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范仲淹丁母忧应天府守丧事迹考述

2022-03-18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嵩山晏殊年谱

李 可 亭

(商丘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河南 商丘476000)

(范仲淹)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

监泰州西溪盐税,迁大理寺丞,徙监楚州粮料院,母丧去官。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寘府学。上书请择郡守,举县令,斥游惰,击冗僭,慎选举,抚将帅,凡万余言。服除,以殊荐,为秘阁校理。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1]10267—10268

这是《宋史·范仲淹传》对范仲淹丁母忧应天府守丧事迹的记载。由于记载比较简略,后人对其中的时间、地点、事迹等诸多问题言人人殊,以至于在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似是而非甚至是积非胜是的情况,很有必要加以厘清,以正真伪。

一、“迎其母归养”在何处

“迎其母归养”,主要意思是说范仲淹对母亲非常孝顺。

“迎”,基本上没有歧义,就是把母亲从山东长山迎来这里,侍养母亲,也是范仲淹践行自己离家到应天府书院读书时对母亲的承诺。欧阳修《范公神道碑铭》载:“既长,知其家世,感泣去之南都。”[2]332南都,即应天府(今商丘),应天书院所在地。南宋楼钥所作《范文正公年谱》转引《家录》说,当范仲淹知道了自己的家世后:“公感愤自立,佩琴剑,径趋南都。谢夫人亟使人追之。既及,公语之故,期十年登第来迎亲。”[3]716现在,范仲淹“举进士第”,做官“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是正常的。

但“归”在何处,就有了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范仲淹迎母亲到广德侍养。诸葛忆兵《范仲淹传》认为:“到广德后,范仲淹将母亲接到身边。”并说,“从外出求学到出仕为官,母亲已经数年不见范仲淹了。因为想念儿子时而哭泣,范仲淹母亲视力已经很差了,几乎到了失明的地步。作为下层官员,范仲淹收入微薄,又要孝敬母亲、养家糊口”[4]21—22。另一种观点认为,范仲淹迎母亲到应天府宁陵县侍养。马学庆著《范仲淹与商丘》一书,内中有详细考证。马学庆认为,事实并非如有些学者所说的接到广德侍养。因为“归养”就是“回家奉养父母”;“迎其母归养”,就是“接母亲到家中奉养”。“广德作为范仲淹的仕宦第一站,肯定不是其家。再者,即使将母亲接到广德,范仲淹履新赴任也无暇照料老人。”那么,范仲淹的“家”在哪里呢?“首先,苏州肯定不是其‘家’,范仲淹此时仍名朱说。其次,长山此时也非心中之‘家’,离开长山求学目的就是以有作为接走母亲。此时,范仲淹的‘家’只有一个地方:应天府家!”马学庆又进一步考证,范仲淹不仅将母亲接到应天府,而实际居住地在应天府宁陵县[5]26。

笔者认为,根据范仲淹的身世、与母亲的感情及其为人处事的态度,他“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后,迎其母到广德侍养是有可能的,不能轻易否定。当地还流传有“卖马接母”的传说,也是人们对范仲淹迎其母到广德侍养的一种美好期待。但由于范仲淹忙于政务及其他原因,母亲在广德的时间不会很长,很快就转移了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应天府的宁陵县。这一点,亦可从下述的“母丧”和“丁母忧”的地点在应天府得到证明。

二、“母丧”“丁母忧”的地点

据《范仲淹年谱》:“天圣四年(1026) ,(范仲淹)38岁。……八月,丁母谢氏夫人忧。”范仲淹母亲去世的时间是天圣四年八月。

范仲淹母亲去世时,他在“知兴化县”任上,兴化县在今泰州市。这里的问题是:范仲淹“母丧去官”,那么“母丧”何处?《宋史·范仲淹传》和《范仲淹年谱》均无明确记载。然《范仲淹传》言“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寘府学”。《年谱》亦说“守母丧于南都应天府,晏殊岀守应天府,邀仲淹掌应天府书院”。这说明“母丧”不在兴化,“母丧”“守丧”均在应天府。

杨德堂《为人做官之道——范仲淹“忧乐思想”启示》一书中也说:“天圣元年(1023),范仲淹与应天府李昌言的长女结婚后,其母谢氏便与儿媳李氏居于应天府。天圣四年(1026),谢氏去世,范仲淹辞官回应天府守丧。”[6]155在这里,该书不仅说明了范仲淹在母亲去世后回应天府守丧,而且他的母亲自从“范仲淹与应天府李昌言的长女结婚后”就与儿媳一起一直“居于应天府”。

南宋丁黻《池州范文正公祠堂记》有“朱氏云,族有在应天府者”。北宋魏泰《东轩笔录》中有“范文正公仲淹贫悴,依睢阳朱氏家”。这里提到的“朱氏”,是范仲淹同母异父的弟弟。继父朱文瀚对范仲淹很好,在精神和物质上都给予了很多关爱。范母谢氏再嫁给朱文瀚后,又生育有三子。范仲淹一人在应天书院求学五年,生活贫寒。于是范仲淹的几个兄弟就和母亲一起来到应天府,用微薄的收入支持范仲淹求学。范仲淹入仕后,“家计于宁陵”,又反过来用其所置田赡养“朱氏”异父兄弟。

清康熙三十二年《宁陵县志》卷九《人物志·明贤》“范仲淹”记载:“范仲淹,本苏州人,少孤,母适长山朱氏,公随就育。及长,读书应天,因家计于宁陵,其异父兄弟朱某者多在宁陵。后公贵,以其田赡之,故与朱氏书每言及焉。”其《艺文志·书类》中《与朱氏家书二通》“序言”亦说:“公本苏州人,少孤,随母适长山朱氏。及长,读书归德。宋都汴,公立朝之日,多宁陵足迹,惯游地也。其言宁陵家计,或公行馆谷与,抑其异父兄弟朱某者侨宁陵。”[5]26—27

很明显,范仲淹在应天书院读书时,受其异父兄弟朱某的接济。范仲淹入仕后,又置田宁陵,以赡养母亲。所以,范仲淹“多宁陵足迹”,宁陵是他的“惯游地”。今宁陵县老城南街有“朱氏井”,为当年异父兄弟朱某的住处汲水井。异父兄弟朱某与范仲淹为同胞弟弟,其情至亲;朱文瀚的大儿子游手好闲,与范仲淹不睦,在此情况下,范仲淹“家计宁陵”,既是史实,也合情理。

三、“厝葬”何处,何时迁葬万安山

《范仲淹年谱》:“天圣六年(1028),40岁。是年,葬母于河南万安山。十二月,范仲淹守丧期满,经晏殊推荐,召为秘阁校理,跻身馆职。”

一般认为,范仲淹根据自己的身世情况,苏州、长山、宁陵皆非母亲长眠之地,又受姚崇葬母的启发,将母亲从应天府迁葬到了伊川县万安山下。

母亲去世后,范仲淹将母亲“厝葬”在应天府,其具体地点依然是宁陵县。在今宁陵县阳驿乡西北有范氏家田,后形成村庄——范庄。“厝葬”在自己的家田里也比较符合乡情。今宁陵县阳驿乡范庄村的村民能清晰地指出“厝葬”的具体位置——今宁陵县西三公里处的老麻袋厂附近。后又迁葬到了伊川万安山下。

范仲淹丁母忧守丧,时间从天圣四年(1026)八月至天圣六年(1028)十一月。因为天圣六年十二月四日,诏命范仲淹充秘阁校理,则范仲淹终丧期应在十一月[7]2419。关于迁葬到伊川万安山的时间,《年谱》说是天圣六年(1028),显系有误。

范仲淹《上求追赠考妣状》中说,“今又俯临葬礼,尚阙褒封”,这是范仲淹向皇帝祈求为母褒封的申请状。又说:“伏念臣自蒙恩改授京官,到今七年,除持服月日外,亦以四年余两个月。”“改授京官”应指天圣二年(1024),范仲淹36岁时“迁大理寺丞”,这可以从晏殊的《举范仲淹状》中“臣伏见大理寺丞范仲淹”为证[1]10197。这样推算下来,从1024年“迁大理寺丞”,“到今七年”,以及“持服月日”和“四年余两个月”,应在1031年(天圣九年),即是说,迁葬到伊川万安山的时间是在母亲去世五年之后。

四、“寘”掌应天书院及时间

《宋史·范仲淹传》:“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寘府学。”“寘”,置也,安排、放置之意。没有具体说明让范仲淹“掌府学”或“做山长”。《续资治通鉴长编》说“掌府学教习”[7]2435,《年谱》亦说“天圣六年(1028) ,40岁。掌应天府书院教习”,都直接用了“掌”字。《范文正公言行拾遗事录》卷一载:“公丁母忧,寓居南都,晏丞相殊请掌府学。公常宿学中,训督有法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这里,范仲淹不仅是“掌府学”,且“训督有法度”。

“掌”与“寘”,显有不同含义。而“教习”之职,其义有二:一是传授学业(教授),有“教师”之意;二是学官名,掌课试之事,且 “教习”之官设在明朝。由此可见,范仲淹“掌府学”,不是做山长,应是书院的教师,兼管课试之事,且“训督有法度”。《续资治通鉴长编》所说“掌府学教习”,是比较确切的说法。

《宋史·晏殊传》称晏殊“善知人”。“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当时,同在书院执教的还有王洙和韦不伐。可见,晏殊延聘的名师,并非范仲淹一人。

天圣五年(1027)正月,晏殊知应天府,他重视教育,延请名师,大力扶持应天书院。时范仲淹正在丁母忧,晏殊“闻仲淹名”,于是“召寘府学”。在《举范仲淹状》中,晏殊对范仲淹评价甚高:“臣伏见大理寺丞范仲淹,为学精勤,属文典雅,略分吏局,亦著清声。”范仲淹不负众望,在执教应天书院近两年的时间里,“四方从学者辐辏”。

范仲淹执教应天书院时,写下了著名的《南京书院题名记》,追溯应天书院办学历史,抒发对应天书院的感情。又作《上执政书》,阐释自己的政治见解。他的“忧乐”思想亦在此时期形成。

五、丁母忧期间是否到嵩阳书院讲学

《范仲淹传》与《年谱》均未言到嵩阳书院讲学事。

邓洪波主编的“中国书院文化丛书”之《嵩阳书院》(宫嵩涛著),言范仲淹与欧阳修、梅尧臣、晏殊、尹洙等人曾到嵩阳书院讲学,但时间不在丁母忧期间:

范仲淹,在北宋真宗赵恒在位期间(998-1022),曾到嵩山崇福宫奉安真宗赵恒御容(画像),让大家朝谒,其时讲学嵩阳书院。据明傅梅《嵩书》卷六《宦履篇·宋范仲淹》记载:范仲淹“尝奉真宗御容崇福宫,登高履胜,与欧阳修、梅圣俞有嵩山唱和诗十二章,今传于世”。清景日畛《说嵩》卷十七《传人二·宋范仲淹》也有“尝奉真宗御容崇福宫,登高履胜,与欧阳修、梅圣俞唱和焉”的记载。……在崇福宫奉安真宗玉容是件大事儿,很多官员、社会名流都到嵩山崇福宫真宗像前朝谒。这其中就有欧阳修、梅尧臣、尹洙、晏殊、晏几道等人。朝谒之余登嵩山、访名胜、看古迹,成为范仲淹和众好友的“自由之旅”。唱诗赋词,不亦乐乎。其中范仲淹在《自峻极中院步登太室中峰》诗中说的“不来峻极峰游,何能小天下?”成为登嵩山俯瞰中原的千古佳句。因崇福宫毗邻嵩阳书院,书院自五代后唐始,讲学之风浓烈沿传,气氛热烈。范仲淹有早年在应天书院读书和讲学的经历,嵩山之行,书院讲学,必不可缺少。因为是和众位朋友在一起讲学,主要听众是书院生徒。他一反平日严肃刻板模样,讲到动情处,或击掌高歌,或迎风长啸,虽然有点放浪形骸,但其自然无拘无束的讲态,让听者也自由随形。[8]47—48

该书在第七章“嵩阳书院的历代名人”中,也有类似的表述。

但《欧阳修年谱》记载:“明道元年(壬申),公年二十六。是春及秋,两游嵩岳。秋,盖从通判谢绛奉御香告庙也。礼毕,同游五人,皆见峭壁大书神清之洞。”据《欧阳修年谱》,游嵩山讲学嵩阳书院,在明道元年(1032)。这一年,范仲淹43岁,欧阳修25岁,梅尧臣30岁。这一年的春天,范仲淹、欧阳修、梅尧臣、杨愈、谢绛等人嵩山聚会,是偶遇,没有事先预约。范仲淹是从东京开封出发,西行去嵩山,经郑州、巩县入轩辕关到登封县。而欧阳修、梅尧臣、杨愈、谢绛、尹洙、晏殊、晏几道等人则是从西京洛阳结伴东行,经过洛阳县、偃师县,登上轩辕关,来到登封县。他们意外谋面,欣喜地结伴畅游中岳,崇福宫、会善寺、少林寺、中岳庙等名胜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宫嵩涛《嵩阳书院》一书,言范仲淹游嵩山讲学嵩阳书院之事在“丁忧”之前,而《欧阳修年谱》之记载又在“丁忧”之后。那么,范仲淹“丁忧”期间是否到嵩阳书院讲学?

《范仲淹年谱》“天圣九年(1031)”有“三月……与友人游嵩山”。笔者以为,这个时间当属范仲淹游嵩山的时间。因为也就是在天圣九年三月,范仲淹“迁太常博士,移陈州通判。葬母于河南伊川万安山”。据洛阳伊川万安山范仲淹墓守墓人范玉峰介绍,天圣九年三月,范仲淹曾到洛阳伊川万安山为母亲看墓地,看完墓地后曾有嵩山之游。根据《范仲淹年谱》的记载,从天圣四年(1026) 八月“丁母谢氏夫人忧”到明道元年(1032),只有“天圣九年(1031)”有“三月……与友人游嵩山”的记载。由此看来,在没有新的资料发现之前,范仲淹是在天圣九年三月游嵩山并在嵩山讲学的。

猜你喜欢

嵩山晏殊年谱
证肇经先生年谱(续8)
晏殊换题
读《郭沫若年谱长编》的几点思考
晏殊的忘年知音
轻轻松松聊汉语:中岳嵩山
我爱我家
晏殊换题
朱彝尊年谱新考
2017年全国青少年户外营地夏令营(河南站)在嵩山落幕
张耒的嵩山,张耒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