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内涵建设探析
2022-03-18林徐润
林徐润
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类型教育,在汇聚发展新动能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也越发显现。因此,高职院校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突破传统路径依赖,契合产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联合行业主流技术企业、行业组织等共建特色产业学院,不断加大产业学院内涵建设力度,各方协同培养产业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升级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一、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内涵建设的意义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是由高职院校、企业、行业组织等多个独立并互相密切关联的主体协同组建的新有机体,是落实国家政策、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体现学生中心理念的重要载体,在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宏观层面:有利于落实国家政策,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发展。高职院校建设产业学院是响应国家政策要求、有效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构建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2020年7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为产业学院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意见。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内涵建设要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把握产业发展趋势,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区域产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展新空间、培育新动能、增添新活力。
2.中观层面:有利于突出类型特色,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发展。高职院校建设产业学院是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体现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多元主体有效协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特色产业学院强调校企深度合作,特别强调企业深度嵌入产业学院建设全过程,打破学校内部传统的专业和组织架构等壁垒,合作各方共同精准把握产业、行业、企业需求,释放各自在人才、资源、技术等方面的要素活力,深度合作打造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实体产业学院。产业学院以组织模式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层次变革,可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进而满足区域产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快速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3.微观层面:有助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建设产业学院是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探索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特色培养新路径的重要方式。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要面向岗位群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实现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双对接,要持续探索项目式、模块化、工单式等教学模式改革,在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对产业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创新的水平,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发展需求侧紧密互动,切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区域产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内涵建设的要素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要从内涵建设要素入手,通过建设“合作新机制、培养新模式、专业新标准、课程新体系、实践新基地、师资新队伍和服务新平台”等方式,增强特色产业学院的内核力量。
1.合作新机制。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作为深化产教融合的新型办学模式,是学校与主流技术企业、行业组织等合作方结合各自需求,集各方优势紧密合作,开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组织模式。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不同于普通的二级学院,其具有相对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组织形态,是将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紧密链接的、融合教育需求与产业需求的、具有合作共赢与跨界共生等典型特色的、拥有相对独立地位的新型组织模式。因此,有效建立合作机制对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至关重要。只有建立起合作新机制,规范产业学院管理制度,才能明晰产权、关注并兼顾各方利益,实现由学校和合作方共同管理运营,进而达到共赢。
2.培养新模式。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作为实施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式,是在合作各方共同努力下,将人才培养标准和企业生产标准、岗位群标准全面对接的办学模式。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从传统的以知识为主线的培养模式转向以能力为主线的培养模式,多措并举,通过分层分类、特色培养、工学交替、技能认定等各种方式,充分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有机融合生产要素和教学要素,通过产业学院整体规划构建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体系。
3.专业新标准。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往往与专业群建设紧密结合,因此要高度重视专业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基本单元的重要作用,建设产业学院专业建设新标准,实现专业内涵的有效增值。要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从专业定位与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课程与资源、实践教学、技能竞赛、科研服务、国际交流、质量保障等多个维度,持续深化专业内涵建设,不断增强产业学院专业的影响力和高质量人才的培养能力。
4.课程新体系。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要打破常规,深入分析专业(群)人才培养面向的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和岗位群核心能力,对接岗位群人才培养需求,引入合作主流技术企业生产技术标准和真实生产项目,开展模块化、项目式、工单式等教学改革,科学构建提升学生基础能力、综合能力、专业能力、核心能力、创新能力“五级能力”递进的模块化课程新体系,立足技术技能人才能力培养,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满足对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适应性需求。
5.实践新基地。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是扎根到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中办学的新模式,校企各方要紧密合作,基于区域产业、行业、企业的生产环节和流程,秉承“协同发展、创新共享”的理念,建设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需求的、具有区域特色的、集实践教学和科技研发于一体的实习基地、实训基地、研发平台、生产基地等实践新基地,打造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创新的实践高地,有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创新发展。
6.师资新队伍。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要打破专业限制,建设专兼结合的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有效支撑产业学院模块化、项目化和工单式等教学改革。产业学院可以通过“柔性引进”等方式聘请产业教授,通过“名师学者”等培育工程引培高端人才,通过校企“互聘共育”等方式组建共享师资团队。同时,校企各方共同研制师资新队伍培养、聘用和激励机制,共同制订多元多渠道的教师培训方案,建立学校骨干教师和企业科研能手、能工巧匠互聘兼职或定期交流制度。
7.服务新平台。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社会服务平台建设要积极发挥校企合作各方的综合优势,建设“产教科创用”一体化服务新平台。围绕“卡脖子”等关键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围绕产业、行业、企业需求进行产品研发、项目孵化、技术攻关,并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实现高职院校科技和知识溢出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教学、科研、创新、服务五位一体共同发展融合,提升产业学院发展的竞争力和服务产业的能力。
三、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内涵建设面临的困难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作为产教融合的新形态、新模式,在加强内涵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一定困难,制约了产业学院的特色发展。
1.治理结构尚待完善。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应然状态是合作各方能够建立起“利益共同体”“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关系,有科学的治理结构和系统的管理制度。但由于目前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未能明确高职院校与企业在产业学院中的地位和职责,对产业学院建设也未能给予充分重视,指导监督力度偏弱,致使治理结构比较松散,管理制度不健全,治理能力尚待加强,合作各方在目标、需求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偏差,合作浮于表面居多,远没有达到产业学院各方综合治理的程度,难以实现真正的有效治理与共同发展。
2.合作模式相对松散。目前,部分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仍然停留在产业学院牌匾下简单校企合作的运行模式是跟风赶潮流的一种表现。这种情况下,产业学院的组织架构、运行模式等只规定在合作协议中,现实中合作企业、行业组织等融合嵌入程度浅,仍然以高职院校二级学院为主、企业和行业组织等适当参与为辅的传统校企合作运行模式进行产业学院运营。此种运行模式未能将校企双方各自的优势有机融合,校企合作程度低,校企合作模式松散,没有形成多元协同治理,甚至没有做到精准对接、全程嵌入、深度融合,更无法达到合作共赢、利益相关、跨界共生的“校企命运共同体”程度。
3.合作动力不足。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生成逻辑应该是正和博弈,即合作博弈,能够实现合作各方共赢的结果。产业学院的合作方中,高职院校的利益诉求是通过校企共建课程、共育师资、共享资源等方式实现更优的人才培养;合作企业的利益诉求是通过校企共同开展科技研发、技术创新、资源共享等方式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获得利润。而实践中,往往由于产业学院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难以短期内获得利润或取得成效,因此很难将各方利益诉求在短时间内有效协调,即时实现互利互惠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致使合作动力不足。
四、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内涵建设的路径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加强内涵建设需多措并举,构建共同体新格局,有效链接教育界和产业界,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育人为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各方着眼于人才能力培养的一条合作新路。在人才培养实践中,产业学院应立足服务区域产业与经济发展,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关注学生生涯发展全周期,通过开展工学交替、跟岗顶岗、分层分类等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紧密对接,培养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及创新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一是开展学徒制人才培养。与合作企业、行业组织等共同制订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产业需求和企业的用人标准开设专业课程,开展教学实践,校企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教学采用学校、企业双场所,通过工学交替,让学生熟悉企业的生产过程,了解岗位的实际需求,适应产业的人才需求。二是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落实1+X证书制度,与合作企业、行业组织等共同梳理和专业人才培养岗位技能需求相契合的“X”证书,形成产业学院“X”证书体系,通过课证融通将“X”证书要求掌握的技能点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有效对接产业需求和职业标准,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术能力。三是开展分层分类人才培养。与合作的主流技术企业、行业组织等共同制订特色班人才培养方案和特色班实施方案,在学生自愿申报的基础上通过遴选组建特色班,按照合作企业的生产标准建构课程体系,通过增加岗位实践教学比例、开展小学期制试点、开设技术研发课程等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区别于平行班教学的、更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分层分类人才培养。
2.建设高水平专业(群)。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而建立,具有很强的产业专属性和目标指向性。因此,产业学院专业(群)建设要坚持以产业为要,体现产教映射,面向产业急需,紧密对接产业链。一是科学建设契合产业发展的高水平专业(群)。产业学院应该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资源设置与地方产业发展趋势相匹配的专业(群),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及时优化、升级,以实现产业学院专业(群)与产业链的有效衔接,契合产业发展、服务产业发展、支撑引领产业发展。二是对标对岗重构产业学院专业(群)课程体系。依托产业学院,不断整合各方优势资源,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实施工作、技术、创新“三驱动”,对标对岗重构产业学院“五育双平台四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五育”指德智体美劳,“双平台”指公共平台和群平台、“四模块”指专业核心课、集中实践课、专业拓展课和公共拓展课)。通过课程体系重构,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产业学院专业(群),将项目实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进产业学院专业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切实增强专业(群)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适应性。
3.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践是产业学院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要立足面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与合作的主流技术企业共同建设定位清晰、特色鲜明、设备先进、资源优质、管理科学且具有真实生产功能、科技研发服务功能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功能的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展集“人才培养+真实生产+技术研发+推广服务”于一体的多元合作,打造一流实践教学中心,建设一流软硬件环境,构建一流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实际生产环境优化实训基地条件,根据岗位能力标准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不断提升产业学院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合作企业的资源优势,紧密对接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岗位等需求,充分实现校企各方共赢互利,构建协同育人、协同生产、协同开发、协同创新、协同服务的新局面,推动形成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
4.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团队。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作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各方利益共享的合作平台,要精准把握合作各方的需求,共建共育共享师资队伍。实践中,可以通过机制建设、制度建设和特色举措工程,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分工协作、理念先进、能力卓越、视野开阔的一流“双师”团队。通过构建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分类发展机制,建立健全用人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和职称评审制度,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领军人才培育工程、青年教师成长工程和兼职教师提升工程,激发产业学院师资队伍活力和动力,增强产业学院师资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具体来说,产业学院可通过互融互通、外引内培、混编互聘等方式,实现师资队伍校企双向交流;可通过制定实施“常岗优酬”等特色制度,柔性引进产业教授加入产业学院师资团队;可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等项目建设,增加企业大师工匠、能工巧匠深度嵌入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过程的机会。
5.拓展技术研发服务。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要加强“产教科创用”一体化设计,与企业建设高端技术研发联合体,打造互补、互利、互动、多赢的协同创新平台,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引领企业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推动成果转化,开展高端技术人员培训服务等,提升相关人员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为区域社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增强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发挥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服务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