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核心价值观的美学传播与现代张力

2022-03-18

关键词:美育美学价值观

王 凤 志

(上海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3)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思想道德积淀,形成了以“仁义礼智信”等为内容的传统核心价值观(1)“仁义礼智信”作为儒家“五常”,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伦理发展中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中国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因素。景海峰、戴木才等学者都曾在相关论著中将其称为“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本文在论述美学载体传播“仁义礼智信”等古代、近代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些相关的价值理念时称为传统核心价值观,以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文的论述中不分析传统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及其局限性,而是从其传播的美学载体和方法方面作以探讨。,并且经历了不同时期的传播和认同的过程。在传播技术和方式十分落后的古代、近代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美学及艺术载体一定程度地担当了传统核心价值观传播和发展的媒介。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乐以教化”“以诗言志”“文以载道”等教育美学思想,促进了传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传播。传统核心价值观的美学传播方式不仅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客观性和适应性,而且具备时代的张力,也承载着时代的借鉴价值,理应继续发挥作用。目前,在不断提高国家软实力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和认知认同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古为今用,守正创新,应继承、发扬美学及艺术思想的作用,创新美学及艺术载体,助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对全体公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美学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探究

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社会核心价值观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尺,以及人们认识事物、辨明是非的思维或取向,表面来看两者关系不大。然而,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1]16,因此,美学与人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美学关注人的问题,但不关注物质方面,而是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和人生境界,关注人在社会中的存在和发展问题。社会核心价值观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实际上,也是关注人在社会层面的存在和发展问题。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美学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关系非常密切,既有思想内容上的相融性、理性认同上的相关性,又有实践方面的相通性。

(一)美学与社会核心价值观在思想内容上具有相融性

中国的美学思想古已有之,其中儒家美学思想就曾探讨过审美和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有学者认为,美学思想体现人性的完满。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这个意象世界照亮一个诗意的人生,使人超越“自我”的有限天地,从而获得精神境界的提升[1]21。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学思想的价值对于增强人性、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是必不可少的。美学属哲学的范畴,但与哲学相比,它是一种感性的存在。黑格尔认为,美的艺术的显现通过它本身而指引到它本身之外,指引到它所要表现的某种心灵性的东西[2]13。就是说,思想、理念及价值观等传达一种真实的世界,但比较隐蔽;而美和艺术传递的思想、理念及价值观直达心灵。但二者表达的都是崇高的存在。社会核心价值观作为特定历史时期促进民众思想政治道德正向发展的一种价值旨归,体现了思想性、价值性和审美性的整体相融性,教育人们求真、向善和审美,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人格,也就是通过崇尚社会核心价值观,提升高尚的人生境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基于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与特定的经济基础相联系的人们关于善恶、美丑、好坏及是否“应该”等的正向价值的伦理立场、观点主张及态度选择,是“储善”的过程;美学通过美的载体、美的情感、美的内容和美的活动,更多的是实现一种“引善”的过程,美学思想与社会核心价值观都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均注重与人生的关系,求得社会生活的自觉。

(二)美学与社会核心价值观在理性认同上具有相关性

社会核心价值观作为全体社会成员应当树立的思想意识、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得到社会大众主体的理性认同,是其实现自我力量最大化的关键。理性认同最主要的方法和手段就是通过最优的方式使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形成社会个体自身的优势偏好,进而逐渐形成更大范围和规模的集体偏好。这种偏好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精神氛围和社会的真善美。精神氛围和审美风尚的联系十分紧密。一个时代的审美风尚体现这个时代的精神氛围。清代美学家叶燮曾说:“盛唐之诗,春花也,桃李之秾华,牡丹芍药之妍艳,其品华美贵重,略无寒瘦俭薄之态,固足美也。晚唐之诗,秋花也,江上之芙蓉,篱边之丛菊,极幽艳晚香之韵,可不为美乎?”叶燮认为,盛唐的诗词,描写艳丽华贵,美不胜收;晚唐的诗词恰恰相反,凸显了人们忧郁的心态和社会的荒凉,反映了不同的审美风貌,反映了社会现实,进而影响了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信心。席勒认为,“力量的国度,只能通过自然驯服自然的方式使社会成为可能,伦理的国度,只能通过使个人意志服从公共意志的方式,使社会在道德上成为必要,只有审美的国度才能使社会成为现实,因为他通过个体的本性去实现整体的意志”[3]。 那么,什么是审美的国度呢?席勒所认为的审美国度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国度,包括席勒本身主张的对完整的人的看法,也包括他从康德思想中吸收过来的人的自由的思想。一般来说,也就是后来马克思在相关著作中阐述的关于共产主义的自由与理想。实际上恰好是文明社会核心价值观所追求的诸如平等、自由、民主、公正的美好愿景。席勒的观点说明了审美活动与社会价值追求的一致性。

(三)美学与社会核心价值观在实践方面具有相通性

马克思曾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4]社会核心价值观就是塑造社会的人的对象,使一定的认识和观念潜入人们的思想和心灵深处,并表现在行为中。在这个过程中,美学思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美的行为和活动可以带来善的教化,促使人们追求一种更有价值和情趣的人生。从美学学科的发展趋势来看,美学的社会性和实践性越来越受到认可和肯定,强调美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偏重理智文化,如法律、规则、价值观等,但理智文化的大众化缺乏一种生气。黑格尔认为,普遍的东西不是作为规箴而存在,而是与心境和情感契合为一体而发生效用,正如在想象中,普遍的和理性的东西也须和一种具体的感性现象融成一体才行[2]14。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确实很多时候把崇尚的观念放到摄影、绘画、影视等美学作品里加以实践。近年来美学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即美学越来越关注社会实践及个体的生存关怀问题。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对真理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他就可能对世界抱有一种不可知的、怀疑的、玩世不恭的态度;当一个人对美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他就可能形成一种粗俗的、不当的、有失风雅的行为[5]。有人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命题,意在促使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更加显著,使人们对美学活动形成必要的依赖关系,按照特定的美学动力机制,在知、情、意、行品德发展过程中加入美的要素,在引起教育对象对于审美需要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良性自觉。

二、传统核心价值观的美学传播述要

传统核心价值观的美学传播古已有之,并且伴随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传统核心价值观的美学传播包括春秋战国时期核心价值观的美学及艺术思想溯源、古代繁荣发展时期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美学载体创新、近代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美学与人生的美育融合三方面。

(一)春秋战国时期核心价值观的美学及艺术思想溯源

我国古代核心价值观是以儒家“三纲五常”为代表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原则,其形成、确立和认同经历了几百年的漫长过程。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传播媒介落后、交通不便、地域相对封闭,社会价值观的统一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这期间,美学及艺术思想的运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当时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古人把诗、乐等美学形式加以运用,主张诗、乐与伦理和政治教化相结合,促进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在上古时期,义、礼等社会核心价值观都包括在乐教之中。《乐记》中有:“乐者,通伦理者也”,指乐教具有个人及社会的道德指向作用。据古籍记载,远古时期乐教的主要作用是教“胄子”及万民。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教授弟子,针对道德和思想教育,提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主张“六艺”,加强美育[6]。当时的儒家代表人物孔子主张学诗,其中一个目的就是看重了诗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作用,他曾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把“仁、义、礼”思想贯彻到诗乐之中从而被人们接受。作为古代的美学作品《诗经》在当时被广泛传颂,其中的诗词来历就有这样的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最后能够传播的都是核心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原则,说明编订者在选诗的过程中注重选用有益人民教化的内容。

古代春秋战国时期传统核心价值观形成及传播中美学及艺术思想的运用开启了人们思想认知的美学之窗,使价值观和伦理思想的传播更加有效,但限于生产力的发展,美学载体和要素并不丰富,显示了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特征。

第一,把美学思想与政治教化相结合。美学及艺术载体为社会政治伦理服务,是儒家的一贯主张。“仁”作为当时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仁”的美育教化使人们服从“君子”的标准,符合人道主义,推动社会的德治。在儒家孔子看来,“仁”既是伦理的范畴,同时又是美学的范畴,是人生境界的哲学和美学的完满融合。通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游于艺”等的实践,陶冶情感,完善审美心理结构。从“仁”的造字方式可以看出,二人为亲,仁者爱人,其理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体现了人的美好的情感和心理体验。礼乐的价值诉求,实际上是通过审美诉求达到社会诉求。孔子认为,仁爱精神普遍存在于人的内心世界,但很多人的仁爱精神却没有被完全唤起,继而仁爱的品质没有发挥自觉作用付诸行为。只有诗、礼或乐的激发,使人产生情感共鸣,内心的仁爱就可化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抱负。

第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传播注重情感及仪式感。古人就已经知道,人们崇尚的社会观念和高尚道德的达成需要情感的参与。《尽心上》曾有“存其心,养其性”,自我心性都是自身形成的,即“由仁义行,非行仁义”。那么,道德情感是由何而来?孟子认为,人性修养是内在心性修养和外在感性的结合,是身心合一、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孟子曾说“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表明虽然以内在的心性修养为根本,但也必须充满审美的情感愉悦,在外在的形体、状貌的审美表现中实现人的价值。孟子虽然很少强调诗、乐、礼的教化功能,但他极为重视道德情感的作用,因此他的教育美学思想在古代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同时,古代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重视仪式感。古代的仪式感最初表现为祭祀,用宗教祭祀活动表达礼仪和威仪。并且通过一定的礼仪,如祭祀祖先等,将这种仪式感渗透到规范和人伦里面,使之理性化,并与政治、道德相结合,构成了作为上层建筑的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

第三,价值观传播和认同中的美学及艺术载体以礼乐为主。礼乐文化的萌芽始于部落时期,到周朝逐渐定型。礼是伦理范畴,也即善、礼法和礼仪,它是古代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乐为艺术,属美学范畴,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礼和乐要处理和实现的都是人际关系。原始乐舞最初是原始巫术和宗教祭祀活动最基本的表现形式,礼乐关系表现为礼藏乐中,礼乐一体,承担着以“事神致福”为中心的多重社会功能。从核心价值观美学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乐文化可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礼和乐本身反映出的价值观对社会的重要作用。这里的礼,是从其广义方面来理解,指国家政治法律制度和伦理道德规范。乐指不同等级制度下,不同阶层所能享有的音乐。在我国古代通过一系列的制礼作乐,即礼乐制度,起到维护宗法制度以及君权、神权、族权和夫权的作用。二是用乐表礼,这里的礼指“仁、义、礼、智、信”方面的核心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乐指作为载体的音乐,无善则不美,无美则不善。乐,原本也是一种辅助性的原始宗教仪式。礼仪离不开音乐,乐为礼的手段。实际上,礼乐文化就是审美文化。现在看来,古代乐教中政治和道德的社会功能是培养人们核心价值观和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手段。

到了汉代,儒家学派提炼出封建社会性质的核心价值观,代表人物董仲舒仍极力推崇乐教形式,说:“春秋大一统,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7]。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使儒家礼乐价值观教育思想得以继续发展。

(二)古代繁荣发展时期传统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美学载体创新

古代隋、唐、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全面繁荣时期,也是古代核心价值观最终形成和继续传播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各方面条件逐步改善,美学及艺术载体不断出现和进步,主要有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小说等。诗歌、戏曲、小说等受大众喜爱的美学及艺术样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当时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也裹挟其中,得以被人们接受、认同和传播。唐朝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就认为,诗文这种体裁,以及其他一切文艺都与国家和社会制度关系密切,并且存在实用的功能,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既能宣传统治思想,弘扬社会风气,又可以反映社会现实,评价善恶得失。实际上,白居易主张的诗文这种体裁具有价值判断、价值认同和价值传播功能。当时很多诗都是情景交融、唯美上口,虽然很多诗针砭时弊,有些是为了维护当时统治阶级利益而作,但诗意的主流还是以善为主,以弘扬当时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为导向。

在唐诗基础上,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也相继成为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载体。戏剧被认为是诗词的美学升级版,不仅体现在内容上的真善美,而且通过人物的形象化、舞台的审美化和语音的口语化达到提升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和寓教于乐的目的。明清小说打破了过去正统诗文的垄断,以更加口语化的方式,把传统文化及价值观念植入其中,用感人的形象和动人的情节吸引观众,塑造了“忠”“仁”“义”“信”等方面的典型人物,使其形象走进了千家万户。

古代繁荣发展时期传统核心价值观认同及传播过程中继续传承礼乐教化,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出很多美学艺术的创新。

第一,美学载体的话语表达由难到易,易于接受。古代诗、乐的繁盛推动了核心价值观的美学传播,但随着宋词和明清小说的问世,它们以近似白话文的演义体小说语言和通俗易懂的特点很快受到人们的喜爱,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如《水浒传》是元末明初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白话文章回体小说之一,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其中对人物的刻画注重传统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展示,作为文学艺术作品,《水浒传》打破了传统小说的藩篱,内容明快流畅,通俗易懂,情善相济,雅俗共赏,并且带有乡土气息,当时人们争相誊录,广为阅读,对传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及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在美学和艺术作品创作中倾向于价值的自觉。在我国古代繁荣发展时期,美学和艺术载体的创作达到了阶段性的高峰。诗词通过排比的句式、简练的语言、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某种深刻的哲理和美妙的思想;戏曲用真实的情节、大众化的语言、多彩的舞台、活生生的人物,表达了人情物理和是非曲直的情感。可以说,古人所要表达的智慧与思想、理想与价值全都包含在这些载体之中。人们阅读或观看之后很轻松就能够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和价值观。古代的很多小说、诗篇都是这样,在河山美景、喜怒哀乐、人情世故的情节之外,彰显特定历史中核心价值观。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种感觉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做到了“文以载道”,体现了美学和艺术作品创作中倾向于价值的自觉。

第三,价值观美学传播的理论性认识不断加深。古代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美学传播在理论认知方面早已有之,春秋战国时期相关思想学派就主张克己复礼、礼乐教化、美善相乐。到隋唐以后,很多思想家进一步提出了类似的主张,主要包括韩愈的“养气说”、白居易的“采诗说”、欧阳修的“山林之乐说”、苏轼的“寓意于物说”、周敦颐的“文以载道”、王夫之的“乐论”,以及李渔关于戏剧的“贵奇创新”思想和理论等。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心学思想更是认为,心学范畴系统中,“诚”是基础,“仁”是核心,“乐”是目的。乐的境界是其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既是道德的境界,也是美学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道德与审美是有机统一、内在圆融的[8]。通过这些思想和主张人们逐渐认识到美学及艺术的社会性质和功能,特别是其在社会核心价值观认同和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除了诗、乐、词、曲、小说之外,古代还有很多种的美学及艺术形式传播核心价值观。如当时大家熟悉的祠堂的装饰、祭司的礼仪、美丽的石碑和楹联等,均表达以“忠”“孝”为核心的古代儒家的价值观。即使是在古代书院的选址上也十分看重自然环境之美,优美恬静被认为利于人的修养和社会价值观的培育,如北宋时期的岳麓书院就在美丽的山林中选址,这也反映了《论语》中主张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崇高美学境界。

(三)近代传统核心价值观传播和培育中的美学与人生的美育融合

近代以来,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价值观逐步瓦解,出现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新道德[9],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观念也传入了中国。同时,西方的美学思想也从国外传入中国,当时有记载国内的学校开设美学及审美学课程。有学者还论述了“美在有用”的观点。这一时期,主张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美学及艺术教育思想的有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主张“趣味”教育,认为人生最重要当属精神生活的自由与满足,他主张的“趣味主义”,实际上是人性自由的价值观,并且通过“趣味”,培养和实践这种价值观。“趣味主义”是梁启超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思想的组成部分。蔡元培因处于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重视西方近代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价值观,将其与中国古代价值观“义、恕、仁”等同等看待,主张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倡导科学民主的思想,并且主张通过美育使其得以传播。他重视人的情感提升,重视音乐、美术、雕刻及文学的重要作用,同时主张通过美育培养人生的乐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以达到生命自由。蔡元培提倡的美育活动,不是让人去娱乐和享受,而是让人们关注家国情怀,关注个体价值,崇尚当时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正因如此,科学民主的思想才得以传播。王国维是这个时期又一个重视核心价值观美学及艺术传播主张的学者,他提出了“审美救赎”,将审美活动导向道德行为,使审美无利害性演变为审美功利主义思想的核心命题[10]。王国维研究的美学实际上是主张功利主义的美学,美学与人生结合,即在审美之中培养人们的意志品格,崇尚符合当时社会道德的价值观念。在近代特定的历史时期,虽然人们的思想不够解放,民族国家濒临衰败危亡,但社会的价值观念在逐渐进步,通过美学及艺术形式的影响不断植入人们的心中。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核心价值观变迁中的美学及艺术思想实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既崇尚包括古代核心价值观的遗风,又有新的时代理想。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建设一个“独立、民主、统一、自由和富强的中国”[11]。在实际革命斗争中把斗争、平等、为人民服务等也视为新民主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贯彻这些社会价值观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美学及艺术实践。19世纪30年代,苏区中央在教育部下面曾经设置艺术局,负责理论宣传,采取戏剧、歌谣、壁报、画报、演说等方式宣传新思想。有些地区组织俱乐部、新剧团,宣传革命的人道主义。在《古田会议决议》里就规定红军宣传工作要利用文艺形式,进行文化娱乐活动。当时的共青团闽西特委曾经发布通告指出:应充分利用文艺的手段(如表演新剧、组织化妆宣传队等)宣传“二七”精神[12]。毛泽东曾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问题指出:“什么叫作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13]毛泽东主张对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依赖于理论的真善美和美学艺术创造,采取普通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美学艺术形式不仅吸引人,而且能够结合情感从表层的感觉上升到理性的自觉,并形成人们基于社会主导理念的行为方式。鲁迅也认为文学及艺术的作用非同一般,可以达到其他教育达不到的效果,如不仅能够培养理想,陶冶性情,而且可以荡涤人们的心灵。应该说,美学及艺术形式的实践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宣传和群众教育工作,特别是对当时倡导的社会价值观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中,正是由于各个时期皆有仁人志士的美学思想主张,才创造了不同的美学载体和内容,在传播媒介比较落后的时代使传统核心价值观得到了传播、认同和有效的实践,这是难能可贵的。同时,也正是得益于这些丰富的美学载体,我们才得以透视千年时光,反思历史,汲取经验,传承核心价值观。

三、传统核心价值观美学传播的当代借鉴

传统本身就意味着传承、发展、吸收和借鉴的过程,以史鉴今,很多事情可以从历史的实践中得到启示。有学者认为,人类要想解决21世纪的问题,必须要到中国的孔子思想和大乘佛法中汲取智慧[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认同也不例外。对于推动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认同和传播,美学及艺术的作用不可忽视。在对全体公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下,既要借鉴传统理念,赓续美学传播的特色,又要利用现代创新,增加美学及艺术元素的表现力,实现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期望效果。

(一)加大美学研究和美育实践,提高公民的高尚人格和精神境界

美学属于人文学科,研究对象包括人的生活世界和价值世界,它能够引导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人生修养。研究美学能够使人受到美的熏陶,对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和美的本质进行科学思考,并影响和指导他人有意义的人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蕴含着人的真善美,美学研究也能够促进公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达到思想的相融、实践的相通。应尽力把美学研究应用到各级各类学校中去,加强美育实践。美育是提升思想道德的源泉,是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的重要手段和方式。美育实践和美育意识古已有之。西周奴隶制社会便有“制礼作乐”,礼乐结合,以此作为道德教育的方式。孔子以礼、乐、书、数、射、御“六艺”教授弟子,这里的乐实际上就是美育。古代美育思想通过音乐、诗歌、舞蹈等,实现了对普通百姓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化。美育的作用早已受到人们的认同。王国维受西方美学思想的影响,在清朝末年就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后来蔡元培又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鲁迅也曾说,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公民的美育应该从学校抓起。但目前美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有些中小学美育方面的教师不足,美育课程数量及课时安排较少,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美育的作用也就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公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塑造人的灵魂、品格和精神境界的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从青少年就应得到一定的重视,学校必须重视和加强美育工作。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了美育工作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细化了工作原则和任务,但由于相关条件的限制,目前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解决和落实。

(二)发挥传统美学传播的作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和宣传的美学针对性

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在意识形态领域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年来,在意识形态的舆论场中逐渐占据主流,对其宣传和践行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过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与主流价值观相悖的现象和事件,如家风问题、恶俗问题、诚信问题等,反映出个别群体和个体的道德修养和崇尚核心价值观的水平不高,尚在一些人和一些领域中存在缺失。目前情况下,科技的发展、大众媒介的创新使思想和观念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对于学生等有宣传计划和实践的特定群体。应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快就可以被公民知晓,但从目前来看并非全然如此。究其原因,是个体思想的需求、注意和吸收等方面出现了问题。一般情况下,普通群众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往往高于对精神方面的需求,这就导致思想和价值观的教育或传播往往被忽视,特别是理论灌输的方式,人们缺乏主动接受的动力。如何才能找到人们乐于接受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呢?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类心理结构中最根本的东西。”[15]人们始终偏爱对美的需要,历史上相关思想家和学者的美学观点,特别是美学形式和载体对传统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形成起到的作用也说明了这一点。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培育离不开美学的参与。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16]。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和现代的美学及艺术载体和内容,大多反映积极向上的核心价值观内涵,作为宝贵的资源,必须加以借鉴,传承和发挥传统美学载体的作用。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要“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17]。传统美学载体的印记已经深深刻在华夏子孙的内心,成为大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如不同流派的戏剧、诗词,不同地域的仪式、歌舞,等等,其内容有很多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元素,能够使人们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受和践行。另外,要重视、继承和弘扬古代文化的美学及艺术载体,增加学校在这方面的学习内容。

(三)注重时代创新,创新现代美学传播载体和方法,普及对全体公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的社会发展进入到全新的时期,公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更加紧迫,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放大美学及艺术的教育功能,不断创新美学形式和美学载体,使之适应时代的变化,在新时代发挥更大的活力。与过去相比,现在是相对发达的社会,经济和科技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学及艺术载体也相对丰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应利用这种优势,规避公民教育的唯理性观念,发挥现代美学及艺术思想,体现情感色彩及艺术感染力,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融入创新的元素,集互联网、影视、声光电为一体,增加感染力、增强注意力、增添吸引力,体现新颖性和科技感,加强美学及艺术创新。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应针对不同的主体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吸收和借鉴古代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原则,根据不同群体、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教育途径,如针对学生与普通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应在教育方式上有所差别,针对普通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像学生那样系统和统一,所以针对普通人民群众的教育就应该采取人们喜闻乐见的美学形式,特别是要植入积极向上的当代价值元素,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体现隐蔽性、情感性、娱乐性。近年我们国家举行的典礼活动就体现了现代美学载体和方法的创新。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认为,本次庆祝活动盛大庄严、气势恢宏,礼序乾坤、乐和天地,充分体现了仪式感、参与感、现代感,办出了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风采,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并指出要不断丰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党大国典礼制度[18]。审美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的灵魂。习近平的讲话表明了大党大国的这种典礼体现了真善美,是对全体公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极好方式。当然,众多的美学形式和文化品牌需要我们不断开拓。

猜你喜欢

美育美学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盘中的意式美学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外婆的美学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纯白美学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