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嵌入乡村振兴共生发展的研究

2022-03-18陈建明张理剑

教育与职业 2022年14期
关键词:共生职业院校职业

陈建明 张理剑

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在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联系日益加强。然而,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主要以服务城市产业需求为导向,职业教育难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服务乡村振兴的贡献度较低。那么,随着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深入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如何通过深化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耦合职业教育供给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升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同时如何通过服务乡村振兴,使乡村振兴反哺职业教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课题。职业教育嵌入乡村振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共生群体,具有共生性和互补性的特征。因此,本文试图以嵌入性理论和共生理论为研究视角,以共生行为作为中介作用,探讨职业教育嵌入对乡村振兴的困境及实践路径,研究结果不仅丰富和完善了现有理论研究,同时实现了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实现。

一、职业教育嵌入乡村振兴共生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嵌入理论

嵌入性理论是新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核心思想,作为一种方法论工具,能很好地诠释其他组织的行为,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Hagedoorn认为组织活动与其所处社会环境、产业环境和相关组织联系密切,将组织性嵌入分为双边嵌入性(微观)、组织间嵌入性(中观)和环境嵌入性(宏观)三类层面。本文结合乡村振兴的具体情况,运用组织性嵌入理论,将职业教育的主体功能要素嵌入乡村振兴的场域,与乡村振兴场域内的核心要素相互联结,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共生理论

共生理论起源于生物学领域,共生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依存、动态演化的互利关系。共生关系中存在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三类元素,彼此间相互联系和影响,影响共生系统动态演变的法则和趋势。近年来,共生理论在经济社会应用领域逐渐拓展,结合职业教育领域,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协同创新等方面,分析协同主体之间的共生模式对共生网络演化的影响,当合作双方形成互利共生模式时,实现彼此合作承诺、创新能力、绩效成果的提升,最终各共生单元的成长也促进共生环境的优化。

嵌入理论虽能很好地诠释组织间的行为,但并未能深入解释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和依存模式。而共生理论能弥补其不足,能更深入具体地解释组织之间共生的基本逻辑与演进机理,因此,以嵌入性理论和共生理论为理论基础,实际应用更具可行性。

(三)职业教育嵌入乡村振兴共生发展的理论契合

当前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种问题与知识相互联动,学者们发现难以用单一学科体系加以解释,需运用多学科的跨界思维。乡村振兴不仅涉及经济领域,还包括政治、教育、文化等相关领域,因此,用共生理论研究职业教育嵌入乡村振兴具有很强契合性。本文以生产要素的互嵌和优化配置为重点内容,从环境嵌入营造共生环境、组织嵌入形成共生模式、双边嵌入联动共生单元三个层面嵌入乡村振兴,实现乡村产业人才培育、应用技术研发与赋能、乡村文化创新与传承等多个核心领域协同共生。

1.环境嵌入:嵌入乡村振兴战略营造共生环境。国家战略调整和产业发展环境影响组织的经济行为。环境嵌入性是指国家或产业的特性影响组织经济活动,包括国家战略环境嵌入性和产业经济环境嵌入性。职业教育嵌入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既是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场域。实现职业教育嵌入乡村社会的融合发展,关键是形成一套共生系统,建立各协同主体相互认同的制度性或非制度性规范体系,统筹协调共生系统内技术、知识等共生能量的协同联动,保障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利益生产、利益分配与利益获取,激发相关利益主体的能动性。

2.组织间嵌入:深化产教融合形成共生模式。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组织与所处环境中的其他组织存在复杂而又密切的联系。组织间嵌入性是指组织所处的社会网络影响其经济活动。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跨界的类型教育,与区域产业、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企业单位等多种要素存在协同共生关系。职业教育嵌入复杂的乡村社会网络,搭建共生单元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传导的载体,奠定双方共生关系演化和形成的基础,形成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的内在动力。因此,建立职业教育嵌入乡村振兴协同共生模式,形成生物学的互惠共生关系,是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在行动上的必然抉择。

3.双边嵌入性:加强校地(社区)合作联动共生单元。从微观上,组织间的协同共生关系影响双方的组织行为。双边嵌入性是指两个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影响组织活动。本文所指共生单元是在特定乡村区域内的职业院校、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乡村企业等主体,各个单元是共生环境演进过程中逻辑起点与终点的发展动力。当前我国农村逐渐形成三产融合的产业结构,以校地双方功能性互嵌为结点,各个结点间形成多元化、网络化的共生互惠的生态网络系统。高职院校具备乡村产业人才培养、工匠文化精神传播、应用性技术技能赋能等比较优势,而乡村振兴过程中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知识和信息等共生能量,又能促进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方面能力的提升。

二、职业教育嵌入乡村振兴共生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共生环境营造不足:嵌入乡村振兴的共生环境失衡

共生理论认为,共生单元受到共生环境的影响,逆向共生环境会对共生单元产生抑制和消极作用,共生环境的溢出效应将减少。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局限和职业教育功能被严重忽视,职业教育能量供给与乡村振兴需求存在统一性和同构性方面的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局限,造成农村基本公共保障滞后和农村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也必然影响农村职业教育领域,影响职业院校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识,导致服务社会的功能定位与乡村振兴不相匹配。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在服务社会工作中对经济和技术领域的关注度较多,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就显得意识和能力不足,参与领域不均衡。

2.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类型教育不明晰的背景下,职业教育被认为是低层次教育。一方面,职业教育的经费支持和政策倾向远次于普通本科教育,使其整体竞争力与普通本科院校相距甚远。另一方面,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动性弱,高学历高技能人才投身职业教育的兴趣不浓,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意愿低,更不愿意返乡创业就业。这些关键问题长期困扰我国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发展,造成办学资源、生源质量、教师“双师”素养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无法得到社会的有效支持。

(二)共生模式演化不强:嵌入乡村振兴纽带割裂

共生模式是共生单元相互作用以及相互结合的形式,更是共生单元之间物质、信息、能量交换关系的具体表现。共同利益是维系共生模式存在和优化的核心点。职业教育嵌入乡村振兴的核心点是双方之间能否找到共同利益点,也就是说职业教育能否为乡村振兴提供直接或间接的生产力,以及乡村振兴能否促进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理论实证和实践摸索中得到了认可,然而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量供给与乡村振兴需求纽带断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未能有效满足农村人力资源的职业教育需求。一是当前职业教育以在校学生为培养主体,以城市产业为学生就业目标,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农村与农业的主体,他们的教育并没有得到职业教育的关注,培训形式大于内容,无法真正有效满足乡村人才振兴的需要。二是现有的职业院校专业体系主要以城市职业教育为导向,大部分毕业生就业于城市,甚至涉农专业学生也以城市为主要就业方向。

2.服务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的能力整体较弱。一是以志愿援助为主,经费保障、人力配给、权责利范围、激励措施等方面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二是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繁重,职称评审、岗位聘用仍以论文和纵向课题为主要考核指标;三是师生文化服务技能、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工匠精神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共生单元联动割裂:嵌入乡村振兴功能定位缺失

在职业教育嵌入乡村振兴共生发展中,职业院校、乡镇政府、农村企业、农户都是共生单元。当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紧密对接产业链、岗位链,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较高,但专业布局滞后于农村产业升级,专业设置脱嵌于农村产业结构,教育主体单元忽视现代乡村产业等问题,对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及其促进乡村振兴的标杆引领作用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进一步紧密围绕产教融合发展模式,加快师资队伍和专业建设,提高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三、职业教育嵌入乡村振兴共生发展的路径

作为类型教育,职业教育强调“职业性”“技术性”“区域性”,需要从宏观层面与国家重大战略、社会经济发展及区域产业结构同步契合,营造共生环境;从中观层面互通校地比较优势,优化共生模式;从微观层面协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联动共生单元,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本质功能。

(一)贯通国家战略与产业结构,营造共生环境

本文所指的共生环境包括国家政策、社会支持、区位因素、产业结构、产业技术和就业市场以及社会文化方面的力量与因素。基于职业教育嵌入乡村振兴的复杂环境,对乡村社会经济环境和职业教育禀赋的优势进行分析,以聚焦到职业教育嵌入乡村振兴的宏观策略中。

1.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与方针政策,提高服务社会的意识与能力。一是增强融入国家战略环境的适应性。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对乡村振兴战略与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发布,加强对政策的深度剖析,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优化自身定位,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服务能力。二是提高对地方政府和行业战略环境的创设性。在聚焦开展对策研究的同时,职业院校应通过校内智库、教授专家直接或间接参与地方重大行业战略和标准的制定,为学校对接地方战略创设良好的环境,争取社会服务的主动权。

2.各级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应进一步发挥引领与规范作用。一是将职业教育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充分意识到职业教育是直接作用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类型教育,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对社会治理、经济和文化传承的服务功能。二是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职业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在发展过程中统筹规划,引导社会大众改变对职业教育的片面化认识。如支持职业院积极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渗透融通。

3.匹配乡村产业与空间环境,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一是在产业匹配方面,对接农业农村现代化大背景,使专业技能培养与乡村产业技术相匹配。通过优化专业布局、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现代职业教育专业技能的适应性。二是在空间匹配方面,职业院校需畅通服务渠道,缩短校地之间的心理空间和地理空间。利用各种渠道加强校地之间的合作,特别是加强与农业行业协会、农业头部企业的合作,加深双方之间的承诺与行为路径,缩短校地之间的心理空间。同时,利用部分职业院校位于地级城市的地理空间区位优势,扩大院校与乡镇间的共生界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经济发达的县级城市设立分校或教学点,努力实现院校对接县、镇,专业群对接乡村产业集群,教师对接村或农户,缩短校地之间的地理空间。

(二)互通校地比较优势,优化共生模式

职业教育嵌入乡村振兴共生模式优化需要从职业院校、乡村企业、政府机构多个共生单元出发,以市场为主导对共生界面进行优化。在乡村振兴场域内实现应用技术资源优势、知识资源优势、人才资源优势和社会网络资源优势与乡村产业资本资源、人力资本资源和文化资本资源对称性互惠共生,实现整体价值最优。

1.思想文化赋能:提升职业院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能力,引领乡村文化发展。面对乡村文化振兴新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职业院校要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提升职业院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能力,使文化自信充分融入乡村振兴的各个方面。一方面,加强职业院校推动区域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文化优势,成为区域乡村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推动者,弘扬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另一方面,利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加强理论实践研究,突出职教特点,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作用,创新思想阵地,凸显榜样作用。

2.人才培育赋能:紧密对接农村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精准培育乡村振兴人才。精准培育农村劳动力,以质量代替数量,提高其在城市中的就业与创业能力,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成乡村产业经营领军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农村管理服务人才。具体来看,需要提高教师服务乡村振兴能力,从数字化能力切入,着力创新数字化教育,通过数字化教学手段,实现教学内容与乡村一线企业需求对接,实现课堂教学线上线下和时间空间对接;系统构建产教科融合课程体系,建立与乡村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知识体系、技术体系和技能体系;建设产教科融合实训基地,为乡村产业培养数智化精英。

3.应用技术赋能:瞄准区域农村产业前沿,聚焦应用技术研发和推广。一是瞄准区域农村产业前沿,培育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团队和应用技术研发团队到农村开展科技服务。二是聚焦乡村产业应用性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将丰富的技术技能人才和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支撑区域农村经济发展。

(三)协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联动共生单元

农村三产联动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可实现产业链、教育链和创新链的多边嵌入。

1.优化类型定位,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获得社会认可。一方面,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鼓励符合要求的“双高”院校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选择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差异化路径,以高素质工匠型人才培养和应用技术项目研发为方向,增强地方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社会认同度,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另一方面,着力构建特色专业群,创新乡村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地方农村特色产业,促进专业群与产业链的耦合,加强专业间知识的关联性,拓展人才培养知识面。以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建设为主线,依托数字校园学习平台,推进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名师资源、数字资源的共享,优化配置教师队伍结构,跨越原有专业界限,实现校内校外、线上线下教学,扩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自由度。

2.着力建设对接乡村产业的产业学院,打造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的平台。瞄准区域农村支柱产业,选择产业头部企业作为共生伙伴,共同建立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协同开发课程标准与课程体系,共同建设高水平专业,打造结构化复合型教科研创新团队。一是根据区域农村支柱产业发展特征,瞄准区域农村产业前沿,结合高职院校在技术应用和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优势,搭建“产学研推”平台,与乡村人才培养链、科技创新链与产业价值链协同共生。二是引导教师积极开展应用研发活动,特别是与乡村生产实践紧密相关的农业技术推广和研发,与乡村文化振兴相关的传统手工艺品的创新设计,将教师的技术研发运用于人才培养和农村生产活动中,解决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猜你喜欢

共生职业院校职业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职业写作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