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写结合在实践中落地生根
2022-03-18李发勤
◎李发勤
语文学科教学,要从学科特性出发,教师应深刻意识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密切联系,通过实施具有启发性的读写结合策略,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培养。读写结合在现代教材中常见的形式是写读后感,学完一篇文章,让学生所学所得,从自身角度来写出感受和收获。
初中阶段,很多作品都是经典之作,而且所选文章在同类作品中都是出类拔萃且具有代表性的。所以每篇文章都有很多可学之处,拿到文章先分类,是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还是议论文。从这个角度出发,就可以从文章形态和写作方式技巧上去启发对应作文类型的写作方法。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当属于记叙文,鲁迅先生回忆儿时时光,提到百草园,写看到的各色事物,听到的虫鸣,还提到自己的趣闻以及为何不去草深处用,并来一段插曲追忆了长妈妈讲非常骇人的赤练蛇的故事。从中就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写东西可以从视觉,触觉、听觉出发,更多方面的描述,使所写的东西更加立体生动。
在写作结构上也可以避开流水账的写作方式,加入插叙或倒叙等的方式,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也可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而描写技巧方面,如《世说新语》二则《咏雪》一文中,谢道韫将纷纷扬扬的大雪比作随风起舞的柳絮,可以由此文引导学生对比喻这一修辞进行延伸,比喻是学生写作的常用修辞手法,将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东西。所以两者能产生联系,一定是有共同之处。从两者的形态,色彩,触觉,以及给人的感受上找到相通点,就可以灵活地把这个修辞用的出彩。
情感表达方面,在《天净沙·秋思》一文中,用白描的技巧通过景物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凄凉的悲苦的“断肠人”形象,也就是文人常用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个表达情感的方式把哀伤的氛围营造出来,使得人特别能够感同身受。引导学生在情感表达上可以试着不用这么直接,避免写作时难过就直接表达为“我太伤心了”,作文与正常生活情境相比还是需要增加一些艺术加工的。甚至可以运用乐景衬哀情,或哀情衬乐景。“小桥流水人家”是一幅赏心悦目的景象,里面有着作者希望得到的温暖,而这份开心是别人的,作者却无法触及。实际运用如:
考试结果出来了,周围的同学都在嬉戏打闹,激动地开心地与他人分享着喜悦,就连原来那个成绩平平的同学也手舞足蹈挥舞着手中的成绩单,只有自己埋头不语。
当然,读文章也可以是读作者本人,文章是载体,其中可以倾注作者的喜悦,失意、情怀、做人做事的道理或人生感悟。如《桃花源记》中作者构造了一个人人安居乐业,自得其乐的社会,它不受战乱的纷扰,没有勾心斗角。在当时的社会显得如此遥不可及。让学生透过此文去认识一个喜爱田园风光,写过大量田园诗,不愿同流合污,“不为五斗米折腰”而继续去当彭泽县令,向往太平的一个可爱可敬的诗人。通过对作者的了解,学生也会更能很好理解和爱上这篇文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古话由来已久,也充分体现出多读书对写作的益处多多。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利用闲暇的时间进行延展阅读,当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受益可不仅仅是写作单方面的,更关乎到一个学生未来的整个人生。很多课本上的教材都可以做相关联的延展阅读,运用好上课时间,引导学生延伸知识。如八年级下册学到杜甫的《石壕吏》时,会提到一个文学常识,“三吏”“三别”。可以让学生课堂上或课后进行阅读了解,由此对杜甫本人及当时的民生疾苦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体会他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和高尚品质。学生从阅读中也会引申出自身的爱国情怀,引发自己的思考。
中学生很多事情都会有自己的看法,是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老师可以推荐一些书目,让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等闲暇时光,去多多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如高尔基的《童年》,让学生从阿廖沙的童年经历,学习他在苦难中寻求快乐,在成长中寻求自信,在奋斗中完成学业。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在荒岛上度过二十八年,他靠自身的劳动种了庄稼,养了家畜,建立一个坚实到可以抵御食人族的“城堡”,后面还收了个叫“星期五”的仆人,克服种种困难,最终被一艘船发现重返祖国。
这个故事足够令学生震撼,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支撑着他,如果鲁滨逊没有靠双手和智慧去想方设法在岛上生存下去,又会怎样?学生可以从故事中学到的品质有很多,有所收获就会对思想有很大的影响。鲁滨逊可以是他们的榜样,这样的榜样是很好的写作话题和案例。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的成长之路揭示了一个在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有追求有理想,才会创造奇迹,成为真的战士。而这本小说的作者是个瘫痪卧病在床,双目失明情况下历时三年完成的。不论是书中的人物还是作者无不给学生们以激励,传达出一种顽强勇敢,不为命运所屈服的精神。相信学生只要是能坚持读完就一定可以有收获。当然适合学生们的书还有不少,传统的四大名著中《水浒传》和《西游记》也是不错的课外读物,针对这个时期的学生还是要推荐容易阅读的文章,以引人入胜的小说题材为主,可以让学生能够更有动力和兴趣读下去。
另外,善于思考也是老师们应该关注的优良习惯。阅读的同时,多思考肯定会对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在阅读前,让学生带着一些问题去看文章,从阅读中找到答案,而有些是需要更深层次的挖掘才能找到答案的。
如学《论语》十二章一文时,可以提出:
文章里哪句可以理解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这些言论中可以学到的做人做事方法有哪些?
学完课文后,你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从课堂上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文章,长久坚持,学生会慢慢形成一种带着思考去阅读文章的好习惯。甚至,可以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去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当这样的种子撒到心里,那开始汲取文章养分的行为已经开始了。当学生知道自己找到作者这么写的好处并加以欣赏也就会更进一步去模仿,去尝试着用这种思维去写出类似的内容。
很多优秀的作家在写作之初,也是通过模仿自己喜爱作家的写作手法来开启自己的写作生涯,并在之后的摸索中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和写作技巧。当然,这不是说把学生都培养成作家,只是提出仿写是写作提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引用同样是写作中常常用到的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去想着自己可以把哪些句子直接拿到写作中。这个更多的是在古诗和文言文阅读中,如写秋天的作文可引用刘禹锡《秋词》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作为开头,如写悠闲惬意的心境时附上一句陶渊明《饮酒》(其五)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作就是对日常积累的一个梳理,所以让学生养成勤思考的习惯,写作也就变成一个简单的“提现”的过程。
近年来,随着教师对教学生活化的应用,使得学生在学习课本的过程中也会把课本与现实生活进行链接,进行课外阅读也不例外,同样也会不由自主地与自身的生活产生联系,让学生的阅读更加具有体验感,而这种代入式的阅读,丰富了自身的思想。而读写结合的训练,让阅读就是一次次写作的构思。如此一个闭环流程,从阅读到与生活链接,引发思考到有内容可写。这种良性循环的施行,有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效率提升,让“读写”二者不再形单影只,而是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