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的对分课堂在职业院校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22-03-18王静张冬云
王静,张冬云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部 病理教研室,河南南阳 473000)
现代社会信息化教学飞速发展,各种新的技术手段层出不穷,但信息化教学的效果却并不明显。如何通过信息化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两者的“深度融合”要求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1],将教师主宰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改变为既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张学新教授[2]提出对分课堂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把教学在时间上分为清晰分离的三个过程,分别为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其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为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病理学研究疾病的形态结构变化来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为疾病的诊疗服务。这门学科专业术语多,学生学习难度大,将病理学知识运用临床实践的能力差。本研究将基于线上教学平台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职业院校病理学教学实践中,实现信息化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探讨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
1 病理学传统授课方式存在的问题
职业院校病理学这门课程大多开设在大一的下学期,学生仅学习了人体解剖学这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病理学概念多、名词多,专业术语多,学生普遍反映不易理解和应用。传统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缺乏检验和反馈,学生的内化吸收全靠“自觉性”。学生对学科知识无深度学习,不能将这些基础知识熟练地应用到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实践中。
2 基于信息化的对分课堂的实施过程
以肿瘤章节为例,对基于线上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进行介绍。对分可以为一小节讲授(45min)—课后内化吸收—一小节讨论(45min),也可以是一大节讲授(90min)—课后内化吸收—一大节讨论(90min)。教师结合章节内容自行选择对分的形式。肿瘤章节共4 个学时,内容连贯,采用后一种对分的方式。
(1)讲授环节。
教师讲授章节的框架和重难点内容,重难点内容为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肿瘤的分化和异型性、肿瘤的扩散、良恶性肿瘤的区别、肿瘤的非典型增生等,简单内容由学生课后自学获得。
(2)内化吸收环节。
对分课堂无预习环节,课余时间主要对第一次讲授课堂的内容进行内化、吸收。线上教学平台上传学生内化吸收的微视频、课件、教案、测试题、讨论题等教学资源。测试题为本章节职业资格考试、专升本考试的40 道选择题真题。讨论题5 道,为章节知识的深化和临床应用,分别为“诊断肿瘤最常用的病理学研究方法什么?如何用肿瘤的异型性确定肿瘤的性质?”“判断这张图片肿瘤的良恶性,并说明原因”“如何判断一个器官发生的恶性肿瘤是原发的还是继发转移的?”“病人颈部淋巴结肿大,试说出可能的几种疾病”“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内化吸收环节需要完成线上的测试题、讨论题以及小组读书笔记的线上提交。
(3)讨论环节。
本实践中教师根据章节内容难易程度、教学平台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随时调整讨论环节,为对分课堂经典的“亮考帮”内容,或根据内容设定的临床病例讨论。肿瘤章节内容较难,讨论环节为提前准备的临床病例讨论,便于教师控制讨论的范围和进程。病例讨论:患者,女,67 岁。腹痛、便血三年余,腰疼一个月,咳嗽、咳血、胸闷气急一周。体格检查:颈部左侧可触及多枚肿大淋巴结,质硬,边界不清,最大直径2cm。腹部膨隆,出现移动性浊音。入院后辅助检查:B 超显示肝脏有多个大小不等的强回声团,CT 显示肺部多发散在结节状界限清楚的高密度影,多靠近胸膜,肺门、支气管旁淋巴结肿大。CT显示胸椎、腰椎多发高密度影。肠镜检查:横结肠处可见一4 ×5cm 溃疡性肿物。肠镜活检结果:(肠)中分化腺癌。腹腔积液抽取送病检中查见大量腺癌细胞。问题①根据病史写出诊断及依据。②本例肿瘤是如何生长扩散的?③病人出现器官的转移路径如何?④腺癌跟腺瘤相比,生长方式和形态结构有何差别?⑤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对治疗有何指导意义?为了节省课堂的讨论时间,临床病例讨论提前上传到教学平台,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讨论环节采用以宿舍为单位(6 人)的方式来分组,便于讨论意见的收集。学生分组讨论完毕,由小组选派代表发言或是教师指定学生发言,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做指导、点评。
本实践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方式为线上作业(25%)、小组讨论(25%)和期末考核(50%)。
3 本研究的实施效果
本 研 究 于2019年2月 至6月、2019年9月 至2020年1月,分别在笔者所教的2018 级三年制护理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各两个平行班级85 名学生进行了实践,分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基于信息化的对分课堂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两个专业各两组学生入学成绩、年龄、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授课内容和使用教材相同,期末考核试卷相同。考核结果显示护理专业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期末理论分数分别为86.7 分、78.1 分,临床专业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7.9 分、79.9 分。在座谈会和教学问卷调查中显示,临床专业实验组和对照组教学满意度分别为88.2%(75/85)、72.9%(62/85),护理专业实验组和对照组教学满意度分别为91.8(78/85)、78.8%(67/85)。
4 讨论
4.1 以学定教,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学定教是指根据学生的身心规律及其学习情况来确定教师的教学方式。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个体间的差异明显。现代流行研讨式课堂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与职业院校学情不相匹配。基于职业院校学生的学情特点,对分课堂先教后学的模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认知的框架结构,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认知压力和认知困惑,增强了学生的探索欲望[3],激励着学生当下和未来的探究活动[4]。线上平台丰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减轻了学生查找资料的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自主化、个性化学习需求。平台便捷的师生交流互动功能,拉近了师生的距离,给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讨论环节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交流切磋,先进生带动后进生,学生共同进步,弥补了大班上课不能照顾每个学生的缺点。对分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讨论,学生需将课外自主学习的内容作为完成讨论任务的基础,这种来自课堂的“压力”被视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5]。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外部动机,照顾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2 符合“互联网+职业教育”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院校要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互联网+教育”是职业教育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的目的是促进学习。本研究实践中平台收集学生内化吸收全过程的数据,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教师对教学诊断、反馈和改进。每一次课都有完整的教学诊断(线上数据、讨论环节学生的完成情况)和改进(教师讨论环节的引导总结、教学反思),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使课堂真正变成为学生量身订造的课堂。如发现内化吸收环节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理解偏差,可及时在讨论环节查漏补缺。如发现个别学生线上讨论完成较差,及时在平台交流中给予个别的点评和帮助。学生也可以通过平台数据对自我学习进行评估,帮助其调整学习行为。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考核方式为学生学习的指挥棒,激励学生的有效学习行为。对分课堂注重形成性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平时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教学平台的统计功能降低了教师收集学生学习数据的负担,为形成性评价的推广提供了条件。本教学实践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教学满意度,有效提升职业院校教学质量。
4.3 与职业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吻合
医学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卫生单位的实用型医学人才,教学设计要以岗位能力为本位,体现专业课教学服务于临床岗位工作实践能力培养的理念。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是促使学生提高深度学习能力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6]。深度学习关注解决问题的核心论点和概念,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把所学知识迁移应用到实践中去。对分课堂变革“教”“学”关系,均衡“教”“学”权重,讲授环节为知识的传授,内化吸收和讨论环节为能力的培养,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迁移[7]。内化吸收环节学生结合教师课堂讲授内容和线上资源对知识整理归纳、分析思辨,讨论环节合作分享、答疑启发进一步构建知识,实现了学生的深度学习,有助于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本实践研究中通过深度学习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体现了病理教学服务于临床岗位工作实践能力培养的理念。
课堂革命是近几年高等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课堂革命的方向应该是通过高质量的知识传授来提高学生的能力,通过提升教师的讲授,使讲授法得以和探究法有效互补,通过教师主导作用的合理发挥来实现“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的统一[8]。基于信息化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机整合线上教学、传统讲授课堂、现代讨论式课堂三者的优势,满足讲授课堂短时间获取大量精准知识的高效性、课后线上知识内化吸收的便捷性以及讨论课堂学生的探究性,注重课堂结构变革和学生的深度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将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探究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适应了职业教育现代信息化的需求,提高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