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研究

2022-03-18韩记康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农民传统文化

韩记康,王 瑜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国家、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乡村是构成我国社会的主体。费孝通先生认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时至今日,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依然不足半数。庞大的农村人口为中华民族的粮食安全提供保障,但农村问题依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不可避免的话题。对此,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不仅只是经济上的发展与进步,更有文化上的传承与创新。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灿烂的文化。乡村凭借其特有的优势,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地。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许多传统文化遭受冲击。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保护并且利用好乡村独特的传统文化优势,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这无疑对乡村发展有着极大的助力。

1 乡村传统文化保护的意义

1.1 传统文化是吸引人才返乡的源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于是大多数农村地区都出现了“村中无劳力”的现象,只留下老人和孩子留守乡村。究其原因,无非是城市有更多的机遇,有发达的经济和前卫的文化。受过多强调经济建设的影响,对富足生活的向往成了年轻人奋斗的目标,忽视了对实现自身全方面发展的重视。城市表现出的时尚性、便捷性,无疑满足了当代年轻人对富裕生活的憧憬,引得各地人才竞相涌入。相比较之下,封闭的乡村地区由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在吸引人才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劣势。为了阻止人才外流,吸引青年返乡,就需要乡村发挥其具有丰富传统文化资源的独特优势,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进行创新发展,打造有别于城市的特色文化。对久居城市的青年群体来说,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会产生特别的吸引力,给青年群体提供了展现自身才能的广阔舞台。此外,传统文化转型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将是不可估量的,而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需要人才来实现。丰富的文化资源将是吸引人才返乡的源泉,人才返乡又会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

1.2 传统文化是加强农民团结的纽带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深入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成为团结中国人民、凝聚民族力量的纽带。在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的村落势必会摆脱原有的封闭落后的局面,实现乡村转型升级。长久如一的封闭生活突然面临调整,农民群众在思想上难以接受,这将决定改革升级的道路上必定会阻力重重。农民是乡村的主人,乡村振兴能否顺利推进,离不开农民大众的齐心协力,而传统文化正是将农民团结在一起的纽带。

受各方面条件影响,农民整体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国家政策的理解不够到位,对改革升级的要求也难以很好地接受,且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农民整体文化素养的设想可行性较低。这时就需要寻找一个凝聚农民力量的连接点,让民众劲往一处使,共同投入到助力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去。这个连接点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相同的文化认同让民众有着强烈的归属感,深入血液中的文化成为团结农民群众的天然优势。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民大众,传统文化是将农民大众的力量与乡村振兴目标联合起来的桥梁。

1.3 传统文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

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文化与经济并不同步。乡村地区经济普遍比较落后,但文化资源丰富,尤其是传统文化资源保存相对完好,在与城市的对比中,更能凸现自身特色。第二,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其中,先进的、优秀的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宝库,如果将其正确运用,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那将会极大促进乡村经济的进步。乡村地区可以凭借自身具备的文化资源,发挥对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拉动经济增长。

缩小贫富差距,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因此要不断加快乡村地区的发展。但乡村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发展与城市模式的不同,应当因地制宜,探索出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传统的先污染再治理的路子不适合也不应该应用于乡村发展,以文化带动经济是最适合乡村的选择。第一,乡村地理位置普遍偏僻,不适合大型工厂的建立,文化产业因其便捷性更适合乡村地区。第二,许多城市采用“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之后都付出了严重的代价,乡村发展不应再步这一后尘,相比之下,文化产业更可持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要将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与生态环境保护两手抓。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就需要探索环保、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无疑是兼顾乡村经济与生态的不二之选。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并不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步,而是远远超过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如乡村民俗、乡村建筑、乡村语言艺术等,都足以吸引世人的目光,如此巨大的文化优势必将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 乡村传统文化面临的困境

2.1 传统文化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乡村地区尽管传统文化保留较多,文化资源比较丰富,但表现形式相对单一。如具有乡村特色的传统习俗只在特定节日中才会举办,举办时间、地点、流程等都予以固定,表现方式机械,具体内容枯燥,严重缺乏创新因素。乡村传统文化面临此种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缺乏创新的传统。中华传统文化是诞生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传统的小农经济讲究自给自足,在传统小农经济背景中诞生的农耕文明本身就具有相对保守、缺乏创新活力的特点。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传承至今,在漫长的历史中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文化形式,这种形式对文化传承起到过一定作用,但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单一的形式反而成为阻碍传统文化继续发展的桎梏。其次,缺乏创新的主体。年轻人选择涌入城市,乡村传统文化缺乏创新主体,后继无人。乡村青年大量涌入城市,随之带来农村人口老化和过于幼化的问题,缺乏联系这两个特殊群体的中间环节,即青年。熟悉传统文化、了解传统习俗、掌握传统技艺的人往往是老年人,且存在以血缘关系为主线进行继承的习惯,在幼童尚且难以理解传统文化奥妙之时,青年是传统文化振兴的主力,担负着进行文化创新的重任。乡村地区青年人的缺失,成为传统文化在继承和创新方面都举步维艰的重要因素。最后,缺乏创新的外部条件。社会的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但给相对封闭的乡村地区带来的影响微乎其微。社会新兴文化难以深入乡下,乡村传统文化的传出亦是困难。新兴文化和传统文化之间不能进行很好地交流,传统文化在吸收新元素以实现自身的传承发展方面缺乏有利的外部条件。此外,在这个以互联网为主进行文化传播交流的年代,农村落后的网络设施也逐渐暴露出弊端。

2.2 传统文化遭到忽视,后继无人

村民是乡村的主人,村民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忽视,使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面临着双重困境。

首先,农民不愿将注意力放在文化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物质生活水平尚且落后的情况下,人们追求文化生活的热情度普遍不高。乡村地区经济落后的现实决定了农民必须首先以养家糊口为主要任务,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农业活动,这决定了农民一年之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入到农业活动之中。在农闲时期,农民更愿意选择居家休整,而不愿接触传统文化。其次,农民不能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对传统文化的意义不能很好领会。且由于城市化进程,村中青年群体远离乡村,以老年人为主的村落,文盲率处于较高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文化的传播困难重重,后继无人。再次,农民不重视传统文化事业。乡村地区因为基础设施的落后和教育资源的缺乏,自然地将农业劳动视为第一要务,文化传承被放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传统观念中,勤俭劳动作为一种传统美德,被当代人所继承。因而在进行农业劳作和知识学习之间,许多乡民自觉选择前者。最后,农村没有传承传统文化的外在条件。在以互联网为主进行文化传播的时代,乡村落后的网络设施这一文化传播的短板更加突出。传统文化无法吸收新兴元素,始终保持单一的文化样式和内容,阻碍了传统文化创新和继承的脚步。

2.3 传统文化产业链断裂,衍生品少

近年来,随着社会上对传统文化宣扬力度的加大,激发了许多人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许多商业团体认准这一商机,加大对传统文化相关产品的投入力度,衍生出许多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商业产品,如售卖古建筑模型、组织古村落旅游、进行传统风俗体验等。乡村地区是传统文化保护最好的地区,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景观,其中不乏具有悠久历史的村落,它们大都没有经过商业开发,保持着最原始的样貌,因而承载着最真挚的文化寄托。然而,封闭的村落使传统文化得以完好保存的同时,也使得这些传统建筑、传统习俗等只限于在本村落传承,难以为世人所了解,因而无法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基层干部在带领村民实现乡村致富的过程中,关于村民幸福感指数的评判标准单一,主要以村民的可支配收入为参考标准,投身于经济建设的同时,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传统文化难以 “走出去”。此外,即使有些乡村地区认识到传统文化可以转化为经济利益,但是在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中没有形成有效的文化保护机制,只顾眼前经济利益,采取破坏式开发。一些企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只顾挖掘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却没有深度考量其文化内核,制造的产品体现不出历史厚重感,反而降低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期待,陷入传统文化与市场断层的僵局。这种僵局的形成,将造成文化创意衍生品与市场脱节,未来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和与市场接轨的道路将愈加艰难。

3 乡村传统文化发展的路径

3.1 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农民群众文化保护意识

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困境,与缺乏专业人才有着很大关系。乡村地区艰苦的条件,造成人才流失。吸引人才回流,就要加强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地区的居住环境,展现独特的乡村魅力。通过公开选拔,招募一批具备专业素养、热心传统文化事业的可靠人才,配齐配强管理人员。长期以来,许多农村传统建筑面临年久失修而倒塌,传统风俗因为缺少创新而失传的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的管理。许多基层管理人员因为缺乏对传统文化传播与保护的意识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在对待传统文化方面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对此,要及时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对正在消逝的传统元素进行抢救式发掘。此外,要开展针对农民群众的文化教育,提高农民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倡导大家积极投入到文化保护的行动中,形成人人爱护传统文化的优良风气。在提升群众的主观意识之后,还要投身于文化发展的实践中去,在人才队伍的带领下,依托现代科技手段推广传统文化,使每个村民都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3.2 提高传承人地位,优化民俗文化传承发展的社会环境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国地域辽阔,村落众多,各村落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不尽相同,乡村传统文化由于具有复杂的细节和流程,所以外人难以短时间内系统掌握,因而采用一体式承袭的方法不可靠,应当因地制宜,对不同村落的传统文化采取特殊继承的态度,由本村青年继承本村文化无疑是最为可行的方式。然而本村落的青年人却碍于各种原因,不愿继承传统文化。鉴于此,提高传承人地位、让传统文化传承者这一身份成为大家仰慕的职业迫在眉睫,在政策优惠的吸引下,乡村青年自愿担负起传统文化传承者这一角色,补齐传统文化传承断裂的短板。此外,民俗文化的传播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的,由于新兴文化的冲击,相对保守的传统文化在与活跃的新兴文化的对比中处于劣势,新文化迎合了青年人追求时髦的心理偏好,成为深受年轻人追捧的文化,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文化几乎陷入无人问津的窘境。要改善这一局面,就必须优化民俗文化传承发展的社会环境。主观方面,培养社会主义的传统文化意识,让大众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激发青年人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客观方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配备网络资源环境,让文化传播更加方便快捷,在全社会营造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良氛围。

3.3 开发衍生品,延长文化创意产品产业链

对长久置身于城市快节奏生活方式之中的人们来说,乡村地区悠闲放松的生活环境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乡村游、农家乐等十分火爆。因而,立足本地实际,将乡村生活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形成新时代具有示范意义的乡村农耕文化产业链。一直以来,乡村地区给人的印象是贫穷落后,正是由于乡村地区逃脱被过度开发的命运,因而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存。乡村地区要抓住这一特色,以农业为本,以文化传承为主,以环境保护为原则,以繁荣经济为目标,依托乡村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俗发展旅游业,对乡村地区进行适度开发。既能够满足城镇人民对于农村生活的渴望,又能够实现乡村经济的发展,还能传播乡土文化。除发展乡村旅游外,还可以以传统文化为依托,打造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纪念品,这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方面,需要予以政策支持,对生产文化创意产品的企业进行一定的奖励,派遣专业人士引导文化产品生产,保证文化产品的质量过关、意蕴丰富;生产者方面,避免只重数量而轻视质量的问题,认真发掘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并通过文化产品进行展示。积极进行产品创新,打造一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且具有浓厚传统元素的文创产品,积极传播乡村传统文化;消费者方面,秉持理性消费观,学会辨别文创产品的好坏,避免因为贪图便宜而购买侵权产品、违规产品、庸俗产品,并对文化创意产品生产公司进行监督。

4 结语

我国乡村众多,分布广泛。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的迅速发展吞并了无数乡镇,许多古老的文化随着乡村古建筑的消亡而退出历史舞台。即使文化有可以用文字记载并流传的优势,但承载古文化的实体具有更加直观且特殊的意义。乡村地区独特的条件,使其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闭塞的交通在此时成为保护传统的优势。乡村地区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保留了最为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如传统习俗、传统建筑等。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是实现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目标同时避免过度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双赢策略。传统文化无疑是乡村振兴的驱动力,乡村振兴的提出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农民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