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融媒体在“大思政课”中的应用

2022-03-18司忠华赵宇璇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司忠华 赵宇璇

(河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要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1]融媒体不仅是团结民众的重要工具,也是讲好“大思政课”的重要载体。“大思政课”+融媒体既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现实需要。

一、融媒体应用于“大思政课”的突出优势

融媒体乘媒介融合的浪潮而生,具有新生事物的强大优势。通过对报纸、广播、电视、网络、APP等新旧媒介的有效整合,融媒体实现信息的“一元生产”和“多元发布”,具有受众面广、互动性强、精准度高等特点。相较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媒体应用于“大思政课”在时效、视听、交流、传播上具有突出优势。

(一)及时更新的时效优势

新鲜的时政热点、鲜活的社会实践、新生的时代脉动既是“大思政课”的课堂所需,也是融媒体的供给强项。“随着元宇宙、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媒介技术的变革,以新媒体、移动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融媒体正以几何级的方式产生着海量的互联网信息,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来源。”[2]受制于信息的匮乏性与信息流通的滞后性,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所选案例或较为陈旧,或不契主题,或形式局限。融媒体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善了这种局面,使思政课特别是“大思政课”背靠宏大的时代、贴近生动的实践、收获丰富的资源。借助融媒体,“大思政课”的教育者可以将时政新闻、社会热点、生动实践融入自己的讲授中,使“大思政课”更具时代性;教育对象也会不自觉地将“大思政课”所授理论与时政案例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所学理论。如教育者通过《人民日报》“新华网”“央广网”等新闻客户端获取官方的权威报道与丰富的视听资源,不断更新教学案例,切实增强“大思政课”的鲜活性与教育对象的获得感。

(二)直观呈现的视听优势

在视听呈现的“饕餮盛宴”面前,单纯的语言和文字显得苍白乏味。随着“读屏时代”的到来,融媒体以其呈现的真实性、震撼性、趣味性展现出对广大受众特别是青年一代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主要依赖教育者的口头讲述和理论说理来呈现的传统思政课欠缺融媒体的呈现优势,容易造成“言不达意”“言不尽意”的表达困局。新时代的“大思政课”迫切需要这种直观呈现的视听盛宴,融知识与道理于视听资源之中,通过视听资源的融媒体呈现,使知识被深刻理解,使理论被深切认同。“媒体娱乐通常极令人愉快,通过声光和宏大的场面,对观众造成巨大的震撼,诱使受众认同某些观念、态度、感受和立场等。”[3]不论是学生在课堂上收听收看融媒体的音频、视频资源,还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融媒体资讯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大思政课”的教育对象都会获得超过传统媒介所提供的直观感受,获得更加深刻的体悟。例如,微信视频号这一新兴的媒介平台不仅自带海量流量,访问通道便利,而且其朋友圈功能和视频点赞功能更为强大。在一名用户点赞某视频后,该名用户的好友都可以看到这条视频,从而大大提高了传播效率。

(三)平等对话的交流优势

传统的思政课更注重教育者的“讲”,强调通过讲授实现教育目标,教育对象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随着融媒体不断应用于“大思政课”,教育对象也逐渐有机会与教育者进行平等对话。“融媒体时代,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处在信息获取的平等地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交流应为对话式、谈心式的思想引导。”[4]共青团中央、新华社和央视新闻等官方媒体聚焦人们普遍关注的时政热点,在“哔哩哔哩”“抖音”“快手”等视频平台上以直播的形式为观众解读时政热点。直播间的观众通过发送弹幕与主播进行互动,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表达自己的想法,实现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平等对话。《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等官方媒体的微信公众号每天推送实时的文章或评论,网友可以在闲暇时间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并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感想与感悟。微信公众号的工作人员可以在后台查看网友的留言和评论,从而掌握读者的主要观点和意识形态动向。

(四)多元覆盖的传播优势

融媒体是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有机融合,通过信息的“一元生产”和“多元发布”,使信息传播的受众更广、能力更强、精准度更高。融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各自为政”的低效局面,以“中央厨房”的模式对信息进行加工整合,使加工信息适应报纸、广播、电视、APP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不同媒介的需要,从而改善了信息获取的模式和信息加工的效率。“大思政课”的内容通过“中央厨房”加工后,以图、文、音、频的不同形式出现在中央和地方媒体的报纸、广播、网站、“两微一端”、直播平台上,实现对网络用户的广泛覆盖。相对于传统媒介的大众传播,融媒体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用户的精准定位和准确画像,更利于实现对小众用户、分众用户的精准传播。如《人民日报》旗下的新媒体“人民评论”“侠客岛”就吸引了大量的青年用户。它们以时尚新潮的新闻解读活跃在微博、微信、门户网站和各大资讯客户端,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青年受众。这些主流融媒体无疑具有强大的传播优势,是传播“大思政课”的有力抓手。

二、融媒体应用于“大思政课”的实践路向

融媒体为“大思政课”插上媒介的翅膀,通过时政融入、时空融通、师生融动助力“大思政课”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过程上的升级优化,促进“大思政课”的“金课”建设。

(一)时政融入:拓宽“大思政课”的议题设置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设置一定的议题来聚焦热点问题,阐发思想观点,引导人们广泛关注和讨论,促使人们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5]议题设置关系导入问题、关涉深入分析。以往的思政课议题设置的范围、类型有限,不利于引导教育对象正确看待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诸多问题特别是时政热点问题。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在面对网络热门观点和意见时,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深入分析能力,不能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思考分析问题。随着融媒体技术的发展,教育者能够及时掌握大量网络信息特别是时政热点信息,为“大思政课”议题设置提供了坚实的素材基础。“当我们能够自觉地将其中的教育元素挖掘出来、整合起来,运用于立德树人的过程之中时,鲜活的实践、生动的现实便会成为极具教育效力的‘大思政课’。”[6]教育者利用融媒体,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官方发布的新闻或社会时政热点,通过对不同类型新闻和热点的整合,设置不同类型的议题,从而大大拓宽教育对象通过“大思政课”受教育的可能。例如,思政课教师聚焦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以北京冬残奥会设置关于顽强拼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的议题,通过讲述冬残奥会运动员自强不息的故事上好“大思政课”,引导青年一代爱国情怀,激发报国之志,做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好青年。

(二)时空融通:突破“大思政课”的课堂界限

传统的思政课注重面对面的讲授,以往绝大多数的思政课都是在教室中进行。随着将融媒体应用到“大思政课”中来,“大思政课”+融媒体可以突破固定时间、确定地点的时空限制。教育者把图、文和音、视频等教育资源从网下放到网上,教育对象可选择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上“大思政课”,使“大思政课”打破教室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如共青团中央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青年大学习”,引导广大青年每周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加深青年群体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再如,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开学第一课”,每年聚焦一个主题进行单元式授课,并在各大媒体平台播出,使全国各地的学生在家中就可以上“大思政课”。在“大思政课”中,“七一勋章”获得者、脱贫攻坚模范、抗疫先进人物等时代“明星”走上讲台,讲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故事。“开学第一课”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界限,为全国大中小学生进行了生动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上好了新学期的开学第一大课。

(三)师生融动:助力“大思政课”的同频共振

“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真正实现思想交流的一种交往互动,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填鸭式’灌输和简单刻板式教化。”[7]传统的思政课往往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注重单向地灌输,却在客观上忽略了教育对象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忽视了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在课堂学习中,当教育对象存在疑问或有自己的见解时,基于客观的师生身份差异或主观的羞涩等因素,学生往往不会主动提出自己的不解或表达自己的观点。融媒体应用于“大思政课”能够有效地促进师生融动,让师生在互动交流中增加互信、教学相长。通过使用“腾讯课堂”“钉钉”和“雨课堂”等教学软件,教师借助创建话题、主题讨论、发布投票等课堂活动调动学生互动的积极性。学生可以在操作活动界面发表自己的想法与见解,教师通过查看话题或投票的结果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相较于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学生更乐于在教学软件中提出存疑问题,表达真实观点,发表不同见解。基于此,教师应当积极利用教学软件使学生想说、敢说、能说,从而实现“大思政课”的同频共振。

三、融媒体应用于“大思政课”的主要原则

纵然融媒体具有应用于“大思政课”的突出优势,能够助力“大思政课”的优化升级,然而,我们应该看到,融媒体并不是万能的,本身难以突破技术的能力限制。因此,将融媒体应用到“大思政课”中,应该坚持面向未来、紧跟主流、贴近生活的主要原则,将两者有机结合,实现“1+1>2”。

(一)面向未来:与新兴技术相结合

“大思政课”之所以成为一门“大课”,不仅在于其地位重要、受众广泛,还在于其影响力大。要不断巩固和继续扩大“大思政课”的影响力,应当面向未来,紧跟信息革命的时代潮流,积极拥抱新技术、利用新技术为思政课服务。“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教育模式要紧跟科技发展,运用新技术手段,推进教育模式‘破圈’。”[8]将融媒体应用到“大思政课”中,要积极利用新技术,使“大思政课”更加鲜活,更能吸引教育对象的注意力,更能提高教育对象的获得感。当前,广大思政课教师已开始学习、掌握和使用“雨课堂”“学习通”“智慧树”等教学软件进行线上教学、课堂互动、课后答疑;开始尝试利用“慕课”等线上精品课程实现学生的课前预习与自主学习,坚持以学生自学基础知识与教师讲授重点内容相统一,实现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开始利用VR技术沉浸式学习让教育对象足不出户畅游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区,通过身临其境地体验形成刻骨铭心的认同。今后,“大思政课”与融媒体相结合,要继续挖掘、利用媒介融合的新技术,以新技术促进“大思政课”的大影响、大引领、大作用。

(二)紧跟主流:与党政传媒相结合

当代青年人的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土著民”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通过“微博”“知乎”和“小红书”等软件获取信息。“融媒体时代,信息的‘质’与‘量’难以平衡。海量信息中必然充斥着大量无效、负面甚至导向错误的信息,这些信息严重冲击高校学生的价值认同,影响并改变着教育对象的道德判断和行为习惯,影响了教育的预期效果。”[9]青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参与网络讨论的过程中,青年稍不留神就会让自己的大脑变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因此,有青年的地方、有流量的地方、有思想交流交融交锋的地方就应该有主流媒体的引领。主流媒体要积极利用自媒体发声,引领更多的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为此,党政传媒不断发力,让官方媒体沉入基层青年之中。例如,知乎中的《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和“中国新闻网”等官方账号,通过发布最新的国际国内大事和对热点问题的原创解读,向知乎的青年用户弘扬主流意识形态,既满足了当代年轻人获取信息的需要,也达到了引导网络舆论的效果。再如,《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在微博、微信开设账号并对“两微”中的热点事件发表评论,引导网络舆情,把握舆论主导权。

(三)贴近实际: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0]135融媒体应用于“大思政课”必须贴近生活实践,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日常生活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基本场域,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转化的实践场景,脱离日常生活场景的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空中楼阁,浸入日常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内化到教育对象的内心。”[11]融入日常的思政课才能“生根发芽”,贴近实际的思政课才能“久久为功”。“大思政课”不仅要在学校的小课堂上讲,更要在社会的大课堂中讲。教育者不仅要关注日常生活,更要触摸社会脉动,把日常生活、时代脉动、生动实践融入“大思政课”之中。例如,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武汉市委市政府立即组织建设“方舱医院”。央视APP开通线上直播,以远距离、广角度、无主播的慢直播形式直播“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现场,全国观众成为武汉“方舱医院”抢建现场的云监工。这场慢直播为全国人民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让全国人民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
——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