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研究
2022-03-18杨则已
杨则已
(绥化学院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主题,提出要提高治理智能化水平。治理现代化的深入推进涉及到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高校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化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局方略之中。在推动高校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党建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它既贯穿于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全过程,又为实现高校治理现代化提供根本支撑。
另一方面,新兴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不仅引发颠覆性的科学技术革命,而且已经上升为新时代我国国家治理的战略意志,在变革治理理念、革新治理手段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与此同时,在“互联网+”内涵积极拓展的环境下,党建网络化、信息化业已成为高校党建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此,在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对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这一命题进行研究,符合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主题的时代要义和现实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治理现代化与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的同质互联
(一)二者逻辑相通,具有互联性。早在2014年,习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中提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2016年,习总书记又指出:“我们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并强调“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1]在大数据成为发展趋势的前提下,习总书记强调:“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2]以上种种显示,自治理现代化引入社会发展角度以来,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建设伴随内涵不断丰富发展的治理现代化进程已成为其主要的实践路径,信息化已成为我国治理现代化的关键驱动力。
信息化时代赋予高校党建新的使命。近年来,高校党建顺应党的建设与信息化技术融合共生的趋势,积极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实现党建信息管理、思想教育、服务等一体化建设,实现了由电子党建到智慧党建的跨越式发展。比较国家治理现代化和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进程,可以看出,充分运用不断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已成为二者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驱动力。
(二)二者目标同向,具备契合性。加强治理现代化与加强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的契合性主要体现在:一方面,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旨在提升党建水平,其服务于高校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同频共振。同样,治理现代化也有其自身的治理目标和内容,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另一方面,治理现代化能力及水平的高低势必影响高校党建的信息化建设,高校党建的信息化建设也会促进治理方式产生变革,助力治理能力的提升。
二、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一)以人为本的主体诉求。“与阶级统治和行政管理不同,以人为本建构起来的多元主体结构的关系模式是平等的,是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本质特点。”[3]治理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其关键点在于以人为本建构起来的多元主体共治模式,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形成“一核多元”的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涵盖多元主体和多层关系;二是主体自觉嵌入治理现代化中,凝聚主体共识实现现代化治理。目前,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主要体现为以高校党委为领导核心、职能部门和院系党组织落地实施、师生党员主体交互,党建信息化建设涉及群体范围广、主体特点突出,因此,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多元主体的本身需求和现实诉求,将党建信息化建设成为团结和组织多元主体的凝聚力工程。
(二)改革创新的内生需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系统概括了我们国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13个显著优势,其中之一是“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的显著优势”。治理现代化是一项存量改革和增量改革的持续性工程,创新是其不断发展的内生动力。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本身是党建的一项现代化创新工程,是对高校党建工作现状的“存量改革”,在治理现代化内含的改革创新特征下,坚持改革创新应该成为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的“第二次革命”。
(三)良法善治的根本要求。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包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两方面内容: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无论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建构,还是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法律能够为其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4]这种“观俗立法则治”的建设观为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三、当前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审视
(一)党建信息化建设程度不足。在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高校充分利用和融合网络资源和新媒体技术引导和传播各类党建信息,使高校党建工作能够在信息化条件下影响力和辐射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然而对于信息大数据的挖掘、提取和使用相对不足,缺少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构建涵盖组织信息数据、教育信息数据、业务信息数据等各类党建信息的数据平台,以及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实现以数为据、精准施策的作用,距离打造集党的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性党建有待进一步发展。
(二)党建信息化创新程度不足。党建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趋向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然而,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囿于某些局限性其创新潜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主要体现在:其一,创新性人才缺失。高校党建工作网络化建设中工作人员既需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也需熟练掌握网络信息化技术,才能为党建工作提供人力保障,而此类复合型人才在高校中较为紧缺。其二,内容创新丰富性缺乏。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只有在内容上下功夫才能够有效占领网络平台作为党建工作阵地,然而高校党建内容单一、笼统在其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时有存在,无法充分发挥最大效力。
(三)党建信息化建设功能发挥不足。“信息化技术支持推进党建信息化系统建设,以信息数据为核心要素,以管理服务功能为核心,以教育功能为重点,通过数据的开放、信息的共享实现党员发展、管理、教育、培养和日常党务功能各项功能之间的互联互通。”[5]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的功能集中体现为集管理功能、育人功能、服务功能、协同功能于一体,然而,随着高校党建工作治理场景、主体等要素复杂性的不断增加,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也应充分发挥综合治理职能,实现由管理到治理的新跨越。
四、治理现代化视域下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的优化路径
(一)以“法治”为依归,夯实制度保障机制。中国之“治”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前提下,在依法治国的实践中追求的治理现代化。也就是说,治理的现代化关键在于制度的现代化。而“高校党建信息网络化的建设不同于其他网络建设,其政治性、严肃性、保密性和安全性最为重要,因此要建立健全党建工作信息网络化的规章制度。”[6]可以说,构建可靠的制度保障机制是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高校要在把握建设方向的基础上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党建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从制度上对党建信息化建设的运行机制、管理机制、队伍建设等予以落实落细,逐渐形成长效机制,有效保证党建信息化建设的健康高效发展。此外,还应该在保障建设工作运行整体稳定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和监管机制。
(二)以“人的需求”为旨归,形成主体建构合力。与传统高校党建模式相比,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充分进行主体参与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治理现代化视角,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应秉承以党员为中心主体、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为建设原则,最终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党建格局。一方面,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应凸显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内容、模式等方面下功夫,满足不同主体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期待和需求;另一方面,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应在充分协调主体关系的基础上增强交互性,确保相关主体能够通过信息化平台获取相应数据信息、进行交互式互动,构建主体之间衔接协同的良好关系,形成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的新格局。
(三)以改革创新为举措,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平台高地。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可利用的媒介平台众多,包括网站、软件系统、“两微一端”等等,不同的媒介平台其受众和特点也有所不同,需要对各类应用平台加以整合式架构。首先,高校应该结合党建工作的内容、形式分门别类,搭建起立体化、多层次的党建云平台,致力于打造集开放共享、功能齐备于一体的智慧党建平台,实现实时地掌握高校党建的信息数据,实现党员学习教育、党务、组织管理、数据分析等的动态性工作。其次,还可依托高校自身优势将这种“多媒一体”的党建平台与高校教学、科研等网络工作平台相对接,突出高校特色。最后,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要实现线上、线下党建阵地的有效互动和融合推进。
(四)以数据治理为工具,强化效用功能。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业务数据,这些数据由于碎片化、分散性、交互频繁等特征,必须经过数据梳理、数据采集和数据管理的数据治理才能更好地发挥数据在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满足高校党建的现实需要,最终为实现高校的治理现代化增效赋能。在党建信息数据治理的过程中,一要改变以往高校党建信息化建设主要依赖于信息化管理者的模式。应将教师、学生等相关主体积极纳入智能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分析等过程性工作中,形成数据治理的协作氛围。二要形成统一的数据标准。高校应统一制定党建数据信息标准和格式,改变高校党建数据收集和共享时出现的延迟等情况,为数据的整合利用提供有效的空间。