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谈高中议论文写作
——培养学生“读者意识”,发现议论文逻辑的力量
2022-03-18黄丽春
◎黄丽春
在高考作文中议论文是最常见的,学生偏向于议论文写作,但是写好议论文却不简单。议论文是思维的闪光,一篇好的议论文从审题、立论、谋篇、架构、布局、收尾都闪烁着思维的光芒,体现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但现实中学生议论文写作还停留于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上,缺乏对论证的演绎推理,没有体现出思维的光彩与力量。
而“读者意识”可以解决学生议论文写作中的这一弊病,使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更有逻辑,更具思维与灵魂。
“读者意识”从作家角度出发是作家在创作时所预想的社会反映。虽然学生写作与作家创作有很大的不同,但二者从本质上却有相同之处,都是通过文字表述情感与思想,都涉及到“读者意识”。在写作教学中,“读者意识”即学生在写作之初就自觉建立与读者的交流意识,这种意识包括读者的阅读需求、认知水平、审美能力、文化心理等。
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读者意识”会强化逻辑思维的力量,也是进行议论文写作的灵魂。在议论文写作时学生具有“读者意识”会在确定论点后,思考论点带给读者的感受,预想读者的态度(反对、支持、中立等)选择可以说服读者的论据,并进行详略得当的论证,从而让反对自己论点的读者产生动摇,让支持自己论点的读者更为坚定,让保持中立态度的读者被论点吸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强化思考,严谨论证的过程,从而使议论文的思路与结构清晰明了,逻辑缜密具有说服力,并通过扎实的语言与新颖的内容、形式增加文章的风采。
一、写作意图要清晰
在高考作文写作时,学生往往拿到作文会阅读作文材料,来确定自己的写作方向,但现实中很多学生却缺少对作文材料的深度理解,导致写出的议论文生搬硬套、华而不实、空洞无内容。甚至将一些高考议论文中间内容相互调换依然可以通畅阅读,没有违和感。这种议论文就是无逻辑、无层次、无结构,正如孙绍振老师所言:一个论点,二三例子,四五故事,几条名言,生硬定论,进行总结。这是议论文写作的恶俗,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清晰的写作意图。
在议论文写作时,学生首要明白的问题是作文的“主题”,也就是清晰写作的意图。就写作意图来说,需要学生明确两点:即“写作的意图”与“写作内容的意图”。只有学生掌握好这两条写作的逻辑,才能写出有层次、有思想、有内容的议论文。
首先,清晰写作的意图。写作不是向他人陈诉,而是“交流”,是创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很多学生搞不清这个问题,认为议论文就是为老师、为阅卷人而写,从而导致学生在写作中说空话、堆砌名人名言,文章毫无逻辑,养成不良的写作习惯。因此,在议论文写作时教师要使学生清晰写作的意图是什么,写作是自我内在情感价值的表达,是创作者通过写作呈现自我生命的体验,展现自我的精神世界,展示个性,真实诚恳的实现与世界的沟通,从而引起读者的情感共振。让学生清晰写作的意图才会使学生真诚写作,使学生处于轻松的写作氛围之中,使学生在议论文写作时更注重自我语言与情感的表达,会不自觉的思考写作逻辑,从而使作文的内容、情感与逻辑结合起来。
其次,清晰写作内容的意图。清晰写作内容的意图主要包括三点:确定写作的主题,确定“读者”,提出论点。在高考作文材料中通常学生可以通过作文材料明确材料的主题,对作文材料的主题大部分学生都可以把握,明确了写作的主题也就明确了写作的方向。例如,在以《谈毅力》为题的议论文写作中,虽然写作的方向明确,但不知“读者”是谁学生无从写起。而通过确定“读者”,学生就可以知道所交流的“对象”。如果学生确定“读者”是缺乏毅力的学生,就可以选择通过坚定的毅力与斗志取得成功的例子,来表明毅力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如果确定“读者”为“毅力论者”,就可以选择通过机会、思考等而获得成功的例子。通过确定“读者”就将自己的写作内容的意图展现出来,通过正反论证使议论文更具逻辑力量。
二、要对读者受众进行分析
写好一篇议论文一定离不开对读者受众的分析,学生所选择的“读者”不同,所写出的观点与内容也不相同,通过对读者受众的分析可以使学生更有结构的去安排文章的逻辑层次,以达到与“读者”更好交流的目的。对“读者”进行分析一定要运用逻辑思维,对写作所面对的“读者”进行充分的分析。
第一,社会关系角度(读者与学生)。学生对读者进行分析时要考虑自己与“读者”所处的社会关系,属于同龄、长辈还是上下级关系。通过社会关系的分析,可以确定文章语言基调、感情色彩,结构以及写作内容,从而写出得体恰当的议论文,达到与“读者”良好交流的目的。如,2020年全国新高考卷Ⅰ作文以“疫情”为出题点,这给了学生具体的环境,在对读者分析时,就可以以“同龄青年”为读者,来论证在抗疫中作为青年的使命与担当,文章语言更具热血与号召力,整体感情色彩积极、正能量。
第二,文章内容角度(读者认知)。在对“读者”分析时,要充分考虑“读者”对所论述内容的了解程度,从“读者”角度进行文章内容的详略,来提升议论文的说服力。
第三,读者态度角度(反对、支持以及中立)。议论文写作中要使学生预想读者对论点的态度,达到说服论辩的作用。预想读者反对态度,要选择真实有力量的案例进行说服;预想读者支持态度,论证语言要坚定、论据选择要贴切;预想读者中立态度要分析读者中立的原因,增加读者对论题的了解,以论点引导读者态度。
总而言之,对读者受众分析是学生议论文写作时的逻辑思维的展现,也是学生写好议论文的必要。
三、构建好论文的框架结构
议论文写作最精彩之处就在于论证的结构上,论证的结构清晰呈现了学生写作的思路与逻辑,读者在阅读时可以轻松、准确对文章的结构框架进行把握,了解文章所写内容。反之,读者就会不知文章所云,无法把握写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读者对文章的认可度就会大大的降低。注重框架结构的安排体现出对“读者意识”的重视,保证了议论文写作的质量。怎样巧妙地对议论文的框架结构进行安排,得到“读者”的认可呢?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论证结构要做到“详略得当”“繁简适宜”。针对读者感兴趣的材料可以详细的论述,针对读者不感兴趣或重复论证的材料可以略写。
例如,以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为例,作文材料选自毛泽东在《新青年》(1917年4月1日)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中的片段,主要是毛泽东看到彼时国力萎靡、武力不振,对国家发展感到深切的担忧,作文材料选段为毛泽东对“强”与“弱”,以及二者的转化上的看法。学生如果选择议论文进行写作时,要站在“读者角度”考虑,思考读者想看到的是什么。从材料来看,这属于“强”与“弱”的矛盾对立与矛盾转换的双中心作文,框架结构安排上从“读者意识”出发其实写作重点要放在“强”与“弱”矛盾的转化上,这也是由材料所指向的“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强”与“弱”也是在动态变化中发生转变的,这部分应该详写,尤其重点论述将“至强”转为“至弱”通过论证讲明白,并上升高度。而针对“强”与“弱”则可在篇幅上稍加略写,来使议论文整个层次更加清晰,突出文章的逻辑性,文章层次从个人成长到民族发展再到国家发展,层层递进将逻辑思维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通过详略得当的框架安排让议论文内容的呈现明晰整洁,“读者”可以省力而快速地获取信息,而这就是创作者通过框架展现的思维与逻辑的写作成果。
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读者意识”有助于学生议论文写作,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读者意识”应贯穿学生议论写作的始终,即贯穿于学生的写作之初、写作之中以及写作完成。“读者意识”是学生写作逻辑的充分体现,也是写好议论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