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激励艺术
2022-03-18臧其申
◎臧其申
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中国游泳队选手,江苏籍运动员张雨霏夺得两金两银的骄人成绩。张雨霏夺冠带给我们的话题很多,从选手的实际情况我们得知,原来即便是奥运冠军,也同样是在曲折的成长道路上练成的。细察之下,不难发现游泳与语文竟有着惊人的相似:两者都需要克服无数的困难,都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坚持,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经历艰辛的磨练,成绩都是勤奋和汗水的结晶……也许,努力不一定能让你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但是如果半途而废,那你就注定不会与金牌有缘。
游泳是这个道理,语文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低年级时候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浓厚,且差异不大,然而到了中高年级,班级中就会出现一定数量的“语文学困生”。这种状况会随着年级的升高呈上升趋势。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教师承担起应有的职责。
陶行知先生曾大声疾呼:“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针对教师对学生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他说:“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可是,现实中的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扮演起那位“糊涂的先生”:不懂赏识,不愿赏识,害怕赏识,是当下不少老师的通病。有的老师因“恨铁不成钢”,于是对学生多了几分急躁,少了几分包容;多了几分苛求,少了一些呵护。冷眼、批评、讽刺、呵斥以至体罚。心灵的施暴、严厉的斥责最终结出的便是信心折损、兴趣失却、活力丧失、师生关系对立的苦果。如此恶性循环,加剧了学困生的产生。
威廉·杰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这种“渴望”会变得更加强烈。有人说,每个孩子都是为了得到欣赏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在云南省昆明市,有所丑小鸭中学,校长叫詹大年。这个被成为“云南的雷夫”“问题孩子之父”的老师用大爱和智慧办了一所学校,并争取让一些问题学生回到正常成长的轨道上,让一群群“丑小鸭”蜕变成“白天鹅”。他认为,教育的顺序是“关系——兴趣——规则”,教育应该先建立关系,而不是制度,“好的关系,才是好的教育”。“把孩子养亲了,教育才有灵感”。我所理解的“把孩子养亲了”,就是老师要想法设法地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喜欢他,然后让他喜欢老师,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喜欢、信任、接纳、亲近、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詹校长看来,批评的目的是激励,是唤醒,而不是打击和压制,是叫孩子“抬头”。他曾谈到过自己是如何处理一个经常躲在厕所里抽烟学生的。詹校长没有责怪和处分抽烟的孩子,反而表扬他,肯定他在厕所抽烟是对的:因为知道在学校抽烟不对,才躲在不影响他人的地方抽,情愿忍受不好的环境,顶着负罪感,把所有的伤害留给自己。这个孩子是否就此戒烟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他一定从内心感激这位宽容而善解人意的校长。
詹大年校长与丑小鸭中学的故事让我联想到很早以前就读过的陶行知先生用四块糖果教育打人的学生王友的往事。每当回想起这个故事,我都不禁扪心自问:换做是我,我会发现并赏识一个打架孩子这么多的优点吗?我是不是经常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啊?
对于犯错的孩子甚至是问题学生,陶校长、詹校长尚能如此“表扬”,我们又为何吝啬我们教学中的赏识与激励呢?
一、目标激励,激起孩子们的成功期待——我能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教学《送别组诗》时,一开始就把学习的目标挂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树起了一个标杆,激起大家挑战的欲望,这是目标激励。
孙老师在课的伊始就告诉同学们今天要尝试学习一组写送别的诗,然后,由浅入深地引导孩子们带着任务去自读诗歌,尝试自己解释它。学生们在老师的鼓励、暗示、期待下,投入、用心地读诗,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释诗句。
结果,几分钟就换来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小手成片。我们不由得惊叹孙老师熟稔的赏识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成功,得到肯定,对一个人来说,只有成功才能进一步激发起为下一个成功而不懈努力。
有一年,我所带的班级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很多孩子的父母文化程度都不高,隔代抚养、留守儿童不在少数。不少学生没有什么追求,在学习上也是得过且过,过低评价自己的能力,而且对未来没有什么憧憬。
接过班级以后,我即从教孩子们“立志”开始,给他们树立一个个目标。
目标的树立是从“大”着眼:带领学生诵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志当存高远”《古今贤文(志向篇)》《少年中国说》等励志经典;在教室墙壁、黑板上张贴励志名言或名人故事等。
“大”的目标更需要 “小”的行动,就是要把远大的目标“掰碎了”,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月、一周、一天,最终落实到每一节课上,强调“一课一得”。时刻提醒学生: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又收获多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当他们付出很多努力而看不到收获的时候,是会自暴自弃的。
新学期刚开始,我就给一个班级学生定目标:如何尝试每天早上问朝阳该怎样努力,每天晚上问灯光收获多少。
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不是很好,经常以各种借口延误作业的完成,于是我又用一副对联告诉同学们每周要坚持完成的事情:两读三写,读读写写传承千年文化;一做两习,做做习习无愧十载寒窗(两读:经典诵读、课外阅读;三写:写钢笔字、写日记、写读书笔记;一做:做课堂笔记;两习:复习和预习)。
因为这些目标分解到每一天,完成起来并不是很难,所以大部分孩子都能轻松做到,我就对他们进行一些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一小部分没有完成的同学,也没什么,找找原因,查漏补缺呗。在这种目标激励的作用下,我们班的学生渐渐自信起来,学习的劲儿自然更足了。
《好的故事》是统编版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走近鲁迅”的第二篇精读课文,选自散文诗集《野草》,是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散文诗。《好的故事》以梦幻的形式,描写了一个没有“故事”的“好的故事”,全文语言优美,充盈着诗情画意,在昏暗的现实和美好的梦境的强烈对比中寄寓着作者的理想和希望。
对于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本文读起来有一定难度。如何教好这篇文章,让学生不但读懂文章,了解文意,内心升腾起对鲁迅先生的敬意,甚至愿意去多读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呢?我的指导思想就是难文浅教。在深入备课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课教学的主要目标: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为了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我引导他们关注课后的文章写作的时间,再出示二三十年代语言特点的相关资料,学生借助这些资料,就了解了自己不懂的原因,明晰了学习的目标。
在预习单的帮助下,我带着学生对找出的难度难懂的字词反复朗读,并将这些词语送到句子当中去读。就这样,学生把词语读准确,把难句读通顺了。在边读边理解词语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梳理总结出理解词语的方法。
在理解词语,读好难句的基础上,我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关注:“好的故事”是指什么?
学生再次潜心读文,在文字中找到相关的语句来证明自己的理解,明确了这是一个梦以后,梳理出文章的结构,一步步拉近学生与鲁迅之间的距离。
在目标激励下,犹如层层剥笋,学生拾级而上,难文浅教的目标顺利达成,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也被点燃,接下来的学习自然水到渠成。
二、过程激励,放大孩子们的成功体验——我行
有了目标,像果实一样挂在枝头,很是诱人。刚开始,同学们都很乐意参与,你争我赶的,不亦乐乎。可好景不长,一段时间以后,有些孩子就想打“退堂鼓”了。
就拿写日记来说吧:刚开始,我要求学生每天一篇日记,孩子们那个不乐意啊。怎么啦?累啊!何况写什么啊?哪有那么多的东西可写啊?结果,第一次交日记,我等了一星期,就一个孩子交到我的桌子上。于是,我说:“同学们啊,怎么不听老师话呢?”“老师,我们不是不听话,是真不知道写什么。”“哦,怪老师没说明白,这回咱不写日记,改为‘一句话新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实在没招,抄一段也行,这就是咱的目标,你们看这样行吗?”“那行!”这招还真管用,写“日记”孩子明显多了起来。
谁知,两个星期过后,又不行啦。痛定思痛,我也开始反思起来,写日记很辛苦,要想让学生坚持,关键是要让他们体验成功。
于是——
第二天语文课,我首先给他们讲了苏格拉底让弟子们甩手的故事,让孩子们感悟坚持的重要性。然后,我特别表扬了班级中一直坚持写日记的孩子,并给他们颁发了精美的小礼品,还带头鼓掌。被表扬的学生虽然觉得有些言过其词,但看到我煞有介事,人人心花怒放。
表彰仪式结束后,我问学生:“你们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吗?”“希望!”“那好啊,说明你们都是有上进心的好孩子!”“其实,写日记是语文学习的一只翅膀,很有意义。你们坚持写,老师会在你们的写得好的地方画波浪线。一个星期评选3 篇获得波浪线最多的日记,还有进步大的同学也发给奖状。”
这下,孩子们劲头又足了。每次日记本发下来,都要先数一数得到几条“红波浪”,还会在同学中间把相关语句大声朗读出来,彼此分享。
学生一个学期的语文学习需要老师不断赏识,一节课同样如此。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的课堂始终与激励相伴,让人如痴如醉。
王老师在教学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毫不吝惜自己的溢美之词:
“好一个‘故园无此声’,有味道!
“好一个‘聒碎乡心梦不成’!来,读出你自己的味道和感觉来。
“好一个‘不管在什么地方,心总是在家乡’!”
……
我们发现,学生们的每一个回答都得到王老师的肯定与赞许,就是在这一句连着一句的叫“好”声中,孩子们才口吐莲花、妙语连珠。
三、评价激励,尊重孩子们的学习成果——我成功
学习的过程需要克服很多困难,还要和自己的惰性作斗争。因此,指向结果的评价激励就显得尤为重要。张雨霏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与她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是分不开的。简单地说,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看得见“成功”,摘得到“成果”。
孩子的想法还是比较单纯的:学好功课能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同学的肯定,接下来还得好好学。潜移默化之下,孩子们便会对虽然过程很苦,但是只要做得好就会给自己带来荣誉和价值肯定的学习活动感兴趣,从而内心产生把它做得更好的强烈愿望。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教研室送课活动。上课的内容是《走进草房子》。送课时,因为是借班上课,又有很多老师观摩,一节课上我情绪高昂,不断给学生鼓励和赏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结果,那节课效果出奇的好。学生红光满面、小手如林、妙语连珠,下课了,孩子们还围着我问这问那,不亦乐乎。
而当我在自己的班级上课时,因为上的是同样的内容,又在本班,我情绪稍显低落,也极少激励学生,结果一节课死气沉沉,效果大打折扣。
课后,我在反思,怎样让学生喜欢上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学生的成果,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由此,我想到了已故的于永正老师。
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我每次上课前都会准备一百顶高帽子,准备随时抛给学生。”
他在病中修订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一书中,用整整一章的内容谈“激励”:“如果说教育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那么,它的第二个名字便叫‘激励’。”
他常常蹲下来看学生,用放大镜去寻找每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有时候,他甚至会为学困生“制造”闪光点:作文时对他们略加指导,讲评时大加赞美;请他为班级做点事,班会上大力表扬;课前对他们朗读稍加辅导,课堂上让他们的朗读给大家一个惊喜……
曾经听过于老师的作文指导课,于老师喜欢给学生打分,抓住习作中的闪光点,打的分值常常超过100 分,学生们在一个个从未有过的高分记录中挑战同学,也挑战自己。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学生每成功一点,于老师就给予慷慨的表扬。据于老师的学生回忆,上学时记忆最深刻的就是老师的激励和肯定。善于激励,可以说是他教学成功的“法宝“之一。
行文至此,有必要再说说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对于今天的教育人来说,就是要从陶校长的良苦用心中,去读懂他的慧眼独具——每个孩子都是为了赏识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我们只有把教育的“糖果”慷慨地赠予学生,才能让他们尝到教育的“甜”!
语文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语文教学需要平等沟通、真情对话;语文教学要让老师在享受中教、让孩子在欢乐中学;语文教学,就应该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