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育人的动因、问题与实践进路
2022-03-18娄志刚
娄志刚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直接的教育形态,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其核心职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其必由之路。校企合作育人的实质是基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博弈结果的社会选择,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路径选择。然而,受社会外部环境以及职业院校和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校企合作育人还是有些“悬而不实”。因此,分析校企合作育人的现实动因,找到影响校企合作育人成效的主要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路径,是当前职业教育研究的应然命题。
一、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育人的现实动因
德国政治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任何一个社会现象,都不要把它与经济、社会结构分割来看,要放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宏观视角中去审视”①。校企合作育人是产业与教育两大领域对接的关键环节,也理应放在适应、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应然需求的角度去考量。
(一)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校企合作育人的根本动力
纵观国际、国内职业教育发展历程,顺应并匹配不同历史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诉求的时代特征和历史烙印尤为明显。“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职业教育变革的“总开关”和“变速器”,引领并限定着教育变革的方向和速度。职业教育的产业性、职业性特征决定其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技术技能、综合素质方面的目标和规格框架,以及实现预设育人目标的校企合作路径。通过校企合作方式,汇聚企业育人资源,加强基于岗位实景的实践操作能力、任务完成能力、文化适应能力培养,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稳定性、适应性,是解决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和行业企业“用工荒”之间“供不应求、供非所求、供需错位”矛盾的有效之举。
(二)人民满意标准要求是校企合作育人的外部驱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方向与总要求。对于职业教育来说,“人民满意”的核心和关键在于人才培养的结果和企业“选、育、留、用”标准的对接。实践也证明,单纯的理论育人和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是脱节的,得不到行业企业的认可,满足不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经验,结合我国现代学徒制的探索,开辟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通道”,运用企业人才、技术、设备、资金等多元资源,深化“三教”改革,让广大学子在校企合作育人中“学知识、练技能、长才干、能出彩”,是提升职业教育满意度的最佳路径选择。
(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追求是深化校企合作育人的内在动因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国家赋予职业教育更高的社会地位,也需要职业教育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承担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培养支撑国家竞争力提升的优质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责任使命。然而,企业、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多元办学格局尚未形成,从追求规模扩张到提高质量的硬性任务仍在攻坚阶段。同时,职业教育的独立类型定位和巨大的规模体量并没有改变职业教育“末端教育”的社会印象,职业教育仍面临从家长、学生的“无奈之选”向“自觉自愿”转化的巨大认同压力。因此,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知行合一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道路,夯实校企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打造校企混编师资队伍,共编理实一体化教材,共建专业、课程、高水平就业实践基地是职业教育实现自身发展和获得广泛认同的内在驱动使然。
二、影响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育人成效的主要问题
困扰校企合作育人的因素纷繁复杂,映射到现实的合作育人实践中,突出表现为:
(一)职业院校的供给输出能力不足以吸引企业参与合作
人类理性行为的根本动因是维持社会存在的需要(或更好状态存在的需要),上升到学校、企业两个集体的组织行为亦是如此。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抛开企业组织行为中决策者因地缘、人缘、血缘等生活世界的主观情感因素,组织行为更多是客观理性的,是受企业当前利益或长远发展利益驱动的。利益驱动模式下,企业选择合作院校会遵循市场经济优胜劣汰规律,从朴素经济原理出发,关注潜在合作的“投入”和“回报”比例,以及实现合作目标的可能性。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重视合作院校在人才培养成效、应用技术创新、企业职工培训、企业品牌推广等方面的服务供给和输出能力,是校企合作中校方的“交换价值”和合作育人的“触发因素”。如果目标合作院校一旦被证明能解决企业人才梯队建设、技术创新、员工稳定性的问题,能给企业带来生产经营效益,就会被企业迅速接纳并开展合作。但在现实的校企合作案例中,由于部分职业院校“利益共同体”意识不足,只从学校得利的视角关注企业人才、技术、资金、设备的投入,提出各种合作要求,导致企业“单向付出”过度,无法吸引优质企业参与合作。
(二)职业院校育人资源整合能力不强导致无法形成育人合力
校企合作的核心任务是育人,关键在于围绕德技并修育人目标,建立起信任和合作关系,整合学校、企业育人资源,破除校企资源壁垒和传统思维,促进校企育人资源的“流动融通”,实现协同育人要素的互补和耦合。然而,在校企合作实操中,学校缺乏系统的校企合作体系设计和准确功能定位,往往出现“与谁合作”“合作什么”的目标离散、管理松散、资源分散等现象,从而导致学校收集行业企业前沿技术信息的枢纽功能不全,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被学校整合、转化、吸收并向学生传递的效率较低,企业市场敏感性作用发挥不充分。此外,由于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不全,校企合作较多停留在学校、职能部门、二级学院负责人的层面,合作重心没有下沉到专业教师层面,学校教师、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同台论道的机会不多,无法实现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的广泛联系、沟通、交流、分工、协作。同时,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层面,学校联合企业技术专家共建师资队伍的规模效应尚未形成,借助合作企业的生产建设案例,开发基于生产流程和工作模块的理实一体化教材、课程的尝试较少,企业育人资源进入校园、化为教材、融入课堂的成功范式匮乏,校企育人合力有待强化。
(三)企业育人体系不健全造成校企合作育人成效不佳
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的核心目标,关键在于分工协作,提升知识技能的传递效率。学校以基础理论教授为主,兼顾社会公德的养成,企业则侧重学生基于职业岗位的实践操作能力、知识迁移与解决问题能力、行业企业文化适应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的培养。然而,在企业育人实践中,企业受生存压力与追求利润的影响,合作育人缺少系统规划,流程设计、制度激励、资金投入机制不健全,再加上企业自身育人能力不足,缺少育人经验,致使学生企业实习实践计划性不足,碰到哪个生产环节就练哪项技能,企业师傅示范、指导、纠正、评价意愿不强,行业操守与职业道德以学生自我观察为主。所以,校企双方虽然对于合作育人有着很高的期待,但企业实践育人阶段的确呈现出“培养什么人”目标不清晰、“怎样培养人”路径不通畅、“谁来培养人”主体队伍不健全、“培养怎样的人”评价标准不规范的现象,企业育人成效得不到保障,校企合作因为显性成果达不到预期而中断、停止。
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育人的实践进路
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③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企业追求各自发展的理性行为,双方都应遵循市场经济优胜劣汰规律,立足人才培养目标,着眼企业转型升级发展,主动消解合作中的矛盾分歧,补齐合作育人的短板弱项。
(一)职业院校应立足企业转型升级需求,加强合作输出能力建设
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种单方得利的合作都难以持久。经济上的付出和合作产出失衡是制约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育人的重要原因。如果不能帮助企业建立人才队伍,无法助力企业升级发展,合作院校终将被抛弃。有鉴于此,在企业自觉参与校企合作的市场要素没有形成之前,职业院校通过强化服务企业发展能力建设吸引企业参与合作是务实、有效之举。
1.提升技术创新服务能力。职业院校应结合国家“破五维”导向,改变传统以职称评定为核心目标的理论研究为解决行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技术瓶颈问题的实用研究。征集企业在生产、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并将企业命题列入学校科研课题序列,面向教师发布,组织教师研究,把学校科研落到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中。组织高层次人才团队入驻企业挂职,以技术研发创新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攻克难关。
2.提升培训企业职工能力。按照《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的要求,着眼行业前沿发展需求,职业院校应成立企业在职职工知识、技能培训“讲师团”,帮助企业职工解决知识、技能更新换代不及时问题。以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效率提升、质量保障、安全意识提高、工匠精神培育为目标,强化安全环保、节能减排、健康卫生、法律法规、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培训体系设计、内容组织和技巧提升。
3.搭建企业员工成长平台。传统的校企合作培养对象是学生,职业院校应打破常规,利用学校讲台、研究院所、实验室等校内载体,主动为企业员工搭建成长增值的平台。聘任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使其通过学校教学讲台,梳理岗位知识技能,找到提升自我的学习驱动,督促企业人员主动拓展知识、锤炼技能、思考创新。在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吸纳企业人员,组建校企混编研究团队,提升其研究能力。向企业人员开放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以学校资源的共享共用,为企业研究提供便利。
综上,提升合作能力“之匙”在于寻找企业发展中的“饥饿点”,有的放矢地提升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扩大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收益边界,平衡企业支出和收入的关系,打造技术研发、员工培训、资源共享等多种服务产品,改变校企合作中企业单向“透支”的现状。
(二)职业院校应强化企业育人资源整合,形成校企合作育人合力
校企合作实质是将人变好的教育实践活动,企业育人资源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最大变量。因此,必须强化育人资源整合,完善育人体系设计,构建育人载体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校企育人资源聚合效应,形成育人合力。
1.设计企业育人资源“进、化、融”体系。校企合作育人,关键是将企业的资本、人才、技术、案例、管理、文化等育人要素融入人才培养过程。设计打通“企业进校园、技术骨干进课堂、生产案例进课程、教师进企业、学生进车间”五进路径,实现“教室工作室化、教学生产流程化、学生学徒化、作业产品化”四化目标,推进“人才、技术、管理、文化、感情”五要素融合,形成企业育人资源的“进、化、融”体系,这是整合校企资源的第一步。
2.搭建企业育人资源转化“奖、育、赛”平台。企业育人资源需要合适的载体来发挥作用。结合行业企业发展需求、职业院校生源实际和学生心理诉求,着力构建“企业奖学金、企业助学金”两个企业奖助平台,打造“企业专家讲坛、学校教师讲坛、成功校友讲坛”三个学习交流育人平台,设立“职业技能类、创新拓展类、文体才艺类”三个企业冠名能力素质提升竞赛平台。“企业奖学金、企业助学金”体现了企业的认同和关注,可帮助学生树立“上高职,能成才”的信心;三个讲坛搭建了企业职工、学校教师、校友、学生相互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可解决学生学习目标、学习路径不清晰的问题,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课堂之外的育人路径;三个企业杯赛有效针对专业对应岗位的能力素质需求和学生普遍存在的短板弱项展开,可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提升技能,全面促进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提高。
3.构建校企育人资源融汇的支点。在校企合作育人过程中,教师是根本,教材是基础,教法是途径,育人资源终究要通过教材、课程、师资等支点来呈现,通过课堂教授、实习实践、反思创新等育人方式来传递。把行业新技术、新规范、新工艺和企业生产设备、管理规范、实际案例融入学校教材、课程建设;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学校兼职教师,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组建校企混编师资团队;在企业建立教师实践基地,每年派遣新教师、高层次人才到合作企业挂职实践,促进校企人才的“双向双融通”;引入企业生产实景,建设校内外学生实习就业基地。总之,职业院校不仅要广泛寻找,积极引入,扩大育人资源总量,更重要的是围绕企业资源增量,设计育人体系,构建平台,寻找育人支点,落地落实企业资源育人功能,从源头解决校企合作育人中“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
(三)合作企业应加强育人体系设计实践,提升企业育人能力成效
在校企合作育人过程中,如果要发挥企业育人的真实岗位、真实场景、实践操作育人优势,企业首先需要具备相对完整的育人体系、评价标准。
1.构建育人体系。职业院校和合作企业要系统思维,围绕立德树人育人目标,在企业育人阶段既要突出学生职业技术技能实操上的“硬本领”训练,也要强化职业道德修养上的“软实力”培养。出台《企业育人队伍遴选与激励办法》等制度文件,选拔技术娴熟、品质优秀、善于讲授示范的技术骨干担任企业师傅,实现技术技能、职业规范、职业精神的率先垂范和手口相传。按照企业生产建设流程,遵循由浅入深规律,分部门、分岗位、分模块开展实习实践轮转,深化专业对应岗位的体验认知、生产操作、思考创新。围绕企业的核心技能需求,制定技术技能实践操作的评价、认定标准,开展达标检测,将检测成绩和就业挂钩,得不到企业达标认定,延迟就业时间,直至达标为止。
2.强化过程管控。系统的育人体系是以严谨细致的育人过程为支撑的。在实习实践育人过程中,企业要及时发现并消解学校的知识、技能、素质培养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围绕“人”的成长增值,在强化实践操作、培养职业规范、树立劳动光荣理念、提升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关注学生成长动态、心理波动,定期召开分析研讨会、座谈交流会,及时了解学生实习实践中“存在什么问题”,追问“为什么会这样”的根源。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资源重组、师资配置,并明确责任、调整流程、革新方式、纠偏过程、优化评价,力争做到“人人关心、实时关注、事事跟踪、及时交流、务求实效”。
3.重构评价体系。传统的职业院校育人评价以方便管理为视角,以“好学、听话、成绩好”为评价蓝本,与企业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的用人导向相距甚远。校企合作育人应搭建学生成长资历框架,建立基于学习成长过程的“态度+诚信+能力”校企融通动态评价体系。资历框架全方位记录学生在学校(企业)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课程成绩、实习表现、技能等级、诚信品质、突出特长。以学生成长资历框架的数据、信息为依托,研判学生成长态度、能力构成、发展方向,以过程评价取代结果评价,以长效评价替代即时评价,打通个体资历框架与就业的直接通道,以此作为聘用与否、岗位分配、职位晋升的依据。
[注释]
①(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第2卷[M].阎克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3.
②赵婀娜.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N].人民日报,2021-07-25(5).
③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