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块教学理念下小学阅读教学探微
——以统编版《父爱之舟》为例
2022-03-18黄朝玲
◎黄朝玲
课程标准指出:“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前提下,学生应该多进行别有新意的阅读,扩展自己的思维空间,提高自我的阅读质量。”[1]在新的课程要求下,传统的阅读教学理念及方法不断被淘汰,创新的阅读理念及方法不断出现,其中组块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趋于一致,简捷、明了和集中的优势可以更好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组块教学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组块教学的基本概念
组块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模式,对于该概念的界定,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意见。薛发根指出组块教学法是以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种教学培养活动,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帮助学生综合利用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趣味的环境中完成语文知识的学习。结合该理论内容,本文对组块学习法尝试做如下界定:组块教学是重组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零散的教学内容进行新的资源整合,优化并延伸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
(二)组块教学的基本特征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组块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首先组块教学重组教学内容。我国各阶段的教育任务都非常的繁重,教学和学习的内容驳杂,不同地区的教学安排也不尽相同,增加了教学的难度。语文教师应该以课程改革的标准为基本要求,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尤其是文本的内容,然后将零碎的内容进行资源的整合,实现教学内容的重组。
其次是板块式教学的组块教学结构清晰明了,内容丰富,因此更容易实现板块式教学内容,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根据文本内容,采用不同的视角进行课程设计与应用。当然要根据学生们的不同情况,合理设计板块的数量,不宜过多也不能太少,一般保持在三到五个板块,效果最好。然后每一个板块采用不同的目标和教学形式,比如串词教学、品读美句和延伸练笔三个模块放在一起,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将听、说、读、写等进行组块教学,让学生与文本进行交融,建立互动和双向的对话,到达主体与客体的交融和升华,推动学生进入到新的境界,获得阅读、写作、语言和思考等综合能力的提升,更好实现和谐发展和全面成长。
(三)组块教学的类型设计
组块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根据不用的文本内容和教学需要,有一个板块的类型、有串联成组板块的类型,还有常用组块的类型,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和课堂需要进行设计和应用。
第一,一个版块的设计类型。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组块教学法本身就不能是一种太复杂的方法,否则就失去了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一个板块的就是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就有一个大的学习板块内容,直接对应教学的点展开各种教学活动。这种类型的有点就是特别的鲜明和突出,教学环节有深度,教学针对性较强,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
第二,串联成组的板块类型。该类型就是将课堂依据文本内容分割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完成的板块,然后一个版块一个板块进行相关课程教授,最终完成课堂内容。当然,各个板块之间是相互合作,通力完成最初的教学目标。当然这种模式还有很多小的类型,比如聚焦式和分散式等。
第三,常用组块模式就是目前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几个类型。包括“品习+概括+体悟+应用”型和“品析+体悟+应用”型。第一种类型经常出现在说明文和散文的阅读教学课堂,第二种更多的出现在寓言、小说和童话阅读教学课堂。
(四)组块教学的注意事项
应用组块教学法进行语文阅读课堂的应用一定要注意明确板块意图、聚焦教学重点、协调板块数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发挥组块教学的效果,实现优质课堂的打造。
做为一个有机的系统,组块教学一定要协调好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推动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度发展。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具有“非线性”的特点,成板块状出现,但是在教师进行课堂设计时要将分散的板块进行组合,使其呈现出组块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明确板块意图,找到重点和难点,然后梳理出重点和非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各个击破,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组块教学将教学目标更加精细化,把零散的内容重新组合,因此在设计任务时要聚焦重点。
教师自身要有聚焦重点内容的意识,在阅读中要把握时间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同时,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起问题意识,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构建。组块教学模式中各个板块是紧密相连的,教学过程也是按照板块内容来进行的。
另外,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时间有限,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存在一定限制,因此在板块的数量上一定要注意把握,太多容易造成理解的难度,太少又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可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板块的设计一般在三到五个,教学的效果最佳。
二、《父爱之舟》组块教学教学设计前的准备
(一)基本学情分析
小学语文阅读是小学语文的重要内容,承担着小学阶段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升的重要责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组块阅读教学适用于各个阶段的教学,但是也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开展教学,才能真正发挥组块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对小学阶段语文阅读的学情进行一定的分析。小学阶段根据不同情况被分成了低段、中段和高段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情况又有所不同,但是总的来看,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听说读写的能力,并且能够进行小组探究式学习。但是该阶段的学生依然没有建立起自己完善的知识体系,在理解力和领悟力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并且该阶段的学生激发学的点主要还是以“兴趣”为主,需要从这里重点把握。另外,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还存在鲜明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进行组块内容设计的时候一定要重点关注以上问题,根据学情进行设计,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考习惯。
《父爱之舟》是五年级教材中的篇目,五年级学生属于小学高阶段的层次,理解力和阅读能力较高,可以适应多种阅读方法,比如朗读、默读和精读等,同时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基本上能够自主完成内容的阅读与思考,但是仍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
(二)教材及内容分析
《父爱之舟》这篇阅读文章是小学五年级统编版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根据新的课程改革,对每一单元的内容都进行了模块分割,也为组块教学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可能。那么根据教材内容可知,这篇文章的单元主要由“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三个模块构成。该单元主要由三篇课文组成,除了本篇的《父爱之舟》以外,还包括了《慈母情深》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其它两篇文章,三篇文章都展现了同一个主题内涵,那就是伟大的“母爱”和“父爱”这种人类最崇高和高级的情感。
本文主要展现的是“父爱”这个主题,将深厚的父子之情通过文字进行展示出来,表达了儿子对自己父亲的感激和怀念。因此,在进行组块教学时,教师应该明确板块意图、聚焦文本重点,引导学生透过父亲的外貌、动作、心理等来学会展现父爱的创作技法,同时要注意文中的细节和重点的语句,通过阅读和学习,让学生对自己的父母产生深厚的情感,实现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交流和移情,最终实现情感共鸣。
三、基于组块教学理论《父爱之舟》的教学设计
根据以上原理介绍及设计前的准备分析,以组块教学原理进行《父爱之舟》的教学设计,助力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深度发展。
(一)教学目标设计
提前制定好教学目标可以指导教学的有效进行,组块教学课堂的设计目标要以新课程改革标准为基础,结合学情和教师自己的情况,培养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
1.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有一定的要求,首先要以个性解读和生命对话为基本宗旨。语文的内容丰富,不同学生对于语文内容的理解和认知不同,因此应该是一种活的科学。组块理论下的阅读课堂要紧紧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认知范围,充分重视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实现每一个学生与文本和作者的对话,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基于该理论的语文阅读课堂目标设计还应该突出该阶段学生的言语能力,帮助他们提升言语能力。语文本身就是一门语言的学科,是以我们的母语汉语进行内容创设的学科,因此新的阅读方法和理论都应该以提升学生的言语能力为主,主要培养他们在阅读中的语言应用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口语交际的能力。教师在设计目标时应该提前找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概括出文章中特有的语言结构,并以此为设计出发点,助力学生的语言提升。最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还应该呈现出精细化的特点。小学语文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将时间用在主要的学习内容上,目标明确且集中,充分实施教学过程,让学生深度完成阅读学习。
2.《父爱之舟》的具体目标设计
基于以上目标设计的原则和基本要求,现对在《父爱之舟》这篇文章进行具体的阅读教学目标设计。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目标进行了三维设定,即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这个目标要求,对具体目标做如下探讨。
第一,利用组块教学,帮助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进行充分的掌握,并精读全文内容,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设置,同时掌握基本的创作方法,并利用文中的这些内容完成基本的写作任务。
第二,实现以学定教的目标。组块教学要采用不同的实践活动联合进行,比如合作阅读、交流讨论、朗诵等进一步的夯实语言基础和阅读能力。该理念下的阅读注重个性化的解读,通过合作和讨论等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表达自我的意见,实现阅读课堂真正主体的觉醒,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第三,通过诵读和课外材料的补充,充分掌握文章中的主题意涵,尤其是理解文中的父子情深,感受亲情和人性的温暖与美好,引发学生的移情和共鸣。
(二)教学内容设计
对该文章的教学目标清晰以后,接下来将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内容要以文本内容为基础,教师提前掌握文本内容,结合学生的学情和课程标准要求进行“本体内容”和“非本体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本体性内容指的就是文本自身相关的语文知识。以《父爱之舟》为例,就是对文章中字词和语句的阅读学习,对文本内容的阅读与学习,怎么朗读,用什么样的方式朗读,朗读的结果等就是本体性内容,组块教学不仅需要学生学会朗读,更需要对相关的内容学会文字写作,实现读写结合。非本体性的内容就是在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审美、情感陶冶和情感体验等内容的引导与塑造。利用组块化选择,完成学生思维能力的构建,扩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
根据前文内容可知,组块阅读教学的模式主要由三到五个板块构成,各个板块之间相互勾连和推进,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基于该理念下的《父爱之舟》同样设计了不同的组块。
板块一:归类默写,词串教学。就是教师提前对文章中的重点词汇进行分类和归纳,让后上课前请学生到黑板上进行默写,默写结束以后进行点评与评判。该板块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提升词汇积累和记忆力,并调动氛围,为下几个板块铺垫。
板块二:概述内容,掌握方法。默写结束后,以《慈母情深》为引导引出《父爱之舟》。对比分析两个文章的异同点,尤其是写作方法和主题的异同点。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对比分析的方法,同时对文中的创作手法有一个新的认识。
板块三:解读文本,指导品析。在以上两个板块的基础上,教师应该进一步指导学生进行文本的阅读和解析,然后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或朗读,实现对文本内容的深度理解。通过阅读教学,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加对父爱的理解。
板块四:现场练笔,迁移应用。针对以上内容教师进行重点和难点的总结。强调文章的细节及创作手法,再次归纳文中的主题,然后利用这些手法和主题,安排学生进行仿写,实现真正的读写结合。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设计
课程完成以后,还要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反馈。可以设计好评价与反馈表,让学生进行打分,对分数低的板块重新调整和优化,同时让学生留下自己的疑问和课堂建议,下一节课堂进行重点解决,继续深化,由此完成优质组块阅读教学课堂的构建,助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