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2022-03-18韩欣悦姬咏华
韩欣悦,姬咏华
(长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1]以史为镜,研究历史、铭记历史、借鉴历史,才能知道我们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推进“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在深入了解历史的基础上增强民族自豪感,引导其厚植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勇担民族复兴重任。
一、“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
(一)“四史”教育是滋养大学生成长的“营养剂”
新时代大学生有责任和义务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理论,深刻体会我党路线、方针、政策背后的精神智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在实现民族解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斗争与实践中书写的光辉历史,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的峥嵘历程。当前,各种意识形态冲突愈发激烈,敌对势力瞄准青年大学生这个群体,利用其对社交媒体日益依赖的现状,打着评论时事热点的幌子,抹黑党和政府的形象。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四史”教育,加强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培育其红色基因,使其能够自觉抵制不良文化渗透,传承党的革命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四个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中国青年:“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勇立时代潮头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1]在推进“四史”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用党的传统教育青年,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青年,用党的成就激励青年,让大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使命担当,志存高远、身体力行,努力锤炼能够勇担重任的宽肩膀、硬脊梁,不负时代重托,将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起来。
(二)“四史”教育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助推力
“四史”作为我们党不懈奋斗、理论探索和自身建设的载体,有着强烈而鲜明的政治性,是中华民族政治历程的体现,也是我党奋斗历程的集中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力争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四史”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领导的全面体现。这一举动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相吻合,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历史认同感和方向感,使其自觉投入民族复兴伟业之中。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是如何提高育人成效、如何落实立德的根本任务。推进“四史”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可以强化其思想引领作用,将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贯穿于高校教育的每个环节,完善高校学科教育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进信念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完善教育资源,整合教育路径,构建功能齐全、内容丰富、领域广泛的思政教育体系。
二、“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部分高校对“四史”时代内涵阐释不透彻,政治导向性不足
我们党一向重视对历史的把握和回顾,不断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推进当下发展。“四史”的深远内涵和价值意蕴是高校进行“四史”教育的出发点和总抓手。部分高校在进行“四史”教育时,存在政治导向不明晰的情况,对“四史”内涵、意义相关解释较为模糊和碎片化,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四史”学习的积极性。大学生生机勃勃、意气风发,是富有创造力的社会群体,其政治观具有明显的主体性特征,在对“四史”教育内涵和意义理解不透彻的情况下,容易受到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
目前部分高校存在着对学生“四史”教育的整体规划不完备的情况,不能深入指导学生理解“四史”教育的内涵,对我们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在哪里等内容解释不到位,导致学生对“四史”的内涵和意义理解不完整、不清晰。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之间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部分高校在解释其内涵时往往忽视“四史”的内部统一性和整体性,在厘清“四史”的发展脉络时存在碎片化问题,影响了“四史”教育政治导向性的发挥。
(二)多元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历史观,削弱“四史”的思想引领性
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多种社会思潮激荡更迭,为不良社会思潮的传播提供了温床。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关键发展时期,思想还不够成熟,政治判断力不够强,容易出现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放松警惕的现象。同时,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政治稳定性、政治理论素养较为欠缺,容易出现价值迷茫、思想困惑等问题。
不良社会思潮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往往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歪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不断宣扬共产主义是无法实现的海市蜃楼,容易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不良影响,使其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上出现偏差。
(三)“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融合不够深入,教学实效性不突出
大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能力强,但难免有一些功利性学习现象存在,导致学不透、学不精。为解决这一问题,应推进“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深入融合,使“四史”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将“四史”教育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新方向。但是,当前“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诸多问题。
其一,“四史”教育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功利倾向。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专门的“四史”讲授课程,但课时较少。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碎片化、零散化的“四史”知识,很难形成整体的、系统的认知。
其二,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缺乏历史知识底蕴,其对“四史”知识的讲解比较抽象和笼统,不能展现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没有深入挖掘动人的红色故事,没有用详实的史料充实课程,难以让学生产生共情。
其三,高校关于“四史”教育的授课机制不完善。部分高校“四史”教育相关领导机构和实施机构不完善,往往将“四史”的教学工作归由校团委或学工部门主管,不能真正实现“四史”教育进课堂。同时,缺乏基本的经费和人员保障,缺少专业师资力量,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四)“四史”教育开展内容形式单一,教育鲜活性不够
“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注重显性教育,也要注重隐性教育。部分高校“四史”教育形式单一、活动雷同、内容滞后,教育吸引力不高。
其一,网络宣传影响力度不够。网络空间作为校园的延展,是“四史”教育开展的另一阵地。高校利用网络开展“四史”教育时,存在线上项目开发不足的问题,例如项目数量不足,项目内容多为线下开展活动的静态呈现或者红色历史故事的叙述性展示,项目交互形式仍停留在学生观看的阶段,与大学生的互动化阅读习惯不符。
其二,线下教育理念有待转变。许多高校没有将“四史”教育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缺少与“四史”教育相关的校园文化建设,往往单一地采用理论知识灌输或是在课外组织参观活动、举办相关报告会,没有将其真正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其三,与“四史”相关的实践教育不到位。部分高校采取讲述红色故事、进行红色社会实践、开展红色文化旅途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但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部分学生抱着评奖评优、加学分的态度参加活动,无法真正做到使“四史”知识入脑、入心。
三、“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加强理论内涵阐释,明晰“四史”教育的政治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发表关于“四史”教育的相关论述,为我们准确把握“四史”内涵和时代价值提供了有指导性的方向遵循。高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层次、全方位、多角度对“四史”知识进行研究和阐释,立足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不断提升大学生对“四史”的认同。
首先,应明晰“四史”教育的政治方向,端正大学生的历史观。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方向明确对一个集体来说至关重要。“红军过草地的时候,伙夫同志一起床,不问今天有没有米煮饭,却先问向南走还是向北走。这说明在红军队伍里,即便是一名炊事员,也懂得方向问题比吃什么更重要。”[2]因此,进行“四史”教育,绝不是单纯地复述历史内容,而是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基础上逐步理清“四史”内涵,引导学生在“四史”教育中领悟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其次,应聚焦“四史”脉络,坚定大学生的政治立场。高校在进行“四史”教育时应聚焦“四史”的整体脉络和内在逻辑,层次分明、详略得当地展开“四史”教育。要从“四史”的整体性和政治性出发,以中国共产党史为主线,以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为辅助,引导大学生深刻感悟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走向,真正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何处来、向何处去。
(二)驳斥错误社会思潮,明确“四史”教育的引领性
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共产主义渺茫论、西方普世价值观、新自由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试图通过精心伪装,利用网络空间蔓延至大学校园。高校应以“四史”知识为引领,以史实为依据,本着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旗帜鲜明地教育大学生应遵循什么、批判什么。
首先,加大对不良社会思潮的驳斥力度。不良社会思潮虽然受到遏制,但仍会长期存在,并企图丑化、歪曲、否定历史,影响大学生对“四史”的深层次认知。高校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引导大学生坚定历史客观性,树立唯物主义历史观,辩证解读历史。要引导大学生在“四史”学习过程中认识资本主义扩张道路的血腥和罪恶,揭露西方普世价值观的欺骗性、虚伪性和危害性。
其次,及时回应大学生的价值诉求,对其思想困惑进行答疑解惑。大学生自认为有较强的思辨能力,但面对纷繁的社会思潮时仍显稚嫩。照本宣科地讲授“四史”知识,不能很好地抓住学生的思维困惑、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高校可以以社会热点事件为抓手,以学生的思想困惑为切入点,在实践中真正讲深、讲透、讲好“四史”知识,旗帜鲜明地驳斥错误思潮,帮助大学生找对时代坐标,树立正确历史观,走好人生道路。
(三)利用思政课主阵地,深化“四史”教育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四史”教育有鲜明的针对性、权威性和系统性,是大学生接受“四史”知识的主要渠道。利用好这个主阵地,可以帮助大学生全面构建“四史”知识体系,深化对“四史”内涵的理解,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使命感和认同感。
首先,以“四史”教育引领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将思政课和经典的历史案例相结合,对“四史”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历史经验和伟大成就进行着重教育,让大学生理清“四史”的脉络体系,以史实展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魅力。
其次,以“四史”教育引领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思政课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创新思政课教学载体,用新颖的方式把讲故事、讲道理和育人结合起来,以“四史”教育为引领,在解读历史、评说历史、总结历史、回答当代问题、总结经验的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其一,可以采用情境教学。革命遗迹和革命遗址是最鲜活、最有价值的史料,可以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悟革命故事的伟大,在亲身学习和参观中深入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在思想和情感上产生共鸣。其二,可以丰富教学形式。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发现“四史”中蕴藏的鲜明人物形象和红色历史事件,将广泛的素材进行细化处理,以动漫化、数字化等方式展现出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四史”教育的有效性。
(四)拓宽高校文化端口,提升“四史”教育的鲜活性
在推进“四史”教育时,要重视校园文化端口对学生隐性教育的影响,不断挖掘校园文化中可以与“四史”知识相结合的内容,充分利用校园网、校纪念馆、校史馆、校报等平台,发挥班团组织、团学组织的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四史”学习文化氛围。
首先,挖掘当地、本校的红色历史资源,彰显本校特色,贴近学生生活,让“四史”教育活动更有人气、更接地气,力争打造具有地方特色、高校特色、学生喜闻乐见的精品“四史”教育活动,把红色精神和红色基因贯穿于高校育人工作的全过程。
其次,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如国家公祭日、五四青年节、清明节等,结合红色文化遗址、革命博物馆等特色文化基地,开展唱读经典、团日活动、主题党日等活动,以主题教育的方式,用真实的故事和生动的案例感染、激励大学生,将大学生的感动升华为爱国爱党之情,增强其开拓前行的力量和勇气,增强“四史”教育的鲜活性。
四、结语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既紧密相连又各有侧重,全面地展现了中华民族政治选择和政治奋斗的宏伟历程。从“四史”维度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培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提供了思路,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格局绘制了崭新蓝图。要以“四史”知识浸润大学生内心,使其在深度了解历史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梦想当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