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探究
2022-03-18单丽娜
◎单丽娜
阅读和写作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这种内在联系由语文学科特点所决定,教师根据阅读与写作的现状,思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更加行之有效。教师目前所面临的难题是如何提升学生的系统兴趣,使其逐渐形成更加理性的逻辑思维,并能基于阅读与写作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平时应结合一线教学经验,积极思考,探讨教学改革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习兴趣,鼓励发散思维
小学语文学习强调围绕阅读一篇文章的形式展开,教师要求学生仔细地阅读文章的内容,从头到尾深入了解大体的意思框架,然后细化阅读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当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些学习方法之后,教师又开始一步一步地讲解课文,逐段进行答疑解惑。
但是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还应该有新的变化,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阅读不仅仅是阅读本身,还应该把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倡导“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这种做法并不是让学生简单重复阅读文章,而是强调每一次阅读方式有所不同,学生使用自己的理解,调动智力能量,记录文章表达的情感和内蕴,在理解文章内涵的基础上,使思维更加发散,想象更多与阅读内容有关的情境。当学生的思维围绕阅读展开,并能提升个人的学习兴趣,那么很显然学生就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有目的地阅读文章,同时为写作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和灵感,再遇到类似写作题目时就可能触发由于阅读所学习的知识,在“阅读———写作”一体化的进程中发散个人思维,避免枯燥的阅读学习,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提高写作能力,拓展想象空间
阅读和写作是不可分割的主体,因此,强调“阅读———写作”一体化的形成,有助于帮助学生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迸发写作灵感。换句话说,提高写作能力需要有广阔的思想基础,只有内心有所思、有所想,有一定的灵感和想法,才能够有意识地积累写作素材,利用已经掌握的字词句子和逻辑思路,采用一系列的写作技巧,写出更加优美的文字。
如果把阅读和写作割裂作为两个不同的教学环节,那么很有可能浪费了通过阅读所积累的情感、感受。反之,学生应该从阅读中积累更多的想法,然后拓展这一想法,使个人的想象思维朝向更加纵深的方向发展,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成熟。当教师不遗余力地教给学生一些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分阶段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那么学生就可以借助已经逐渐成型的逻辑思维,提升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利用写作技能,强化写作思路,真正学会利用书面语言进行有理有据的表达。
(三)强化读写关联性,创新写作延伸
阅读能够为写作提供重要的资源基础,完成阅读环节并为写作打下基础,对于每个小学生而言,由于小学生的阅历不足,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较为单一。如果只是依照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来写作,那么很有可能出现过于口语化、过于啰嗦或者词不达意的情况,还有的学生可能会把写作作为流水账的记录,导致写出来的文章枯燥无味。若能把阅读和写作教学连为一体,就能充分利用阅读与写作的关联性,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机会,能够在阅读中积累更多的写作资源和情感体验,达到自悟的效果。
虽然小学生的知识有限,通过阅读书籍能够使其变得更加丰富,掌握与之相关的内容,如果学生能够把阅读中所获取的知识彻底内化,那么还会开阔眼界,逐渐使写作成为思维的延伸。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将成为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之间的纽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分意识到了写作对阅读的延伸作用,因此,倡导“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写作中充分发挥阅读的效能,不能厚此薄彼,而应同时进步。
二、“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常见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的涉及面较窄
由于小学生所认读的字词数量有限,因此,在选择课外阅读材料的时候,教师考虑得比较多。给学生所推荐的阅读书籍往往围绕教材相关内容展开,课外阅读的可选性和可读性不佳,有的教师并未给学生推荐非常具体的阅读书籍,或者只是在开学的时候列出了几个备选书目,而后就不太在意学生的阅读进度和实际阅读效果。这就导致了学生认为阅读并不重要,有研究表明,50%的学生只看教材,30%的学生偶尔阅读教材辅助资料,只有10%~15%的学生才会注重拓展课外阅读,而且阅读的效果不一定能够达到既定的目标。在这样的情境之下,阅读教学所涉及的阅读面较为狭窄,学生的思维很难开阔。
(二)写作教学的素材单一
小学生在写作时往往能非常简单而清晰地描述一件事情,但是常常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或者记流水账,归根结底,因为小学生所阅读的文章数目较少,没有一个非常完整的写作思路。有的小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哪怕是面临一个简单的看图写话,也会不知道该说什么,看到图片无从说起、抓耳挠腮、急得不行,但是却写不出令人满意的好文章。这是因为学生在平时的阅读确实不尽如人意,阅读的素材较少,因此写作时常常是无从下笔,大部分学生的阅读材料都非常单一,来来回回,就一个主题只能写出那么几句话,所以与教师所希望取得的写作效果相差甚远。
(三)“阅读—写作”一体化结合度不高
“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对教师而言,是提倡读写结合的良好教育方式,但是教师虽然有将二者结合的意识,却没有非常清晰的做法,好多教师只是单方面地重视阅读,多次强调阅读和写作的结合教学,但是却把课外阅读完全放权给学生,忽略了把阅读和写作时刻结合的意识。再加上每次上语文课的时候,课堂教学时间非常有限,教师只能大概讲解整本书阅读或课外阅读的一些技巧,没有办法跟进并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使得课外阅读和写作与整个教学进程相割裂[1]。
三、“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阅读写作兴趣,设计可行性教学方案
通过以往的教学经验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对阅读和写作都有一定的畏难心理,尤其是很多学生认为写作非常难,不知道从何入手阅读又要占据大量的时间,写完作业之后很少有学生愿意主动阅读,小学生并没有意识到阅读所能够带来的乐趣。因此,教师如果想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设计出比较适合学生掌握的阅读技巧,使“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过程更加有趣。学生意识到,写作和阅读所能够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之后,才能够更愿意结合阅读内容进行深度思考。
在学习《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节课的时候,教师以欣赏音乐的方式,引入了整堂课的学习,学生觉得非常新奇,愿意跟着教师一起聆听优美的节奏。然后,教师询问学生:一日之计在于晨,当你每天迎着朝阳去上学的时候,你是否关注我周围的景色和日光?而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背着书包上学的时候,为什么会对门前的水泥道所吸引?学生针对这一问题有好奇,然后继续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学习课文之后,学生有了自己的感受,并主动地理清了课文中的线索顺序。由于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为了实现对阅读兴趣和阅读积极性的开发,应该尽可能地活学活用文质兼美的经典范文,在保证阅读写作兴趣的同时进行一体化的教学,使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思考哪些内容可以为写作做准备,也可以明确地意识到,哪些阅读素材能够被具体地应用到生活实践之中。
当学生在学习时有了这样的自主意识,就能有效地规避失去学习兴趣,或者感觉写作太难等问题,而是愿意深度思考,根据已经学到的知识细致地分析,本篇文章反应了哪些情感,又能够给自己带来哪些学习上的收获?从而去粗取精,学到真本领,为学生打开阅读世界的大门,使其义无反顾地领略阅读所带来的快乐[2]。
(二)合理应用角色扮演,强化阅读写作教学效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为了能够给小学生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教师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让学生理解教材中内容的精妙之处,这就需要学生对语文学习有更强的参与感和参与兴趣,才能够真正听得进去教师所讲的内容,并且愿意调动自己的思维和教师同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可以布置一些有趣的教学情境,或者利用与教材中学习内容有关的玩教具图片等元素引发学生的联想。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全篇文章的阅读,朗读之后熟悉了课文的内容,然后又让学生分清课文中所出现的不同角色,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所扮演的角色,然后把自己带入其中,有感情地朗读投入到文章的情境之内,这样的方法能够快速地达成教学任务,教师还可以预留出一些点评的时间[3]。
在学习《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节课的时候,由于文章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角色,针对老屋的存在,每个不同的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为了能进行角色扮演,教师请学生用心读一读、想一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内容,然后再通过教师所制作的课文动漫,就能自己扮演这些角色,绘声绘色地演示这篇课文的内容。在学习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把一些不容易在课堂上直接呈现的东西,以多媒体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呈现,学生看到这些学习元素,细致地观察和探究其中的内涵,感受教学情境的影响,并能够深化理解作者所想要表达的内容及情感。为了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针对某篇文章,让学生自行提炼新的内容,学生参照教师所给予的方法提炼题目仿写或者创造性写作,既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又能加大写作的应用力度,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内化写作思路,还可在需要的情况下利用阅读或查询,找到自己想要应用的写作素材。
在进行细致描写的过程中,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章所想要表达的情感,直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阅读的文章或者自己写的文章,利用语言表情,声音肢体语言等表现文章中的具体场景,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体验,加深印象,真正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的积极性,实现了“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的积极开展[4]。
(三)结合阅读内容,开展多样化写作训练
在阅读的同时,学生的思维在不停地运转,阅读的内容被学生真正理解,就能有自己的想法,学到更多的知识,体会不同学习情境的乐趣。每个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够把知识内化到大脑之中,并且进行快速的输出或转化,结合基本的阅读内容,以此为案例和基础,以随笔练笔、读书笔记、仿写扩写等多样化的形式,均可达成写作的训练效果。教师通过随笔训练,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也让学生发现了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短板,针对这些问题就是以半节课的时间指导学生如何查找资料,如何寻求思维突破的方式,引导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加入写作训练的内容,并能够根据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模仿文章中的写作手法,呈现出立体化的写作效果。教师为了能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写作手法、写作内容之间的耦合性,可以给学生举例自己写的文章,让学生参考,如何利用阅读材料写出另外一篇更加让人感兴趣的写作文稿。
要注意的是,由于小学生的文学底蕴相对欠缺,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时候,不要提出太难的要求,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或者根据每个学习小组的实际情况给学生以更多的发挥机会,请学生对文章进行改写或者依据自己的理解,尽情发挥,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也让教师理解了学生某些想法的大致思路和脉络。具体地分析写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利用文章的细节丰富写作的内容,并梳理大致的文章结构,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此时,学生已经充分地意识到阅读和写作部分只有良好的阅读体验才能帮助学生更多地掌握写作技巧。例如,在学习《习作:续写故事》这节课的时候,教师给学生提供了需要续写或者仿写的范文,一般这些范文的用词都非常精准,而且文章结构非常具有连贯性,因此,在日后的学习中,学生也将会更多地积累写作经验,细致地观察所阅读文章的特点,教师给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培养的素材也会日益丰富。结合阅读的内容,开展多样化的写作训练,其内容不拘一格,形式多样,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并能真正爱上语文学习。
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进一步推进,在小学阶段,若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应积极开展与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进程,这样能够使小学生更热爱学习,从语文学习中获得能量和情感。教师所需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搜集文化材料,学习正确的方法,形成个性化的想法和观点,而不是一味地灌输式教学。因此,教师有必要探讨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解读能力,提升学生对写作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了解写作的特点,知道从何入手,并能利用阅读学习提升写作的质量。为培养学生创新性的发展思维,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文学知识,实现阅读表达两不误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