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意蕴
2022-03-18赵冬会
兰 明, 赵冬会
(辽宁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人的全面发展是贯穿人类社会几个世纪的基本问题。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术价值,另一方面也充分表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在21世纪新时代我国的历史起点上,应继续坚持、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并结合我国所处历史阶段的最大实际,在追求新时代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使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富含新时代内容,具有新时代的价值意蕴。
一、人的全面发展与美好生活的内在契合性
美好生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阶段性样态,二者均以人为逻辑起点,以人的劳动为动力支撑,以人的幸福为最终落脚点。新时代探索人的全面发展与美好生活的内在契合性,有利于进一步明确美好生活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可行性。
(一)人民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美好生活的共同主体
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是现实的人。在马克思看来,这个“现实的人”不仅要具有肉体组织,而且还要从事物质生产。从这个前提出发,他指出人是全面的人,应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首先,作为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人对自己的确证,主要是靠对自然改造的生产劳动。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满足了人的物质需要,还使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体验劳动生活给自己带来的享受和乐趣,给人提供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其次,作为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社会进行物质实践生产的过程中,形成并演化出来的各类关系就是对人的本质的直接规定和反映,这类关系随着人类的社会实践生产发展不断地丰富人的本质。最后,作为完整的个体的人,人的本质即人的个性。每个人按照自己的自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使得社会生产日益丰富多样,人们在其中彰显自身独特的个性化存在。
美好生活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美好生活的创造主体:我国各族人民用他们的才智、毅力和勤奋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成就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人民群众是美好生活的利益主体: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无论是对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评估,还是采取的各项方针政策,均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人民群众是美好生活的评判主体:判断美好生活的实现标准要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只有人民群众在生活中真真切切地获益,社会才能更加安定和谐。由此可见,人民在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和美好生活的主体上的着重点虽有所差异,但最终均是处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现实的主体。
(二)劳动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美好生活的同源本质
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首先,劳动是人的本质。一方面劳动将人与动物相区别,另一方面人通过劳动创造自身的物质生活条件,在这个过程中人按照自我意识去改造自然对象,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尽情地彰显人的本质力量,体现劳动的本真意义。其次,生产劳动过程形成人的社会关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的出现使得生产劳动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在合作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与周围的人发生关系,并且这个社会关系随着社会历史阶段的变化亦不断丰富。最后,劳动创造人类历史。以人的生产劳动实践为基础,不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构成了人类历史的前提,并随着人类生产劳动的不断丰富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
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现实前提。首先,劳动是提供美好生活“获得感”的基础。“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美好生活的实现离不开物质基础的保障,劳动作为这种物质基础的来源,在我国所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条件下得到了保障,劳动者可以充分占有和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其次,劳动是提升美好生活“尊严感”的来源。劳动本应作为人的本质活动和基本存在方式,但在社会上却出现了拖欠工资、工作环境差、超时劳动等令人感到屈辱的情况,而不断完善劳动关系管理制度使劳动者在劳动中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从而实现体面劳动。最后,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幸福感”的动力。幸福生活只能依靠自己的劳动奋斗去争取,付出的劳动越多自己的收获感就会越强,幸福感自然也会随之而来。可见,劳动在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和美好生活的现实前提下的侧重点虽有所不同,但均体现了生产、实干、勤奋的本质。
(三)幸福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美好生活的目标追求
幸福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状态。人的幸福在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满足,而这种满足在马克思看来将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得到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作为未来理想社会的生活状态,主要表现为在物质方面生产力高度发达,能生产出数量、品种都极为丰富的产品,因而可以根据个人消费品的需要进行分配;在精神方面劳动成为每个人生活的第一需要,每个劳动者可以在劳动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从而自觉自愿地为社会服务和贡献。在这种条件下每个人都物质富裕、精神富有,从而达到一种自由自觉的理想生活状态。
幸福是美好生活的目标指向。幸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表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这一时期对于人民来说幸福即是安定、和平,美好生活则是建立独立、民主、和平、统一的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了实现人民的接续幸福,党进行了土地改革、三大改造等一系列运动,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刚刚走向稳定的人民认为,幸福是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实现吃饱穿暖,美好生活则是建立具有政治保障和物质保障的独立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党带领人民重点进行经济领域的建设,从而无法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精神层面的失落,美好生活则是建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随着人民不断增长的日趋多元化的需求,人民开始追求多方面的幸福,促使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美好生活则是追求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强国。可见,幸福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状态和美好生活的目标指向上虽略有差别,但均是一种美好、和谐、满足的目标追求。
二、美好生活赋予人的全面发展新的时代内容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涵括人的需要、社会关系、能力及素养等各个方面的充分发展。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人民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提出的新的治国方针和战略指引,体现了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赋予人的全面发展新的时代内容,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强大动力。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人的需要的新时代动力
需要是人的本性。马克思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1]。可见,需要推动着人的发展,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样化的,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其包括人们的吃穿住行、工作保障、友谊、尊重、审美等,这是一个从低级需要到高级需要依次递进的过程,只有满足人们的这些需要,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人民群众对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满足。根据新时代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问题,党和政府提出必须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方面满足人们的多层次需求。供给和需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把钥匙。改革开放以来,供给侧根据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一直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伴随社会的繁荣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供给侧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部分企业生产的中低端、低质量、低价格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高水平生活需求,这使得人们在国外的消费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国内。为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端、生产端入手,改革供给体系,根据人们的需求变化有针对性地增加有效供给,并向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进军,为人们提供高质量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在新时代发展进程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化解了大量的过剩产能,进一步激发了企业活力,增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优势。习近平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诚然,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最终是为了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需求的向往,因此要根据人民的多方面需求有针对性地提高供给质量,最终在推动中国质量与中国速度同步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人的需求的全面性发展。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的社会关系的新时代构建
社会关系作为人的本质的体现,主要是指个人与社会所发生的一系列关系,而交往作为这些关系的媒介,在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中展现了不同的社会关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部落共同体,个体必须紧紧依附于此才能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故此阶段的社会关系简单而又原始;以物为依赖的虚幻共同体,人们把物用来交换从而满足自己的需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较为频繁,但私有制的存在激发人们的物欲,使得社会关系出现异化;而在以解放全人类、促进人的自由发展为目标的真正共同体中,个人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等全面彰显,人们之间逐渐形成多方面、多领域、多层次的社会关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真正共同体中的人的社会关系的当代表达,基于对现实的考察主张在国家交往中丰富和发展人的社会关系,这无论是对于我国还是整个世界来说均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习近平不仅重视要处理与构建好中美、中俄等大国的外交关系,还强调要打造地区命运共同体,并倡导各国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通过互联网使得世界各国同呼吸、共命运,从而使全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成为普遍性。这正如马克思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3]168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立足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之下来观察整个世界,寻找各国、各民族、各地域的最大利益结合点,旨在形成国与国、区域与区域、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合作共赢、创新驱动的经济,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政治,交流互鉴、取长补短的文化,共建共享、互信互利的安全,绿色低碳、和谐共生的生态,将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纳入世界体系,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普遍性到全球性的跨越,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形成一种全新的真正的世界交往模式。
(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人的能力的新时代保障
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人可以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既包括像体力、自然力等表现出来的、能够发挥实际作用的能力,又包括智力、潜力等在社会实践中没有显现出来的能力。对于如何发挥这些能力,马克思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4]。通过教育可以使得人们获得劳动技能,从而提高劳动能力,使人们的能力通过教育得到发挥。列宁不仅重视教育的重要作用,还强调要使教育和社会生产劳动相结合,主张用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和训练实际技能来保障人的能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5]。这表明在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前提下,强调“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贯穿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始终,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同构性,为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提供了新的时代保障。首先经济建设为人的能力发挥提供了物质保障,人的个性与天赋的充分发展依赖于雄厚的物质基础;其次政治建设为人的能力发挥提供了制度保障,完备合理的政治制度可以使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达到统一;再次文化建设为人的能力发挥提供了价值保障,人的潜在能力在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得以提升;然后社会建设为人的能力发挥提供了民生保障,人的各种能力发挥需要在公平公正的环境的前提之下;最后生态建设为人的能力发挥提供了环境保障,美丽和谐的环境使人的各种能力发挥得更为完善。不仅如此,面对新时代发展形势,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深化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目标、动力、措施、保障方面体现了中国阶段性发展的特点,并强调将“五位一体”与“四个全面”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体现了人民利益性,使得人的能力在保障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得以实现。
(四)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人的素质的新时代要求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提出,“由整个社会共同经营生产和由此而引起的生产的新发展,也需要完全不同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人来”[3]307。这是关于未来社会中“新人”思想的最早表述。由此可见,一直以来我们所追求的人并不是指每个人按照标准模板复制粘贴似的存在,而是要使每个人保持自己独特的人格、品行等,彰显自身的独一无二性,方能体现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新时代条件下习近平提出的“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彰显了对人的个性、人的素质的最新追求。青年一代作为时代新人的主力军,“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便成了他们共同的标签。“有理想”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相统一;“有本领”是要练就符合时代发展的过硬本领,这既包括专业知识技能的本领,又包括综合文化素质的本领;“有担当”是要强化责任意识,形成家国一体、家国共兴的价值追求。除此之外,习近平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还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强调从思想、知识、体力、审美、劳动多方面全方位培养时代新人,凸显时代新人的综合能力素养。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围绕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再次作出“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的重要论述,综合体现时代新人的能力素养。然而,新时代下的时代新人仅仅具有能力还是不够的,精神动力是其走下去的必要支撑,因此习近平多次提到的“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8]便成为时代新人重要的精神品质。这不仅体现了时代新人的时代特质,还生动描绘出时代新人勤奋、拓新、无私的高尚情操,充分表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人的素质有新的要求。
三、新时代美好生活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实践路径
人的全面发展与美好生活的实现是同一个历史过程。新时代要立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建美好物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生活,在推动新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开辟新的路径。
(一)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建美好物质生活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3]154可见物质基础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以及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归根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大力发展生产力便成为人们一直以来的根本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不断发展生产力,使得经济建设取得量和质的提升。
一方面,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习近平在谈到共同富裕时曾强调只有把蛋糕做大,才能把蛋糕分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亦如此,只有经济实现飞速增长,才能保证每个人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新中国建立初期,由于刚刚经历过战争的洗礼,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工业技术低下。面对这样满目疮痍的状态,这时若高喊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免有些不切实际。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从一穷二白的国家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尽管近两年在新冠疫情等负面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的经济增速面临压力,但从我国实施的政策方针上来看,经济保持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国经济始终保持量的增长。另一方面,经济要高质量发展。如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如果只要求经济一味地猛增猛涨,所达到的结果必然适得其反。因此,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要注重质的提高。近年来,我国产业不断迭代升级,服务业的比重明显上升,并且经济发展方式也由之前的消耗资源、破坏环境转变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推进经济与生态良性发展。不仅如此,中国的制造业也逐渐向中高端跨越,在许多产品上都出现了中国创造的字样,并产生了诸如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高新产业,使得中国经济始终保持质的提高。
(二)不断完善社会体制,创建美好政治生活
如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主要取决于制度及体制之间的博弈。制度及体制建设是一个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社会秩序的安定和个人权利的发挥等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在新时代要进一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政治制度及体制的完善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首先,要扎实、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充分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核心则在于各种制度的建设。这包括巩固和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均能行使自己的权力,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增强人民对于社会发展中各项事业的参与感,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将民主权利落实到每个人手中,等等。其次,要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制度化、科学化、合理化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执政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决策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起点上,要继续加强党的领导范围、领导深度和领导力度建设,增强党的执政效力,使党在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上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和人民性,不断造福人民。最后,要推动社会法治化建设,提高国家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全面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推进科学立法,优化以宪法为引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结合起来;推进严格执法,按照规定秉公执法,对待违法行为严肃执法,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徇私舞弊行为;推进公正司法,在司法过程中平等、正当地对待每一个人,做到司法为民;推进全民守法,使人们在社会行为上对法律广泛认同,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以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营造稳固的法治环境。
(三)不断提高文化质量,创建美好文化生活
文化不仅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途径,还是人民心灵寄托的精神家园,它内在地影响着人的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新时代要创建人民的美好文化生活,提高文化质量,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一,要加强主流文化建设,把握文化的前进方向。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3]178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与执政地位,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流文化,始终引领着人们的精神生活。然而近年来外来文化、腐朽文化等多重文化的交织出现严重冲击着马克思主义主流文化的地位,为此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科学引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导向作用,将其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形成符合中国特色、体现中国气派、彰显中国风格的主流文化,进一步增强主流文化的自强自信。第二,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共享精神文化产品。党和国家作为文化事业的主导方,在社会精神产品的供应上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要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方面要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创建文化艺术中心、文化体育广场、特色文化宫、网上图书馆等,形成多姿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发展新样貌,使得每个人都有享受文化、参与文化、建设文化的机会;另一方面还要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均衡城乡基层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资源共享,引导、促进精神文化产品惠及全体人民。第三,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满足多层次文化需求。文化产业根据新时代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不断发展,通过摄影、舞蹈、工业设计和文学艺术创作等为人们提供更为丰富的精神产品。要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增加先进文化产品供给,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情况下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四)不断解决民生热点问题,创建美好社会生活
马克思将人民的切身利益作为无产阶级运动的主要目标,中国共产党也始终致力于保障和改善人民的生活。在新时代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对于教育、就业、医疗、居住、养老等民生热点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民生热点问题的解决,成了增强人民的满足感、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题中应有之义。
关于教育问题,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即人类生活与教育密切相关,因此要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首先要加快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从国家的方针政策上体现对教育与人才的重视,营造科研创新的良好氛围,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其次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实现教育公平,并向高质量教育发展。教育公平对于当代的人们来说则是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使得教育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得以较为均匀地分配。最后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其方便、快捷、高效等优势在实践的过程中愈发凸显,因此全民教育的实现必然要依托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熟的教育技术。关于就业问题,欲实现青年马克思所说的那种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状态,首先需要提供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为此党和国家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依靠市场经济发展的优势扩大就业容量。其次还要共筑职业平等意识,深刻认识到职业无贵贱,对弱势群体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与帮助,必要时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争取在就业的道路上一个也不能落下。除此之外,对于医疗要严格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实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应享尽享,全力确保参保人员病有所医。对于居住要加强住房保障建设工作,扩大住房保障范围,使得人人住有所居。对于养老要进一步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方位推进“适老化”设计改造提升,为老有所养加码助力。
(五)不断推进绿色发展,创建美好生态文明生活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与自然相伴相生,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文明建设良性循环。新时代条件下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求生态环境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人民群众期盼享有更优美的生态环境,因此创建美好生态文明生活成了一堂必修课。
一方面,要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为人的全面发展铺设道路。人类不仅从属于自然,还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然而,自工业化进程以来人们保护自然的意识不足,对自然过度索取和破坏,造成了满目疮痍的生态创伤,产生了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例如土地荒漠化、沙尘暴、酸雨等。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为此,习近平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统筹协调起来,并且主张持续开展环保宣传与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人民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使得生态文明观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保护。习近平在谈到环境保护时曾提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9]。制度作为环境保护的强有力措施,要牢牢牵住生态建设的牛鼻子:推进资源环境类法律法规的修订,深化生态文明法律体系的绿色化、低碳化和制度化;健全市场机制的环境经济制度,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落实环境主体功能区规划,形成区域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总之要采用制度的方式、法治的手段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生态环境保护要按照源头严防、过程监管、后果严惩的思路,发挥制度和法治的双重作用,使得天更蓝、水更清、人民更加幸福。
总之,新时代美好生活既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趣,又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条件,赋予人的全面发展新的时代内容与实践路径,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以及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期盼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