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审美素养的现代诗教学策略探析
2022-03-18◎胡丹
◎胡 丹
新诗有其美学特性,是培育学生审美感知力的最佳载体,对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赞可夫曾说:“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1]反观如今的新诗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自身能力不足以示范朗读,诵读指导浮于表面,学生因未感受到现代诗的美而缺乏兴趣,同时课堂教学还存在用教师的传授和讲解取代学生真实的阅读体验等问题,这些都影响了学生个性化的审美体验,阻碍了学生在学习现代诗的过程中获得美的熏陶。
不同的文体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师在组织和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当依体而教,关注文本的语言和言语形式,找到文本的特质和核心价值,采取贴合的教学策略。
一、涵泳诵读,因声求气
“姚惜抱谓诗文必从声音证入,曾文正谓词章以声调为本。”[2]桐城派主张学习诗文时非常注重从声音入手,因声求气,声音有一定的节奏,声调的缓急应与气势的抑扬疾徐相称,在或纡徐或急促、或高扬或低沉的语调中感受作者的情思,获得审美体验。
有效的朗读能让文本入心,让声音传情,朗读深处知情浓。所谓有效,不是一般地读,而是对文本的审美表达,是一种艺术的展现。尤其是诗歌这样一种抒情性比较强的文学样式,更需要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也应该向学生明确,不同的情感有不一样的节奏和韵律,缓急有致。若情感轻松愉快应读得悠扬明快,悲哀忧伤应该读得缓慢低沉。
例如《黄河颂》一诗的教学中,就可以进行朗诵活动设计,通过朗读活动来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感悟诗理。根据单元整体教学理念,本单元选编的都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熏陶,还要注重涵泳品味,体会作品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怀。这首诗从抒情方式而言是在直抒胸臆,如“啊,朋友!”“啊,黄河”就像面对面地歌颂,如何读出这种亲切感?读“啊”时先深吸一口气,要深沉一些,再吐出来就更加自然,情感就不会显得干瘪。“啊!黄河!”反复出现,营造出回环往复、重章叠唱的韵律美,奔涌着爱国激情。朗诵时可以有层次和梯度,作为摇篮的黄河养育我们,读得相对舒缓深沉,作为屏障的黄河保护我们,可以读得更加坚强有力。
这首诗的语言之美俯拾皆是,语势恢弘,豪情满怀。“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英雄一词重读,才能表现出磅礴的气势。“出现在亚洲的原野”亚洲一词也要重读,才能读出辽阔之感。“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中连续的几个动词“掀”“奔”“劈”“结”很有表现力,不仅要重读,语速还不能过缓,体现了黄河气势磅礴、波涛汹涌,仿佛黄河就在我们眼前奔流,特别有画面感。朗诵时也应该读出黄河奔腾澎湃、不可阻挡的气势,感情要充沛饱满,发音要掷地有声。结尾讴歌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发出学习黄河精神的誓言,“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要读得铿锵有力、庄严豪迈、壮怀激越。根据文本的内容特征和情感的起伏变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让各小组自己设计本组朗诵的形式,进行课堂展示,在课堂接近尾声时让全体学生站起来齐读这首诗,学生在反复的诵读和层层深入的理解中真正感受这首赞歌的磅礴力量。
朗诵过程中声音、气势、语调、情感的自然流露必须建立在对诗歌情感充分理解并涵泳品味的基础上。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3]中国的语言文字本身就自带情感,如《我爱这土地》中“嘶哑的喉咙”就不宜读得太清脆,“悲愤”“激怒”应读得悲怆有力,而“温柔的黎明”就可以处理得柔和而美好。一些标点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如最后“爱得深沉……”除了要读出深厚浓郁而低沉的韵味之外,还要语速放慢、稍微拖音,让读者感受到诗人那涌动着的永不止息的情感,绵长而持久。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可以通过读,把文本的言、意、情传达出来。诗歌的情感、趣味、气势都可以在铿锵的朗读声中还原出来。学生沉潜在文本中,忘情地读,读出美感,读出自己的审美体验。
二、批文入情,因言求意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从本质上说是意识形态,文学的特殊属性在于它是审美意识形态,审美是文学区别于一般意识形态的特征[4]。因而文学活动是带有话语蕴藉属性的,即文学的语言与意义应当蕴蓄深厚、意味深长,需要我们品味、涵泳、推敲。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5]刘勰指出创作和鉴赏的不同:创作是将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语言文字外化的过程,而欣赏是一个透过语文文字体味情感的过程。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是诗人感情、心智、意念、理想等主观情志的流露,而读者与作者对话的桥梁就是文本。因而只有品味辞采章法之妙,才能真正走进文本深处,体悟情感。
诗歌是通过意象表情达意的,化无形为有形,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从创作心理而言,诗人是以象传情的,那么从欣赏的角度而言,又如何用好“意象”这把钥匙窥探诗人的内心世界呢?
首先,我们要熟悉传统意象的象征意义。如月亮寄托思念,梅花象征高洁,菊花和隐逸相关等等。
其次要准确理解修饰词,通过分析意象修饰词的含义来把握意象的内涵和要表达的情感。比较是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字词的推敲,学生可以体味语言的精妙,可以感受字里行间蕴藏的情感。在现代诗教学中,教师宜引导学生运用恰当、合理的比较,对文本内容的增删改换,把改句和原句进行比较,反复揣摩,从而领略语言之美。
如在《乡愁》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叠词的妙用,让学生圈点勾画出叠词,男女生分读。学生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叠词增添了诗歌的音韵美,思乡之情表达更深切、更浓烈。另外我们在读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这些叠词的共同特征:“小小”“矮矮”“窄窄”“浅浅”音调都是第三声,细细品读,第三声声调拖长,读起来更委婉曲折,情感也就更绵延了,萦绕于心,百转千回,挥之不去。小、矮、窄、浅,本是朴实无华的修饰词,经过诗人的巧妙叠用,点石成金。再来看意象的限定词,都是数量词:一枚、一张、一方、一湾,此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四个数量词有什么共同点。我们可以将原诗的用词进行改动。通过比较,学生可以看出原诗中的这些限定词让意象显得轻而小,进而思考小而轻的意象对表情达意的作用。小小的邮票更反衬出对母亲思念的深切,窄窄的船票凸显了对妻子的浓浓爱意,坟墓那么矮小却将我和母亲永远分隔,不是更悲切吗?一湾浅浅的海峡,虽浅却无法逾越,更反衬出他的无奈、悲痛。用这些小而轻的意象来承载浓浓的乡愁,我们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情感。可见,诗人在创作中的遣词造句无论是无意为之,还是反复推敲,其炼字的功夫都不容小觑。
此外还要关注意象的选择和排列。《乡愁》中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几个意象由小到大,将诗人由对母亲、妻子的思念升华到对祖国大陆的思念,只有把握意象的组合特点,才能拾级而上进入诗境。《我爱这土地》中几个意象的排列组合更是体现了诗人情感的变奏曲,诗人以鸟自喻,咏唱“土地”“河流”“风”“黎明”,从灾难、痛苦、奋起抗争最后再充满向往,充分显示了只要通过斗争,胜利的曙光一定会出现。
诗歌文辞典雅,艺术表现力极强,非常具有审美性,它能让每一位为俗务所纷扰、渴望宁静的心灵得到沐浴,让读者充分感受到诗意。它的语言比其它文学语言更有表现力,更为凝练含蓄。
学生作为读者,要立足语言,与文本对话,进而感受作者的主观情志。新诗课堂要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沉浸在语言的世界里,慢慢地读、细细地品,仔细推敲,反复咀嚼,揣摩诗歌字里行间的韵味,让学生体验到语言文字的美,增强审美感知力。
三、创设情境,任务驱动
字如其人,文如其人,课堂教学也应该贴着教学内容的文体特性展开。语言能唤醒沉睡的灵感,优美的语言能使课堂灵动起来,因而语文课堂呼唤有灵性、有温度、有思想、有情感的语言。
文学作品是具有召唤结构的,留白的目的就是召唤读者进行审美再创造。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说,文学作品是作家的创作与读者的欣赏共同完成的,读者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在想象中对艺术形象进行加工。
因此,在新诗教学中执教者要善于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只有借助于联想和想象才能具化诗意,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成有声有色的画面,让学生沉浸在美的情境中,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真切感受,与作者共情。
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不仅是组织课堂教学的凭借,更是学生感受语文魅力的第二文本。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与其它文体相比,以新诗为教学内容的课堂应该更有语文味,更具美感。朱光潜说:“话说得好就会如实地达意,使听者感到舒适,发生了美感,这样的说话,就成了艺术。”[6]如在《乡愁》的课堂教学中,可以用一首小诗导入:
一封简体字的来信问我
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
一头是孤岛,一头是九州
却有蒲公的一头白发,你的
要等到几时啊才肯还乡?
隔一道海峡的苍茫,不见对岸
落日的方向该是来信的方向
这是余光中《还乡》片段,“简体字”“孤岛”“九州”“海峡”隐藏着诗人的一些生平信息,也流露出欲归不得的无奈。这种导入,为整节课奠定了感情基调,比单调枯燥地介绍人物生平更能调动学生的审美感官。接着教师可以用优美的语言创设情境,营造诗意的氛围:1972年,台湾的一个夜晚,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月华如水洒满院落,一位诗人倚窗而立,抬头远眺,不禁泪眼朦胧,一首小诗从他的笔尖流淌而出。在优美的意境中,余光中先生独倚窗前的孤寂身影如在目前。教师也可以拓展余光中先生的“乡愁”系列诗歌,带同学们进行诗歌联读:
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厚土。(《从母亲到外遇》)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当我死时》)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乡愁四韵》)
深情朗读这些诗歌,学生沉浸其中,更深切地感受到余光中这个“乡愁”诗人的家国情怀:是对包括整个地理、历史、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也能感受到乡愁是一种思归而不得的无奈和怅惘。
除了创设与诗歌风格贴合的情境之外,有时为了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还需要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的学习在真实情境下发生。在《我爱这土地》教学中,可以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情境化教学和任务群设计,组织学生录制一个艾青诗选的有声读物,请同学们设计一个《我爱这土地》的插画作为有声读物的封面,那么学生就需要探究这幅画上要选择什么事物来画,要画出什么特点以及整幅画的布局及明暗色调等等。在这样的任务驱动下,学生自然会去寻找意象、关注意象的修饰语,如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此时借机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创作时间和历史背景,学生就很容易体悟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和诗人的情感。除了景物之外,鸟也应是插画中不能够被忽视的独特意象,这是一只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倾尽全力为土地歌唱的勇者形象,她对土地饱含深情,甚至死了也要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与土地融为一体,她是诗人的化身,学生在想象这只泪眼含情的鸟儿在啼血悲鸣时不自觉地就进入了诗境,与诗人共情。理解了这一层,在画面的布局和明暗色调的设计时学生便明确了画面整体色调应该是灰暗的冷色调,代表诗人因祖国的苦难而悲愤痛苦,对侵略者充满仇恨愤怒,但是黎明应该是这幅画中的一抹亮色,同时“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与前面几句的“这”同为指示代词,但也有不同,“这”是近指,土地、河流、风这些意象的组合是诗人当下所见,而黎明是诗人对祖国光明未来的憧憬,黎明的曙光应该在相对较远的位置,在这幅画面中进行一下虚化的艺术处理。艾青是学美术出身,在配图和设色上有自己的特色,从图画美这一角度解读他的诗作,不失为一个可选择的角度。后面的任务可以在这个情境下继续生成,例如让学生给这个有声读物的封面配上解说词,让学生录制我爱这土地朗读音频。这样的教学设计看似无关文本,实际上每一个任务的教学目标都很明确,都指向了文本的核心价值和教学重难点。
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可以说,审美素养是现代诗教学的本色追求。现代诗教学中,我们要修饰并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与文本融为一体,给学生以舒适的感受和审美的体验,这样学生才能耳濡目染,沉浸在文本和诗歌课堂双重境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