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学院建设的缘起、问题与路径研究
2022-03-18闫俊
闫俊
乡村振兴学院,也称乡村学院、乡村振兴干部学院、乡村建设学院、乡村振兴教育学院等,是一个集乡村人才培养培训、政策研究和实践指导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是新时代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兴事物。作为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我国各地乡村振兴学院得到了快速发展,学院数量逐年增加,培训活动日趋丰富,社会影响逐年扩大。乡村振兴学院建设缘起背景如何?存在哪些问题与困难?如何进一步提升乡村人才培养培训质量?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系统分析乡村振兴学院建设状况,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助力我国乡村振兴学院的健康发展。
一、乡村振兴学院建设的缘起
乡村振兴学院发展注入“继续教育力量”,是继续教育和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的产物。在乡村振兴服务体系中,高校是教育助力区域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是区域乡村人才培养培训的主力军。
(一)继续教育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
越来越多的乡村学员通过专项培训提升了素质,提高了能力,从而使乡村振兴有了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乡村振兴学院的人才培养培训功能得以充分的彰显。乡村振兴学院的办学大致分为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两种形式。学历继续教育主要针对农民、返乡农民工等自身学历较低的人群,目的在于使其在提升学历层次的基础上掌握与农业相关的专业技能,学历继续教育的办学主要是成人高等教育(函授、业余)、网络教育和开放教育等形式,学制多为2.5~3 年。短期非学历继续教育一般以乡村干部、农业实用人才、现代农民、中小学教师和大学生村官等自身具有一定学识水平的成人为培训对象,培训目标一般为开阔学员视野、传授新知识技术和新管理理念、引导学员交流互鉴、帮助学员创新创造等,培训方式多以专题培训、项目培训等为主,培训时间可长可短,一般以几十学时至几百学时不等。对于现代农民来说,农业技能培训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提升了他们的种田养畜技能,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对于农民工来说,职业技能培训更新了他们的择业观念,使其有了一技之长,拓展了他们的就业渠道;对于返乡创业者来说,创新创业培训丰富了他们的市场知识,增加了他们的创业才能;对于乡村干部来说,乡村振兴学院让他们有了就地就近学习提升的平台;对于乡村教师来说,乡村振兴学院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成为教育“对口”帮扶的主要形式,提升了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国家乡村人才振兴政策的强力推动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政策陆续出台。这些政策不仅保障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实施,而且对乡村人才培养培训提出了新要求新期望,要求分类培育农村人才,大力培养高素质农民,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2016 年3 月,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提高农民工学历层次和技术技能水平。2018 年12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 年)》,引导高校深度参与和主动服务乡村振兴的实施,要求高校制订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加强乡村人才培养培训工作,有条件的高校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国家乡村人才振兴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标志着乡村继续教育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办好乡村继续教育成为新时代高校乡村振兴学院的历史使命。
(三)众多高校的积极响应与自觉行动
近年来,高校积极参与建设的乡村振兴学院得到了快速发展,乡村人才培养培训活动逐渐增多,培训影响力逐渐扩大,书写了乡村人才培养培训的“继续教育样本”。乡村振兴学院的前身是农民学院、职业农民学院等,多由高校和当地政府部门联合成立,如湖州农民学院、浙江农民大学、玉林职业农民学院、临沂新型职业农民学院、陕西省职业农民培训学院等。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以服务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培训机构开始在各地兴起,我国大部分省市都已成立以乡村振兴学院命名的高校培训机构。在浙江,有同济大学·黄岩乡村振兴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仙居乡村振兴学院、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乡村振兴学院等。在山东,有山东财经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枣庄学院乡村振兴学院、临沂大学乡村振兴学院等;在四川,有四川农业大学成渝乡村振兴学院(成都)、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乡村振兴学院等;在广东,有茂名市乡村振兴学院、广州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乡村振兴教育学院、广东开放大学乡村振兴学院等。此外,河南、北京、江苏、重庆、甘肃等省市的高校乡村振兴学院发展形势较好,数量逐年增加。
二、乡村振兴学院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走访河南、陕西和广东等地的部分乡村振兴学院,与乡村振兴学院管理者、教师和学员进行座谈。实地调研发现,一些乡村振兴学院建设过程中存在政治意识、培训内容、培训模式、校地合作和培训联盟等方面的偏差与不足,未能契合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难以满足乡村学员方便参与、想学能学、易学好学的培训需求。
(一)政治站位不高,支持力度不足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一些高校乡村振兴学院为了追逐政策热点盲目上马,通过直接改换原有培训机构名称的办法变身而来,没有深刻理解乡村人才培训的真正意图。一些高校对自身的时代责任与使命缺乏清醒的认识,对发展乡村继续教育持有挤占全日制教育资源、阻碍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顾虑,“等靠要”思想、唯经济观念比较严重。
乡村人才培训规模一般不大,专项培训年度总需求相对较少,因而一些高校不屑于成立专门的乡村人才培训组织机构,没有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学院的建设,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培训设施建设等方面缺乏顶层设计、统筹规划、认真落实和督查评估。一些高校继续教育学院、教学学院和管理部门的功能定位模糊,职责范围不清,相互扯皮应付,难以形成培训合力,对乡村学员的学习需求反应滞后。
(二)培训趋于形式化,培训内容华而不实
一些乡村振兴学院参与乡村人才培训的动机不太端正,过于注重学校形象的宣传和学校名气的提升,培训“走过场、做样子”的思想比较严重。一些乡村振兴学院乡村人才培训开发能力不强,未能在培训的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与信息化上做实做细,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契合度不高,因而乡村学员参与积极性不高。
一些乡村振兴学院过于注重学科式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内容“高大”“虚无”,课程内容老化、不实用,理论知识占比过重,课程资源更新不及时,脱离乡村学员学习需求实际。一些乡村振兴学院实用性课程内容较少,实践教学占比过少,模块/主题教学应用较少,无益于乡村人才能力提升,有些乡村学员反映培训收获不大、所学知识无实际用处。
(三)培训模式普教化严重,工学矛盾突出
一些乡村振兴学院复制照搬全日制教育教学模式,对乡村学员的成人特征、职业特征和学习风格缺乏充分的理解,强调乡村人才培训的“普教化”。一些乡村振兴学院通过简单的“删减增补”方式移植普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和教学方式,致使继续教育实施过程与普通教育实施过程存在趋同性,缺乏乡村人才培训特色。
一些高校没有根据乡村学员的工作实际进行时间、场所和空间的调整,过于强调面向全体学员的、规定时间和规定地点的课堂面授教学,致使许多学员因工学冲突、交通不便等原因而不能按时参加学习。一些乡村振兴学院忽视网络教学、App 教学和混合式教学的农村应用实际条件,网络教学、App 教学和混合式教学的实施难度较大,乡村学员难以掌握和应用信息化条件下的智能学习工具与方法。
(四)校地战略合作不足,合作进展缓慢
一些乡村振兴学院习惯于闭门办学,尽管成立了乡村振兴学院,然而与政府单位的信息交流和对接的机会不多,找不到互利共赢的切入点。一些乡村振兴学院不主动寻求地方政府和企业等培训合作对象,找不到合适的合作对象,找不到合适的合作项目。
一些乡村振兴学院尽管和对口合作方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签订了战略合作意向或长期合作规划,然而合作形式化严重。一些乡村振兴学院培训经费落实的少,培训项目执行的少,合作教学的少,乡村人才培训难以保障质量。
(五)培训联盟发展缓慢,高校比较优势未能彰显
一些乡村振兴学院没有参加相关培训组织、协会、研究会的意愿,习惯于单打独斗、闭门办学,培训项目设计不科学,培训市场拓展不顺利,从而陷入名存实亡的尴尬境地。一些乡村振兴学院因长期缺席于培训联盟组织的理论研究、经验交流等活动而对乡村人才培训的规律缺乏了解,进而在乡村人才培训中“走了弯路”,浪费了不少精力和时间。
一些乡村振兴学院对自身的办学资源、培训优势和培训特色缺乏清晰的认识,未能彰显自身的资源优势、培训优势和培训品牌,培训定位不精准,培训特色不突出,培训的社会影响力较小,对乡村学员的吸引力不足。一些乡村振兴学院对培训联盟的任务分配、计划落实和工作要求等分析不透,未能根据自身的师资资源、学科资源、专业资源和当地资源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未能在培训项目承接、培训课程设计和培训师资选聘等方面实现与其他高校的错位发展。
三、乡村振兴学院的建设路径
高校乡村振兴学院建设应坚持“实干、实用、实效”的办学理念,健全组织体制,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整合教育资源,加强校地战略合作,造就高素质乡村人才,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农村和农业发展。乡村振兴学院建设既应遵循高校办学的一般规律,加强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资源、教育模式等方面的管理,又应遵循继续教育的本质要求,全面贯彻“实干、实用、实效”的办学原则,培训符合乡村振兴需要的、高质量的乡村振兴各类实用人才。
(一)提升政治站位,健全组织体制
一是提升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乡村人才培养培训的时代意义。高度认同乡村人才培养培训工作是高校成立乡村振兴学院的前提条件。乡村振兴学院的成立,是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是培养新时代“三农”人才的生动实践。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培养培训高素质农村人才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乡村继续教育在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中具有提供人才支撑、提供技术支撑、助力终身学习、助力精准扶贫、提升农民素质和提供文化支撑等重要作用。乡村人才瓶颈是制约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障碍,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新型农民数量不足,农村实用人才数量不足,农村管理人才数量不足。为造就更多乡村人才,高校乡村振兴学院应加强农村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培训,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要“加大农村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组织开展农业技能培训、返乡创业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创业带头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高校应把乡村人才培养培训放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中去理解,放在农民、农村和农业发展的高度去理解,放在深化乡村教育改革的高度去理解,积极发展乡村继续教育,按照乡村振兴需求制订专项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是健全组织体制,加强乡村人才培养培训管理。成立乡村振兴学院是高校加强乡村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统筹和指导的重要举措。高校应做好乡村人才培养培训组织和管理的顶层设计,明确规范乡村振兴学院在学校组织体系和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对乡村振兴学院在学校乡村人才培养培训的主体责任、主导责任、组织责任、协调责任和评估责任给予明晰的界定,避免因顶层设计缺失而出现被架空、被搁置的名存实亡现象。基于乡村人才培养培训和学校继续教育的业务重叠,乡村振兴学院可以和继续教育学院合署办公,实行“一套班子,两套牌子”的管理机制。具体来说,乡村振兴学院应负责地方政府的培训对接、培训项目申请、培训方案审定、督促培训教学活动、培训经费的预决算、培训宣传等职能;相关教学学院、财务处、图书馆、后勤集团等单位根据自身职能积极参与乡村人才培养培训工作,教学学院负责制订培训教学计划、安排授课教师、组织教学实施等工作,财务处、图书馆、后勤集团等单位提供培训经费管理、图书报刊音像资料管理、交通食宿管理等学习与生活便利服务。
(二)端正办学动机,丰富培训内容
一是克服经济短视心理,增强对口帮扶意识。乡村人才培训不是纯市场意义上的继续教育,而是一种具有教育帮扶、培训对口支援性质的教育培训。考虑到对口帮扶农村地区的财力不足、继续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实际情况,高校想通过乡村人才培训获取较高的利润回报是不现实的。乡村人才培训是一种公益性较强、甚至是一种义务性培训,体现着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奉献精神,体现着教育公平、保障弱势地区弱势群体教育权和学习权的时代价值取向。因此,乡村人才培训不能以经济效益来取舍培训项目,更不能借此机会套取地方政府培训经费。高校可以通过乡村人才培训、乡村振兴策略指导等方式树立培训品牌、打造培训名牌,然后利用培训品牌和名牌的社会影响力做大学历继续教育、市场定价的非学历培训等,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是摒弃普教化课程设置机制,施行符合按需施教要求的模块/主题教学。乡村振兴需要解决制约乡村学员的理念滞后、知识欠缺、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解决乡村学员遇到的职业发展停滞、个人发展潜力不足等问题。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科式课程内容设置不同,乡村人才培训应在满足学员即学即用、学用结合学习诉求上下功夫,满足当地经济发展、企业生产、农业生产、农户增收的实际需求,使学员易于就业、易于转岗、胜任农业生产和管理工作要求。乡村学员可以依据不同职业类别分为不同群体,如乡村教师、乡村医生、乡村科技人才、乡村文化工作者、乡村经营管理人才、现代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创业人才、乡村干部等。这些乡村学员基于不同的社会角色定位、不同的职业发展需求和不同的身心发展实际而具有不同的学习和培训需求。因此,乡村人才培训项目设计应整合课程内容,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按照不同的模块/主题进行组合,贴近乡村学员的学习需求和个性需求,满足乡村学员的项目和课程选择需求。我国幅员广阔,乡村各地经济发展、文化教育、资源禀赋、治理能力等差异较大,乡村人才培训也应体现区域性、差异性和个性化要求,因地制宜,根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不同主题培训需求或根据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和组织振兴等不同主题培训需求,科学设计相应的现场教学点和培训班次。
(三)创新培训模式,夯实“送培下乡”培训方式
一是创新培训模式,完善培训教学管理。乡村学员的教学管理要求不同于全日制学生的教学管理要求,培训模式的创新应对接乡村产业需求和生产工作规律,注重师资来源的多元化、教学组织形式的多元化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乡村振兴学院主办高校、当地依托学校、当地政府、当地农业部门、当地乡村振兴管理部门等应抽调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家导师、基层教师、农业技术推广骨干和农村管理干部等组成教师库,建立域内域外相结合、“农科教技”四合一的教师队伍。基于高校与乡村相对分离的时空条件的制约,考虑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乡村学员的培训教学应灵活应用面授教学、网络教学和混合式教学等多元教学组织形式,农闲时将学员集中起来进行以训练学员实际操作技能为培训目的的现场教学,农忙时让学员利用电脑和智能手机进行分散式的网络学习,平时将学员的线下自学和教师的网络辅导结合起来,实现固定课堂、空中课堂、流动课堂、田野课堂的结合,打造满足学员泛在学习诉求的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学习环境。基于教学目的的多元化、师生素质的差异化和教学场域的复杂化,乡村学员的培训教学应综合应用讲授法、情境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观摩切磋法、试验教学法等多样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实现学员道德品格、社会发展理念、职业技能、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同步提升。
二是夯实“送培下乡”培训方式,缓解工学矛盾。“送培下乡”培训方式是契合乡村学员学习需要的基本培训模式。把教室建在乡野之中,把课堂开在田间地头、车间工厂、市场集市,培训融入乡村振兴的真实环境中,有利于调动乡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推动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使学员掌握真技术、真技能。乡村振兴学院可以结合当地的红色教育基地、乡村巨变、智慧农业园、田园综合体、文化古村等优质教育资源,将政治教育与乡村产业振兴、脱贫攻坚、社会治理、田园综合体、乡村文明文化等培训融为一体,探索以“现场听闻、现场体验、现场感悟、现场解答”为主要教学环节的现场教学、专题教学、案例教学和体验式教学新模式,实现乡村学员的政治修养和能力素质同步提升。“送教下乡”“送培上门”“送学上企”等教学模式要求将以高校为主的培训时空转变成以乡村为主的培训时空,实现“乡村振兴间接经验”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向“乡村振兴直接经验”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转型,既满足乡村学员学用结合、即学即用的学习诉求,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乡村学员的工学矛盾和交通不便等问题。
(四)加强校地战略合作,健全人才联合培训机制
一是加强校地战略合作,促进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校地双方联合建设乡村振兴学院契合乡村振兴实际需求,符合我国乡村振兴学院发展的主流趋势。如浙江省黄岩市和同济大学联合成立全国首个乡村振兴学院,即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西安市鄠邑区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阿里巴巴教育集团合作建设鄠邑区乡村振兴学院,焦作市人民政府、中国农业银行河南分行、河南理工大学三方共建中原乡村振兴学院等。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联合组建乡村振兴学院,既可以发挥高校的教育培训优势,也可以发挥地方政府在生源开发和组织、培训项目统筹和实施、资金扶持等方面的组织优势,还可以调动区域内企业参与教育培训、提供实践教学场地等方面的合作优势,使产学研用融为一体,为学员提供“一站式”培训服务。多元支持、同轴驱动、互利共赢的校地合作机制,有助于提升乡村继续教育的开放性,有助于保障乡村人才培训项目的实用性,有助于培养培训乡村振兴真正需要的实用人才。
二是积极推动合作进展,确保乡村人才培训顺利进行。乡村人才培训不能由高校唱“独角戏”,包办培训所有环节和过程,地方政府、企业和学员的全程参与有助于培训效能的提升。从培训目标确定、培训项目方案设计、培训项目实施到培训活动总结等所有培训环节,都应有地方政府、企业和学员参与,地方政府、企业和学员参与确定培训目标、参与设计培训项目方案、参与培训师资选聘、参与培训教学管理和参与培训效果反馈。参与式培训拓宽了培训思路、创新了培训方式和方法,做到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相关利益主体广泛参与,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高校、地方政府和企业各司其职,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学员“想学有去处、自由选工种,培训少掏钱、生活有补贴,合格发证书、保障荐就业,人人长技能、家家增收入”的学习愿望。
(五)组建培训联盟,发挥高校培训资源比较优势
一是组建培训联盟,打造乡村人才培训共同体。组建培训联盟,打造乡村人才培训共同体,是当前乡村振兴学院建设的重要动向。如浙江农民大学2013 年12 月成立时整合了全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人教育培训资源,设立高校主校区1 个,设置高校分校区8 个,布局地市农民学院分校11 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振兴学院联盟2020 年6 月成立,该联盟由成渝地区16 所高校共同发起。培训联盟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原则,凝聚各高校教育资源,发挥各高校人才优势,加强盟校之间思路互通、经验互学、办学互动、优势互补,有助于增强培训体系的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与信息化,有助于各高校坚持内涵发展、错位发展、发挥自身区域培养特色,有助于各高校分类推进乡村人才培养、为乡村人才提供长效性的教育培训服务。高校加入乡村振兴培训联盟,可以共享课程培育、培训研究、师资培训和资源库建设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实现群策群力、高效互通,发挥乡村人才培训共同体的整合效能。
二是发挥比较优势,打造彰显乡村特色的培训“名片”。每个高校的区位优势、人才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不同,在乡村振兴中的任务分工、角色定位也应有所不同,乡村振兴学院应坚持差异化、个性化的特色发展方向,摸索出“优、特、精、专”的创新发展之路。精准发力、个性定制,只有提供优质、特色、针对性强的培训产品,满足乡村学员即学即用、任务或问题解决的学习需求,乡村振兴学院才能保持蓬勃发展的活力。高校应紧扣实施乡村振兴重大战略,根据当地乡村振兴过程中急需的人才、课程、项目而创新课程模式、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承担继续教育公共服务项目任务的高校,可以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进行教育扶贫、精准培训帮扶、对口义务培训,提升学校继续教育的社会形象。开放教育优势突出的高校,可以开发乡村学员在线学习平台,建设校外区域乡村学员网络学习中心,采用网络培训、远程培训等教学形式提升针对乡村学员的在线培训能力。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能力强的高校,可以和当地权威科研机构、农业技术推广企业长期合作,加大农业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的培训力度,探索产学研结合的乡村人才培训机制。农村农业学科和专业特色突出的高校,可以围绕乡村区域电商、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旅游规划、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提升等乡村振兴需求,开展乡村人才培养和工作交流,启动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培训。
新时代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既为乡村振兴学院建设提供良好机遇,也赋予了乡村振兴学院继续教育发展的时代使命。支持力度不足、培训内容华而不实、培训模式普教化严重、校地战略合作不足和培训联盟发展缓慢等问题制约了乡村振兴学院的建设效能,影响了乡村人才的培训质量。积极面对新时代乡村人才培训的新机遇、新任务、新使命,乡村振兴学院应注入“继续教育力量”,健全组织体制,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加强校地战略合作,组建培训联盟。只有在科学的乡村人才培训理念指导下,在培训组织、培训内容、培训模式、地方资源和培训联盟的协同作用下,乡村振兴学院才能实施高质量的乡村人才继续教育,从而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