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击课堂,精准提问

2022-03-19吕孝婷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5期
关键词:学生参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解决策略

吕孝婷

摘要: 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提问作为教学中的一环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提问贯穿于整个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精准提问,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和学科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提问的重要性、现状以及解决策略等三个方面,结合平时教学实践,论述了课堂提问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课堂提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学生参与  解决策略

   引言

课堂提问是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起到设置悬念、引起关注、促人思考的作用。在当代教育变革的大环境下,立足课堂,精准提问,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提问这一方法的精准运用。

一、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及其现状

(一)提问的重要性

提问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持续集中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得以调动,也有利于教师从侧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1.引起学生注意,引导学生参与

课堂提问能使学生保持注意力,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做学习的主人,发挥主体作用。如我在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为了让所有同学“动起来”进行知识梳理,在“课堂小结”这一环节,采取小组合作总结、教师抽查提问的方式进行。学生举手抢答,组员回答得多且正确的小组获胜。学生参与度高,都能积极踊跃发言,一节课下来“学有所得”,作业反馈也很好。不仅仅在此环节,其他环节运用提问,也能让学生立刻集中注意力,回归课堂,有效避免分心和走神现象的发生。

2.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觉性

学生们力求又好又快地解决问题,就会开动脑筋,快速思考,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例如教学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突破“情绪与情感的关系”这一重点问题时,我先是从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方面大概讲解了一遍,学生表现不一,认真的同学在书上画线并记笔记,不太认真的同学不清楚自己要干什么。发现这一现象后,我意识到学生对我的讲解并不感兴趣,于是我立即改变策略,请同学们课下来探究这一问题。我将全班学生分四组,分别运用图例展示、表格对比、诗词连连看、文字總结四种形式,让学生课下分工合作,下节课分组展示“情绪与情感的关系”。教师据此内容进行提问,比如在“诗词连连看”中为什么这首诗表达的是情绪而不是情感呢?成员能够对答如流的组获胜。教师通过对学生答案的点评,使学生知道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有效师生互动,了解学情状况

提问可以聚焦重点难点并根据学生反馈信息及时变通教学活动。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的,仔细讲解;学生已经理解的,点到为止。例如在学习“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这一内容时,先出示几幅漫画,让学生结合书本判断“漫画反映了公民在行使什么权利?”通过提问教师很快发现,刚接触权利知识,很多同学要么不能完全理解个别权利的含义,不会判断,要么不知该如何表达某一项权利,比如书本中“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这句话,学生不知道如何表述这项权利。教师发现这些问题后,在讲解时会有所侧重,着力解决学生不太明白的地方;学生也会因为某些问题没搞懂而仔细听讲,真正做到教与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课堂提问现状

1.提问随意,方式单一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问题,有时太过随意,提问的方式也较为单一。例如,有的老师一直问“是不是”“对不对”“可不可以”这类判断性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学生往往因太过简单而不够“走心”。

2.问题设计,脱离生活

有的教师在课堂提问时,没有把提出的问题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未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从而无法对问题有一个深入的思考过程。

3.不重过程,只重结果

部分老师有时只是为了提问而提问,对学生的回答没有作及时、适当的评价,忘记了课堂提问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学生的回答有时会偏离问题的主旨,教师追问、引导不当,影响课堂提问的效果,丢失了最重要的课堂生成。

二、课堂提问现状的解决策略

(一)创设情境,把握时机

教学时,教师从贴近学生生活现实的实例、实物、实情入手,设计特定情境,把书面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与生动的生活实际内容联系起来,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比如处理“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的关系”这一问题时,可以请学生进行生活情境表演,展现生活中人们属于多个群体,在不同的群体中,人们扮演不同角色。情境表演之后再提问,能把枯燥无味的理论内容变得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教师要把握提问时机。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清除学习障碍。在思维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升华。如教师在教授“如何处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时,首先介绍“什么是规则”,然后请同学们列举在学校生活中的规则。同学们列举规则后,教师突然话锋一转,顺势提问“你认为这些规则是否限制了你的自由?为什么?”此时学生就会进行深度思考。接着再提问“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关系”这一问题时就容易得多。

(二)给足时间,耐心等待

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如果给学生思考问题时间过短,学生不能充分思考,结果只能使学生失去信心,还会对其他同学回答问题造成不良影响。相反,如果教师能够耐心等待,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效。当然等待也要分情况。例如学习“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这一课,在问到“宪法的基本原则”时,只需给学生几秒的反应时间。因为问题非常简单,在书本中易于寻找,答案呼之欲出,再等待便是浪费时间。但是在问到“宪法为什么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时,就需要给学生几分钟的思考时间了。因为提问的问题需要解析,学生也需要时间在书本上归纳总结。耐心等待学生思考,必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投之以时间,报之以进步”。

(三)注意提问层次性,探究系统性

提问要有梯度,先易后难,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时,我们可以把难度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由易及难、由浅入深,富有层次性。这样课堂提问既能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又能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例如在讲解监督权时,有的老师直接抛出问题“行使监督权有何意义”,学生对这个问题猝不及防,基础较薄弱或者没有预习的同学就无法跟上老师的教学步伐。学生易于接受的顺序应该是先简单介绍监督权的内涵,再运用漫画或者视频的方式进行感官呈现,紧接着让学生思考“行使这一权利要注意什么”,最后再探究其意义。一个个小问题由浅入深,相互关联,使学生对新学知识形成一个系统全面的知识框架,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面对难题时望而生畏的心理。

总之,课堂提问要注重抓住提问的时机,明确提问的目的,创设提问的情境,不断提高提问的难度,不设定“唯一的标准答案”。教师要做“射手”,瞄准教学目标和问题“靶心”,一击即中,让学生的每一根“神经”都能随着课堂节奏跳动。

参考文献:

[1]贾银茹,韩志辉,王金刚.品茶韵悠长 赏题香满面——2019年河北省考道德与法治试卷赏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35):59.

[2]颛孙伟伟.例谈深度教学问题设计的三个“落点”[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26):27.

[3]许冬红.基于核心问题解决的“提问·坊学”课堂建构与实践[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2):45 46.

责任编辑:黄大灿

3640500589235

猜你喜欢

学生参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解决策略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初中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努力学好化学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