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景物描写着手,引领学生体会作者情怀
——以《荷塘月色》教学为例
2022-03-18王国华
◎王国华
在高中阶段,语文课程的教学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模块化趋势,即对学生各方面的语文学习素养进行专项提升,以此来实现“分而共进”的效果。在诸多教学模块里,对于学生描写鉴赏能力的培养多注重在应用考试方面,尤其对景物描写的鉴赏特别需要优化与改进。基于这些实情,笔者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和研究,以《荷塘月色》一文作为实例,围绕培养学生鉴赏景物描写并体会作者所寄托的情怀这一主题撰文,试从意象解读、关键语句分析以及关联信息融合等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一些策略性建议,为鉴赏阅读教学做出一些探索。
一、通过意象解读体会作者情怀
这里所说的“意象”,是指在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具有一定共同情感表现效力的事物,在诗歌和散文当中具有更高的“出镜率”和情感反映效果。在培养学生景物描写鉴赏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牢牢把握“意象”这个关键性元素,分别从意象的共性情感内涵、具体情感内涵以及意境搭配模式等角度开展情感品读,并在这个基础上勾勒出作者的主观精神世界。
(一)借助意象的共性情感体会作者情怀
正如笔者在前文当中所提到的,“意象”是一个具有一定共同情感表现效力的文学概念,每一种意象都会被赋予不同方向、不同内容和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含义,这可被视作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学现象。因此在景物描写的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对不同意象的共性情感内涵做一番准确而深入的了解,使学生能够根据某种意象的存在而大体把握相应句段乃至整篇文章的情感走向,让文章的景物描写性内容能够呈现出一个相对清晰的情感脉络,从而为之后鉴赏提供一个大方向。
在《荷塘月色》中,作者在景物描写部分里多次写到了“月”和“月光”。在我国古典文学和现代散文、诗歌创作中,“月”这一意象被赋予的情感大多与“思念”“冥想”“慨叹”等有着紧密联系——尤其是在“月”这一意象被多次提及的作品中更是得到了充分体现。那么教师便可率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涉及“月”的描写语句,而后提示学生根据自己之前所学习过的与“月”有关的其他文学作品在情感表达上去体会,学习前,为学生营造出一种“静谧”的场景气氛,而后推断出作者在这些景物描写中所寄托的可能是一种夹杂着“感念”和“感叹”之情绪的推论。
(二)借助意象的情感内涵体会作者情怀
虽然每个人都有着相同的生理构造,但人人也都在外观上有着不同的样貌特点;同样地,同一种意象在每篇文学作品中所能传递出的情感虽然有着一定的共性,然而具体到某一部作品中却又必然会表现出或多或少的个性化成分。基于这一认识,教师应当在指导学生形成了关于若干常见意象的基础情感内涵认知之后,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对有关意象的个体情感成分做细致品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先带领学生借助文章的叙述性部分来了解景物描写所发生的整体环境,并从中大概梳理出作者在欣赏这处景物时的具象经历,而后可结合个人的实际经历做代入式的体味,从而让意象的具体情感变得更加清晰。
《荷塘月色》中的“月”这一意象,经过上面的学习与引导,学生已大体判断出了作者在文中寄托于“月”这一意象中的“感念”和“感叹”之情,然而这份“感念”和“感叹”的对象却依旧不甚明朗。通过全文阅读学生可以知晓,作者是在无眠之余独自散步而出的,那么自然不会有寻常“月作”中的“思乡之情”;而作者在文中又曾写到这里和白日景象的喧静之别,因此这份“感念”和“感叹”应该是一种由“喧”入“静”的恍然之情,其中夹杂着作者独处的恬悦和怅然的轻愁。
(三)借助意象的意境搭配体会作者情怀
“意境”是一种意象的集合概念,指具有情感表现作用的具体事物经过作者的安排而形成的产生复合情感内涵的整体场景。在鉴赏一篇文章的景物描写时,教师要带领学生提高对文中意象的情感解读维度,从意境的高度着眼来融合多个意象的情感内容,使后者的情感作用相互交织、整合成更有质感和主观指向力的情绪。在开展这一项工作时,教师可借鉴前文中所提到的意象分析流程,安排学生自主解读意境中诸个意象的个体情感内涵,而后在整合阶段再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他们把握好各个情感成分的比重和主次,从而使学生的鉴赏和体会过程具有更强的内化作用效力。
《荷塘月色》中作者在池塘边观荷这一处场面描写,其中分别出现“荷”“月”和“雾”这三种意象,共同组成了一幅“雾月观荷图”的意境图画。那么教师可分别以这三种意象为着手点,引导学生品读出这幅图画中所共同存在的“感念”“悦然”“彷徨”的情感,而后再根据作者分配给这三种意象的笔墨多寡来判断对应情感在意境整体感情内涵中的大致占比,继而品读出作者心中那一份“怅然有所怡,悦尔间愁”的别样心绪。
二、通过关键语句分析体会作者情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象所能表现出的情感具有较强的普遍性,只通过对意象的解读还无法做到对作者情感的精准把握和快速提取。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描写鉴赏和情感体会能力,高中语文教师还要以关键语句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分别通过语句的表述风格、上下语境以及延伸含义等来提升情感认知精度,继而进一步优化教学引导成果。
(一)借助语句表述风格体会作者情怀
文字是构成文章的细胞,那么语句便是由文字组成的一个个器官,其存在的状态和形式对文章本身而言无疑有着巨大的影响。一篇文章中的景物描写需要借助具体的语句来表述,而即便是对于同一种乃至同一类景物的刻画,不同的作者也可以在不同的情感作用下撰写出风格迥异的语句,从这一点来看,对语句表述风格的品读就成了精准把握作者情怀的一条“捷径”。为了使这一项引导工作取得更为可观的成果,教师要引入对比阅读法,根据目标语句的景物内容来从其他作品中选择具有相同或相似景物描写的语句来做对比,使学生通过对比带来的强反差效果来更好地抓住目标语句的风格特征,继而在赏读过程中形成更为鲜明的情感意识。
《荷塘月色》中的“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对于灯光的描写,教师可以分别以“昏黄的路灯孤零零的矗立在那里,一动不动的……不禁让我毛骨悚然”以及“今夜,路灯,欲与秋阳比光辉,欲和秋韵比柔媚”这两句作为对照,使学生感受到本文中对于路灯的描写虽不似第一例句中的那样令人感到惊悚、可怖,却也远没有第二例句中的那份惬意、安恬,因此便可推断出作者在文中所寄托的是一种怡然中亦有淡淡凝愁的情怀。
(二)借助上下语境体会作者情怀
文章既然是一部整体性的文学艺术作品,那么其内部的每一个段落、每一处语句甚至每一个字符都必然具有一定的联系性,不可能以绝对孤立的状态存在于文章当中。基于这一客观事实,教师在带领学生鉴赏景物描写、揣摩作者情怀时,也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目光放大到具体的描写性语句之外,结合目标语句所处的上下语境进行宏观解读,感受整个语境所共同表现出的情感色彩,从而对以目标语段为对象的情感认知形成正确的路径和思维反哺。当然,高中语文教师对于这一方法的应用也要做到灵活自如,不可“为了联系而联系”,机械地将一些关联层级较低的部分纳入到品读范畴内,否则会起到反作用。
《荷塘月色》中“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这一句描写,如果单看此句本身,学生很容易会因其中所存在的“黑影”“鬼”等词汇而对作者的情感寄托产生误读。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结合下文中“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这一句话,从整体上在脑海中勾勒出兼具二者景象的“月下疏影”图,将这份宁静之景带给作者的静谧感受完整地刻画出来。
(三)借助语句延伸含义体会作者情怀
汉语之所以能够成为最具魅力和表达效力的语言之一,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汉语词句在含义上具有很强的层次性和多元性,能够在不同的场合中表现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含义,这也成为了品读一部作品情感内涵时所应考虑的重点。基于这一认识,教师要在充分做好上述两点工作之余,提醒学生在阅读文章景物描写部分时,要着重剖析一些关键词句的延伸含义,依托自己的合理想象以及文章其他内容的情感流露,构建一条关于目标语句的含义链条,从中筛选出一个或几个最具情感迎合力的选项,以此来让学生的鉴赏和体会成果更有完整性。
《荷塘月色》中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其中的“泻”字从字面上来看表现出的是流水一样的月华的清灵和自如;但结合之后作者所提到的“所以不能朗照”一句,又似乎觉得那一晚的月华并没有那样的酣畅。于是这个“泻”字在本处便多了一份“无力感”,给人一种月色“挤”过薄云和淡雾之后乏力地淌下的感触,似乎揭示出了作者心中的一丝戚然。
三、通过关联信息融合体会作者情怀
一篇高质量的文学作品既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也是具有多维反映效力的信息综合体,这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据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品读作品的景物描写内容以及体会作者情感的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进行对作品关联信息的有机渗透与融合,分别从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个人生平两方面入手,为学生的综合认知提升提供更为广泛的信息参考和指引。
(一)从创作的背景体会作者情怀
能够被称之为“经典”的文学作品必然不会是“超然于世外”的“天得之物”,一定会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相关时代和社会的写照与反思。因此在阅读赏析课程当中,教师务必引导学生在挖掘文章本身的同时,将目光投入到作品的时代背景中,从宏观层面认识、感受社会所能带给作者的主观影响,同时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和合理想象对这种影响在文章中的具体表达做筛选,以期实现学生鉴赏和体会能力的双端促进,从而取得更为突出的教学成果。
在安排学生通读完《荷塘月色》后,教师可以结合这篇文章的创作年代——1927年7月这个时间节点来带领学生做一次背景了解:当时“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刚刚发生不久,“白色恐怖”笼罩中华大地,整个中国的时局发生了极大的震荡,刚刚燃起的革命火焰几被扑灭,整个社会又陷入了“万马齐喑”的境地。结合这样的时代背景,学生再次回顾本文,便对于其中所出现的“雾”和“不能朗照”的“月光”以及被笼罩在雾气中的“荷”等景物有了更深的认知,进而对作者的情感也就更容易形成精准把握了。
(二)从作者的个人生平体会作者情怀
如果说时代的大背景所决定的是一篇文章的宏观情怀,那么作者的个人经历就将影响着文章的微观情愫——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后者对于文章感情基调的影响力反而更直接、更明显一些。根据这一基本认识,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之后,还要将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对作者生平的介绍当中,带领学生了解作者的人生阅历、思想方向、政治主张以及创作本文时所处的人生阶段,综合这些内容来以代入的方式去勾勒作者的内心世界,继而对文章景物描写中所传达出的情绪形成更具体的品读。
《荷塘月色》的作者朱自清先生是一位颇具浪漫主义色彩和爱国主义情怀的典型旧中国文人,他虽对当时的黑暗社会心怀不满,但却又缺乏彻底与之决裂的勇气,自称为“大时代中的一名小卒”。在创作本文时,朱自清选择从“斗争的十字街头”回到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中,更多地以一种怨艾之心来看待彼时的动荡与黑暗,因此也就会将这份不满与妥协之心自然地流露到《荷塘月色》一文的景色刻画里,用一种“怅然有所怡,悦尔间愁”的情怀来表现心中的不满、怅然和寥寥的希冀。
文学是陪伴人类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艺术,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它的魅力和温度需要细致的鉴赏才能真正融入人们的心田。教师要深刻认识并努力践行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对景物描写的鉴赏,并达到对作者情怀的体会,运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实现课堂引导的深入化、多维化和精准化,带领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去体会作者的情感,使学生在更高维度上领略文学的独特魅力,并为学生日后进一步的语文学习和文学素养综合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