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真性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文旅融合的路径研究
2022-03-18索玲娟王元伦
■索玲娟,王元伦
(1.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0;2.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7)
一、问题的提出
如何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全面激活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已经成为国内外城市管理者和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历史文化街区既是历史的缩影,又承载着城市发展的印记。从城市功能的视角看,历史文化街区的首要功能是满足民众的居住需求,因此,它带有明显的居民生活方式与习俗的历史记忆。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记忆载体,历史文化街区往往体现着地域性的文化特色,是现代人与历史空间、生活记忆互动的桥梁。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工业化与城镇化浪潮,是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命运的分水岭。工业化与城镇化之前,历史文化街区由于历史、区位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存在环境质量差、基础设施不足、居住条件破旧等问题。大规模的工业化与城镇化陆续袭来,大量遗存于古城区的历史文化街区陷入了保护与城市更新的矛盾窘境。大拆大建的城市化建设,极大地破坏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原貌,历史文化街区所承载历史文脉被割裂、被湮没在城市化的钢筋混凝土之中,历史文化的原真性也随之荡然无存。
当前,文旅融合不仅实现了文化赋能旅游的课题,也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性开发提供了方向,正在成为各地政府大力推进城市更新的有益选择。正如美国学者丹尼尔·马托所言,“所有产业都是文化的”[1],文旅融合更加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呈现。因此,从原真性的理论视角看,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升级改造,需要在保护传统文化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这既顺应了文旅融合的发展需要,又最大可能地保留了历史文化的原真性。本文主要就历史文化街区文旅融合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阐述原真性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文旅融合的具体路径。
二、概念界定与文献梳理
历史文化街区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原真性与文化遗产的联系始于《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但是,该文件的适用范围仅限于西方砖石建筑的保护与修复。1994年的《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在《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基础上,加入了东方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内容,强调了原真性是世界文化遗产认定中的重要标准。国内学术界对“原真性”的研究与国际上普遍遵循的原则大体一致,强调“不改变原状”的重要性。关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有着明确的界定,文物种类丰富、建筑群落完整、历史印记真实是其重要的参考依据。由此可见,文化特质是历史文化街区的根与魂,是其价值所在。“跨界”是文旅融合的明显特征,它既体现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双向互动和彼此渗透,又表明了二者之间的共赢、共享关系,进而拓展了二者的产业范围和领域,取得最大化的文化价值和最优化的经济发展效果。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地挖掘并发挥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特质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的作用,顺应文旅融合的发展趋势,按照原真性理论的观点,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改造,并且有序开展保护性的价值开发,成为当前国内城市历史特色区域焕发生机的有益探索。
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特质在城镇化进程中逐渐被边缘化甚至消磨的境况,国内政界、学界对这一命题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代城市场域内历史文化街区地位弱化的问题。对于“原真性”的探讨,最早广泛存在于哲学范畴,注重对自我真实性身份的表述,强调的是“人”的存在方式[2]。此后,在美国兴起的大规模城市更新浪潮中,“原真性”与城市改造联系起来,并被广泛讨论和应用。西方学者认为,对于城市中老社区的有效保存就是在保护城市的未来。国外学者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历史村落的保护措施、历史街区的保护政策以及保护性建设等方面[3]。国内学者对“原真性”的讨论,与国外的历程相似,都经历了由哲学到实践的转变。在实践层面,国内学者最初强调“原真性”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功用。我国学者阮仪三等[4]提出了关于文化遗产原真性的著名论断,他认为,文化遗产与原真性的内涵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认识过程中,创新、融合和发展的前提是保持内在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的协调一致。国内学者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始于古城保护的学术探索,学者阮仪三[5]根据自身长期实践经验指出,我国城市中的旧城具有突出的中国特色,人口的流入加剧了古城保护的负担,强调对原住居民的利益保障以及现代生活设施的改善。对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过程中面临的难题,耿彦波[6]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他认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面临着历史文化遗产的制度难题、文化保护机构的责任难题以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难题。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建设与创新方面,袁泉[7]认为,塑“形”、筑“神”可以实现对建筑风貌的保护;雍振华和高朦[8]指出,构建“互联网+古城保护”的古城保护系统,是当前阶段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对于新媒体技术的重要应用;蔡仁霞等[9]认为,应该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持续更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机制。关于历史文化街区文旅融合的研究成果较少,国内学者主要采取案例探讨的方式,阐述了开发设计[10]、旅游品质提升[11]等问题。
由此可见,国内外学术界对原真性以及历史文化街区的探究成果较为丰富多样。部分研究内容或从宏观视角切入原真性与历史文化街区的关系,探究历史文化街区原真性保护的影响因素,或从微观视角分析历史文化街区在更新改造中的空间安排、环境景观设计、民俗活动等内容。但是,很少有文献从原真性的角度,深入分析历史文化街区的文旅融合问题。若想传承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特质,有效的保护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只有激活蕴含其中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才能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以原真性理论为切入点,探究历史文化街区的文旅融合路径这一命题,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三、历史文化街区文旅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商业气息的浓厚化
正如马克思对“空间资本化”的双重分析,城市在资本“再造空间”的前提下迅速崛起的同时,也带来了普遍的社会对立和冲突[12]。在特定的场景空间内,由于空间结构的相对固定,使得一切生活生产行为都充满了矛盾与对抗。在具体的实践中,部分城市管理者为了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往往忽视了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质,给予了商业空间过多的发展自由,商业气息取代了文化气质,文化的生态空间被无情地挤占。不可否认的是,原真性的文化符号成为消费主义的生产资料,“修旧如旧”的倡议,成为提升空间场景价值的噱头,街区人气的兴旺掩盖了真正具有文化品位群体的流失。商业活动的急速扩张,不得不借助现代文明的产物来构建符合经济需求的商业空间,尽管修葺如新的历史文化街区的表象依然是历史印记,也在短期内吸引了一定数量的游客,但是历史的“光韵”早已经荡然无存,游客所能体验的文化内容是非常有限的。同时,历史空间成为商业活动的附庸品,消费成为推动场景空间留存的最主要动力源,使得物欲文化取代了精神文化,最终导致历史文化街区异化为只是披着文化外壳的资本空间。
(二)交往空间的有限性
正如本雅明的城市经验理论所言,城市是人的集群体,生产生活的实践形成了动态的、非单一物质形态的空间场景[13]。社区属性和人文关怀是历史文化街区的本质属性之一,是场域内个体体验的人格体现,因此,人的流动性形成了文化的延展性,构成了历史文化街区的意义延伸。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中的重要组织,一切生产生活行为都在此场景中展开,一旦人的因素被忽视了,这一空间场域的原真性也就荡然无存了。在文旅融合的过程中,人是主体,人的生产生活活动受到历史文化观念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原真性的历史文化被破坏了,旅游活动的客体对象也就难以保持完整性了。当前,在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过程中,很多长期居住于此的居民被迫迁往别处安家,仅剩的少数居民只存留在支巷中。主体空间场景中的传统生活气息被破坏了,街区的历史文脉被割断,少量模仿原住民生活气息的内容表演痕迹过重,历史文化的“原真性”荡然无存,旅游目的地的历史场景消失了,极大地降低了游客的文化体验度。归根结底,摒弃了生产生活气息的创造者——人,历史文化街区的“社会群体”不存在了,街区里的建筑只不过是冰冷的钢筋混凝土而已,缺失了温度,也就丢掉了旅游的热度。
(三)文化记忆的模糊性
历史文化是历史文化街区的根与魂,是寄托着当地居民深厚情感和民族记忆的文化意象,是文旅融合的关键组成元素。这种文化意象与街区里的历史建筑结合在一起,不仅凝结着浓厚的人情味,而且能够建构强烈的归属感和代入感。失去了人的参与,历史文化街区就丢掉了文化气息;只有人的存在,历史文化街区又很容易陷入单调、乏味的窘境。若想摆脱历史文化街区单一的居住功能,就不得不融合商业性的元素进行改造升级,但是,整齐划一的改造模式,又使得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记忆被模糊了,特色性的文化旅游印记也就变成了千篇一律的表象。当前,在历史文化街区文旅融合的过程中,就面临着商业资本和文化价值难以平衡的困难。以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改造之初,平江路引入的筑园会馆,尽管秉持了”修旧如旧“的原则,但是,集娱乐、看书、酒店于一体的会所定位,使得筑园会馆的整体格调与平江路其他建筑相差甚远,无法体现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气息和历史印记,难以吸引游客驻足体验。
四、历史文化街区文旅融合的路径
(一)传统实体的现代化包装
对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的目的,不仅为了激活其固有的文化价值,更是为了将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实现文化赋能旅游、文化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初衷。徜徉于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者,多是以观赏游览为心理期待的,寻求行走过程中的“惊颤体验”[14],是满足游客心理需求的重要标准。因此,外在行为与内在空间的一致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将个体融入具象的空间中,对于物质实体的系统感知,才能赋予外在行为以意义。因此,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文旅融合开发,要注重对传统实体的现代化包装。所谓现代化包装,只是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历史建筑的外在样貌,而建筑内部依然保持原有的风貌。因此,游客置身于历史文化街区之中,统一的传统建筑风格保持了历史印记的整体性,走入店铺又能体验不同的历史文化内容,“一店一景”的文化特色能够极大地提升游客的旅游审美体验。
(二)生活空间的公共交往迁移
当前,国内很多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大多数仍然带有明显的私人生活性质,在这些私人化的空间场景中,临街的前屋多是用于商业经营活动,远离街道的后屋则满足生活起居之用。在部分历史文化街区升级改造的过程中,部分居民被迫外迁,大量年轻群体又因对居住环境的高要求而外迁,仅剩的部分居民以中老年群体为主,热闹的街区交往场景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貌,街区内的交往空间逐渐萎缩为有限的生活空间场景。旅游者置身其中,往往会因人气的冷清,而难以产生历史氛围的代入和自身情感的共鸣。因此,在历史文化街区文旅融合的改造升级过程中,应该重视生活空间的公共交往迁移,以具体活动的形式鼓励身份多样的人开展交往活动,重新激发街区的公共性潜能,延展街区场景空间的文化意味。这样不仅重新聚揽了历史文化街区的人气,而且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内容,提升了游客的深度体验。
(三)空间连接重塑文化记忆
民居建筑、历史遗存等文化符号的交织融合,共同营造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场景和文化记忆,丰富了文旅融合的文化内容,增强了文旅融合的文化审美体验度。因此,在历史文化街区文旅融合的升级改造过程中,要搜集和整理区域内的这些具有历史气息和文化内涵的遗迹,将物化的建筑转化为一种原真性的符号,既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街区整体的文化内涵,更要探究每个历史遗存背后的故事。以故事化吸引游客,以故事化凝练旅游特色,以故事化提升旅游体验度。比如,搜集、整理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大量名人故居,就应该根据他们的个性赋予不同的身份标签,为街区融入更为多样的文化属性。再如,氤氲于街区内的各种传统文化艺术样式,这些带有明显“原真性”特征的声音符号,承载的不仅是乡情与民风,更是一种文化认同的凝聚,对于这些艺术样式的现场展示,不仅能够增强游客的历史代入感,而且可以增强不同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特色。
旅游观光的心理期待在于亲身体验特定的符号,游客会不自觉地把各种地标、风景、建筑、艺术全当作各种预设想法的意符,进行文化想象的解读与还原。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本地文化符号的堆积结构”[14],是一座城市重要的文化气质符号,是民众历史记忆与文化情感的凝结体,更是游客心神向往所在。因此,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浪潮中,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的原真性,并且以原真性的理念进行文旅融合的开发,坚持文化要素的融入、秉承生产生活的真实性以及注重历史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不仅不会破坏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文脉,而且能够激活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良性互动与共享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