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劳动分工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2022-03-19刘昕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当代价值马克思

刘昕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分工理论;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06-0001-03

一、马克思劳动分工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切划时代的理论体系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下形成与发展的,时代的客观需要催生了相关理论的出现,马克思劳动分工理论也是如此。当资本主义在“机器时代”确立了世界统治地位时,马克思揭开了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这一繁荣的经济表象,观察到劳动者生活困苦的社会现状,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中,洞悉出资本主义分工的实质与影响。通过分析劳动分工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明晰马克思对劳动分工理论实现变革的缘由。

工业革命的到来变革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18世纪中后期,机器的发明与使用推动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变革,直至19世纪初,技术革命使得大规模的机器化生产逐步替代了手工劳动,社会劳动生产率也普遍提高。随着生产过程的日趋简单机械化,机器与劳动者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竞争关系,出现了剩余劳动力的情况。同时,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劳动者由原来的生产资料的支配地位转变为劳动者被生产资料所支配并占有。当机器与科技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与传播时,生产领域的分工与专业化程度也日渐加深,交换使得各个国家之间逐渐形成了分工体系,进一步推动着国际交往与合作的发展,最终国际分工协作与世界贸易市场逐渐成型,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全球确立了统治地位。

劳资矛盾的激化使得马克思开始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着手研究异化劳动问题,从而形成了马克思劳动分工理论。当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劳动生产力实现飞跃式前进时,隐藏在资本主义空前繁荣背后的巨大财富鸿沟引起了马克思的注意。一方面,资本家沉迷于追逐剩余价值的最大化,这导致劳动者成了资本家积累财富的牺牲品,无休止的被剥削劳动更是成为社会普遍现象;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岗位被机器所替代,劳动者之间的竞争关系变得越发紧张。工人们生产出的劳动产品越多,生活却越是困苦,这种社会现象之下劳资矛盾进一步激化,正是出于对劳动者生活困境的关怀,马克思开始剖析劳动发生异化的根源,不断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二、马克思劳动分工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在批判与继承前人分工思想的基础上,突破了以往思想家们视角的局限性,并赋予其时代价值,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分工理论,形成了属于自己特色的劳动分工理论。在对分工思想的批判研究中,马克思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现实地揭示了分工与异化劳动理论、分工与唯物史观基本范畴的内在关联性,最终形成了劳动分工理论。虽然,马克思并没有系统地论述其劳动分工理论,但在他的《1844年哲学和经济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相关著作中都有对这一理论的剖析与阐述,因此需要整合并梳理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建立劳动分工的理论体系。

(一)分工、异化劳动与私有制

关于分工、异化劳动与私有制三者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前期著作中,在探究异化劳动根源时,马克思陷入了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循环论证的困境,直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转向分工,才解决了这一困境,并进一步揭示了这三者之间的独特关系。

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在于劳动,并且是一种自由自觉的劳动,但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人的这种自由自在的生命活动却成了劳动者现实生活中的谋生手段,而且劳动者在创造更多劳动产品的同时却变得越来越贫穷,劳动在日常生活中出現了异化。在探究劳动异化现象的根源时,马克思注意到劳动这一生命活动在现实生活中是通过分工这种方式来实现的,分工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割裂了劳动的完整性,使得分工片面化,压制着人的全面发展。劳动与分工之间的矛盾外在表现为异化劳动这一现象,因此,马克思进一步分析得到异化劳动的根源在于分工这一结论。随着分工种类的进一步丰富与细化,劳动异化也在不断加深,随着私有财产与分工的互相促进发展,最终私有制产生。因此,分工既是异化劳动的根源,同时也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源。

(二)分工与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

马克思在阐明分工与唯物史观基本范畴的内在关联性时,主要是从分工与生产力、生产关系,分工与国家的产生、人的 全面发展等这些方面进行探讨的,通过分工这一载体将唯物史观中的基本范畴联结起来,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了分工与生产力二者之间的关系,生产力决定分工的形成与发展,分工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工与交换也逐渐出现并不断发展壮大。具体表现在生产工具的更新换代影响分工形式的不断进阶。另外,劳动者的知识与技能水准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影响着分工的发展。另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分工是象征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具体表现在有计划的分工能简化生产过程并且节约生产时间,极大地提高劳动效率,推动劳动力的发展。此外,分工的专业化能催生劳动工具的发明与创造,当劳动者掌握知识技能,对于复杂化、烦琐性的工作进行思考,不断创造、改良劳动工具,提高了劳动效率。但要特别注意的是,自发分工的单调机械性也会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及分工与生产关系时,认为分工在制约生产关系发展的同时,也受到生产关系的限制。首先明确分工与生产关系的概念很有必要,生产关系是确保生产过程顺利实现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分工是指劳动者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社会结合方式。因而,在分工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劳动者与劳动资料、劳动工具以及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会有不同的历史特征,即分工决定并影响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具体表现在不同的分工发展水平决定所有制的形式。另外,分工制约着各种社会关系,还表现在阶级的划分等方面,随着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劳动异化与私有制逐渐产生,这二者又为阶级的划分奠定了基础。同时,分工又受到生产关系的限制,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会反作用于分工的发展状况,当生产关系与时代发展要求契合时,会促进生产力与分工的发展。反之,如果一种生产关系无法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则会阻碍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分工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可以从分工与国家的出现以及分工与人的全面发展来阐述。首先,当异化劳动与分工进一步发展时,私有财产的出现促使大部分的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私有制与阶级也随之出现,不同阶级之间的对立与冲突日渐凸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少数人打着维护公共利益的口号采用国家这一独立部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正如恩格斯所说,随着生产力与分工的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私有制、阶级对立以及利益冲突,最后导致的国家的出现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就会要求消灭异化劳动,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分工的消灭也是不可避免的。其次,专业化的分工,一方面使得劳动者的技能、需求层次、活动范围等大幅度提升,促进了个人发展的同时也推动着历史的前进;另一方面,分工的精细使得异化劳动日益加深,将个人束缚在片面化的生产岗位上,阻碍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总而言之,马克思、恩格斯系统地分析了分工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以及人的发展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之间的关系,通过分工这一环节将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范畴联结起来进行考察,最终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

三、马克思劳动分工理论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劳动分工理论的问世进一步完善了前人的分工理论,这一理论不仅在整个历史唯物主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更在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赋予这一理论时代价值,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一定的启发,能够为我们解决国内外遇到的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一)马克思劳动分工理论与经济全球化

机器大工业时代,在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追求剩余价值以及分工交换的推动作用下,国内分工发展为国际分工,逐渐形成了世界市场与国际贸易体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经济、政治、文明往来密切,最终走向了全球一体化。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优势地位,以跨国公司为载体享有世界各国的资源,对外进行资本扩张,然而发展中国家在面对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风险与挑战,世界两极化格局也由此出现。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要发展必须迎难而上,主动抓住经济全球化的各种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协作,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面对世界经济增长力势头不足,贸易保护主义以及逆全球化思潮涌现这样不利的时代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与沿线国家构建一种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分工体系,发挥沿线国家各自优势,共享发展资源与发展成果,通过这种新型分工协作来促进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看出,“一带一路”是在马克思劳动分工理论下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国际分工协作模式,是建立在分工协作基础之上进而谋求共同发展的一种新型合作方式。

(二)马克思劳动分工理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稳定且快速的发展,从新的视角认识和利用马克思的劳动分工理论,解读分工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分工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分工与脱贫攻坚战这些现实关系,对于我们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遇到的现实问题与矛盾有一定的启示。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与发展,追根溯源,分工在促进经济基础发展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发展与变化。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这种所有制结构在实行初期拉动了经济增长,但由于劳动者素质还没有达到高水平层次,且这种单一的所有制结构不能与我国基本国情相适应,忽视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主要矛盾,因此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后,在认清我国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与当前分工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所有制结构,国家鼓励并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经济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分工种类也日益多样化。总而言之,分工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会对所有制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让所有制结构不断调整并与当前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而且社会分工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进而推动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由于社会分工造成的资源与劳动成果分配不均、贫富差距等等问题在社会各个领域逐渐显现,尤其是城乡差别近年来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工业化进程中,分工在促使劳动工具优化改良的同时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这些被解放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镇寻找就业岗位,进一步推动了城镇化的建设。随着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城乡在紧密结合的同时,二者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全面深化改革,缩小城乡贫富差距,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问题。近年来,我国致力于发展乡村经济,接轨脱贫攻坚工作,倡导乡村振兴,推进城乡一体化,明确其发展思路,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任務,致力于加快发展农业经济,实现互利共赢、共谋发展、携手共进、共同繁荣。

我国的扶贫计划由来已久,直至建党一百周年,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的解决。中国是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分工的发展及各种历史原因,区域发展不平衡及贫富差距过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因此,发挥社会分工的积极作用,助力脱贫攻坚战对于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分工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会导致贫富差距,这时,合理的资源配置与分配方式需要改善这一差距,让贫困人口提高知识水平与技术水平,避免固化在低端劳动的分工位置上,也能避免将贫困人口限制在贫困发展地区。此外,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意味着我国进入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主题中,改善贫富差距,要重视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解决分工导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马克思的劳动分工理论在整个历史唯物主义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这一理论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宝贵的理论意义与价值,不断赋予其时代价值并进行剖析,有利于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2002.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6]  谢剑南.“一带一路”与全球经济治理变革[J].甘肃社会科学,2018,(3):109-115.

[7]  李丹.“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探索[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136-145.

[8]  邓曲恒,岳希明.乡村振兴与扶贫攻坚[J].经济学动态,2019,(6):92-99.

3056500589278

猜你喜欢

当代价值马克思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马克思像
最有思想的句子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井冈山精神的当代意义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