28年浴血奋战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

秉持实践精神,在伟大建设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如何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如何巩固新生政权,如何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如何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等,对于刚刚实现在全国范围内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而言是一系列全新的课题。中国共产党立足于现实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不断探寻中国在革命胜利后的前进方向,提出了社会主义过渡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等独创性理论成果。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顺利完成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开启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秉持实践精神,在伟大改革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基于“中国应该向何处去”这一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核心课题进行理论创新,最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导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科学判断国际局势,科学认识党的历史方位,着力破解“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时代课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世纪,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逐渐显现,中国共产党深刻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时代课题,创立了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植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指导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秉持实践精神,在新时代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进入新时代,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国际局势日益复杂,国内形势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践精神,把握国际国内现实,深刻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既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开启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

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其之所以能历经挫折创造伟业,历经苦难铸就辉煌,归根到底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的不懈探索,并在实践探索中凝聚形成了其理论创新的内在精神品格。这些精神品格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品格的赓续和弘扬,又是党理论创新的重要特征和经验财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必然会面对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党从理论上予以解答和指导,需要我们继续继承和弘扬使命精神、科学精神、批判精神、开放精神和实践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责任编辑 付国英)

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1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2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75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04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9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81页。

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21页。

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8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83頁。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86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20页。

②《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14页。

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66页。

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75页。

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76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59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1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44页。

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27页。

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348页。

①《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99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4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06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2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3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85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21页。

猜你喜欢

建党百年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
广东各地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从党史学习中感悟化危为机的智慧
面临新时代跨越百年 新征程思考创新党建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社会价值观的历史演进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坚守与创新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邓小平南方讲话关于生产力问题的理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