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管理促发展,以创新促就业
2022-03-18华璐月刘超
华璐月,刘超
(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无锡 214000)
在职业院校办学过程中,学生就业始终是学校的关注重点。创业就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促进学生成功创业就业的内在需求。在管理上,学校应当做到以学生为本;在就业上,学校应当做到以专业为矛,真正立足学生的未来职业成长来促进学生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的提升[1]。在培养学生的整个过程中应当积极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学生实现成功就业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的不只是专业知识,还有职业素养、思想情操以及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帮助学生真正实现可持续成长[2-3]。
1 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管理特色
管理方式是学校运行的基本保障,从管理方式可以看出学校对学生的重视程度。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对学生的就业管理从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技能培养以及管理过程多个方面都实现了专业化、多元化以及精细化,真正立足学生的实际进行就业管理,促进学生的综合成长。通过积极加强、师德建设、校园建设与学风建设,逐步促进办学管理方式完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1.1 专业设置面对市场,市场化保障竞争力
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立足于区域内部的经济结构和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的趋势,基于旅游以及商贸两大类专业进行专业设置。在专业设置的过程中能够实现面向市场,通过市场化保障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校秉承市场需求第一和竞争效率第一的原则,在旅游和商贸等专业范围内开设的专业集群能够较好地满足区域内的市场需求,并且能够立足于市场实际,真正让专业知识的学习满足岗位能力的要求,比如重点发展旅游管理、应用外语等专业,在市场需求的加持下始终保持专业热度,让专业设置真正实现人才培养。
1.2 创新培养模式,深化校校联合、校企联合
学校通过不断创新培养模式深化了校校联合、校企联合模式。由于现阶段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专业成长需求。基于这种情况,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与其他院校形成战略合作,开展培养模式的合作和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极大提升培养模式的效率,更是通过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的方式对学校人才培养的短板进行弥补。校企合作模式通过订单式的培养和企业共同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让课程内容和企业实际相结合,教师的理论经验和企业需求相适应,通过理论实践的双管齐下不仅仅能够消除学生对未来就业的担忧,更能打响区域内职业院校的品牌特色,把学和用紧密联系,有助于消除就业之后的隐患,有效增加了对学生的吸引力。
1.3 技能成长关注专业,专业化保障就业面
学校十分关注学生的专业成长,通过技能大赛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并把技能训练的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毕业之后,一专多能,促使其今后的就业面能够更加的广泛。职业院校“1+X”培养模式已经深入人心,通过借鉴这一模式,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切入点,营造师生都关注学习技能培养的氛围,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技能证书的数量,而且也拓展了学生的就业面。一个毕业文凭、多个技能证书的共同加持,能够让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提升核心竞争力。比如拿到专业资格证书就意味着踏入了就业的门槛,通过外语证书证明外语能力,通过计算机证书证明计算机应用实践能力和计算机思维,使学生的多种能力能够吸引企业。
1.4 管理过程注重精细,精细化保障实效性
学校将各项工作做细、做精、做优,对管理、创新分工十分明确,做到责任到人。学习提倡“管”与“理”相结合,实施计划管理、现场管理、规范管理,用“理”指导“管”,用“管”促进“理”,最大程度提高管理效率。管理实效性一直是高职院校关注的一个重点,在学校的各项工作落实过程中,只有做到管理的精细化,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成长水平,通过学生的反馈以及企业市场的需求来不断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专业建设方向。学校对于各项日常工作必须做精、做细、做优,立足学生实际情况,针对重点管理工作能够积极开拓,针对日常管理工作能够分工明确,针对全面管理工作能够责任到人。学校通过提倡计划管理、规范管理的模式实现精细化管理。管理之间的协作互动能够在保障管理效率提升的同时相互促进,从而不断强化管理的实效性。
2 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创新促就业的发展
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创新,在创新促就业的道路上关注生源、 管理、 创新以及就业之间的相互配合和互动,真正做到生源质量提升、管理质量提高、创新形式多元以及就业效率保障,实现学校特色化发展,在区域内打响学校的品牌,让学校的办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2.1 关注生源质量,保障学校发展基石
生源不仅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更是学校发展的基石。优质的生源是保障学校平稳发展的核心,因此在学校创新促就业的发展过程中提升生源质量十分重要。
第一,强化学校自身建设。通过依靠新颖的教学理念和优质的教学质量,以学生与学校长远发展作为基点,明确切实可行的办学发展方向。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学校实现了自身办学理念、 办学质量和办学成效的提升,才能够逐渐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明确学校办学方向,制定真正符合学生实际需求和市场实际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才能让学校的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第二,多途径宣传自身。现代社会是一个需要积极展现自我的时代,职业院校发展亦是如此,应当积极通过多种途径宣传自身,让社会大众认识到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在增强职业教育认可度的同时,也能够通过这些宣传途径打响学校的名气、实现招生工作的再突破。除此之外,还可以鼓励在校学生以及接受过职业教育的毕业生进行主动宣传,通过这种方法有效提高招生的宣传效率,开创学校招生的新局面。
第三,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引领作用。技能水平较高的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人员充分发挥专业知识的作用,把学生技能优势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通过对教职工的师德师风建设以及教研活动的实施,通过理论课堂的开展,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职业院校的发展和创新与就业是分不开的。因此,只有落实升学和就业,学校才能真正吸引更多、更加优质的生源。
2.2 关注管理质量,保障学校高效运行
学校以严守常规作为基点,以服务学生作为抓手,以德才兼备作为出发点,以培养专业人才、高质量人才为落脚点,严抓管理质量。管理质量是学校运行的关键,也是学校日常管理的重点,应当以规范促管理、以成效抓管理的理念来服务学生,在管理过程中实现管理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真正实现管理质量和管理效力的全面提升,保障学校运行的高效。
第一,教育管理质量的提升。“教育是行动的哲学。”在职业院校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关注教育质量的提升。通过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对学生行为的养成给予相应的引导,对教职工进行思想引导。抓好常规方面,严守细节方面,落实过程方面。从校园文化的建设到教学质量的改革,从学生职业教育到能力素养的培养,从教职工的师德师风建设到教研活动的创新,都应当渗透科学的教育管理模式,从而真正做到有规划的管理。
第二,管理质量的精准。“天下大肆,必做于细。”由此可见,细微处是体现管理质量的关键,只有从细微处出发才能够让管理质量不断得到提升。教师和学生作为学校的核心主体,需要将一切工作和活动适应学校发展。在管理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应当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利用一切有利的教学资源来引导教师、学生的不断成长,教师实际上成为“授人以渔”的师者,学生不断学习,真正实现学生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理念的培养和构建。通过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校整体的目标与教师个人目标、理想、特长相结合。在学校的正确指导下,在温暖、关爱、尊重、理解的氛围当中,激励教师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与个人奋斗的目标。
2.3 关注创新实效,保障学校明确发展
创新不是盲目的创新,而是结合学校的发展方向而加以创新,这样的创新不仅能够解决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还能保障学校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为充分发挥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优良资源,开创出一条适合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结合学校地方产业的发展、学校所在地区经济的发展,改变传统的工作思路。
第一,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在学校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应当积极着眼于区域的经济发展,依托区域经济发展才是职业院校自我成长的不二良方。因此应当争取区域政府对职业院校在政策上、项目上的支持,实现区域职业教育反馈到区域经济发展,比如开设一些和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真正服务社会,得到区域内政府、人民的认可。
第二,关注校企合作的专业创新。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对于区域内产业的创新,通过专业设置的转向来强化专业教师的培养,真正做到企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跟得上企业的需求,以第一、二产业为核心来进行学校的发展规划。因为有创新才有竞争力、发展力、生存力。我们需要以市场调研为基础,分析研究整合学校周围的产业结构特点以及人才需求特点,适当调整老专业,有效开展新专业,合理调整课程结构,以校本教研作为出发点,对部分课程进行内容的二次开发,尤其是相应文化基础课的内容,以实用、可用、够用、能用作为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加强相应的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
2.4 凝心聚力抓就业,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学校对于就业,有着“出口通畅”“入口畅通”的目标。通过与就业率高的院校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招生、合作办学,共同推荐就业,寻找多种毕业生就业的有效渠道。学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更是与其他院校联盟进行培养模式的合作和学习,取长补短,互相学习,补足学校人才培养方面的短板。通过加强对学生就业的指导,适当调整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的心理,能够确保学生顺利实现就业,为学校赢得优质生源,为学生赢得好的发展前景。
3 结语
职业院校的自我发展和创新、就业是分不开的,只有真正实现职业人才的培养、 满足区域内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才能够真正地有效拓宽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途径,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的提升,调整学生的就业态度,在保证学生顺利就业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学校创新发展、就业管理实效双提升的目标[4-6]。通过积极加强师德建设、校园建设与学风建设,逐步推进办学管理以及扩大办学规模,从而实现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因此,需要将先进的教学理念、高效的管理理念融入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从学生发展前景以及成长规划的角度出发,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也能够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其中,真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