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本科院校一流专业建设的价值、机制与路径

2022-03-18徐俊生张国镛高羽

教育与职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一流院校人才

徐俊生 张国镛 高羽

近年来,我国本科教育持续开展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 of the world)建设,简称“双一流”建设。“双一流”建设是新时期我国为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而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职业本科院校是我国新兴的一类本科学历层次的职业院校。职业本科院校开展一流专业建设,是国家高等教育政策方针的重要指向,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迈向高层次、高水平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然而,当前学界关于职业本科院校一流专业建设的研究还比较匮乏。为了提升职业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的质量,文章从系统阐述职业本科院校一流专业建设的价值出发,深入分析了职业本科院校开展一流专业建设的主要机制,并指明了一流专业建设的具体路径,以为弥补学界研究的薄弱环节略尽绵薄之力。

一、职业本科院校一流专业建设的价值

(一)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政策方针

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教学体系的基本单元,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高等教育专业建设一直是国家教育政策关注的重点。职业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新产生的一类院校,致力于建设一流专业,既是国家教育政策的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政策方针的体现。职业本科院校开展一流专业建设是贯彻落实“双一流”战略,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正式启动了“双一流”建设工作。职业本科院校属于高层次的职业教育,也是本科院校的一个新类别,“双一流”战略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目标,自然也包含了职业本科院校及其学科。职业本科院校开展一流专业建设,正是依照《实施办法》的要求,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建成世界一流职业本科院校和一流专业学科,推动本科职业教育办学和育人迈向更高水平,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强调要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实施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技术院校和专业,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总之,职业本科院校建设一流专业是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职业教育事业建设发展的重点任务,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

(二)促进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职业本科院校作为职业本科教育的实施主体,开展一流专业建设对促进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增强职业本科教育适应性。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促进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改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结构至关重要。从本科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内涵的角度看,职业本科院校开展一流专业建设,首要任务在于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面向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与人才紧缺领域布局专业,着重开设和建设更多紧缺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由此优化我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和供给结构,进一步增强本科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二是有利于提升职业本科教育质量。专业建设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基础,加强专业建设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从本科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要求的角度看,职业本科院校开展一流专业建设,包含一流人才培养理念、一流人才培养方案、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学团队、一流实验实习条件、一流课程资源、一流生源质量、一流就业质量、一流学生创新成果等诸多方面,与此相关的各项建设工作,都有利于提升职业本科教育质量。三是有利于增强本科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职业本科教育的行业影响力与社会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源自职业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水平和质量。一流专业建设不仅能帮助职业本科院校在职业教育市场中建立竞争优势、树立品牌,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者和行业企业参与办学;还能够提升学校的社会美誉度,吸引更多的学子报考,改善生源质量,从而为职业本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三)培养卓越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一流专业建设是高等院校培养一流人才的基础。职业本科院校办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卓越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而一流专业建设是职业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培养卓越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一方面,通过开展一流专业建设,职业本科院校明确了培养卓越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方向。早在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就明确提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要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职业本科院校开展一流专业建设,需要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总体方案》的精神及工作要求,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另一方面,开展一流专业建设为培养卓越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奠定了重要基础。《总体方案》提出“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主要建设任务。这些任务都与专业建设密切相关,通过全面落实各项工作,职业本科院校的内涵建设将获得显著强化,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都将在水平和质量上得到提升,这对于本科职业教育培养卓越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来说,无疑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四)引领高等职业教育“三教”改革

职业本科院校开展一流专业建设,打造一流师资、一流教法、一流教材是题中之义,将会引领高等职业教育“三教”改革走向深化。一是职业本科院校通过开展一流专业建设,将会引领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改革。师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是建设一流专业的重点任务之一。职业本科院校基于建设一流专业开展教师队伍建设,不仅需要加快培养和引进世界优秀人才,还需要持续优化在职专业教师成长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增强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及优化专兼职教师队伍结构。可以说,一流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的每一项工作都与职业本科教育教师改革息息相关,将有助于推进和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改革。二是职业本科院校通过开展一流专业建设,将会引领高等职业教育教法改革。教学方法是专业教育的构成要素,是高等院校专业内涵建设的重点,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本科职业院校开展一流专业建设,需要吸收和运用现代化的知识传播方式。在教学理念上,要求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要求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教育带来的变革,建立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职业本科院校的探索和实践必将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变革。三是职业本科院校通过开展一流专业建设,将会引领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改革。教材是专业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专业建设的基石。职业本科教育领域中与一流专业相匹配的教材,要具备整体性、适用性、先进性、精良性和稳定性等特性,表现形式灵活多样,装帧设计精致优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职业本科院校建设一流教材,需要建立新的教材编写和选用机制,采用新的教材编写手段和方法,这既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能够为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改革积累有益经验。

二、职业本科院校一流专业建设机制构建

(一)完善社会人才供需的研究机制

职业本科院校建设一流专业的前提条件是专业布局契合区域产业发展格局,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结构,因而首先要建立社会人才供需情况研究机制。一是建立区域人才供需基础数据采集制度。职业本科院校布局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契合的专业,关键在于准确评估及预测区域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人才供需现状和未来趋势,尤其是要做出正确的区域人才供需预测。因此,职业本科院校要加快建立区域人才供需基础数据采集制度。由于区域人才供需数据采集是一项涉及全面的系统性工作,仅仅依靠职业本科院校自身的力量难以完成,需要职业本科院校加强与地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行业相关管理部门等的协同,共同开展区域人才供需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工作。二是建立区域人才供需状况分析论证制度。区域人才供需基础数据采集只是进行社会人才供需情况研究的第一步,在做好相关数据信息采集的基础上,职业本科院校还要建立区域人才供需状况分析论证制度,在加强自身的数据分析研究能力建设基础上,深化与行业组织、科研院所的合作,组织校内外学者专家、行业资深人士分析所采集到的人才供需数据,建立人才预测的方法论和模型,为职业本科院校专业布局提供坚实依据,并将分析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三是建立区域人才供需状况信息发布制度。职业本科院校应加快建立区域人才供需状况信息发布制度,向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发展改革委等职能部门发布专业报告,及时向社会公布人才供需状况研究分析的有关信息和结论。

(二)建立一流专业选择调研与论证机制

职业本科院校建设一流专业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卓越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而基于人才培养应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则,职业本科院校应选择与国家战略密切相关的战略新兴产业,以及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相关领域,来确定一流专业建设目录。为此,职业本科院校需要建立一流专业选择调研与论证机制。一流专业选择调研制度主要由院系专业办学实力评估制度和社会需求调研制度这两部分构成。评估院系的专业办学实力,是为确认其是否具备建设高质量、高水平专业的主客观条件和能力。职业本科院校要建立办学实力评估制度,通过对各院系的师资、教材、课程、科研、教研成果等各方面的评估,遴选出专业综合办学实力较强的院系开展一流专业建设。而调研社会需求是为确保一流专业建设成果能够创造较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职业本科院校要构建完善的行业市场调研制度,定期抽调一线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深入行业企业,调查研究相关行业领域对专业技术技能、专业服务以及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状况,以此作为遴选一流专业的依据。

专业选择调研为一流专业的遴选和确立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但由此遴选出的专业是否适合确立为一流专业,还需要对专业的选择进行论证。因此,职业本科院校在一流专业建设中还需要建立包括校内专家论证制度、社会评议论证制度的专业选择论证机制。一方面,职业本科院校应组织学科带头人、相关专家、教学管理者审查前期调研工作,着重评估和论证院系的办学实力;另一方面,职业本科院校应公示一流专业遴选目录,并主动向行业组织、合作企业、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等社会性主体征求意见,科学借助社会力量论证一流专业目录的合理性。

(三)打造一流专业建设管理机制

专业建设管理直接关系着专业建设质量。职业本科院校开展一流专业建设,应把专业建设管理机制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一是加快健全专业建设领导机制。职业本科院校首先要设立组织领导机构,即专业建设委员会。需要明确的是,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成员构成必须保持来源多元、结构合理,既要包括校内教学工作的分管领导、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也要吸纳行业资深人士、企业技术专家、大师名匠等社会性高端人才的参与,通过多主体的参与,保证专业建设委员会决策的科学性。在完善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构成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各个成员的管理职责,合理分配管理工作的内容。然后,由专业建设委员会加快制定完善专业建设管理制度,如委员会会议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双师”队伍建设制度、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制度、实习就业管理制度等。二是持续推动专业共建共管共享机制建设。一方面,职业本科院校要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加强与行业企业的互动,深化校企教育资源整合,融合1+X证书制度,推进校企全要素合作,引进行业企业岗位职业标准,促进一流专业建设与企业生产实践高度有机统一,实现一流专业校企共建共管共享;另一方面,职业本科院校要完善共建共管长效机制,积极参与加入区域产教融合平台、职教联盟等团体组织,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代表在校内专业建设委员会、行业委员会等机构中的作用,强化多元参与一流专业建设与管理,不断完善制度保障,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一流建设管理机制。

(四)创设一流专业建设质量保障机制

专业建设质量保障机制是确保专业建设达到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必要条件。职业本科院校开展一流专业建设,建立健全专业建设质量保障机制是逻辑必然,也是现实要求。具体而言,职业本科院校推动一流专业建设质量保障机制建设,需要从完善督导评价机制和多元投入机制两方面着手。专业建设监督评价机制是专业建设质量保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本科院校建立一流专业建设监督评价机制,重点工作在于纳入多元监督评价主体和构建多元监督评价制度。在评价主体上,本科职业院校应纳入涵盖行业组织、企业、院系师生、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多元主体,坚持“视角多元,内容多维”的评价原则,赋予每一类评价主体平等的监督权和评价权,保证一流专业建设监督评价工作的全面客观落实。在监督评价制度上,职业本科院校应建立价值评价与效益考核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议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式综合评价制度,既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和挖掘一流专业建设各项指标数据,也要组织专业、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定性评议,辅之以日常动态抽查与周期监测相结合的一流专业建设监督制度,以形成较为成熟完善的一流专业建设监督评价机制。

在完善专业建设督导评价机制的基础上,还要加快健全多元投入机制,统筹建设经费预算,为建设一流专业配置充裕的教育经费资源。各级政府要将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本科教育适度倾斜,通过办学经费支持职业本科院校的建设发展。同时,职业本科院校应提高办学经费的统筹层次和利用效率,以优质专业建设为目标,把教学经费更多投向一流专业建设,树立教育品牌。此外,职业本科院校可以人才定向培养、人才共育、输出专业服务等形式,吸引广大行业企业参与一流专业建设,寻求重点企业或者重要行业的扶持,拓宽一流专业建设经费的筹集渠道。

三、职业本科院校一流专业建设的实施路径

(一)完善专业建设规划,制定专业建设标准

职业本科院校开展一流专业建设,要将完善专业建设规划、制定专业建设标准作为顶层设计的主攻方向,以构建一流专业建设的总体框架。其中,专业建设规划是一流专业建设的纲领,有助于职业本科院校教职员工准确和深入地理解一流专业建设的基础、意义、目标、方向以及路径,能够为一流专业建设提供思想、理念和方法论指导,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职业本科院校应在充分征求院校一线专业教师、行业企业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基于院校办学实际,立足一流专业建设定位,清晰界定一流专业建设的规格,并系统总结高职院校在国家优质专业建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成功的经验,制定一流专业建设的整体规划,保障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

专业标准是专业建设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根本保障,职业本科院校要建设高质量高水平专业,需要构建科学完善的专业标准体系,发挥好专业标准的示范引领作用。职业本科院校要顺应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总体趋势,以行业产业的岗位需求为出发点,紧盯当代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前沿,结合一流专业定位、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以及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建立全面、科学、系统的专业标准,并完善一流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材标准、师资标准等系列标准。在此基础上确立专业建设目标,具体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资源建设目标。其中,人才培养目标包含人才培养的政治思想、知识与能力结构、人文素质、道德修养等要素,教育资源建设目标包含师资、课程、实验室、实训基地等要素。明确一流专业建设目标,职业本科院校不仅要明确一流专业人才培养与教育资源建设的常规目标,充分体现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目标的高规格、高层次;还应明确一流专业人才培养与教育资源建设的特色化目标,要能够充分体现院校一流专业建设的定位和特色。

(二)加强专业教育资源建设,打造突显类型教育特征的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

专业教育资源是专业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职业本科院校开展一流专业建设,要加强优质的专业教育资源建设,打造凸显类型教育特征的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职业本科院校加强一流专业课程开发,既要借鉴高职院校优质专业课程开发的经验,又要突出职业本科教育一流专业课程应有的定位、规格和特色。在实践层面,职业本科院校可建立基于“职业分析—目标分解—课程构建”的三步骤专业课程开发模式。其中,职业分析是课程开发的前期工作,职业本科院校可根据专业布局与一流专业选择调研结果,分析一流专业对应行业企业一线岗位专家和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结构,作为一流专业课程开发的依据。目标分解是构建课程前的准备工作,职业本科院校可根据一流专业对应岗位的技能需求,科学分解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以此分别设计相关课程教学模块,编排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构建是课程开发的主体工作,职业本科院校可根据不同教学模块的性质、内容、功能及其内在联系,整合教育资源,构建课程内容,完成课程建设与开发工作。

教材是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职业本科院校在强化专业课程建设的同时,还要不断深化教材改革,打造内容丰富、灵活多样的一流专业教材体系,以建设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一流专业。专业教材建设工作主要分为教材编制、教材选用两方面内容。在教材编制上,职业本科院校要运用好区域产教融合平台和校企协同机制,与行业企业、社会性培训机构等主体共同开发专业教材内容,突显专业教材的类型特色。在教材的呈现形式上,职业本科院校应充分借鉴现阶段高职院校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的方法,大力开发与产业生产实践结合紧密、适切实用的专业教材,同时要积极开发数字化、网络化教材。在教材选用上,职业本科院校要扩大教材选用的范围,重点关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同类型专业教材,以“优中选优”的追求遴选专业教材,建立教材选用监督制度,促进教材选用全流程公开公示,以强监督推动教材选用质量不断提升。

(三)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职业本科院校开展一流专业建设,要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实施内外兼修、引育并举的措施,着力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一流专业建设赋能。一是制定科学灵活的教师聘用政策,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在国际优秀人才引进上,职业本科院校可以借鉴普通本科院校引进国际优秀人才的成功经验或先进做法,建立适应本校人才需求和教学实际的国际化师资聘用政策与制度,积极开发国际化师资合作培养和引进项目,在全球范围内招揽“双师型”人才。在国内优秀人才引进上,职业本科院校要主动与行业、产业建立广泛的联系,增强和普通高校、科研院所、培训机构等组织的人才交流与合作,积极聘请社会上卓有建树的大师名匠到校担任专兼职教师。二是加强专业教师培养工作,促进在职教师专业成长。在职专业教师培养是学校师资建设的根本,也是构建“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核心。职业本科院校要优化现有专业教师的发展空间与环境,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与专业提升,激发教师群体专业成长,鼓励在职专业教师入企挂职锻炼,增强技术技能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机会和条件输送在职专业教师脱产进修,全面提升在职专业教师群体的专业素养。

(四)构建新型专业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

专业教学模式是专业教育实践的表现形式,也是专业建设的构成要素。本科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模式,既有与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模式的类型同构性,又有与普通本科教育的层次相近性。职业本科院校开展一流专业建设,可借鉴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模式,也可吸收普通高等院校的理论教学成果,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一方面,要加强构建新型专业教学模式,突出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另一方面,要兼顾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实践知识的实用性,构建新型专业教学模式。职业本科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要求具备较强的复合能力、创新能力等。在教学模式的构建上,职业本科院校要注意吸收普通高等院校的理论教学成果,适当参照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模式,建立适用于卓越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专业理论教学模式,发挥传统课堂教学在理论知识教育方面的优势,注重专业学科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保持学生专业理论学习的深度。同时,职业本科院校要参照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驱动为主,注重案例引领、项目导向的“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尤其要注意保证实践性课程和课时在教学体系中的比重,着力开辟企业车间、实习基地等“第二课堂”。

此外,职业本科院校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职业本科院校以一流专业建设推进卓越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应统筹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教学,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与专业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程;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应搭建集专业技能实训与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于一体的综合型实训平台,依托平台举办模拟创业、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

总之,职业本科院校加强一流专业建设是培养卓越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所向,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一流的专业需要系统完善的机制作保障,职业本科院校需要通过强化机制建设,找准一流专业建设的入口,明确责任,坚持目标导向,加强顶层设计,针对一流专业建设,制定量化目标,抓好落实,把好一流专业建设的质量关,以提高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一流院校人才
人才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