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意义、特征及策略
2022-03-18朱文富赵秦
朱文富 赵秦
2020年3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对劳动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刻阐释,并提出了“五育并举”的育人要求,将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作为综合育人体系的重要内容,要求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学生劳动技能、提升实训能力等劳动教育职责,深入探讨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与实践路径,是坚持“以人为本”育人理念和“五育并举”育人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认为,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道德生活、文化生活和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源头。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创造了人与人类社会,也唯有劳动才是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认为,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将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不仅有助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也有助于培养具有正确劳动价值观、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身心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教育全局观和学生整体发展的综合教育理念。
(二)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再次强调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深度融合统一。在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通过课堂内外的教育向学生传授劳动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劳动实践,在提高劳动技能的同时培养劳动态度、劳动品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精神风貌,也有助于磨炼意志、锻炼精神,提升品德修养和行为自律水平,养成艰苦奋斗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自信自尊自爱、尊德守法爱国、爱岗敬业、实干奉献、开拓进取的时代新人。
二、新时期劳动教育的基本特征
(一)整体性
劳动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整体性特征。具体来说,一是劳动教育所承担的任务具有整体性,它应该是完整的、全面的,从整体上对某阶段的发展目标进行设计,将劳动教育的阶段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课时目标结合起来进行整体规划并彼此衔接,贯穿教育的每个阶段、每个过程。二是指劳动教育本身具有整体性,它是一个有机体,由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知识、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等各个部分组成,而且各个部分之间又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只有充分发挥各要素的作用和功能,并加强各要素之间的配合和相互渗透,才能达成教育目标。
(二)协同性
教育归根结底来说是一项各部门协同进行的系统性行为,劳动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具有协同性。高职院校中开展劳动教育,不仅要加强学校、任课教师、相关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协同、相互合作,形成统一的工作体系,也要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互相配合,打造全员育人机制,共同发挥教育合力。
(三)创造性
《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特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这不仅要求劳动教育工作者创新教育理念,善于调动各方力量,运用互联网新媒体手段,创造性地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进行育人,还要求他们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创新设计、亲历实践、劳动奋斗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劳动素养和劳动品质,具备创造性劳动能力,从而成为适应国家和时代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新时期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策略
(一)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明确学校各职能部门和教学部门的职责,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都承担起相应的劳动教育任务,形成各司其职、相互协同的育人机制,使每一名教职工都参与劳动教育,形成工作合力,构建劳动教育的整体系统。高职院校要结合国家“十四五”规划及“双高”项目建设,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和师资优势,从制度、任务、措施、标准、评价、保障等维度,构建课程、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使劳动教育的理念与目标渗透进学生组织建设与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多项工作中。
如前所述,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协同创新建立“三位一体”的全新育人机制。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牵头者”“主体者”“引领者”的作用,积极联合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力量,共同开展劳动知识传授和劳动素养提升,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全员参与的立体化劳动教育体系,构成全方位开展劳动教育的工作新格局,切实保障劳动教育的成效。
(二)筑牢课堂教学阵地,增强劳动意识
首先,将劳动教育纳入高职院校的教学设计和人才培养方案。要将劳动教育专门课程设置为必修课,从学生入学起就将其系统性地代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将劳动理论及其相关的劳动知识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到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化对学生创造性劳动的认知。大二、大三期间以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为主、理论知识学习为辅,着重培养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临近毕业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适应真实的工作环境,将掌握的劳动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运用到工作岗位中。
其次,开发易于为学生接受的劳动教育课程。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深入挖掘各类劳动教育资源,开发多种劳动教育课程,依托各类短视频媒体平台,建设劳动教育视频案例资源库,创造劳动任务作品和教学案例资源,提升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再次,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中实施劳动教育。深度挖掘劳动教育与专业知识的结合点,提炼高职院校专业理论知识中所蕴含的劳动思想和精神内涵,构建劳动教育课与专业课有机统一的教育体系,补齐劳动实践短板,形成“理论+实操”“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劳动育人体系,探索推进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学。
最后,发挥思政课堂的作用,使劳动教育与专业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劳动教育,将“以劳树德”作为“五育”教育的核心,将追求社会主义幸福观作为精神归宿,将“劳教结合”作为促进劳动教育发展的核心动能。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优质纪录片,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动手创作,引导学生深刻领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指导学生动手实践,体验劳动过程,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
(三)创设多元教育实践平台,提升劳动技能
首先,要夯实实习实训“主战场”。积极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企双方共同制订“2+1”定向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积极开展“1+X”证书制度建设,多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能;开展岗前知识理论培训,引导学生走好工作的第一步。通过让学生感受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参与实践操作,让学生在企业中感受劳动力量,在岗位上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涵育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深切体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劳动最幸福的道理。
其次,拓展社会实践“主渠道”。将劳动教育同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相融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让学生在走家入户中开展调查研究,亲身体会社会发展变化;进行义务劳动,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做出贡献。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亲历劳动、不畏困难、吃苦耐劳,才能体验到劳动的乐趣与收获,感受到“为人民服务”的快乐与成就感。同时,高职院校可以在政府部门的协调组织下,充分依托社会力量,建设校外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设施,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全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建设,打造导向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丰富、创新明显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新型服务性劳动,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
最后,打造专业社团“主力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打造专业社团、定制专业活动、提升专业技能。组建以勤工助学学生为主体的“劳动公社”,开展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主题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劳动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例如,开展劳动教育进食堂,让学生感悟“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自觉传承节俭、勤劳的精神。
(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全面推进劳动教育
教师是劳动教育的实践者和引领者,为此,高职院校应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一是加强专职教师团队建设。在教师入职前进行职前培训,使其明确劳动教育的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入职后,通过专题培训、专业研讨、集体备课等方式,促进教师共同体建设。同时,要利用与企业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优势,举办相关主题的学术活动,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或者工厂培训学习、邀请企业人员给职业院校教师做讲座、合作开发虚拟与仿真操作软件等方式,搭建师资培训交流的平台,促进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二是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建设兼职教师队伍。通过设立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聘请能工巧匠、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完善兼职教师的激励考核制度和日常管理制度,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同时,密切了企业与学校的联系,不仅弥补了专业教师在实践操作方面的欠缺,强化他们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也有助于引入企业先进的劳动理念和劳动技能,提升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
(五)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提升劳动教育质效
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必须建立一系列科学合理、制度明晰的考核评价机制。要注重过程性评价,采取多元化评价,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和督导机制保障劳动教育的正确实施。具体来说,一要完善劳动教育育人评价体系,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性意见,将劳动精神教育有机融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要将劳动教育融入质量监控体系,在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质量评价中注重劳动教育功能的增强和发挥。三要建立劳动教育可量化评价机制,如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时间等纳入教学评价,建立可量化的劳动教育工作评价办法,形成学分管理机制。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从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方面进行分阶段评价,从整体评价和单项评价、群体评价和个体评价的角度进行综合评价。只有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并及时以评促改、以评促教,才能充分体现教育评价的指挥、导向、诊断、提升作用,为构建科学的劳动教育体系提供有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