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加强政治建设的实践路径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2022-03-18孔令奇祖丽胡玛尔吐尼亚孜

继续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全会精神马克思主义师生

孔令奇 祖丽胡玛尔·吐尼亚孜

(山东大学,山东 济南 250100)

2021年11月初,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的首要政治任务。高校应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把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高校各级党组织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周密部署安排,精心组织实施,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引向深入。高校党员干部和师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为动力,以钉钉子的精神,埋头苦干,攻坚克难,积极投身于高校建设事业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一、全面深刻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期,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下,在建党百年正式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关头,党的第十九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全面深刻系统地总结了党百年奋斗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终将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体现了党重视和善于运用历史规律解决中国时代问题的高度政治自觉,体现了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往开来的自信担当。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是一篇闪耀真理光芒、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报告和重要讲话,格局宏阔、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提供了根本遵循。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必须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学习《决议》为重点,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着重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深刻理解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决议》全面回顾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从五个方面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一是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二是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三是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四是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五是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1]。党的百年奋斗把中国人民从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中彻底解放出来,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党领导一个拥有世界最多人口的东方大国从饥寒交迫、一穷二白实现了全面小康、繁荣富强,从四分五裂、积贫积弱、一盘散沙实现了政治独立、经济腾飞、社会稳定,走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党的百年奋斗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既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指导伟大实践,又在伟大实践中充分检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党领导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百年来,党勇于面对生死斗争和风险考验,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用于自我革命,锻炼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五个方面的概括贯通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系统阐述了党对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对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历史进程、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深刻揭示了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意义和价值所在[3]。

(二)深刻把握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

《决议》深刻梳理了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一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实现了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二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实现了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三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法治、外交、国防、深化改革、推进统一等各个方面领导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4]。

(三)深刻领会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奋斗中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1]。这十条历史经验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深刻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深刻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深刻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深刻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5]。

(四)深刻领悟党百年奋斗的理论创新

历史经验表明,党的理论创新本质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4]。全会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性飞跃。

二、加强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组织领导

高校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作为统领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头等大事,精心组织安排,创新方式方法,切实抓紧抓好。

(一)认真组织学习,全面深刻领会

1.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习。高校领导班子成员要坚持以身作则,坚持原原本本学,坚持融会贯通学,积极组织参加中心组学习会、宣讲会、座谈会、报告会等学习活动,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带好头、作表率。校院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都要把全会精神作为学习重点,认真组织开展系列专题学习,把重点发言和集体研讨、专题学习和系统学习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学习讨论和互动交流。高校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把集体学习研讨与个人自学、专题调研相结合,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学习心得。

2.做好学习培训全覆盖。高校各级党组织要认真研究制订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整体方案和具体计划,把全会精神作为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系列专题学习、辅导报告、网络新媒体等多种形式,让全会精神深入人心。应当组织开展专题学习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党员代表和师生代表,围绕学习全会精神进行深入研讨交流。把全会精神纳入党政干部、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形势政策课教师、辅导员队伍、党支部书记和学生团学骨干系列专题培训。高校统战部门要统筹抓好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知识分子的学习。教师工作部门认真做好广大教师的学习培训。学生工作部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贴近大学生特点的系列主题学习教育活动。高校工会、妇委会、学生会等群团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组织开展有针对性、有重点、有特色的学习教育活动。

3.切实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科学合理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融入各类课堂教学中,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党课以及形势政策课的教学中,安排系列专题,真正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着力提升学习实效。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学习氛围

1.加强宣传教育引导。高校各类宣传阵地要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宣传重点,开设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专题网站,在校内报刊、广播电台、新闻网、宣传栏、校园新媒体等开辟专栏专版专刊,及时发布师生学习动态,交流师生学习心得,刊发理论学习文章,策划推出深度报道,宣传学习贯彻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反映师生学习贯彻的典型事迹和良好风貌,展现学校师生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的浓厚氛围。要通过党团活动、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主题班会等,引导师生进一步深化对全会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2.深化理论研究阐释。充分调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资源,设立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项研究课题,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研究阐释全会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科研机构,组织一批领导干部和知名专家学者,开展理论研究,推动理论创新,及时推出一批在学术界、理论界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文章。要选拔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和宣讲能力强的专家学者、党员骨干、研究生骨干、学生理论社团骨干等组建全会精神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报告会,积极参加各级各类阐释宣讲。

3.做好舆情信息工作。高校要做好党员干部和师生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反响信息收集报送工作。认真做好高校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媒体宣传工作,主动策划,积极配合,通过各级各类社会新闻媒体,集中展示学校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和经验做法。还要做好高校舆情研判、应对和引导工作,强化网络舆情管理,为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

三、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

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6]。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政治高度,努力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在指导思想上,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落实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中心工作中。在办学方针上,始终将高校同国家、地方的现实发展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紧密联系起来,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在根本任务上,始终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坚持不懈地在师生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二)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完善高校治理体系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党委对各项工作实行全面领导,对高校党的建设全面负责,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发挥高校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遵守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基本原则。不断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健全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机制,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进一步发挥高校院系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把握好教学科研管理等重大事项中的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在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把好政治关。

(三)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让全校师生医务员工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推动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校内新闻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让主旋律更加响亮,校园正能量更加强劲。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学习教育、阵地管理、督导检查、舆情处置、责任追究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校园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确保课堂、校园网、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阵地可管可控,加强校园网络内容建设,防范校园宗教渗透,坚决维护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四、不断提高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质量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高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高校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为高校建设发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一)着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高校要把服从中央,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时刻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四个意识”落实在岗位上、落实在行动上。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着力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高校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各项工作,转化为广大师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攻坚战,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针对性实效性。

(三)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青年师生成长成才

高校要站在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政治高度,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着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关心青年师生、爱护青年师生,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引导青年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新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不断完善青年师生学习成长服务体系,实施马克思主义自主学习行动、拓展学生素质培养,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扎实做好学生就业工作,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为青年师生成长成才、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

(四)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流干部队伍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按照好干部标准选优配强高校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一支一流的干部队伍。注重培养干部队伍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充分发挥高校党校主渠道作用,办好校院两级各类干部培训班。加大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力度,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从严监督管理,完善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容错纠错机制和干部交流机制,关心爱护基层干部,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

(五)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把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作为重点,把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凝聚师生力量的坚强战斗堡垒。进一步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把解决师生的思想问题和解决教学科研、学习就业等实际问题相结合,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大力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培育工程。创新基层党支部活动方式,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健全主题党日活动和基层组织活动方案立项制度。大力推动基层党支部工作方式和活动载体创新,加强党建实践基地和信息化建设,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激励机制和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建立在优秀青年教师、海外留学归国教师中发展党员机制,增强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和有效性。

(六)着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把管党治党的螺丝拧得更紧,强化“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把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挺在前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建立健全党风廉洁教育长效机制,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开展廉洁教育和警示教育。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建设,牢固树立为师生服务的意识,把师生作为服务对象,不断满足师生对优质、高效、贴心服务的需求,打造世界一流的管理团队,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信息化建设,使教师办事不出学院、学生办事不出校区。

猜你喜欢

全会精神马克思主义师生
山西夏县瑶峰镇:“五学”全会精神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认真领会全会精神 努力推动人大工作
学习十九大和省委全会精神 续写人大工作新篇章
麻辣师生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水利部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传达贯彻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