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与学术
2022-03-18□文青
□ 文 青
有经验的研究者都晓得,写好学术论文极紧要的一点是要提出好的学术问题。学界也有“题好一半文”的说法。然而,编辑们审稿件时常常发现,这个环节实际上还是相当薄弱的。
最突出的问题是不少论文把简单的操作问题当作学术问题。它的特点是关注“怎么办”“采取什么对策”“有什么建议”等。一句话,它的目标指向提出策略、对策或建议,结论落脚点是提出策略或对策。
操作问题反映在题目表述上就是: “X X X X XX 问题与对策研究,或提升策略研究”。这样的论文即使问题明确,思路清晰,也常常难以让主编看上,因为它读来总让人觉得是肤浅的,不深刻的。更核心的问题是,提出的对策(或策略)大多只能算是意见,不能算是知识。所以,有学者直陈国内学界普遍存在的大问题是意见和真理不分,意即:把意见当真理。
那么,什么才是学术问题?这又是一个难题。在我看来,至少至今学术界好像没有对这个问题作出清晰、易懂、令人满意的回答。主要看法有:学术问题是研究是什么的问题。比如,庞朴先生说,学术问题,首先是一个是非问题,也就是探寻真相,辩别真假问题。还有学者认为,学术问题是学术理论谱系中的问题(张应强教授)。也有学者建议采用反证法定义——什么不是学术问题来说明什么是学术问题。
比较有意思的一种理解是把“学术”一词拆分为“学”学和“术”二部分来理解。“学”解决“是什么?”问题;“术”关注“怎么样?”“怎么办”问题。这种观点把“是什么”和“怎么办”都当作学术问题,只是两者分量不同。“学”的问题是核心,“术”的问题是末节,前者产生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带来人们思想、观念、科技的突破和创新,推动人类的进步。
到此,我们似乎还是没有对“什么是学术问题”给出容易把握的标准或原则。我个人的建议是,看这个研究问题的结论能否增进知识。如果能够,我们就可以把它看作是学术问题。
当然,我不反对研究对策、策略等操作问题。事实上,人要存活在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都要不停地对外界作出反应(即要决策)。但显明的是,“是什么”问题比“怎么办”问题更重要。“术”要做的好,需依赖于“学”。也就是说,要提出有效的对策,需依赖于研究者对研究问题本身深刻的认识和把握(是什么),而且这种认识越深刻,提出的对策越有效。就像良医首先得对病理稔熟,才能做到药到病除。所以,关键还是要回到了解研究对象是什么的问题上,也就是依赖于对学术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