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理能力现代化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策略探究

2022-03-18陈国军陶庆才

关键词:专业化高校学生辅导员

陈国军,陶庆才

(1.沈阳医学院 团委,辽宁 沈阳110034;2.沈阳医学院 党政办公室,辽宁 沈阳110034)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新时代的主要目标,进一步强调多元合作的“互动化”国家治理方式,以及合法、责任、透明、等效等治理理念。高校作为社会的子系统,在国家强调治理体系建设的背景下,其内部各项管理工作也要全面转向综合协同治理,尤其是“传统的学生管理从传统的主客二分、被动、线性管理走向现代化的多主体、主动、多维网络化管理新模式”[1]。因此,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应从治理能力提升的内涵出发,结合高校学生管理的内在规律,探索高校学生管理的价值意蕴和路径方法,多维度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实现引导与教育、服务与管理相结合,提升高校学生管理效能。

一、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学生管理的新要求

在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高校学生管理被赋予了较高的任务使命,这是由高校的载体意义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所决定的。2017 年,教育部修订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上看,新规定更加突出立德树人要求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同时在治理能力方面对高校提出新的要求[2]。从价值属性角度讲,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高校学生管理的现实价值追求,其对高校学生管理提出了夯实基础、遵循规律、价值引导与专业化发展等新要求,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攻坚任务。

(一)夯实高校治理能力的“保障场域”作用

学生管理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学生实践活动及其他学生活动的重要保障,学生管理质量直接影响高校内部治理能力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构建高校治理体系与提升高校治理能力成为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的重要着力点,预示着从传统管理向全面治理的转变。治理的意蕴在于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促进相关利益群体能够产生良好的合作互动机制,共同管理公共事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助推作用。高校学生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规范化、科学化的教育、引导与规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服务,而非压抑学生的个性及控制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这同现代高校治理的基本理念相契合。在高校提倡构建现代治理体系的要求下,学生管理不能只是为了管理而管理,而是为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发展服务,保持育人的基本功能。其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要同第一课堂紧密配合,弥补课堂教学在育人方面的不足。在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高校学生管理要体现“保障场域”功能,即做好学生全面成长发展的保障,保持高校的治理理念与行为特质,保障学生在现代高校治理体系中的基本权益。

(二)遵循高校学生管理的基本逻辑

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要求提高战略管理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形成科学化、生态化的长效工作机制,即要符合国家逻辑、社会逻辑、学校逻辑及学生本位逻辑。首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新时代更要坚持党在教育事业中的领导地位这一根本国家逻辑,深刻领会与贯彻国家政策,在国家构建治理体系的背景下加快提高高校学生管理水平,这也是最基本的治理要求。其次,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需要遵循社会的规则与规范,即在社会逻辑框架下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体现高校在社会系统中的角色扮演及双向互动的社会关系。再次,高校学生管理体系植根于内部管理系统中,既要满足学校管理的目标要求,也要协调管理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扮演好高校子系统在促进整体治理中的重要角色,依据学校逻辑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乃是追寻特色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最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要遵循学生的本位逻辑,按照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开展管理工作,认真把握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实际需求,坚持既定管理原则不动摇、管理方式要灵活,确保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夯实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基础,“按照‘计划—领导—实施—反馈—调整—落实’的步骤进行,这与学校逻辑与社会逻辑丝丝入扣、相辅相成”[3]。

(三)坚持以服务促发展的价值导向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满足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的政策部署,不能脱离社会主义进行办学,因此要在实践中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在管理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学生管理与意识形态教育有机融合,这体现了学生管理的教育意义与服务价值。传统的学生管理价值观以人身安全为主,在以治理为要求的背景下,其管理的意蕴应更为丰富。不仅要保障学生的身体安全,更要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要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支撑,更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行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服务是当前高校学生管理的主题,也是走向“治理”的基本要求,尤其是要服务学生的成长发展。高校以自我管理、协同管理代替自上而下的教师管理,打造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养成学生良好行为规范和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重要平台,树立服务为本的管理理念,形成以服务促发展的工作机制。

(四)形成高校学生的专业化管理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对于高校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岗位需求量日益加大的同时,更加强调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来临,以及当代大学生的个性需求越发强烈的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与挑战,在现代高校治理体系的框架内提升学生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乃是时代的新要求,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的必由之路。高校学生管理专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改革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整合与优化学生管理队伍与管理资源,引入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形成协同互助的管理方式,为大学生提供更为专业化的管理服务。专业化的管理模式能够有针对性地提高管理效率,将灌输式的管理转变为教育引导与服务,真正贯彻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方针,通过提高管理要素的专业化水平,满足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学生管理效能的内在要求。

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的主要问题

随着时代发展及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当前大学生群体特征与活动方式已然转变,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仍然囿于传统上的认识偏差与行为失措。实际上,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仅是一种管理行为,而且要基于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与服务,维系高校管理秩序的合理运行。

(一)服务型管理缺失,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不足

当前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仍然具有传统管理模式的痕迹,尤其是在理念上将管理与服务分割来看,在行政化的管理机构、管理人员配置下,自上而下的管理思维较为浓重,并在日常管理中持续实践,培养出更多守纪律的“听话”学生,而这些学生却严重缺乏自主性和创造力。久而久之,强制性管理也使学生产生叛逆的情绪,反而难以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在传统学生管理模式下,大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得不到激活,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的意识较弱。此外,部分高校辅导员教师以让学生服从管理为任务目标,不能真正了解学生具体需求,该做好的保障性工作没有做好,如果再缺乏高超的管理艺术,必然会造成与学生群体的紧张关系。长此以往,高校辅导员教师会因管理任务过多而力不从心,产生较大的管理压力,也会造成学生成长需求与管理供给相脱节。实际上,高校重管理、轻服务的理念催生了“保姆式”的管理模式。这是没有认清高校学生管理本质上要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型管理为依托,针对大学生群体需求提供成长发展所需的各类教育服务;也没有为大学生搭建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平台。大学生自治机制的缺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现代高校治理体系的构建。

(二)方式与价值博弈,学生管理二元价值混淆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存在较为深刻的二元价值混淆,即行政化的工具价值与民主化的人文价值并存,直接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价值导向。首先,就管理方式而言,行政化与民主化的博弈影响着学生管理的具体举措。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受行政体制与社会环境影响较深,主要依托一套庞大的学生管理系统,专门负责学生的管理活动,这便赋予了学生管理行政化的理念与方式,导致学生组织的官僚化、管理活动的行政化、学生评价的形式化,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在内的学生活动都具有行政化特点。概言之,“目前的学生管理缺乏学生的主体参与,处处映衬着高校行政权力主导的色彩,即使实施公开征求意见的制度也缺乏实质性意义”[4]。随着行政化管理弊端的日益暴露,民主化管理越发得到理念上的认同,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推动管理工作,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但在管理体制的作用下,学生管理工作“去行政化”依旧任重而道远。其次,就管理价值而言,高校学生管理存在工具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博弈,这成为阻碍学生管理工作走向全面治理的认知性障碍。刚性的制度设计与僵化的组织系统是传统的以工具价值为引领的学生管理系统的典型特征,其优势在于短时间内能够达成组织管理目标,具有较高的管理效率,通过各项规章制度和条例发挥作用,强化了管理者的管理权威,但却弱化了大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及创新型思维观念。人文价值是在人本主义理论指导下生成的基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价值趋向,管理者从人本主义视角思考学生管理问题,不再一味追求制度的刚性作用,更多地注重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强调“人”的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以及自由和平等的人际关系。“高校必须将人本化的理念贯彻管理全过程,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励人”[5],逐步探索大学生的自主管理。而如何达到工具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平衡,实现扬长避短、相互促进的管理方式,乃是解决当前高校学生管理问题的当务之急。

(三)管理与教育脱节,管理的教育功能弱化

高校学生管理应与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其本质与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教育意蕴较为薄弱,不符合治理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学生管理往往被视为教育教学活动之外的工作范畴,高校没有很好地将两者有机融合,有效发挥协同互补的作用:一是在观念上割裂了管理与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将管理视为提升学生素质与能力的重要方式,而是将其作为高校管理任务,这种观念下的学生管理过程难以产生新的知识和能力,对大学生成长发展缺乏动力;二是在实践中缺乏将“第二课堂”融入学生管理的教育方法,高校辅导员教师与专业教师的沟通联系有限,两大教师群体往往“泾渭分明”,管理与教育严重分离。高校学生管理同其他管理活动的本质区别在于,其是以学生为本位,在教育的大框架内进行的服务学生成长发展的管理活动,若丢失教育功能便背离了管理的本质属性,这样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现代高校治理体系中弱化了管理的价值。

(四)要素支撑力有限,专业化管理水平较低

高校构建专业化的学生管理模式需要依赖于专业化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管理教师队伍等多元要素的支撑,各要素相互协同与有机融合,能够有力推动学生管理工作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缺乏专业化的要素条件,尤其是高校辅导员教师队伍在实现专业化目标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在引领学生思想发展及开展教育管理、职业生涯规划、心理辅导等方面的能力不足,其学历层次与能力水平不匹配,缺乏实践工作经验。学生人数激增同辅导员教师不足造成的质量矛盾尚存,管理队伍发展的滞后成为专业化管理的关键问题。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结构不够合理,很少来自思想政治教育或与学生成长成才相关的学科专业[6]。也有部分高校推行兼职辅导员制度,要求刚入职的教师必须担任辅导员2~3 年再转岗,高频率的人员流动影响了专业化队伍建设。高校辅导员教师忙于日常的事务性管理工作,很少有精力对学生管理进行深层次研究,很难有充分的时间对培训内容进行积累和消化。高校“重形式、轻总结”的培训观日渐泛化,这就造成高校辅导员教师专业化程度难以提升,也影响专业化管理理念与工作机制的形成,直接导致高校学生管理专业化水平较低,难以满足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三、治理能力现代化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能力提升的策略

在现代高校治理体系中,高校学生管理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思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治理新模式,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利用教育引导与制度规约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多元互动的治理平台,提高专业化的学生管理水平,做好新时代学生管理服务工作。

(一)管理主体转向: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新模式

传统高校学生管理的主体是辅导员教师,实行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学生是被管理者与被教育者,在管理中处于从属与被动地位。随着民主化管理理念的深入,当代大学生群体要求自主管理的意识愈发强烈,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则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实施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治理体系构建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刚步入成年阶段,需要做好从学校学习生活到社会工作生活的有效过渡,其不仅需要具备以专业知识作为支撑的能力,而且需要提升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抗挫折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而依靠专业教育及传统的管理方式并不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非智力水平,学生应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高校要为大学生搭建自主管理的师资、制度框架,树立“大管理”思维,赋予学生一定的自主管理权限,对于学生社团、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活动要放权。但这并不代表辅导员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还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指引正确的发展方向。“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7]现代高校治理要求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并使其作为管理的主体积极参与管理,将学生的意见纳入管理评价系统中,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教师外部鞭策与教导、学生内部自控管理的新模式。

(二)管理方法并进:构建道德与法制并行的教育方式

高校学生管理是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的教育价值将会进一步被激发,其旨在通过道德引导与法制教育,促进大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推动治理价值的实现。“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校的主要任务,在学生管理中明确“德治”原则,既是对国家要求的呼应,也有利于在管理实践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都是学生管理的重要方式,依照制度实施管理,是强化学生管理科学性与规范性的必要条件。因此,道德与法制并行是提升治理能力的可取之道,单纯采用一种治理方式并不能全面展现学生管理的价值:一味强调道德教育则会造成管理的松散与无序,缺乏必要的约束性;而只采用法制规约则会导致管理过于僵化,难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活力。道德具有治理的价值和功能,能够使管理在教育人、培养人中发挥作用,而制度是治理的基础性要素,科学的治理是以科学的制度为支撑的,“制度既是高校学生管理活动的重要因素,也是强化管理活动的重要方式与手段”[8]。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实施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结合共治,根据不同情境分类施策,达到最优化管理效果,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管理手段创新:构建多主体的协同治理体系

多主体协同治理是高校学生管理走向全面治理的重要举措,也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课题。协同治理的前提是师生构建平等性的主体关系,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核心目标提供服务,弱化管理的行政属性,围绕学生管理需求的多元要素,积极构建协同治理体系。高校学生多主体治理机制的形成依赖于治理平台的建立。高校要依托思政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组织,搭建协同创新管理系统,夯实学生管理的组织基础。学生管理不仅要规范学生的行为,更要动用一切资源服务学生的成长发展,即具备全方位的教育功能,而传统的组织形式显然不适于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学生管理。一方面,协同治理平台由学生管理部门牵头,多个教学中心、社团组织共同参与,集管理、教育与创新职能于一体;另一方面,协同治理平台主要彰显学生“自组织”属性,成为学生进行自治的重要载体组织,便于多维要素“互治互促”,有利于挖掘和开发学生的发展潜力,成为高校治理的重要场域。“学生‘自治’是学生的事,同时也是学校的事,‘自治’包含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等方面,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能够独立思考和进行自我管理。”[9]

(四)管理要素升华:构建专业化的学生管理新机制

高校学生管理专业化是保证管理效能的必要条件。新时代,高校要实现管理要素的全面升级,以构建专业化的管理机制为目标,在管理理念、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提高专业化程度。首先,高校要转变学生管理思维观念,确立学生在管理事务中的核心地位,树立学生管理质量观,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为第一要务,结合国际先进经验,强化管理的理论导向,坚持管理的实效性和科学性,不再囿于传统的管理理念。其次,高校要不断强化管理内涵建设,不拘泥于行政化的管理事务,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育与引导大学生成长发展上,做好管理过程中的咨询服务、技术支持、经验传授等工作,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与实际需求,引入先进的模式与方法,优化学生管理制度,构建专业化的管理机制。最后,高校辅导员教师队伍是专业化管理的关键。“辅导员教师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主体,中央文件明确规定辅导员教师从事德育工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10]高校要重视辅导员教师培训,从源头到过程再到经验总结,把握好每个节点的质量,将辅导员的“政工人员”形象转变为学生管理领域的“专家型”人才;完善辅导员梯队建设,做到年龄结构合理、职称结构合理、特长结构合理;并保障辅导员教师的群体利益,保持发展潜力,制定有效的职称评定、绩效考核、薪酬激励制度,解除辅导员教师的后顾之忧,努力提高其专业化水平,有力地支撑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专业化高校学生辅导员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