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人才供给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有效匹配探究

2022-03-18王进蒋聪

教育与职业 2022年14期
关键词:毕业生院校人才

王进 蒋聪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和重要内涵。高职教育具有服务地方经济的自然属性,为区域乡村振兴事业贡献人才是其重要职责。随着“双高”建设、“提质培优”等任务在各高职院校的稳步推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高职毕业生日益成为提振新农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生力量。当前高职人才培养仍然存在知识结构更新速度滞后于产业发展速度,专业实训、实践技能短缺,就业观念陈旧落后等诸多问题,从而造成人才供给与乡村发展需求脱节。因此,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高高职院校人才供给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的匹配度迫在眉睫。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需求结构

1.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是破解我国“三农”问题的“金钥匙”,为我国农业转型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需要大量新型职业农民的参与。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解决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谁来种地”的问题。在我国,农村不仅是农产品和经济作物生产地,也是工业制造品的消费地。农业是工业发展的“稳定器”。随着科技进步,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育种新技术、农业机械化、种养一体化在农村的日益普及,传统农民越来越难以胜任新型耕作方式。只有具备高素质、掌握新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才能推进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助力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助推优质粮食工程和农业绿色转型,全面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

2.复合型、应用型高技术技能人才。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复合型、应用型高技术技能人才有助于实现乡村产业兴旺。乡村产业兴旺不仅需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业由“大”向“强”的转变,还需要推动乡村各产业交叉融合,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乡村整体进步。乡村工业不仅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带动和支撑力量,更是农业发展的“助推器”。农业现代化需要乡村工业提供基础与支持,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农产品加工园等,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实现农产品的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将工业元素融入乡村产业,为乡村振兴事业发展提供综合技术平台,是壮大乡村产业的重要路径。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与迭代,一些高端制造业“机器换人”进程不断加快,单一型、低技术劳动力将会逐渐被复合型、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取代。

3.新型经营管理人才。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式。乡村振兴需要借助数字经济的兴起,积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缩短商业流程。同时,通过数字化包装以及自媒体、社交平台等数字化营销手段提高营销效率,实现农民快速增收。当前,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等特色农业发展势头迅猛,产生了农产品直播博主、农产品经纪人等一批新兴职业。这些职业急需大量新型经营管理人才,要既了解农村经济的运行方式,又能熟练运用各种数字经济手段,引领乡村农业品牌和特色产业健康蓬勃发展,为促进乡村振兴增添新鲜活力。

4.新型创新创业人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代表乡村振兴的内在驱动力;创业是践行产业融合的有力途径,乡村振兴需要懂农村、爱乡村的新型创新创业人才。新型创新创业人才能够推进产学研合作,推动农业相关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强科研机构、高校、企业、返乡下乡人员等主体的协同合作,加快乡村经济的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不断培育乡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此外,通过借力创新创业人才还有利于加强新型创新人才培养,优化乡村创新创业环境,引导更多优秀人才向乡村汇聚,促进农村经济向多业态、新动能发展。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农村“双创”主力军正逐步形成。他们大多数是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企业主等返乡下乡人员,其中,高职院校毕业生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对网络、技术等事物有较强的接纳能力,且敢于对传统农业生产经营形式进行创新,能够利用多种途径践行中央所提倡的产业融合,返乡创业具有一定优势,可以成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乡村振兴人才供需匹配的困境

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不匹配。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培养方案概念不够清晰、制定程序不够规范、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更遑论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到2035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这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2.高职院校专业和课程设置与乡村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根据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产业结构发展的需要对专业与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大多数沿用传统的专业与课程设置进行招生和人才培养。在乡村产业结构更新的时代,高职院校专业和课程设置更应体现出灵活性和实用性特点。一方面,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要精准评估行业潜力,按照实际产业需要开设课程;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应避免盲目追求科技化、前沿性和城市化,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需求建立合适的关系对接。

3.高职院校人才供给数量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量不匹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乡村对人才数量和种类的需求不断增多,但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供给却远远低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量。据《2020中国农村电商人才现状与发展报告》显示,预计到2025年,农产品上行电商人才需求缺口为350万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因为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就业环境、工资待遇等存在劣势,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返乡工作的意愿不强。

三、基于培养全过程的毕业生供需匹配提升路径

良好的职业发展应有及时的职业发展规划。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职业发展规划应早于高校入学阶段。英国、日本等职业发展指导开展较早的国家,都实施“从娃娃抓起”的职业教育。基于我国现状,职业规划与指导可以提前至高考结束至填报志愿前这一特殊阶段,并一直持续到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从高职院校角度看,职业发展教育阶段大致可以分为:学生入学期、学生培养期和学生求职期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对高职院校、个体求职者及其家庭、社会用人单位的参与程度要求不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了提高毕业生与乡村振兴供需匹配度,各方需要在个体求学者成长的不同阶段进行差异化合作。

(一)入学期供需匹配度提升措施

1.招生宣传时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招生宣传是高职院校宣扬职业教育理念、表达学校特色、开展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的大好时机。在招生宣传时,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地区乡村振兴人才需求,针对目标生源特点进行个性化招生宣传,使学生在填报志愿之前尽可能了解目标院校及专业特点,并对可能的就业目标有较为系统和全面的了解,增强目标生源加入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兴趣与就业信心。综合职业指导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选择时考虑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高职院校可以在综合调查分析以上因素的基础上,征求学生家长意见后主动联系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教育,并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展各种职业教育主题活动,帮助未入学学生初步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的信心与理念。

2.与用人单位深入交流,了解用工需求。高职院校需要以特定城市为节点,优势产业为支点,关键企业为重点,深入了解地方、行业、企业用工需求。高职院校需要顺应改革推进机制,深化产教融合统筹城市、行业、企业三类试点对象,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充分发挥地方、行业、企业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主体性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改进以往“偶遇式”订单式培养方式,改善以往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管理的不足。此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不能仅关注当前企业用工需求的饱和度,更应该站在发展的角度,以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发展战略为基准进行前瞻性分析。

3.与地方政府交流,了解地方产业用工需求。高职院校需要与地方政府交流,探讨高职设置定向培养和委托培养“政府订单班”的可能性,着力培养乡村振兴精英。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是关键环节。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地方政府对当地用工需求也相当了解,其一系列制度和政策供给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引导毕业生献身于乡村振兴事业。如将部分地区作为试点,以“购房券、生活补贴、租房补贴、面试补贴”等多种形式鼓励企业引进高职毕业生,对本地生源的大学生采取适当政策和措施在入学时予以资助,鼓励他们回乡就业创业。

(二)培养期供需匹配度提升措施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需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关注度,明确思政教育重点,引导青年大学生愿意投身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振兴是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青年大学生应该扛起这一历史重任。思想政治教育是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肩负着调动青年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积极性的使命。高职院校可适当增加乡村振兴的文化内涵教育,对学生进行乡村文化的灌输,培养其乡村振兴理念的树立,激励他们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伟大事业。

2.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乡村振兴需要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高职院校需要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和乡村振兴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重新界定人才培养目标,重新优化专业课程。专业不仅是教育体系的基础工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载体,同时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传统单一型技术人才已不能满足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专业课程设置需要根据专业岗位群的通用能力要求,跨学科协同教学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基本就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就高职院校而言,每个院校专业设置有所侧重,但当前专业设置忽视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导致毕业生技能、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高职院校要在综合考虑地方、学校、产业发展未来愿景的基础上优化专业必修课程,并结合学生的自身兴趣和发展意愿,由其自行选修相关专业课程组合。如乡村振兴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要有技术、善经营、懂政策、会管理,更要能“站出来、用起来、留下来”,服务农业产业链,参与工业产业链,更好地承担起乡村振兴的责任。

3.高职院校需要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引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需要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培养各级各类技能人才。伴随着“机器换人”过程的逐步推进,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逐步上升。应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应首先动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对岗位的就业能力要求进行前瞻性分析,并在科学合理设置专业的前提下,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对劳动力专业技术以及素质水平提出的新要求,动态调整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整体性评价,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和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还要积极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加强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建设。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尤其在产教融合试点城市,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优势,建立符合地方乡村发展的特色平台,加强多元主体分工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培养人才。如联合地方乡村振兴主体行业企业共同编写教材、共商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共同建立学生实训基地等措施。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充分利用平台促成校企人才共享和有序流动,通过多种形式形成资源互补优势。

4.创新教学模式。高职教育需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模式,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创新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教学模式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需要根据不同地区、行业、专业和课程特点差异探索新的、更具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应注重与乡村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乡村企事业单位共同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增进大学生对乡村的了解。如乡村振兴需要新型职业农民,高职院校可鼓励学生到田间地头实习;当地政府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通过“半农半读”、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就地就近接受职业教育,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总之,高职教育应采用灵活高效的混合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参与和体验来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使教师从知识的讲授者、传播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三)求职期供需匹配度提升

1.进行职业生涯挫折教育。挫折教育能够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将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有机结合。求职期挫折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就业竞争激烈和就业环境不佳。高职毕业生在面临职业选择、专业竞争、社交模式困惑、环境适应变革等诸多挑战时,容易选择逃避,自暴自弃,甚至从此一蹶不振。挫折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部分,乡村振兴新的历史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在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同时,广泛借鉴职业教育中敬业、乐业思想,通过开展讲座、主题活动、学生卧谈会分享等形式唤醒学生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的热忱。

2.进行职业发展咨询和测评平台建设。职业发展咨询平台可以帮助学生提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尤其是在求职期间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行业发展趋势和就业形势。进行职业规划时可以借助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即SWOT方法进行分析,帮助毕业生分析自己的优劣势以及外部机遇与挑战,毕业生可据此制定职业发展目标。优劣势分析主要包括自身性格、特长爱好、学习能力、抗挫能力和职业性格测试等因素。通过SWOT分析,高职毕业生不仅可以加强对职业需求及变化趋势等方面的认识,还可以及时调整职业心态,坦然面对求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挫折。

3.主动对接地方相关主管部门。高职院校应该改变守株待兔式对接地方用工单位或相关主管部门的做法,主动走出校园收集企业用工需求并做好全面、细致的宣传工作。院校要有担当,不能对地方主管部门的主动对接采取消极应付态度,而应该根据自身专业特色主动对接。毕业生尤其是农村籍毕业生走向基层、回乡就业创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针对生源地相对集中的地区,高职院校不仅要让毕业生了解乡村就业的机会、挑战,还要主动帮助毕业生了解相关政策,多组织乡村振兴专场招聘会等,鼓励毕业生回乡就业创业。

猜你喜欢

毕业生院校人才
人才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