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社戏》的“戏外之美”

2022-03-18郑丽丽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社戏外祖母水乡

◎郑丽丽

《社戏》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收入小说集《呐喊》。相比《呐喊》中《狂人日记》《孔乙己》《药》和《阿Q 正传》等其它作品,《社戏》没有入骨鞭挞,也没有辛辣讽刺,有的是读后悠长、韵味十足的感觉。语文课本中《社戏》节选自鲁迅《社戏》原文,去掉了前半部分糟糕的看戏经历,只留下少年时鲁镇看戏经历,以少年“我”的视角,写出了一个脉脉温情的江南水乡世界。然而,虽然题为《社戏》,但是其中大半内容全然不是写社戏的具体内容,反倒对戏外种种着墨颇多,如水乡孩童自在玩耍生活和长辈温柔满足“我”看戏愿望。及至末尾,回想记忆深处孩童时的社戏,发出“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喟叹。当然,这喟叹中缅怀的并非那略显粗糙的台上社戏表演,而是戏外的种种儿时看戏经历。

一、童眼看水乡生活:伙伴温馨

在少年“我”的眼里,每年跟随母亲去外祖母家消夏是一件乐事,连带着外祖母家所在的小村庄也成为“我”的乐土,原因在于在这里“我”可以得到优待,而且不用学习“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这类对孩童颇为深奥的《诗经》。至于说优待,则是与村里小朋友玩耍,如挖蚯蚓、钓虾、放牛等。对于小小年纪的孩子来说,只是跟小伙伴一起玩耍,做些平常事,居然是足以念叨的“优待”。要知道,对于村里的孩子,挖蚯蚓、钓虾、放牛都只是平常事,从会走路其大抵每每要玩的,何至于成为“我”的优待?一切皆因“我”是一个城里会念书的孩子,日常学习占据了主要时间与经历,这样放纵地玩耍实在难得,因此也就成了“我”心目中的优待。

水乡孩童除了在玩耍中让“我”感受到优待,如钓到的虾照例归“我”吃,还总是努力帮“我”达成愿望。十一二岁那年,“我”下午未能看戏,看完戏回来的少年们围着“我”叹息而且表同情,并积极想办法带“我”去看戏。在这里,“我”的形象是一个幼稚而任性的少年形象,而水乡少年则是真挚的伙伴:虽然自己看过戏,面对没能去看戏的“我”不炫耀不奚落,真心的同情并想方设法;哪怕自己已经看过戏,仍愿意帮助未能看戏的伙伴再去看一次戏;这些少年还非常能干,个个会游泳,其中两三个还是游泳高手,愿意为“我”乘船去看戏“写包票”。这样的少年形象在和平年代作品中很常见,对于和平时期成长起来的孩子来说,也是极为平常的,但以文学斗士形象而闻名的鲁迅先生,他的笔下何曾有过如此温情的少年?

《孔乙己》中孩童围着孔乙己吃茴香豆,吃完了就一哄而散,十足势利;《示众》里看犯人示众的孩子欺软怕硬,简直是那个年代病态成人的缩小版……可以说,鲁迅运笔如刀,不仅直书成人病态,连儿童也未能完全幸免。还有,《故乡》中少年闰土形象多么可爱,成年后循规蹈矩的闰土就多么让人心痛,反观《社戏》中的这群少年,他们真挚热情,尚未染上成人的规矩和势力。最为重要的是,他们永远停留在少年美好形象上,鲁迅没有像对闰土那样,把美好撕碎给人看。因此,《社戏》中“我”在水乡生活中感受到的伙伴温馨实在是难能可贵。

二、童心盼水乡社戏:长辈温柔

《社戏》中明确提到的长辈有:外祖母、祖母、六一公公,这三位长辈形象都是极为温柔的,并不因“我”年纪尚小,就无视“我”的要求,或者强迫“我”做一个“君子”。

首先是母亲,她对自己的母亲(外祖母)极为体贴,在外祖母气恼时,细心宽慰,又是说鲁镇的戏更好看,一年可以看好几回,言下之意是“我”实在无需去看戏,让老人不必为“我”未能乘船去看戏而着急上火。对自己的孩子“我”,她并不一味拿出家长的权威,只是竭力嘱咐:再为看不到戏而哭闹,外祖母要生气的;也不能跟着别人去看戏,外祖母会为来回安全担心。方方面面都顾虑到了,且拿出现实理由劝慰“我”,而且话语中虽然只说外祖母生气、外祖母担心,实则这也是母亲生气和担心之处。

再说外祖母,她知道“我”想坐船去看戏,一早就去叫船,之后还央人去邻村询问船只,发现都没有船时就絮叨着没有能早点定好船。按说身为“我”的外祖母,长辈有着非常大的权威,可以禁止“我”看戏的不合理要求,甚至可以责骂甩锅给孩子——这对封建家长来说很常见,但外祖母只是怪自家没有早点定船。同时,外祖母也并非溺爱孩子之人,她如此宽容,是因为觉得这件事自家“不合礼数”,“我”虽然是个孩子,但也应当生气。

一群少年看戏回来饿了,“偷”吃六一公公的豆子,第二天被六一公公问责“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说完这话,接着就问“豆可中吃呢?”得到肯定回答,有送了一大碗给“我”晚饭吃。六一公公只是村民中的一员,他的态度也代表了众多村民对“我”的态度:善良宽厚,热情好客,对“我”这位小客人极为贴心。

水乡的少年伴“我”玩耍,水乡的长辈待“我”宽厚,一言一语、一举一行都透着温柔,让“我”在多年之后仍怀念那年吃过的豆。

三、回忆那少年时光:戏外之美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社戏》以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结尾,为少年时那场社戏套上了一圈神秘滤镜。什么样的豆如此好吃?什么样的戏如此好看?

那夜,一群孩子看戏归来忽觉饥饿,便将视线投向岸边茂盛的罗汉豆,然后有了“那夜似的好豆”。具体来看,这豆并非精挑细选,只是孩子们挑大的豆子摘来吃,且是阿发自己邀请大家一起偷自己家的豆,可谓啼笑皆非,但当时的孩子深以为然——阿发家的豆确实大得多,这一点还是阿发自己确认的,孩童淳朴可见一斑。豆是普通的豆,做法也只是将豆剥好,加点盐煮来吃的简单烹饪方法。实事求是的讲,这样的豆子无论如何都跟美味搭不上边,尤其这群半大不小的孩子说不定把盐放多了或是放少了,豆的味道顶多算是能够入口而已。尤其是最后,六一公公将同样的豆送到“我”家里,经过更好的烹饪做出来,反倒“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对比之下,豆是一样的豆,只是一起吃豆的人不同,却产生了不同的感觉。因此,让“我”念念不忘的,是当年吃豆的经历,以及一起吃豆的人吧。

在语文课本节选部分之前,还曾讲述了“我”在成年后的两次看戏经历,一次是被朋友推荐去看最好的北京戏,另一次是为湖北水灾募捐而举办的戏,两次体验都极度不适,导致“我对于中国戏告了别”。有了两次看戏劝退经验,“我”才怀念其在水乡的那场社戏,并确凿地说那是再好不过的“好戏”。当真如此?那年的戏因为去迟了,只能远远观望,看到的节目也不算精彩:白天连翻八十四个筋斗,晚上却只唱得让人打瞌睡,鞭打小丑便算是“最好的一折”。单从舞台表演看,这次社戏乏善可陈,甚至因为观众较少戏演得很敷衍,北京戏和募捐戏从表演艺术看绝对高于社戏。那么,“我”到底为何认为那是好戏呢?概因戏里不好,戏外美好。这次看社戏的机会是小伙伴们通力帮忙促成的,看戏时小伙伴认真数筋斗数,为“我”买豆浆、舀水,与“我”有着共通的看戏感受。如此,这场戏怎会不难忘?

回忆会将让一切美好之物愈发美好:一是情感发酵让记忆更美好,二是回头看时才发现当年的一切再难遇到,显得弥足珍贵。“我”忆及少年那场社戏,戏的内容早已模糊不清,唯余伙伴共同看戏种种,以及看戏归途吃过的罗汉豆,戏外之美成就了那段少年时光。

《社戏》写虚拟之事,是小说;《社戏》中有现实之影,又似散文。鲁迅对于小说创作曾经说过:“所写的实际,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从《社戏》中寻找鲁迅先生的意思,戏里并不足道,戏外的温馨伙伴、温柔长辈和美妙时光才是弥足珍贵的记忆,让他念念不忘许多年。

猜你喜欢

社戏外祖母水乡
外祖母的美味(节选)
唱不尽水乡幸福多
梦里水乡画里藏
水乡哪里美
回忆我的外祖母——坚强独立的女“水客”廖德英
水乡的美,最美在人
猎犬感冒
菊香依存
定准语文课堂的出发点——丁卫军《社戏》教学实录评析
风景这边独好——丁卫军《社戏》教学课例深度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